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燕山的詩句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賀
譯: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
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
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北風行》唐:李白
譯: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飄落在軒轅臺上。在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個思婦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緊鎖。
3、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春雁》明:王恭
譯:一夜間,春風吹遍了衡陽城,雁兒盤算著路程,準備立刻從楚水邊飛回燕山旁。不要怪我春天一來就要回去,江南雖好,卻是他鄉!
4、飛鴻過也。萬結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宋:蔣氏女
譯:大雁南飛,卻不能為詞人寄書信倍加女主人公失去自由和國家之創痛。這種種愁思,郁結難解,使得愁腸寸斷,簡直達到日也愁、夜也愁的地步.那在燕山腳下的燕京(即中都,北京市)已經不遠了, 回頭遙望那難舍難忘的故國鄉土,可要順著此路回去就比登天還難了。
5、函谷如玉關,幾時可生還?洛川為易水,嵩岳是燕山。——《奔亡道中五首》唐:李白
譯:中原的淪陷,函谷關已成了玉門關;收復無望,不知何年何月我還能從那里進入長安。洛水已經變成了易水,嵩山也已被視作了燕山。
6、秋風倦客,一杯情話,為君傾倒。回首燕山,月明庭樹,兩枝烏繞。——《水龍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元:王惲
譯:秋風使異鄉客倦怠,一席情話,為你傾倒。回望燕山,明月當空庭院數木叢生,連個樹枝連饒一起。
7、楚水辭魚窟,燕山到雁家。如斯名利役,爭不老天涯。——《塞上曲》唐:裴說
譯:楚水離開了魚兒聚集地,大雁回到了燕山的家。像這樣被名利所累,怎會不在天涯老去。
8、春睡起,積雪滿燕山。萬里長城橫玉帶,六街燈火已闌珊,人立薊樓間。 ——《望江南·春睡起》宋:金德淑
譯:早上剛起床,積雪鋪滿了燕山。從燕山山脈望見萬里長城,如一條巨龍蜿蜒起伏于叢山峻嶺之顛,大都城燈火稀疏,我一人獨立玉樓上。
9、昔時燕山重賢士,黃金筑臺從隗始。 ——《燕歌行》唐:賈至
譯:以前的燕山的賢士們,黃金臺高筑為了招賢納士。
10、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風清玉露漙,燕山游子衣裳薄。 ——《搗衣篇》唐:劉希夷
譯:秋風瑟瑟的漫漫長夜,夜晚風清有微微的露水,燕山的游子衣服穿得很薄。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賞:
廣闊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彎如金鉤。這邊塞爭戰之處,正是良馬和英雄大顯身手之地;然而,何時戰馬才能配上金制轡腦,飛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詩語言明快,風格健爽。前兩句寫景,寫適于駿馬馳騁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兩句抒情,自比為良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type=title&page=1&value=%E7%87%95%E5%B1%B1
二、帶有“燕山”二字的詩句
1. 燕山月似鉤——唐 李賀 《馬》
2.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南北朝 南北無名 《木蘭辭》
3. 試問燕山那得碑——南北朝庾信 《楊柳歌》
4. 永望燕山岑——唐 陳子昂 《登薊丘樓送賈兵曹入都》
5. 燕山雪花大如席——唐 李白 《北風行》
6. 何必燕山銘——唐 鮑溶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秋思二首》
7. 燕山仿佛辨烽戍——唐 劉商 《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
8. 燕山應勒頌——唐 徐堅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9. 待勒燕山銘——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10. 酒酣應對燕山雪——宋 周密 《高陽臺 送陳君衡被召》
燕山,中國北部著名山脈之一。戰略要地。西起洋河,東至山海關,北接壩上高原,七老圖山、努魯兒虎山,西南以關溝與太行山相隔。南側為河北平原,高差大。灤河切斷此山,形成峽口——喜峰口,潮河切割形成古北口等,自古為南北交通孔道。在軍事中也很有地位,古代與近代戰爭中,常常是兵家必爭之地。
三、詩句,大漠什么,燕山什么
出自唐代李賀的《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譯文: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
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廣闊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彎如金鉤。
這邊塞爭戰之處,正是良馬和英雄大顯身手之地;然而,何時戰馬才能配上金制轡腦,飛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詩語言明快,風格健爽。前兩句寫景,寫適于駿馬馳騁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兩句抒情,自比為良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四、帶有“燕山”二字的詩句
燕山月似鉤——唐 李賀 《馬》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南北朝 南北無名 《木蘭辭》試問燕山那得碑——南北朝庾信 《楊柳歌》永望燕山岑——唐 陳子昂 《登薊丘樓送賈兵曹入都》燕山雪花大如席——唐 李白 《北風行》何必燕山銘——唐 鮑溶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秋思二首》燕山仿佛辨烽戍——唐 劉商 《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燕山應勒頌——唐 徐堅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待勒燕山銘——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酒酣應對燕山雪——宋 周密 《高陽臺 送陳君衡被召》燕山,中國北部著名山脈之一。
戰略要地。西起洋河,東至山海關,北接壩上高原,七老圖山、努魯兒虎山,西南以關溝與太行山相隔。
南側為河北平原,高差大。灤河切斷此山,形成峽口——喜峰口,潮河切割形成古北口等,自古為南北交通孔道。
在軍事中也很有地位,古代與近代戰爭中,常常是兵家必爭之地。
五、把詩句填好; 燕山月似鉤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年代】:唐
【作者】:李賀
【作品】:馬詩
【內容】: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饑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發斷鋸長麻。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干。
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轅?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催榜渡烏江[1],神騅泣向風。
君王[2]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
午時鹽坂上,蹭蹬溘風塵。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香幞赭羅新,盤龍蹙蹬鱗。
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一朝溝隴出,看取拂云飛。
唐劍斬隋公,□[3]毛屬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欲求千里腳,先采眼中光。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
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