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梅蘭竹菊”的托物言至的文章
梅蘭竹菊指: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稱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梅蘭竹菊的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關于梅蘭竹菊對梅蘭竹菊的詩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為背景的.梅蘭竹菊,占盡春夏秋冬,中國文人以其為"四君子",正表現了文人對時間秩序和生命意義的感悟.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有節,菊冷艷清貞.中國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負載了自己的一片真情,從而使花木草石脫離或拓展了原有的意義,而成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隱喻.大凡生命和藝術的"境界",都是將有限的內在的精神品性,升華為永恒無限之美.梅、蘭、竹、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于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共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梅花[編輯本段]拉丁文學名:Prunus mume命名者:Apricot英名:Mumeplant Japanese 別名:春梅、干枝梅、紅綠梅、紅梅、綠梅等.科屬:薔薇科、李屬詠物詩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來詠一種事物的,而對梅花完成"百詠"的詩人最多.梅花最令詩人傾倒的氣質,是一種寂寞中的自足,一種"凌寒獨自開"的孤傲.它不屑與凡桃俗李在春光中爭艷,而是在天寒地凍、萬木不禁寒風時,獨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開出繁花滿樹,幽幽冷香,隨風襲人. 從梅花的這一品性中,中國詩人們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樣一種"沖寂自妍,不求識賞"的孤清,所以詩人常用"清逸"來寫梅花的神韻,如宋代"梅妻鶴子"的林和靖那著名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清逸"不僅是古代隱士的品格,而且是士大夫的傳統文化性格.梅花所表現的正是詩人共有的一種品質,因而詩人倍加珍愛. 梅花以清癯見長,象征隱逸淡泊,堅貞自守.那"高標獨秀"的氣質,倜儻超拔的形象,使詩人帶著無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象,盼望與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歡晤:"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梅花的冷香色,含蘊著道德精神與人格*守的價值,因而深為詩人所珍視. 蘭花[編輯本段]學名:Cymbidium spp英名:Cymbidium 別名:蘭草 科名:蘭科空谷生幽蘭,蘭最令人傾倒之處是"幽",因其生長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凈那種綺麗香澤的姿態,以清婉素淡的香氣長葆本性之美.這種不以無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屬于林泉隱士的氣質,更是一種文化通性,一種"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風格,一種不求仕途通達、不沽名釣譽、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蕩胸襟,象征著疏遠污濁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質.蘭花從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華都市,一旦離開清幽凈土,則不免為塵垢玷污.因此,蘭花只適宜于開在人跡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適宜于開在詩人們的理想境界中. 宋人鄭思肖在南宋滅亡之后,隱居吳中(今蘇州),為表示自己不忘故國,坐臥都朝南方.常畫"露根蘭",筆墨純凈,枝葉蕭疏,蘭花的根莖園藝,不著泥土,隱喻大好河山為異族踐踏,表現自己不愿生活在元朝的土地上,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氣節.寥寥數筆,卻筆筆血淚.倪瓚曾為其題詩:"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所以,詩人愛蘭詠蘭畫蘭,是透過蘭花來展現自己的人格襟抱,在蘭花孤芳自賞的貞潔幽美之中,認同自己的一份精神品性.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涼爽的閑庭中,翠竹依階低吟,挺拔勁節,清翠欲滴,婆娑可愛,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鐵骨,又有蘭翠色長存的高潔,并以它那"勁節"、"虛空"、"蕭疏"的個性,使詩人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風.它的"勁節",代表不屈的節氣;它的"虛空",代表謙遜的胸懷,它的"蕭疏",代表詩人超群脫俗 . 竹[編輯本段]【注解】竹(bamboo) zhú(1)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莖與下垂的葉片.“竹”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竹”的字大部分是樂器、竹器和記載文字的東西.本義:竹子) (2) ㄓㄨˊ (3) 常綠多年生植物,一般的竹子在春.冬.夏生筍,且有年份之分.莖有很多節,中間是空的,質地堅硬,種類很多.是種堅強的植物,有君子之稱,一生中僅開一次花.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葉.~筍.~編(用竹篾編制的工藝品).~刻,竹笛.竹在清風中簌簌的聲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讓詩人深深感動,而竹于風霜凌厲中蒼翠儼然的品格,更讓詩人引為同道,因而中國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說:"何可一日無此君!"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樸實直白的語言,顯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菊花[編輯本段]英名:flos chrysanthemum 別名:菊華、秋菊、九華、黃花、帝女花、笑靨金、節花.因其花開于晚秋和具有濃香故有“晚艷”、“冷香”之雅稱.菊科所有花卉品種的總稱.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卵形有柄,邊緣有缺刻或鋸齒,秋季開花.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種,顏色、形狀和大小變化很大.有的品種可入藥.總數最多,約有23000種以上,是世界植物花卉僅次于蘭花的亞軍.如果說,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種烈士不屈不撓的人格,春蘭空谷自適,是一種高士遺世獨立的情懷,那么,秋菊財兼有烈士與。
二、用一句最恰當的詩形容梅\蘭\竹\菊的高貴品格
1 花中四君子 梅、蘭、竹、菊,號稱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虛名,確實各有它的特色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蘭,空谷幽香,孤芳自賞 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趨炎勢 合而觀之,有一共同點,都是清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 梅 雪壓霜欺苦備嘗,虬枝鐵干意飛揚。
身寒不作低眉事,昂首東君笑一場。 冰雪情懷自不同,深山一任白云封。
橫斜倩影常邀月,漫吐清香不藉風。 曾住孤山賒月色,懶隨桃李掛紅妝。
花開沒有妖嬈態,獨領春風送暗香。 蘭 逸韻幽姿展素葩,羞同桃李斗繁華。
玉根植向云深處,半倚山崖半水涯。 幽居空谷斷知聞,素葉柔葩雜野蒑。
澗底溪邊迷望眼,是花是草倩香分。 竹 澡雪拂塵甘作帚,無才充數厭為竽。
腹空不作折腰士,直節撐天一丈夫。 雅共徽之韻最清,邀云邀月不邀名。
虛心勁節凌千尺,墨客常懷仰慕情。 菊 英姿俊逸擁千鬟,蕊抱枝頭密葉間。
不學落紅飛滿地,長留高潔向人寰。 花開不入時人眼,殿后自甘居二三。
借得嚴霜風骨勁,重陽佐酒助雄談。
三、關于梅、蘭、竹、菊的詩句.
梅蘭菊竹詩四首 梅 黃昏風雨斷橋頭,更被群芳妒不休。
奇士梅花今古慨,凄涼豈獨問天樓。 蘭 聞香喜識玉蘭幽,雅潔清新韻欲流。
入畫入歌皆不愧,也宜春色也宜秋。 菊 一 含翠分黃意念深,有人默契費沉吟。
群芳斗艷爭春去,獨向清秋展素心。 二 含香挹露黃金靨,耐冷凌霜造化功。
不羨繁華桃與李,朱砂石畔笑秋風。 三 德全五美號兼材,萬物蕭條獨盛開。
唯有鈞翁知我意,筆移金蕊入蕭齋。 1、三國時鐘會《菊花賦》:“夫菊有五美焉為:黃花高懸,準天極也;純 黃不雜,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流中輕體,神 仙食也。”
兼材,指菊花有多種用途,如藥用、除蟲用、食用及觀賞用等。” 2、廣西藝院大雕塑家、畫家朱培鈞老曾畫菊相贈,并系以詩曰:“蕭瑤瀟灑有風神,笑傲江湖劍膽心。
最愛千禧迎瑞氣,黃花晚節共芳馨。” 題臺島易蘇民先生《蘭竹圖》 勁節獨能持,幽香有所思。
比鄰兄與弟,同氣復連枝。
四、關于梅、蘭、竹、菊的詩句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樹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
明年獨自律,先發映春臺。 蘭 李嶠 虛室重招尋,忘言契斷金。
英浮漢家酒,雪儷楚王琴。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河汾應擢秀,誰肯訪山陰。 琴曲歌辭·幽蘭 崔涂 幽植眾能知,貞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青春每到遲。
不知當路草,芳馥欲何為。 詠竹 唐彥謙 醉臥涼陰沁骨清,石床冰簟夢難成。
月明午夜生虛籟,誤聽風聲是雨聲。 竹 李嶠 高簳楚江濆,嬋娟合曙氛。
白花搖鳳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云。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菊花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松樹 【唐】白居易 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
蒼然澗底色,云濕煙霏霏。 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遲。
如何過四十,種此數寸枝? 得見成陰否,人生七十稀。 希望采納謝謝。
五、關于梅、蘭、竹、菊的詩句.
梅蘭菊竹詩四首
梅
黃昏風雨斷橋頭,更被群芳妒不休。
奇士梅花今古慨,凄涼豈獨問天樓。
蘭
聞香喜識玉蘭幽,雅潔清新韻欲流。
入畫入歌皆不愧,也宜春色也宜秋。
菊
一
含翠分黃意念深,有人默契費沉吟。
群芳斗艷爭春去,獨向清秋展素心。
二
含香挹露黃金靨,耐冷凌霜造化功。
不羨繁華桃與李,朱砂石畔笑秋風。
三
德全五美號兼材,萬物蕭條獨盛開。
唯有鈞翁知我意,筆移金蕊入蕭齋。
1、三國時鐘會《菊花賦》:“夫菊有五美焉為:黃花高懸,準天極也;純 黃不雜,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流中輕體,神 仙食也。”兼材,指菊花有多種用途,如藥用、除蟲用、食用及觀賞用等。”
2、廣西藝院大雕塑家、畫家朱培鈞老曾畫菊相贈,并系以詩曰:“蕭瑤瀟灑有風神,笑傲江湖劍膽心。最愛千禧迎瑞氣,黃花晚節共芳馨。”
題臺島易蘇民先生《蘭竹圖》
勁節獨能持,幽香有所思。
比鄰兄與弟,同氣復連枝。
六、寫梅、蘭、竹、菊的詩句各兩句
寫梅的詩句: 梅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卜算子.詠梅 宋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后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臺。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里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里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后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后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寫竹的詩句: 霜筠亭 【宋】蘇軾 解籜新篁不自持,嬋娟已有歲寒姿。 要看凜凜霜前意,須待秋風粉落時。
于潛僧綠筠軒 【宋】蘇軾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北窗竹石 【唐】白居易 一片瑟瑟石,數竿青青竹。
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況臨北窗下,復近西塘曲。
筠風散余清,苔雨含微綠。 有妻亦衰老,無子方煢獨。
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別橋上竹 【唐】白居易 穿橋迸竹不依行,恐礙行人被損傷。
我去自慚遺愛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池上竹下作 【唐】白居易 穿籬繞舍碧逶迤,十畝閑居半是池。
食飽窗間新睡后,腳輕林下獨行時。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
何必悠悠人世上,勞心費目覓親知? 玩松竹二首 【唐】白居易 龍蛇隱大澤,糜鹿游豐草。 棲鳳安于梧,潛魚樂于藻。
吾亦愛吾廬,廬中樂吾道。 前松后修竹,偃臥可終老。
各附其所安,不知他物好。 坐愛前檐前,臥愛北窗北。
窗竹多好風,檐松有嘉色。 幽懷一以合,俗念隨緣息。
在爾雖無情,于予即有得。 乃知性相近,不必動與植。
東樓竹 【唐】白居易 瀟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