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郊寫的描寫悲傷心情的古詩
不惜遠行人。
此中生白發,短線無長縫,采掇幽思攢,萬愁俄已新,凍吟成此章,短日有冷光。
「傷哉行」孟郊
眾毒蔓貞松。豈知黃庭客。
棄置今日悲,秋風繞枯莖。
一笑忽然斂。花落還繞樹。
自嘆方拙身。
館月改舊照。夭桃花薄暮,北風叫枯桑。
春色舍芳蕙,持故為新難,寒花日少容。還舟空江上,游女紅粉故。離杯有淚飲,莫為四散飛。常恐新聲至。浪水多散影。常恐失所避。相逢灞浐間。花送人老盡,空成萬恨濃。暗蛩有虛織,人悲花自閑,千條萬條絲「怨詩(一作古怨)」孟郊
試妾與君淚,游子不顧期。
「送遠吟」孟郊
河水昏復晨,即是昨日歡,人無一定顏。空令后代人,至悲空自衰,吊賓寫馀情。楊柳織別愁。
春芳役雙眼。將新變故易,一枝難久榮,仙骨生不成。看取芙蓉花,忽隨輕薄倫,為君千萬彈,河邊相送頻,萍路水分離。彈琴不成曲,狂夫多異蹤。苦調竟何言。厚冰無裂文,春色柔四支。云去有歸日。
「古離別(一作對景惜別)」孟郊
松山云繚繞。
樹有百年花。
「灞上輕薄行」孟郊
長安無緩步,狂夫不可從,淚葉長不干。
敲石不得火,剪衣未必歸。寄人莫剪衣。
持此一生薄,波浪送銘旌,今年為誰死,壯陰奪正陽。
浪水不可照,始覺知音傾,游女紅粉新,坐使故聲殘,化為車轍塵。
「苦寒吟」孟郊
天寒色青蒼。
「古薄命妾」孟郊
不惜十指弦,別柳無枝春。
夭桃花清晨。
貧女鏡不明。
「雜怨(一作古樂府雜怨)」孟郊
憶人莫至悲,疾走亦未歇。
朝為雙蒂花。
青山有蘼蕪,況值天景暮,親戚不相顧,水分無合時。東波與西日,兩處滴池水
二、賈島詩藝術特色
賈島五言律多變體,其中具有開闊境界的一類作品,后人常以具有“盛唐氣格”進行稱譽。賈詩中不僅有境界渾闊的詩句,而且還有一些通篇渾成、氣勢流暢的詩作。賈島此類通篇渾融、境界開闊的詩歌相對集中于送別友人赴邊題材的作品之中。
在表現手法上,賈島詩歌的“盛唐氣格”與其詩歌“尚意”的特色密不可分。與盛唐詩人之“尚情”不同的是,賈島詩常從體認中來,所寫之景并非盛唐詩人那種對自然或沉浸或相融的描繪,而采取遠觀的態度對所描繪的景致進行意念上的再加工,使之符合某種特殊的審美體驗,使讀者可以對其進行直接的審美觀照,進而獲得超人意表的審美感受,從而具有了類似于盛唐詩歌的奇麗與壯闊并存的藝術境界。
長期以來,人們對賈島詩歌中那些描繪窮愁潦倒的生活狀況、訴說懷才不遇的怨憤心情一類的作品表現出極大地關注,而相對忽略了浪仙其他特色與風格的作品,以至于在對賈島做出總體評價時產生了較大的偏差。一提起賈島,映入腦海中的不是騎著小驢推敲著“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題李凝幽居》)的孤獨苦吟者,就是聯想到“鬢邊雖有絲,不堪織寒衣”(《客喜》)的窮酸落魄相,要么就是因“歸吏封宵鑰,行蛇入古桐”(《題長江》)一類的僻澀詩句懷疑賈島心理或審美上出了什么問題,再就是總有人不理解像這樣一個被后人視為行為怪異和性格孤僻的人怎么會寫出“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憶江上吳處士》)或“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劍客》)諸如此類的詩句來。
三、孟郊的詩句查詢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
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
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父庭玢,任昆山縣尉時生郊。
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中張建封鎮徐州時,郊曾往謁。
46歲(一說45歲),始登進士第。然后東歸,旅游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
貞元十七年(801),任為溧陽尉。在任不事曹務,常以作詩為樂,被罰半俸。
元和初,河南尹鄭余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60歲 時,因母死去官。
鄭余慶鎮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
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唐人認為孟詩是“元和體”的一種,“元和已后”,“學矯激于孟郊”(李肇《唐國史補》)。
唐末張為作《詩人主客圖》,以他為“清奇僻苦主”。宋詩人梅堯臣、謝翱,清詩人胡天游、江□、許承堯,寫作上都受到他的影響。
對孟詩的評價,持褒義論的,韓愈、李觀以后,有貫休、黃庭堅、費袞、潘德輿、劉熙載、陳衍、錢振□、夏敬觀等;持貶義論的,有蘇軾、魏泰、嚴羽、元好問、王□運等。他和賈島都以苦吟著稱,又多苦語。
蘇軾稱之“郊寒島瘦”(《祭柳子玉文》),后來論者便以孟郊、賈島并稱為苦吟詩人代表,元好問甚至嘲笑他是“詩囚”(《論詩三十首》)。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編刊,黃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見。
陸心源所藏汲古閣影宋精本,今歸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閣本,閔刻朱墨本。
《四部叢刊》影印杭州葉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末附孟郊年譜、遺事輯錄。
注釋有陳延杰《孟東野詩注》,夏敬觀選注《孟郊詩》。事跡可參考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新、舊《唐書》本傳、夏敬觀《孟東野先生年譜》、華忱之《唐孟郊年譜》。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卷372_1 「列女操」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卷372_2 「灞上輕薄行」孟郊 長安無緩步,況值天景暮。相逢灞浐間,親戚不相顧。
自嘆方拙身,忽隨輕薄倫。常恐失所避,化為車轍塵。
此中生白發,疾走亦未歇。 卷372_3 「長安羈旅行」孟郊 十日一理發,每梳飛旅塵。
三旬九過飲,每食唯舊貧。 萬物皆及時,獨余不覺春。
失名誰肯訪,得意爭相親。 直木有恬翼,靜流無躁鱗。
始知喧競場,莫處君子身。 野策藤竹輕,山蔬薇蕨新。
潛歌歸去來,事外風景真。 卷372_4 「長安道」孟郊 胡風激秦樹,賤子風中泣。
家家朱門開,得見不可入。 長安十二衢,投樹鳥亦急。
高閣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卷372_5 「送遠吟」孟郊 河水昏復晨,河邊相送頻。
離杯有淚飲,別柳無枝春。 一笑忽然斂,萬愁俄已新。
東波與西日,不惜遠行人。 卷372_6 「古薄命妾」孟郊 不惜十指弦,為君千萬彈。
常恐新聲至,坐使故聲殘。 棄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歡。
將新變故易,持故為新難。 青山有蘼蕪,淚葉長不干。
空令后代人,采掇幽思攢。 卷372_7 「古離別(一作對景惜別)」孟郊 松山云繚繞,萍路水分離。
云去有歸日,水分無合時。 春芳役雙眼,春色柔四支。
楊柳織別愁,千條萬條絲。 卷372_8 「雜怨(一作古樂府雜怨)」孟郊 憶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
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歸。 朝為雙蒂花,莫為四散飛。
花落還繞樹,游子不顧期。 夭桃花清晨,游女紅粉新。
夭桃花薄暮,游女紅粉故。 樹有百年花,人無一定顏。
花送人老盡,人悲花自閑。 貧女鏡不明,寒花日少容。
暗蛩有虛織,短線無長縫。 浪水不可照,狂夫不可從。
浪水多散影,狂夫多異蹤。 持此一生薄,空成萬恨濃。
卷372_9 「靜女吟」孟郊 艷女皆妒色,靜女獨檢蹤。任禮恥任妝,嫁德不嫁容。
君子易求聘,小人難自從。此志誰與諒,琴弦幽韻重。
卷372_10 「歸信吟」孟郊 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卷372_11 「山老吟」孟郊 不行山下地,唯種山上田。腰斧斫旅松,手瓢汲家泉。
詎知文字力,莫記日月遷。蟠木為我身,始得全天年。
卷372_12 「游子吟(迎母漂上作)」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卷372_13 「小隱吟」孟郊 我飲不在醉,我歡長寂然。
酌溪四五盞,聽彈兩三弦。 煉性靜棲白,洗情深寄玄。
號怒路傍子,貪敗不貪全。 卷372_14 「苦寒吟」孟郊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壯陰奪正陽。
苦調竟何言,凍吟成此章。 卷372_15 「猛將吟」孟郊 擬膾樓蘭肉,蓄怒時未揚。
秋鼙無退聲,夜劍不隱光。 虎隊手驅出,豹篇心卷藏。
古今皆有言,猛將出北方。 卷372_16 「傷哉行」孟郊 眾毒蔓貞松,一枝難久榮。
豈知黃庭客,仙骨生不成。 春色舍芳蕙,秋風繞枯莖。
彈琴不成曲,始覺知音傾。 館月改舊照,吊賓寫馀情。
還舟空江上,波浪送銘旌。 卷372_17 「怨詩(一作古怨)」孟郊 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 卷372_18 「湘弦怨。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孟郊苦吟的詩句夜學曉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