一、關于白帝城的詩句
前苦寒行二首】杜甫
漢時長安雪一丈,牛馬毛寒縮如猬。楚江巫峽冰入懷,
虎豹哀號又堪記。秦城老翁荊揚客,慣習炎蒸歲絺绤。
玄冥祝融氣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釋。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凍埋蛟龍南浦縮,
寒刮肌膚北風利。楚人四時皆麻衣,楚天萬里無晶輝。
三足之烏足恐斷,羲和送將安所歸。
【相和歌辭·后苦寒行二首】杜甫
南紀巫廬瘴不絕,太古已來無尺雪。蠻夷長老怨苦寒,
昆侖天關凍應折。玄猿口噤不能嘯,白鵠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補地裂。
晚來江門失大木,猛風中夜吹白屋。天兵斷斬青海戎,
殺氣南行動坤軸,不爾苦寒何太酷。巴東之峽生凌凘,
彼蒼回軒人得知。
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一)賞析
白帝城頭春草生,
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
北人陌上動鄉情。
《竹枝詞九首》是吟詠風土人情的民歌體樂府詩,此詩為《竹枝詞九首》中的第一首。
一二兩句寫山水雄闊雋秀之美。“白帝城頭春草生”寫高處。白帝城在瀕臨長江的白帝山上。時值春天,城頭百草茂盛。一個“生”字寫出百草依視線次第出現,又寫出百草滋生之廣。草因城脫俗,城緣草而含生機。“白鹽山下蜀江清”寫低處。蜀江即指白鹽山腳下的一段長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又有聳入長空的白鹽山作背景,山水互映,各盡其妙。
“南人上來歌一曲”寫當地人以雄山碧水為背景放聲高歌。本句雖未直接寫歌的內容歌的悅耳,但因了一、二兩句雄闊靈秀山水的烘托渲染,讀者自然能體會出歌聲的優美。
四句筆鋒一轉,寫路上的異鄉人受那歌聲的感染,觸發起思鄉之情。此句當為全詩主旨所在。
全詩之妙,其一在動詞傳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第三句中,“上來”既可理解為“登到高處”亦可理解為“出來”,無論作何解讀,歌聲那情緒飽滿、難以自禁的形象呼之欲出。而第四句中一個“動”字更是傳神。“北人”即外鄉人。春日雄奇秀麗美景,他無心欣賞,只顧匆匆趕路,忽然,當地人一曲高歌令其駐足而聽,心為之怦然,神為之飛越。一個“動”字寫出北人神情,又引起讀者共鳴。
其二在一景兩用,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山高草綠水澄明,春日美景烘托渲染當地人不吐不快的蓬勃之情,也烘托渲染異鄉人心不在此的旁騖之意,一景兩色一石二鳥。
其三在意味的綿長婉轉和境界的高遠。詩人第三句,由景及人,此一轉;至第四句,以當地人的高歌反襯異鄉人的鄉情,此二轉。同時,寫鄉情以大江大山和滋生無限的春草來烘托渲染,寫出來的當然就不是兒女情長,小家碧玉,而是浩蕩鄉思,人所共識的那份故園情結了。
其他還有:?si=1
二、日出三竿是什么意思
太陽升起來離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樣高。約為午前八、九點鐘。形容天已大亮,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子;zi (晚上 11 時正至凌晨 1 時正) 鼠 鼠在這時間最躍。 丑:chou (凌晨 1 時正至凌晨 3 時正) 牛 牛在這時候吃完草,準備耕田。 寅:yin (凌晨 3 時正至早上 5 時正) 虎 老虎在此時最猛。 卯:mao (早上 5 時正至早上 7 時正 )兔 月亮又稱玉兔,在這段時間還在天上。 辰: chen (早上 7 時正至上午 9 時正) 龍 相傳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 巳:si (上午 9 時正至上午11時正) 蛇 在這時候隱蔽在草叢中 午:wu (上午11時正至下午 1 時正) 馬 這時候太陽最猛烈,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 未:wei ( 下午 1 時正至下午 3 時正 ) 羊 羊在這段時間吃草 申:shen ( 下午 3 時正至下午 5 時正) 猴 猴子喜歡在這時候啼叫 酉:you (下午 5 時正至晚上 7 時正) 雞 雞於傍晚開始歸巢 戌:xu (晚上 7 時正至晚上 9 時正 ) 狗 狗開始守門口 亥:hai (晚上 9 時正至晚上 11 時正) 豬 夜深時分豬正在熟睡 三更,五更之類的。(一炷香=半個時辰?)
三、春霧風夏霧晴秋陰冬霧雪 的意思
解釋:春天起霧要刮風,夏天起霧就放晴,秋天起霧要陰天,冬天起霧要下雪 。
“春霧雨,夏霧熱,秋霧涼風,冬霧雪”是有科學道理的。南方氣流逐漸強勢,導致霧形成的天氣容易形成雨;夏天有霧濕度大,同樣溫度時顯得熱;秋天北方氣流逐漸強勢,導致霧形成的天氣容易帶來涼風;冬季地面有霧,其上部的濕空氣在低溫作用下容易形成降雪。
擴展資料
在水汽充足、微風及大氣穩定的情況下,相對濕度達到100%時,空氣中的水汽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多出現于春季二至四月間。 形成的條件: 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 種類有輻射霧、平流霧、混合霧、蒸發霧等。
霧與天氣的關系
霧霧是千變萬化的,紛繁復雜的,但不外乎輻射霧、平流霧兩種。現象雖紛紜,本質都是一個:水氣遇冷凝結而成。有時霧出預報晴,有時霧出預報雨,似乎混亂不堪,但是只要掌握了輻射霧、平流霧的特征,多方觀察,仔細分析,就能準確地抓住霧與天晴、落雨的規律,以便預測天氣了。這對于農業、交通、航天、航海都有用處。霧與未來天氣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自古以來,中國勞動人民就認識這個道理了,并反映在許多民間諺語里。如:“黃梅有霧,搖船不問路。”這是說春夏之交的霧是雨的先兆,故民間又有“夏霧雨”的說法。又如:“霧大不見人,大膽洗衣裳。”這是說冬霧兆晴,秋霧也如此。
準確的看霧知天,還必須看霧持續的時間。輻射霧是由于天氣受冷,水氣凝結而成,所以白天溫度一升高,就煙消云散,天氣晴好;反之,“霧不散就是雨”。霧若到白天還不散,第二天就可能是陰雨天了,因此民諺說:“大霧不過晌,過晌聽雨響。”兆雨兆晴霧有的兆雨,有的兆晴。
從氣象學的知識里可得到解釋。只要低層空氣的水氣含量較多時,趕上夜間溫度驟降,水氣就會凝結成霧。霧有輻射霧,即在較為晴好、穩定的情況下形成的霧,只要太陽出來,溫度升高,霧就自然消失。對此,民間的說法是:“清晨霧色濃,天氣必久晴。”“霧里日頭,曬破石頭。”“早上地罩霧,盡管曬稻。”人們見輻射霧,往往“十霧九晴”,便得出這些說法。
秋冬季節,北方的冷空氣南下后,隨著天氣轉晴和太陽的照射,空氣中的水分的含量逐漸增多,容易形成輻射霧,因此秋冬的霧便往往能預報明天的好天氣。
春夏季節的霧便不同了,它大多來自海上的暖濕空氣流,碰到較冷的地面,下層空氣也變冷,水氣就凝結成霧了。這種霧叫平流霧。它是海上的暖濕空氣侵入大陸,突然遇冷而形成的。這些暖濕氣流與大陸的干冷空氣相遇,自然就陰雨綿綿了。所以春夏霧預示著天氣陰雨。
霧與天氣的關系如此密切,故可以看霧知天氣的變化了。不過,上述的關于輻射霧、平流霧的解釋只是就大體情況而言的。霧與天氣的關系并不如此簡單,還有許多復雜的內容,因此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也就是說,要準確地看霧知天,還要作多方面觀察、分析,進行綜合判斷。
參考資料來源:霧—搜狗百科
參考資料來源:霧與天氣—中國天氣網
四、長恨人心不如水是誰的詩句
唐 劉禹錫竹枝詞九首_劉禹錫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江上朱樓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橈。
憑寄狂夫書一紙,信在成都萬里橋。兩岸山花似雪開,家家春酒滿銀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宮外踏青來。城西門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西來。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
個里愁人腸自斷,由來不是此聲悲。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日出三竿春霧消的詩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