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選三首古詩, 概括文中主要內容,抓住重要內的一句話談談,結合
1.題菊花 黃巢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主要內容:這首詩主要講的是一旦自己成為青帝(春神)就要讓菊花與桃花在大好春光中開放,讓菊花也同樣享受到蕊暖香濃蜂蝶繞叢的歡樂。
句子賞析: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這兩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發展,揭示環境的寒冷和菊花命運的不公平。
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開放。這一充滿強烈浪漫主義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宏偉抱負。
舉例:當年黃巢的愿望在今日已經實現,沒有了封建帝制,有的是人民當家做主,人人平等!2.金縷衣杜秋娘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主要內容:勸誡人們莫負好時光,要珍惜青春年少。句子賞析: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勸君”開始,“惜”字也兩次出現,這是二句重復的因素。但第一句說的是“勸君莫惜”,二句說的是“勸君須惜”,“莫”與“須”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復中的變化。
這兩句詩意又是貫通的。“金縷衣”是華麗貴重之物,卻“勸君莫惜”,可見還有遠比它更為珍貴的東西,這就是“勸君須惜”的“少年時”了。
舉例:當今我們正處于年少時期,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時光,莫讓它從手中溜走。3.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主要內容:描述了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揭示了它的重大意義。
表現了詩人的高瞻遠矚、破格創新、揮灑自如、神旺氣足。句子賞析: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此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全詩的思想作了哲理性的總結。詩人引用唐代大詩人李賀的“天亦有情天亦老”的詩句,推陳出新,表明新事物必將戰勝舊事物的哲學道理。
舉例:而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正在蓬勃發展,那些屈辱歷史已經過去,等待著我們的只有更美好的明天!新事物必將戰勝舊事物!。
二、用幾句古詩概括這一段的含義
你好,我來為你解答: 詩歌鑒賞六種題型 中國是詩的國度,以唐詩宋詞為代表的古典詩歌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和審美價值,古代詩歌鑒賞越來越多地成為各地中考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縱觀2007年中考詩歌鑒賞最后一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賞析。 一、領悟情感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江西、云南、廣東梅州、浙江嘉興等地的10多份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浙江嘉興)閱讀《山中與幽人對酌》,回答問題。 山中與幽人對酌 ⊙ 李 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最后一題:“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技巧點撥】 詩歌是最適合抒情的一種文學體裁,因而理解一首詩的思想情感就顯得十分重要。
據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這一考點的熱度指數最高了。那么,我們怎樣把握詩歌的情感呢?一是知人論“詩”,在平時閱讀中多注意了解詩人的身世經歷;二是借助詩歌的意象去領悟;三是注意題后的注釋和題干的提示。
【參考答案】 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熱愛之情和朋友之間的深情。 二、綜合檢測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山東騰州、山東濟寧、遼寧沈陽、江蘇無錫等地的10來份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山東滕州)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后面題目。 雪 梅 ⊙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最后一題:這首詩運用了什么寫法?包含了怎樣的哲理? 【技巧點撥】 很多時候,命題人往往會在最后一題中設計出綜合性較強的題目。
這種題目初看較難,其實仔細分析便會發覺很容易。只不過是在前面分類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番綜合罷了。
【參考答案】 運用托物言志(或類比)的手法;一個人應看到自己的長處,但也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 三、賞析評價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河南、浙江杭州、四川成都、江蘇泰州、山東濱州等地的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浙江杭州)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后面題目。 蘭 溪 棹 歌 ⊙ 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最后一題:“半夜鯉魚來上灘”一句極為精彩傳神,營造出優美活靈的意境,是全詩的點睛之筆。
請作簡要賞析。 【技巧點撥】 這是難度較高的一種題型,但命題人員對它卻十分青睞。
此種題目多為開放題,答案不要求統一。同學們要掌握常見的鑒賞評價的角度:能指出寫景特點(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結合等)或采用的修辭手法(如對偶、比喻等)或用詞的生動形象等,并說出其妙處和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 魚搶春水,涌上溪灘,啪啪蹦跳,看到這一情景,令人蕩漾起歡樂之情。 四、分析技巧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河南非課改區、浙江溫州、四川安岳、廣東廣州等地的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河南(非課改區))閱讀下面的詩,完成下面題目。 錢塘湖春行 ⊙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最后一題:詩歌第二聯中“幾處”“誰家”用得極其精妙,換作“處處”“家家”就沒有這種效果。
聯系全詩,說說為什么。 【技巧點撥】 幾乎可以這樣說,大凡考到詩歌鑒賞,寫作技巧(藝術手法)是必考內容之一,它很少在盛宴上缺席。
這種題型涉及的面很廣,如:詞語錘煉、詩眼尋找、對比的手法、象征的手法、虛實的結合、動靜的結合等。 【參考答案】 “幾處”“誰家”照應“早鶯”“新燕”,說明早鶯尚少,新燕不多,表達了錢塘湖初春季節的特點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如果改為“處處”“家家”,就沒有這種表達效果。 五、描繪畫面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湖北黃岡、貴州銅仁、四川內江、江蘇鹽城等地的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江蘇鹽城)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下列題目。 西江月 ⊙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最后一題:詞的下片給人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試用簡潔優美的語言進行描繪。
【技巧點撥】 在平時的閱讀活動中,要學會運用自己的想象去欣賞、品味每一首詩歌,有意識地調動自己的想象。如欣賞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你可以閉上眼睛,想象出這樣一幅圖畫:浩瀚的戈壁灘上,烽煙孤直上升;奔騰的黃河之上,一輪夕陽懸掛。
【參考答案】 烏云驟起,月光消逝,天邊只剩下幾顆暗淡的星,田野變得昏暗了,漸漸的,雨飄落下來,詞人知道驟雨將至,想找個避雨的地方。說來也巧,當年曾經見過的茅店,依然在社林邊,詞人此時心里是何等高興呀! 六、詩意理解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浙江麗水、廣西梧州、四川樂山等地的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浙江麗水)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面題目。 竹枝詞 ⊙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最后一題:詩的三、。
三、沁園春·長沙結合詩句總結是怎樣情景交融的
起首“獨立寒秋”一般套路難免裝入傷感悲嘆之地,一個“看”筆勢跌宕開去,峰轉直下,猶如推開千山萬壑,大手筆頓顯。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開闊,清、凈、而又濃墨重彩展開一幅靜態的畫卷,這還不夠啊,“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活潑潑得動了起來,自上而下,有近而遠撥動了心弦,打開了心靈。
若僅僅停留于美景,縱然開闊而總顯得有氣度而胸中無丘壑,一聲“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頓然收回美景中留戀的視線直抵心間,掩入深思。
憶及往事,那是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風華正茂的少年書生,不滿足于“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視點遠,落點高,“雄姿英發,談笑加墻櫓灰飛煙滅”,萬戶侯不過是糞土而已,“激揚”可見文字豪氣若干“大丈夫當取而代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吾將取而代之”……遙想當年主席之豪氣,不免心生“燕雀安置鴻鵠之志哉”之感嘆!。
四、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概括"陰山"的形象特征
"陰山"的形象特征:它寒冷非常,八月就鋪滿了雪花,讓人一望就感到炫目;它高聳險峻,同時又不乏俊俏,明月照臨,云霞繚繞;它充滿生機,這里同樣可以看到“畎畝”“人家”,有著人類活動的蹤跡;它氣勢非凡,橫空出世,江南的群山根本不能跟它相比。
陰 山
[元]耶律楚材
八月陰山雪滿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絕壁噴晴月,擎海層巒吸翠霞。
松檜叢中疏畎畝,藤蘿深處有人家。
橫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作者使用了夸張、對比、化靜為動、烘托等藝術手法來描繪陰山。“插天”“擎海”“橫空”等詞語都是適度的夸張,很好地展現了陰山的磅礴氣勢;尾聯又把它和江南群山相比,突出了它的不平常;頷聯中兩個動詞,化靜為動,寫出了陰山的俏麗;頸聯則用“松檜”“畎畝”“藤蘿”“人家”烘托出陰山的勃勃生機。
五、江事夕望白居易本詩圍繞"思悠哉"展開,請結合全詩概括詩人產生哪
這兩句詩正面寫“思家”。
后兩句筆鋒一轉,來個曲筆,不直接寫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以此來表現“思家”,使這種思鄉之情擴大化,真實感人。其感人之處是:他在思家之時想象出來的那幅情景,卻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
這個冬至佳節,由于自己離家遠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過得很不愉快。當自己抱膝燈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時候,家里人大約同樣還沒有睡,坐在燈前,“說著遠行人”。
具體“說”了什么,作者并沒有指明,這就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每一個享過天倫之樂的人,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想得很多。
在這兩句詩中,作者沒用華麗的詞句,沒有玩弄過多的藝術技巧,而用平實質樸的語言,表現出淡淡的思鄉之愁以及濃濃的懷親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