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有帶止字的詩句
有止的地方,我都用<>標點符號標出來了,如果需要原文,請追問。
《送王汶宰江陰》包何郡北乘流去,花間竟日行。海魚朝滿市,江鳥夜喧城。
<止>酒非關病,援琴不在聲。應緣五斗米,數日滯淵明。
《轉正郎后寄獻集賢相公》鄭谷予名初在德門前,屈指年來三十年。自賀孤危終際會,別將流涕感階緣。
<止>陪鴛鷺居清秩,濫應星辰浼上玄。平昔苦心何所恨,受恩多是舊詩篇。
《諭懷》白居易黑頭日已白,白面日已黑。人生未死間,變化何終極。
常言在己者,莫若形與色。一朝改變來,<止>遏不能得。
況彼身外事,悠悠通與塞。 《贈戍兵》韋莊漢皇無事暫游汾,底事狐貍嘯作群。
夜指碧天占晉分,曉磨孤劍望秦云。紅旌不卷風長急,畫角閑吹日又曛。
<止>竟有征須有戰,洛陽何用久屯軍。 《上元縣》韋莊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興亡盡此中。
有國有家皆是夢,為龍為虎亦成空。殘花舊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謝公。
<止>竟霸圖何物在,石麟無主臥秋風。 《古離別》韋莊一生風月供惆悵,到處煙花恨別離。
<止>竟多情何處好,少年長抱少年悲。 《投孟郊》賈島月中有孤芳,天下聆薰風。
江南有高唱,海北初來通。容飄清冷馀,自蘊襟抱中。
<止>息乃流溢,推尋卻冥濛。我知雪山子,謁彼偈句空。
必竟獲所實,爾焉遂深衷。錄之孤燈前,猶恨百首終。
一吟動狂機,萬疾辭頑躬。生平面未交,永夕夢輒同。
敘詰誰君師,詎言無吾宗。余求履其跡,君曰可但攻。
啜波腸易飽,揖險神難從。前歲曾入洛,差池阻從龍。
萍家復從趙,云思長縈縈。嵩海每可詣,長途追再窮。
原傾肺腸事,盡入焦梧桐。 《晨坐寓興》權德輿清晨坐虛齋,群動寂未喧。
泊然一室內,因見萬化源。得喪心既齊,清凈教益敦。
境來每自愜,理勝或不言。亭柯見榮枯,<止>水知清渾。
悠悠世上人,此理法難論。 《唐享太廟樂章?登歌》張說<止>笙磬,撤豆籩。
廓無響,窅入玄。主在室,神在天。
情馀慕,禮罔愆。喜黍稷,屢豐年。
《晦日宴高氏林亭》王茂時踐勝尋良會,乘春玩物華。還隨張放友,來向石崇家。
<止>水分巖鏡,閑庭枕浦沙。未極林泉賞,參差落照斜。
《六年春遣懷八首》元稹傷禽我是籠中鶴,沉劍君為泉下龍。重纊猶存孤枕在,春衫無復舊裁縫。
檢得舊書三四紙,高低闊狹粗成行。自言并食尋高事,唯念山深驛路長。
公無渡河音響絕,已隔前春復去秋。今日閑窗拂塵土,殘弦猶迸鈿箜篌。
婢仆曬君馀服用,嬌癡稚女繞床行。玉梳鈿朵香膠解,盡日風吹玳瑁箏。
伴客銷愁長日飲,偶然乘興便醺醺。怪來醒后傍人泣,醉里時時錯問君。
我隨楚澤波中梗,君作咸陽泉下泥。百事無心值寒食,身將稚女帳前啼。
童稚癡狂撩亂走,繡球花仗滿堂前。病身一到繐帷下,還向臨階背日眠。
小于潘岳頭先白,學取莊周淚莫多。<止>竟悲君須自省,川流前后各風波。
《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舊韻》元稹海亭樹木何蘢蔥,寒光透坼秋玲瓏。湖山四面爭氣色,曠望不與人間同。
一拳墺伏東武小,兩山斗構秦望雄。嵌空古墓失文種,突兀怪石疑防風。
舟船駢比有宗侶,水云滃泱無始終。雪花布遍稻隴白,日腳插入秋波紅。
興馀望劇酒四坐,歌聲舞艷煙霞中。酒酣從事歌送我,歌云此樂難再逢。
良時年少猶健羨,使君況是頭白翁。我聞此曲深嘆息,唧唧不異秋草蟲。
憶年十五學構廈,有意蓋覆天下窮。安知四十虛富貴,朱紫束縛心志空。
妝梳伎女上樓榭,<止>欲歡樂微茫躬。雖無趣尚慕賢圣,幸有心目知西東。
欲將滑甘柔藏府,已被郁噎沖喉嚨。君今勸我酒太醉,醉語不復能沖融。
勸君莫學虛富貴,不是賢人難變通。 《代文宣王答》羅隱三教之中儒最尊,<止>戈為武武尊文。
吾今尚自披蓑笠,你等何須讀典墳。釋氏寶樓侵碧漢,道家宮殿拂青云。
若教顏閔英靈在,終不羞他李老君。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皎然大廈資多士,掄材得豫章。
清門推問望,早歲騁康莊。作用方開物,聲名久擅場。
丹延分塞郡,宿昔領戎行。始馭屏星乘,旋陰蔽茀棠。
朝端瞻鶚立,關右仰鷹揚。威令兼寧朔,英聲重護羌。
三軍成父子,雜虜避封疆。身執金吾貴,時遭寶運昌。
雍容持漢槊,肅穆衛周堂。排難知臣節,攻疑定國章。
一言明大義,千載揖休光。踐職勛庸列,修躬志行彰。
優游應慕陸,<止>足定師張。中扆懷殊政,南州佇小康。
仁為桂江雨,威是柏臺霜。謇諤言無隱,公忠禍不防。
譴深辭紫禁,恩在副朱方。切玉鋒休淬,垂天翅罷翔。
論文征賈馬,述隱許求羊。肘后看金碧,腰間笑水蒼。
詩題白羽扇,酒挈綠油囊。曠達機何有,深沈器莫量。
時應登古寺,佳趣在春岡。止水平香砌,鮮云滿石床。
山情何寂樂,塵世自飛揚。已遇爐峰社,還思緝蕙房。
外心親地主,內學事空王。花會宜春淺,禪游喜夜涼。
高明依月境,蕭散躡庭芳。得道殊秦佚,隳名似楚狂。
馀生于此足,不欲返韶陽。 《夏日作》白居易葛衣疏且單,紗帽輕復寬。
一衣與一帽,可以過炎天。<止>于便吾體,何必被羅紈。
宿雨林筍嫩,晨露園葵鮮。烹葵炮嫩筍,可以備朝餐。
<止>于適吾口,何必飫腥膻。飯訖盥漱已,捫腹方果然。
婆娑庭前步,安穩窗下眠。外養物不費,內歸心不煩。
不費用難盡,不煩神易安。庶幾無夭閼,得以終天。
二、“止”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1、止戈為武
【拼音】: zhǐ gē wéi wǔ
【解釋】: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戰,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出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
2、望梅止渴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釋】: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3、令行禁止
【拼音】: lìng xíng jìn zhǐ
【解釋】: 下令行動就立即行動,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嚴正,執行認真。
【出處】: 《管子·立政》:“令則行,禁則止,憲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體之從心,政之所期也。”
4、高山仰止
【拼音】: gāo shān yǎng zhǐ
【解釋】: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處】: 《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5、飲鴆止渴
【拼音】: yǐn zhèn zhǐ kě
【解釋】: 鴆:傳說中的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后果。
【出處】: 《后漢書·霍谞傳》:“譬猶療饑于附子,止渴于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
三、“止”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1、止戈為武 【拼音】: zhǐ gē wéi wǔ 【解釋】: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戰,才是真正的武功。
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出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非爾所知也。
夫文,止戈為武。” 2、望梅止渴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釋】: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3、令行禁止 【拼音】: lìng xíng jìn zhǐ 【解釋】: 下令行動就立即行動,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
形容法令嚴正,執行認真。 【出處】: 《管子·立政》:“令則行,禁則止,憲之所及,俗之所破。
如百體之從心,政之所期也。” 4、高山仰止 【拼音】: gāo shān yǎng zhǐ 【解釋】: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
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處】: 《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5、飲鴆止渴 【拼音】: yǐn zhèn zhǐ kě 【解釋】: 鴆:傳說中的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
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后果。 【出處】: 《后漢書·霍谞傳》:“譬猶療饑于附子,止渴于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
四、開頭是止字的成語
【成語】:止謗莫如自修
【拼音】:zhǐ bàng mò rú zì xiū
【簡拼】:zbmx
【解釋】:止:阻止;謗:誹謗;修:修身。要阻止他人對自己的誹謗,最好的方法莫過于修身,提高自己的品德。
止謗莫如自修
止暴禁非
止沸益薪
止戈散馬
止戈為武
止戈興仁
止戈之武
止渴思梅
止渴望梅
止渴飲鴆
止渴之梅
止談風月
止循資序
止于至善
止足之分
止足之計
止足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