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沒有分別是描寫黃河上/;中/;下游水文特點的詩句啊 愛問
上游(源頭至河口鎮):水質較清,流經高山峽谷,首段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
末段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干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參考17,18,19等)中游(河口到孟津):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
前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末段河谷展寬,水流緩慢,由山區進入平原。(參考9,10等)下游(孟津到出海口):流域面積與水量非常少,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懸河”。
河段決口泛濫頻繁,并經常出現凌汛,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 (參考4,5,6,7等)總的來說,上中游特點分別是:“急”,“沙”,“高”。
關于黃河的詩:1、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王維《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
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 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6、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 李白《贈裴十四》 7、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王之渙《涼州詞》 8、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9、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浪淘沙》 10、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川。 --王安石《黃河》 11、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
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王昌齡 12、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
--王昌齡《送裴圖南》 13、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杜甫《黃河二首》 14、望三門,三門開,黃河東去不回來。 --賀敬之《三門峽--梳妝臺》 15、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
---賀敬之《三門峽--梳妝臺》 16、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李白《北風行》 17、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里觸龍門。
--李白《公無渡河》 18、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李白《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19、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
--李白《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20、土花漠碧云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李商隱《雜歌謠辭·李夫人歌》 21、黃河水白黃云秋,行人河邊相對愁。
--白居易《生別離》。
二、關于物候的詩句和諺語
1、《鳥啼》——宋代歐陽修
窮山候至陽氣生,百物如與時節爭。
官居荒涼草樹密,撩亂紅紫開繁英。
花深葉暗耀朝日,日暖眾鳥皆嚶鳴。
譯文:滁州一帶春天來臨非常的溫暖,繁花似錦,萬物競生。官府所在地非常荒涼,卻草木茂盛,姹紫嫣紅的百花開放了。在光輝之下花兒美艷,綠葉繁茂,天氣暖和,鳥兒們都開始啼叫。
說明:冬去春來,氣候變暖,萬物生發,花卉爭相開放,眾鳥皆鳴。花鳥草木是有生命的東西,它們對季節的變化特別敏感,它們的生長發育,直接反映了季節的變化。
2、《賦得古原草送別》——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譯文: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說明:揭示了物候學上兩個重要規律:第一,植物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變化;第二,這種循環變化是隨氣候為轉移的,春天一到,萬物就要復蘇了。
3、《游廬山大林寺》——唐代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山中。
譯文: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說明:山下芳華菲盡,而此處桃李始華,這是由于山地氣候對植物的影響。
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說明:早春天氣,鴨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戲水中。
5、《約客》——宋代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譯文: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
說明:詩中出現的三種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黃熟時的節令特點。
6、《題菊花》——唐代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譯文:颯颯秋風卷地而來,滿園菊花瑟瑟飄搖。花蕊花香充滿寒意,蝴蝶蜜蜂難以到來。
說明:菊花凋零,蝴蝶斂跡,雖不著一“秋”字,秋令的陣陣涼意卻撲面而來。
三、反映氣象物候的古詩
簡單些說,物候就是植物的萌發、開花、結果、凋謝和某些動物的遷徙、冬眠等活動,反映了氣候和節令的變化。從這個角度講,我國古詩歌中包容著極其豐富的物候知識。
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氣,鴨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戲水中。
“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過盡行人都不起,忽聞冰響一齊飛。”(秦觀《還自廣陵》)晚冬時節,水鳥相依,一聲冰響,群鳥驚飛。鴨子與小鳥同是春天的使者。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水檻遣心》)詩中出現的三種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黃熟時的節令特點。
黃巢《題菊花》說:“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菊花凋零,蝴蝶斂跡,雖不著一“秋”字,秋令的陣陣涼意卻撲面而來。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則把讀者引向另一個世界:“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內地早已是百花凋謝之日,而地處西北邊塞的天山(祁連山)仍舊積雪覆蓋,無楊柳與花草,表明在黃河流域海拔超過四千多米的地方,既無夏季又無春秋的特點。由此不難看出內地跟塞外氣候的差異之大。
涉筆物候的古詩中往往會看到前人的農事和軍事活動。如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這兩句寫江南晚春鄉村的詩,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襯托農夫農婦農事忙碌。再看文同的《早晴至報恩山寺》:“煙開遠水雙鷗落,日照高林一雉飛。大麥未收治圃晚,小蠶獨臥斫桑稀。”上聯描繪了一幅遠山高林、野鳥飛翔的生動畫圖;下聯寫了春夏之交農夫農婦收麥、整菜、采桑、喂蠶,忙碌不堪的情景,親切動人。而盧綸的“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塞下曲》其三)則是寫行軍打仗:敵人夜逃,雁群驚飛,由此引起我軍大將的警惕,遂率領士兵追趕敵騎,充分表現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
竹枝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絕】 類別:【】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如夢令
年代:【清】 作者:【納蘭性德】 體裁:【詞】 類別:【】
木葉紛紛歸路,
殘月曉風何處。
消息半浮沉,
今夜相思幾許。
秋雨,
秋雨,
一半西風吹去。
秋雨嘆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古】 類別:【】
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守環堵。
老夫不出長蓬蒿,稚子無憂走風雨。
雨聲颼颼催早寒,胡雁翅濕高飛難。
秋來未曾見白日,泥污后土何時干。
春雷
年代:【現代】 作者:【郭沫若】 體裁:【七律】 類別:【】
春雷動地布昭蘇,滄海群龍競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
十批大錯明如火,柳論高瞻燦若朱。
愿與工農齊步伐,滌除污濁繪新圖。
1宋代詩人歐陽修《鳥啼》:窮山候到陽氣生,百物如與時節爭。花深葉暗耀明日,日暖眾鳥皆嚶鳴。(幻燈片投影)
說明:候到日暖,萬類生物與時爭開,眾鳥皆鳴。花鳥草木是有生命的東西,它們對季節變化非常敏感,它們的生長發育,直接反映自然季節的變化。
2唐代詩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幻燈片投影)
說明:這首詩開頭兩句揭示了物候學上兩個重要規律:第一,植物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變化;第二,這種循環變化是隨氣候為轉移的,春天一到,萬物就要復蘇了。
3《游廬山大林寺》: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山中。(幻燈片投影)
說明:古代詩人對自然界觀察之細致,使后代人佩服不已,這首詩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山下芳華菲盡,而此處桃李始華?北宋科學家沈括經過反復思索,得出這是由于山地氣候對植物的影響。
四、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區別
總的來說,水文特征包括如下幾點: a.徑流量 b.含沙量 c.有無汛期(凌汛) d.有無結冰期 e.水能資源是否豐富 f.水位 g.補給類型(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冰雪融水等) 等諸多因素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量季節變化,含沙量,流速, 結冰期。
影響河流水文變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河流的補給,即水源。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無結冰期等方面,影響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氣候因素,對應如下: 外流河水文特征 原 因 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 由降水決定的。
夏季降水豐沛,河流流量大增,水位上升,冬季降水少,河流水量減少,水位下降。降水的季節變化大,河流流量季節變化也大。
汛期長短 雨季開始早結束晚,河流汛期長。雨季開始晚,結束早,河流汛期短。
產生凌汛現象的河流必須是有結冰期,且由低緯流向高緯,同時水量較大(凌汛是由洪水泛濫引起的自然災害)。內流河一般不產生凌汛現象,因為內流河水量小,冬季有枯水期。
含沙量大小 外流河含沙量是由植被覆蓋情況和土質狀況決定的。植被覆蓋差,土質疏松,河流含沙量大。
反之,含沙量小。 而內流河含沙量與植被覆蓋率關系不大。
有無結冰期 由流域內最低氣溫決定的。最低月氣溫在0℃以下河流結冰,0℃以上無結冰期。
河水流速大小 由地形決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緩慢。 水能資源是否豐富 取決于流量和水位落差 補給類型 基本都有地下水補給,內陸地區(如我國西北)冰川融水補給,冬季有降雪,積雪春季融化補給河流 河流水系特征一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描述: ① 河流長度、流向 ② 流域面積 ③ 支流數量及其形態(如;密西西比河是放射狀水系) ④ 河網形態、密度 ⑤ 落差或峽谷分布 ⑥河道的寬窄、彎曲、深淺。
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結構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
不難看出,水系特征和地形關系較為密切,正如中國一句古話所說的:“水往低處流”。正是在這個總的基本原則下,只要有水就可形成河流水系,水多,水系就發達。
河流水系特征與水源關系也較為密切,尤其是外流河水系,其特征多與氣候中的降水因素聯系緊密。甚至有可能氣候影響河流水系特征,進而改變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