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廟會”的詩詞有哪些
古代詩:
1、
《趕廟會》
熙熙攘攘人如云,適用百貨兩邊分。呼兒喚女上街云,農村廟會鬧似春。城鄉發展和諧勁,新風處處耳邊聞。親朋好友一堂聚,明年今日還相尋。
2、《廟會》
曉去龍華三半兩, 歸時香燼滿爐裝。
九叩默禱萬事愿,則靈無處不廟堂。
現代詩:
《廟會》
鼓樂聲聲震天價響,
串串紅燈結成圍墻;
吆喝聲連成一片,
涌動的人潮熙熙攘攘。
這邊買一串轉運的風車,
那邊把羊肉串嘗上一嘗;
瞧!大秧歌扭的多么歡快,
再把折子戲聽上一場。
廟會是春節里精彩的高潮,
人們無論多遠,
都會來逛上一逛;
它是對上蒼的祭祀,
更是一個民族的信仰。
或許,
有些人來此尋找些愜意,
還有一些人,
來尋找逝去的那段時光;
我想:更多的人,
是為了心中那個未盡的夢,
把中華民俗盛宴,
來細細品嘗。
因此上,
綠葉在枝頭醞釀綻放,
姍姍來遲的,
是羞答答的春姑娘;
風兒也變得溫文爾雅,
太陽公公也悄無聲地,
把溫暖拋灑的越來越長……
二、逛廟會的來歷、起源、詩句和名人故事都有哪些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是漢族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一般在春節,元宵節等節日舉行。也是我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其形成與發展和地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多設在廟內及其附近,進行祭神、娛樂和購物等活動。廟會流行于全國廣大地區。
廟會起源于寺廟周圍,所以叫“廟”;又由于小商小販們看到燒香拜佛者多,在廟外擺起各式小攤賺錢,漸漸地成為定期活動,所以叫“會”。久而久之,“廟會”演變成了如今人們節日期間,特別是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
廟會是漢族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 。也是我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其形成與發展和地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多設在廟內及其附近,故名。 流行于全國廣大地區。古代,“日中為市”,進行集市貿易。至南北朝時,統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廟,菩薩誕辰、佛像開光之類盛會乃應運而生,商販為供應游人信徒,百貨云集,遂成廟市。北宋時開封大相國寺廟會極有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女詞人李清照曾與其夫趙明誠相偕至廟會!
三、有關“廟會”的詩詞有哪些
古代詩: 1、《趕廟會》 熙熙攘攘人如云,適用百貨兩邊分。
呼兒喚女上街云,農村廟會鬧似春。城鄉發展和諧勁,新風處處耳邊聞。
親朋好友一堂聚,明年今日還相尋。 2、《廟會》 曉去龍華三半兩, 歸時香燼滿爐裝。
九叩默禱萬事愿,則靈無處不廟堂。 現代詩: 《廟會》鼓樂聲聲震天價響,串串紅燈結成圍墻;吆喝聲連成一片,涌動的人潮熙熙攘攘。
這邊買一串轉運的風車,那邊把羊肉串嘗上一嘗;瞧!大秧歌扭的多么歡快,再把折子戲聽上一場。廟會是春節里精彩的高潮,人們無論多遠,都會來逛上一逛;它是對上蒼的祭祀,更是一個民族的信仰。
或許,有些人來此尋找些愜意,還有一些人,來尋找逝去的那段時光;我想:更多的人,是為了心中那個未盡的夢,把中華民俗盛宴,來細細品嘗。因此上,綠葉在枝頭醞釀綻放,姍姍來遲的,是羞答答的春姑娘;風兒也變得溫文爾雅,太陽公公也悄無聲地,把溫暖拋灑的越來越長……。
四、描寫閑逛的詩句
1、憧憬一段任性的旅行,最好在青春飛揚的時節,最好有個遙遠美麗的目的地,最好能伴陽光前行,最好,有你。
2、只有一個人在旅行時,才聽得到自己的聲音。它會告訴你,這世界比想象中的寬闊。你的人生不會沒有出口,你會發現自己有一雙翅膀,不必經過任何人同意就能飛
3、人生就是一場單程的旅行,即使有些遺憾,我們也沒有從頭再來的機會,與其糾結無法改變的過去,不如微笑著,珍惜未來。因為生活,沒有如果。
4、人生就是一次充滿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在乎的是看風景的心情,旅行不會因為美麗的風景終止。走過的路成為背后的風景,不能回頭不能停留,若此刻停留,將會錯過更好的風景,保持一份平和,保持一份清醒。享受每一刻的感覺,欣賞每一處的風景,這就是人生。
五、寫逛廟會的作文
大年初一,爸爸媽媽帶我去逛北京朝陽公園的廟會。
我們到達朝陽公園,只見大門口彩旗飄飄,有很多羊的塑像。我還與一只胖胖的小羊合了影。
我們隨著人流進入公園。哇!里面裝飾了各種各樣的風車,到處都是歡樂的人們。
有的人在玩風車,有的人在看演出,有的人在品嘗各種風味小吃,還有的人在參加各種游戲活動。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游戲區,那里有很多很多的游戲設施。
我看見一個充滿空氣的很高的金字塔攀巖模型,一些小孩子正在往金字塔頂爬。有個女孩在金字塔的上半部嚇得哭喊著叫“爸爸”,她的鞋子也脫落了,是一個叔叔把她救了下來。
我們路過有獎打氣球的攤位,爸爸打了10槍,打中8個氣球,還得了獎品。我覺得自旋滑車挺好玩的,就讓爸爸帶我去玩。
爸爸買好票,我們排隊等了一段時間,才坐上滑車。我們上車系好安全帶,滑車先是嘎嘎嘎地往空中攀升,媽媽還給我們照了相。
我一開始還覺得挺好玩的,誰知到了空中后,滑車就猛烈地旋轉起來,一會兒向左轉,一會兒又猛地向右轉,一會兒爬到高空又猛地滑落到低空。嚇得我臉色蒼白,魂都丟了。
爸爸不斷地安慰我,滑車偶爾也停頓一會兒,我才不害怕了。自旋滑車終于到終點了,我覺得真驚險。
然后,爸爸、媽媽和我又去玩碰碰車。我想自己開一輛碰碰車,爸爸問一個叔叔:“腳底下的踏板是干什么用的?”原來是充電的。
我太小夠不著踏板,于是,就坐到爸爸的碰碰車上。我讓爸爸與媽媽的車碰,可是,不是與這個叔叔碰,就是與那個阿姨碰,可怎么都碰不到媽媽的車。
我想:“這車可真討厭,怎么就不跟媽媽的車碰呢?要是坐另外一輛車就好了。”我看見媽媽的車老在外面打轉,怎么也開不到中間。
我和爸爸的車有時也會撞到欄桿上。我覺得還沒有玩好,時間就到了,我和爸爸只好下了碰碰車。
我們還觀看了彈射飛人的游戲。有個小女孩被彈到空中后,嚇得哭著叫“爸爸”呢。
有個小男孩被彈到高空后,翻了個跟頭,他都不害怕。我覺得他真勇敢!媽媽老要回家,我和爸爸正打算回家,看到舞臺上正演出木偶劇《小紅帽》。
很多大人帶著他們的孩子看,爸爸就讓我坐在他的肩膀上看演出。小紅帽把外婆家的情況都告訴了大灰狼,結果,大灰狼把外婆和小紅帽都吃掉了。
我們可不能學小紅帽,把什么都告訴別人。看完木偶劇,我又和一個小丑照了相,就回家了。
今天,我玩得真高興!“五一”回家渡假,剛巧村里有廟會。中午沒事,母女三人去逛廟會。
十七年了,斗轉星移,物是人非。自從離開村子以后,就再也沒有逛過廟會,差不多已經忘記了。
今天,讓我又想起了兒時逛廟會的情景。那個時候,家里的生活十分地拮據。
逛廟會是我兒時最幸福最快樂的日子。每一次的廟會,媽媽都會給我一分錢,隨你想吃什么,就買。
一分錢,三個一分硬幣大小的老糖疙瘩,兩個乒乓球大小的米花糖。很甜,很香。
記得很奢侈的一次,媽媽竟然給了我們每人2分錢,高興的我跟什么似的,一蹦三尺高,拉著弟妹們高高興興地去逛廟會了。廟會很熱鬧。
有搭了臺唱戲的,有各種各樣的特色小吃,各種待賣的農副產品……騎馬的,拉驢的,手推車,架子車,還有富裕人家的自行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我們姐弟仨人猶如飛出籠的快樂的鳥兒,這兒瞧瞧,那兒看看,對什么都感到稀奇,總要擠上去看個究竟才肯罷休。
直到累了,餓了,廟會也快要散了,這才想著該怎么花掉媽媽給的錢。那時家里只有弟弟一個男孩子,在農村,男孩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跟前最值錢的寶貝疙瘩,弟弟也不例外。
問弟妹們想吃什么,好家伙,弟弟想吃這個,妹妹又想吃那個。可媽媽只給了每人2分錢啊,該買什么吃呢?我說,你們再爭,就什么也別想吃了,我把這6分錢原帶回去!弟妹們不做聲了,最后只好對我說,姐,聽你的,你說買什么吃吧。
哈,我也利用了一次當老大的權利。我對弟弟說,5分錢給你買一個油炸糕,剩下的1分錢我們倆個一人一個米花糖。
這樣的分配,弟妹們很高興地說行。妹妹一口就吞吃掉了她的米花糖!然后就死盯著弟弟手里的那個油炸糕。
可弟弟只顧著一口一口地,慢慢地品著他的那個油炸糕,根本就沒有看妹妹一眼。看著妹妹的那個讒樣,我對弟弟說,把你的油炸糕讓你二姐咬一口吃吧。
在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卻將拿油炸糕的手直往后藏。就是不給,嘴里還帶著埋怨。
看著妹妹都快要急哭了,我只好把我的米花糖拿出來給弟弟,弟弟這才同意讓妹妹吃一口油炸糕。“姐,就一小口,不準咬我的手指頭哦。”
妹妹高興地答應著……“媽,我要喝飲料。”女兒在一旁搖晃著我的手臂。
“走,奶奶給你買去。”不等我回答,媽媽領著女兒轉身去買了。
現如今,米花糖沒有了,吹糖人的沒有了。有的都是一些我叫不上名的,女兒站在一邊一本正經地告訴我,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
歲月不饒人啊,往事不堪回首。廟會上,老戲新戲輪流唱;秧歌,獅子齊表演;你方唱罷,我登場。
好不熱鬧!臺上,又有人登場了,還是一段秦腔清唱。很久沒有聽到這親切的秦音了。
站在人群里,頂著烈日,心情舒暢地傾聽著這久違的而又熟悉鄉音。耳邊,豪放地、朗朗地笑聲傳來,原來是被。
六、逛廟會作文
逛廟會北京市豐臺區南苑四小四1王雅暄為了緩解假期緊張學習的壓力,我和姑姑還有媽媽逛了一次廟會。
要知道北京的廟會是最熱鬧的。剛一進龍潭廟會的大門,哇塞,眼前是一片黑壓壓的人群,我們的前后左右全是人,真是人挨人,人擠人。
廟會里面也是亂哄哄的,賣東西的吆喝聲,買東西的討價聲,趕廟會的人的說話聲,形成了巨大的噪音,我們之間說話都得大點聲,聲音小了根本就聽不著。在廟會的里面,我們一個小攤一個小攤地挨著看,我看見了許多嚇人的面具,還有沒鏡片的眼鏡,好玩的東西多的是,我的眼睛都有點看不過來了。
下午,姑姑還帶我們去一個地方看了海豚表演。海豚可好玩了,它能聽懂人的話,那個人說轉5圈,它就轉5圈,那個人說轉幾圈它就能準確地轉幾圈。
它很認真地聽著,讓它演對了,它都能得到一些好吃的,原來動物也這么貪吃啊。我們給它一鼓掌,它表演的更來勁了,沒等看完海豚表演,我的肚子開始咕咕地抗議了,姑姑要給我買湖北武漢的臭豆腐,哇,別說吃了,一聞到那臭味我就惡心,我還不住地用手扇著鼻子。
姑姑說:“這東西好吃著呢,不信你嘗嘗。”我往嘴里放了一個,真怪,到嘴里它就不臭了,還蠻香的呢。
這東西還真像人們說的那樣,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我們戀戀不舍地走出了大門,我還不時地回頭望幾眼,廟會上有這么多人,分明是個人會啊!推薦郭訓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