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懸空寺的詩詞
1、過懸空寺
明 鄭洛
石壁何年結梵宮,懸崖細路小徑通。
山川繚繞蒼寞外,殿宇參差碧落中。
殘月淡煙窺色相,疏風幽籟動禪空。
停車欲向山僧問,安得山僧是遠公。
譯文:
石壁何年結梵王宮,懸崖細路小徑通。
山川繚繞蒼寂寞外,殿宇參差碧落中。
殘月淡淡的煙霧看顏色相,疏風幽籟動禪空。
停車要向山僧問,哪里能找到山僧是遠公。
2、登恒山·懸空寺
明 汪承爵。
云中天下脊,尤見此山尊。八水皆南匯,群峰盡北蹲。
仙臺臨日迥,風窟護云屯。剩有搜奇興,空憐前路昏
譯文:
云中堪稱是天下的屋脊,可見此山山勢極高。有八條河流在山下匯合然后向西南流去,群山屈居,仿佛都蹲在它的北面。
仙臺面對著太陽遠遠與太陽相映照,懸崖峭壁云匯霧集為它呵護拱衛。我還有搜奇獵異的雅興,只可惜眼前的道路已漸漸地昏暗下來。
3、游懸空寺
清代:鄧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懸。凈土絕塵境,岑樓綴遠天。
一彎巖畔月,半壁畫中禪。俯視行人小,飄然意欲仙。
譯文: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懸在空中。凈土絕塵境,高樓點綴遠天。
一個拉巖畔月,半壁中禪畫。低頭看著行人小,飄飄然想仙。
4、懸空寺與北岳相接
明代:黎民表
隱壁金繩起,依山翠殿安。兩崖分岳色,百丈下風湍。
云狹牽衣過,天長仰面看。石樓遙似畫,歸去濯金盤。
譯文:
隱壁金繩起,依照山翠殿安。兩崖分岳色,百丈下方湍急。
云狹牽衣過,天長仰臉看。石樓遠似畫,回家去洗金。
5、過懸空寺
明代:楊巍
一寺空虛里,危欄高幾層。懸崖惟度鳥,無路去齋僧。
云隱多羅樹,天垂寶月燈。塵心何處覺,孤磬下崚嶒。
譯文:
一寺空虛里,危欄高幾層。懸崖只有度鳥,沒有門路去賜予僧人齋飯。
云隱多羅樹,上天垂示寶月燈。塵心什么地方覺得,孤磐下高峻。
二、贊美恒山的詩句李白
第一首《唐代賈島》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第二首《登恒山 金·元好問 》
大茂維岳古帝孫,太樸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靈境在,奠位豈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躍,山界樓觀蒼煙屯
誰能借我兩黃鵠,長袖一拂元都門 。
第三首《登恒山 汪承爵》
云中天下脊,尤見此山尊。
八水皆南匯,群峰盡北蹲。
仙臺臨日迥,風窟護云屯。
剩有搜奇興,空憐前路昏。
第四首《登恒山 陳培脈》
上應天樞象北辰,眾山環拱碧嶙峋。
云霞隱見金銀闕,昏旦盤旋日月輪。
呼吸蒼冥通一所,逍遙紫嶠會群真。
陽終陰始扶元化,朔漠長留太古春。
∕
氤氳霧靄擁危巒,象肖靈蛇勢郁盤。
望去神光凌斗極,飛來秀色落桑乾。
龍潭云出千巖雨,虎口風生萬壑寒。
我欲摩崖登絕頂,扶搖何處覓青鸞。
三、贊美峨眉山詩句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007-5-17 17:43:38 心情: 天氣: 溫度: ℃
——李白《峨眉山月歌》賞析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這是李白二十六歲(726)初離蜀地時的作品,詩中描寫了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現了詩人離鄉時對故鄉山水的深深依戀。全詩意境明朗清新,語言自然流暢。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在一個云淡風清的秋夜,詩人從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輪秋月懸掛在幽美靜謐的夜空,皎潔的月影倒映在靜靜流淌的江水中,伴隨著詩人遠去的行舟,和江水一起流向遠方。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又一個天高云淡的夜晚,一葉輕舟從清溪出發,在月光的照耀下向三峽駛去,用不了多久,就要到達渝州了,從峨眉山一直跟隨詩人行走的明月,被岸邊的高山遮住看不見了。
注釋:
①峨眉山: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山市境內,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和佛教名山。
②半輪秋:半圓的秋月。
③平羌:平羌江,又名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經蘆山、雅安、洪雅、夾江,到樂山與大渡河匯流入岷江。
④ 清溪:唐時泯江的一處渡口。君:指峨眉山月。
⑤渝州:今重慶市為唐代渝州治所。
四、李白詩詞的經典句
1、最大氣蒼涼的景色描寫: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2、最自信的詩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3、最狂傲不羈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4、最無奈的詩句:
大道入青天,我獨不得出。
5、最膾炙人口的憂愁詩: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6、最細膩的景物描寫: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7、化為經典成語的詩句: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8、最驚心動魄的景物描寫: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9、最摧人淚下詩句: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10、中國人最熟悉最經典的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五、李白贊美壯麗山川的詩句
1、《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2、《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3、《山中問答 / 山中答俗人問》
唐代: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譯文:有人疑惑不解地問我,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卻一片輕松坦然。桃花飄落溪水,隨之遠遠流去。此處別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4、《關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譯文: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云海之間。浩蕩長風掠過萬里關山,來到戍邊將士駐守的邊關。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些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戍守的士卒眼望著邊城,那盼望歸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當此家中高樓上的將士妻子,哀愁嘆息,大概也沒停歇。
5、《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唐代: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譯文:我本是像那個接輿楚狂人,高聲唱著鳳歌去嘲笑孔丘。手里拿一根鑲綠玉的棍杖,大清早辭別著名的黃鶴樓。攀登五岳尋仙道不畏路遠,這一生就喜歡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斗旁,九疊云屏像錦繡云霞鋪張,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闕巖前雙峰矗立入云端,三疊泉如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峰瀑布與它遙遙相望,重崖疊嶂聳云霄莽莽蒼蒼。
翠云紅霞與朝陽相互輝映,鳥兒也飛不過吳天廣又長。登高遠望天地間壯觀景象,大江悠悠東流去永不回還。天上萬里黃云變動著風色,江流波濤九道如雪山奔淌。我喜歡為雄偉的廬山歌唱,這興致因廬山風光而滋長。
閑時觀看石鏡使心神清凈,謝靈運足跡早被青苔掩藏。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塵世情,修煉三丹和積學道已初成。遠遠望見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著芙蓉花朝拜玉京。早已約好神仙在九天會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