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group id="r9hwm"></optgroup><nav id="r9hwm"><label id="r9hwm"></label></nav>

    <tt id="r9hwm"><tr id="r9hwm"></tr></tt>
  1. 
    
  2.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3.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1. <listing id="r9hwm"></listing>
          <delect id="r9hwm"></delect>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ol id="r9hwm"></ol></samp></optgroup>

          古詩賞析植物意象詩句

          古詩賞析植物意象詩句

          一、尋求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植物意象代表需要許多植物意象的資料 愛問知識

          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并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

          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

          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梅花 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

          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松 松樹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

          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

          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蓮 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梧桐 梧桐則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寫的是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臥聽宮漏的情景。

          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托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 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

          二、古詩詞中有花卉意象的句子

          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買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白居易的《牡丹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其詩云: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

          千片赤英霞燦燦,百枝絳點燈煌煌。照地初開錦繡緞,當風不結蘭麝囊。

          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輕盈泛紫艷,朝陽照耀生紅光。

          紅紫二色間深淺,向背萬態隨低昂。映葉多情隱羞面,臥叢無力含醉妝。

          低嬌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斷腸。濃姿貴彩信奇絕,雜卉亂花無比方。

          石竹金錢何細碎,芙蓉芍藥苦尋常……===============徐凝有首《牡丹》詩: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元稹《菊花》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黃巢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黃庭堅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

          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菊花宋 唐琬身寄東籬心傲霜,不與群紫競春芳。粉蝶輕薄休沾蕊,一枕黃花夜夜香。

          菊花明 李夢陽不隨群草出,能后百花榮。氣為凌秋健,香緣飲露清。

          細開宜避世,獨立每含情。可道蓬蒿地,東籬萬代名。

          水仙元 袁士元醉攔月落金杯側,無倦風翻翠袖長。相對了無塵俗態,麻姑曾約過潯陽。

          梅王安石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憶梅李商隱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梅花絕句陸游之—聞道梅花圻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之二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之三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紅梅蘇東坡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山園小梅林逋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黃金樽。春蘭蘇軾春蘭如美人,不采羞自獻。

          時聞風露骨,蓬艾深不見。丹青寫真色,欲捕離騷轉。

          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孤蘭李白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飲酒東晉 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詠芙蓉南北朝 沈約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詠薔薇南北朝·謝脁低枝詎勝葉,輕香幸自通。

          發萼初攢紫,余采尚霏紅。新花對白日,故蕊逐行風。

          參差不俱曜,誰肯盼微叢。詠池上梨花南北朝·王融翻階沒細草,集水間疏萍。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賞 牡 丹唐·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郡庭惜牡丹唐·徐夤腸斷東風落牡丹,為祥為瑞久留難。

          青春不駐堪垂淚,紅艷已空猶倚欄。積蘚下銷香蕊盡,晴陽高照露華干。

          明年萬葉千枝長,倍發芳菲借客看。牡 丹唐·皮日休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幽 蘭 花宋·蘇轍珍重幽蘭開一枝,清香耿耿聽猶疑。

          定應欲較香高下,故取群芳競發時。采 蓮宋·歐陽修池面風來波艷艷,陂間露下葉田田。

          誰于水上張青蓋,罩卻紅妝吐采蓮。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詠荷花)宋·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 花宋·王安石亭亭風露擁川坻,天放嬌嬈豈自知。

          一舸超然他日事,故應將爾當西施。============********************詞人面桃花唐寅 一剪梅紅滿苔階綠滿枝,杜宇聲聲,杜宇聲悲!**未久又分離,彩鳳孤飛,彩鳳孤棲。

          別后相思是幾時?后會難知?后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唐寅 妒花歌昨夜海棠初著雨,數朵輕盈嬌欲雨;佳人曉起出蘭房,折來對鏡比紅裝。

          問郎:“花好奴顏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見語發嬌嗔,不信死花勝活人;將花揉碎擲郎前,請郎今夜伴花眠。

          (袁中郎評)竟能畫態唐寅 題菊花圖黃花無主為誰容,冷落疏籬曲徑中;僅把金錢買脂粉,一生顏色付西風。唐寅 和沈石田落花詩之一今朝春比昨朝春,北阮翻成南阮貧;借問牧童應設酒,試嘗梅子又生仁。

          六如偈送錢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多少好花空落盡,不曾遇著賞花人。之二春盡愁中與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風;鬢邊舊白添新白,樹底深紅換淺紅。

          漏客已隨香篆了,錢囊甘為酒杯空;向來行樂東城畔,青草池塘亂活東。之三春來。

          三、《古詩十九首》的植物意象

          將《古詩十九首》放到歷史語境中去解讀

          文章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

          解讀

          先把《古詩十九首》所有植物意象找出

          再一一分別解讀闡釋

          第二部分

          聯系

          《詩經》《楚辭》

          魏晉南北朝唐宋詩詞

          中的植物意象

          的含義

          第三部分

          比較

          各植物意象的同異、變遷

          得出結論:

          《古詩十九首》的植物意象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附帶說說:分數太少了

          四、古詩中意象賞析

          竹,號稱君子,不剛不柔,凌霜雪而不凋。

          奮進、挺拔。 拔青翠,搖曳多姿,清香襲人——竹之韻;不畏酷暑,不屈霜雪,生不避貧壤,伐而可復生——竹之性;高風亮節,清風瘦骨,虛心有節——竹之品。

          被稱為歲寒三友之一的竹,以自己獨特的品質、風韻,征服了無數文人騷客的心,而處于詩歌黃金時代的唐朝,關于詠竹、頌竹、寫竹、畫竹的作品更是不計其數。 *通過竹的有節來贊美其高潔與氣節,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李建勛《竹》 *通過竹的虛(空)心來表現謙虛, “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薛濤《酬人雨后玩竹》 *因其經暑抗寒表現堅韌, “守節偏凌御史霜,虛心愿比郎官筆。”

          ——岑參《范公叢竹歌》 *因成竹之高來表現氣沖云宵的志氣, “貞姿曾冒雪,高節欲凌云”——孫峴《送鐘元外賦竹》 *因生長之快來表現新竹的勃勃生機與昂揚氣慨, “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李賀《昌谷北園新筍》 *因其不避貧壤來表現其適應力與生命的頑強,“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 宜”——劉禹錫《庭竹》 由于竹的風韻,我們從唐詩中可以看到,或亭或寺或山莊或別業等幽深清凈之所到處充滿著竹的身影。

          而這些有竹相伴的幽靜之處的相關描寫,要么流露著詩人沉醉山水的閑適而愉悅的心境,要么表達著詩人向往山林,渴望歸隱的情結,要么抒寫了詩人身居幽處,淡然而雅致的生活。在這些詩中,竹子已成為一種清凈、閑適、恬靜、幽然、典雅生活情狀的代言意象。

          “竹,竹。披山,連谷。

          出東南,殊草木。葉細枝勁霜停露宿。

          成林處處云,抽筍年年玉,天風乍起爭韻,池水相涵更綠。卻尋庾信小園中,閑對數竿心自足。”

          (張南史《竹》),成片竹子披滿山嶺,連接山谷,葉細枝勁,成竹如綠云,新竹如碧玉,隨風搖曳,影映水中……好一個清涼世界,詩人于其中,恬適愉悅,閑靜而自足。 *與水相關者——水是清凈之物,與竹相依相映,清幽淡雅,自然成趣。

          “竹院松廊分數派,不空清泚亦逶迤。落花相逐去何處,幽鷺獨來無限時。”

          ——鄭谷《水》 “一渠春碧弄潺潺,密竹繁花掩映間。看處便須終日住,算來爭得此身閑。”

          ——吳融《新安道中玩流水》 *與亭相關者——亭臺樓榭,是人休息玩賞之處,而亭邊見竹林,更讓人頓覺清爽恬適。 “文史歸休日,棲閑臥草亭。

          薔薇一架紫,石竹數重青。” ——徐晶《蔡起居山亭》 “謝公離別處,風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鳴秋。

          今古一相接,長歌懷舊游。” ——李白《謝公亭》 *與居所園林相關者——園林別院,清雅閑居之所,一塊綠地,數叢竹子,一片新篁,自現風流。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詩人獨自坐在深而靜謐的竹林,一個人彈琴長嘯而無須他人欣賞,靜靜的月亮懂得,已足夠,詩人隱逸閑適之情溢于詩中。

          “棲禽戀竹明猶在,閑客觀花夜未休。” ——姚合《題田將軍宅》 *與寺院有關——茂林修竹,但見一寺院隱約其間,佛家圣地,更顯清凈莊嚴。

          是的,唐詩中有很多寫寺院的詩有竹景相伴。很多寺院或隱于竹林,或有竹植于院內,有些寺院更是以“竹”命名。

          天竹寺以產竹著稱,湘妃廟以斑竹聞名。 “西叢七莖勁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見。

          東叢八莖疏且寒,憶曾湘妃廟里雨中看。”——白居易《畫竹歌并引》 “峰巒開一掌,朱檻幾環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張祜《題杭州靈隱寺題杭州靈隱寺》 “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空。”

          ——溫庭筠《開圣寺》 “浮圖經近郭,長日羨僧閑。竹徑深開院,松門遠對山。”

          ——張祜《重居寺》 幽居之處,風吹竹動,竹葉蕭蕭,竹枝婷婷,竹韻悠悠。在這里,竹已成為清雅、恬淡的代名詞,成為唐人們追尋閑適淡雅清幽生活情狀的獨特意象! 三、幾許情思—關于愛情關于忠貞 一根竹杖入水化為飛龍,一抹相思淚灑竹上,變為點點斑痕。

          竹子的意象不只關乎君子、道德,不只關于閑適、隱逸,還系連著夢幻迷離的神化傳說,艷絕凄美的愛情故事。特別是那淚灑千桿竹的娥皇、女英,為愛創造的千古傳奇,更是千百年來為人稱頌。

          而那淚染的湘妃竹,點點的斑竹亦成為詩人們歌頌愛的意象,成為唐詩中每每吟詠之物,為那愛情的忠貞,凄絕與動人! “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年年長春筍。

          只是淚痕多!”(李商隱《湘江竹》)不盡的離愁,無盡的思念,點點淚痕,片片相思,“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起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癡情而忠貞的女子,為愛守候著神話! 可憐“湘江竹上痕無限”!多少淚滴,多少首詩祭奠! “殷痕苦雨洗不落,猶帶湘娥淚血腥。”——無名氏《斑竹》 “九處煙霞九處昏,一回延首一銷魂。

          因憑直節流紅淚,圖得千秋見血痕。”——汪遵《斑竹祠》 “龍鱗滿床波浪濕,血光點點湘娥泣。”

          ——無名氏《斑竹簟》 一首首斑竹詩,一首首湘妃頌,或凄艷、或哀婉,那點點紅淚、那瀟瀟斑竹,那有關愛的絕戀已定格在湘妃竹上,那有關愛的忠貞已意化于斑竹身,成為永恒愛情的象征。 四、幾多追求—關于抱負關于悵然 。

          五、古典詩歌賞析意象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品評】 沈德潛稱孟浩然的詩 “ 語淡而味終不薄 ” (《唐詩別裁》)。

          也就是說,讀孟詩,應該透過它淡淡的外表,去體會內在的韻味。《過故人莊》在孟詩中雖不算是最淡的,但它用省凈的語言,平平地敘述,幾乎沒有一個夸張的句子,沒有一個使人興奮的詞語,也已經可算是 “ 淡到看不見詩 ” (聞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

          它的詩味究竟表現在哪里呢? “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 這一開頭似乎就象是日記本上的一則記事。

          故人 “ 邀 ” 而我 “ 至 ” ,文字上毫無渲染,招之即來,簡單而隨便。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間所可能有的形式。

          而以 “ 雞黍 ” 相邀,既顯出田家特有風味,又見待客之簡樸。正是這種不講虛禮和排場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為對方敞開。

          這個開頭,不甚著力,平靜而自然,但對于將要展開的生活內容來說,卻是極好的導入,顯示了氣氛特征,又有待下文進一步豐富、發展。 “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 走進村里,顧盼之間竟是這樣一種清新愉悅的感受。這兩句上句漫收近境,綠樹環抱,顯得自成一統,別有天地;下句輕宕筆鋒,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則又讓村莊不顯得孤獨,并展示了一片開闊的遠景。

          這個村莊座落平疇而又遙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靜而絕不冷奧孤僻。正是由于 “ 故人莊 ” 出現在這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所以賓主臨窗舉杯, “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 ,才更顯得暢快。

          這里 “ 開軒 ” 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經意地寫入詩的,但上面兩句寫的是村莊的外景,此處敘述人在屋里飲酒交談,軒窗一開,就讓外景映入了戶內,更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對于這兩句,人們比較注意 “ 話桑麻 ” ,認為是 “ 相見無雜言 ” (陶淵明《歸田園居》),忘情在農事上了,誠然不錯。

          但有了軒窗前的一片打谷場和菜圃,在綠陰環抱之中,又給人以寬敞、舒展的感覺。話桑麻,就更讓你感到是田園。

          于是,我們不僅能領略到更強烈的農村風味、勞動生產的氣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場圃上的泥土味,看到莊稼的成長和收獲,乃至地區和季節的特征。有這兩句和前兩句的結合,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構成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而賓主的歡笑和關于桑麻的話語,都仿佛縈繞在我們耳邊。

          它不同于純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會的現實色采。正是在這樣一個天地里,這位曾經慨嘆過 “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 的詩人,不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卻了,就連隱居中孤獨抑郁的情緒也丟開了。

          從他對青山綠樹的顧盼,從他與朋友對酒而共話桑麻,似乎不難想見,他的思緒舒展了,甚至連他的舉措都靈活自在了。農莊的環境和氣氛,在這里顯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似乎有幾分皈依了。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 。孟浩然深深為農莊生活所吸引,于是臨走時,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再來觀賞菊花。

          淡淡兩句詩,故人相待的熱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間的親切融洽,都躍然紙上了。這不禁又使人聯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 “ 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斗。

          ” 杜詩田父留人,情切語急;孟詩與故人再約,意舒詞緩。杜之郁結與孟之恬淡之別,從這里或許可以窺見一些消息吧。

          一個普通的農莊,一回雞黍飯的普通款待,被表現得這樣富有詩意。描寫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頭語,描述的層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筆筆都顯得很輕松,連律詩的形式也似乎變得自由和靈便了。

          你只覺得這種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風格,與他描寫的對象 —— 樸實的農家田園和諧一致,表現了形式對內容的高度適應,恬淡親切卻又不是平淺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蘊藏著深厚的情味。

          一方面固然是每個句子都幾乎不見費力錘煉的痕跡,另一方面每個句子又都不曾顯得薄弱。比如詩的頭兩句只寫友人邀請,卻能顯出樸實的農家氣氛;三四句只寫綠樹青山卻能見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寫把酒閑話,卻能表現心情與環境的愜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說重陽再來,卻自然流露對這個村莊和故人的依戀。

          這些句子平衡均勻,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意境,把恬靜秀美的農村風光和淳樸誠摯的情誼融成一片。這是所謂 “ 篇法之妙,不見句法 ” (沈德潛《唐詩別裁》)。

          “ 不鉤奇抉異 …… 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 ” (皮日休《郢州孟亭記》)。他把藝術美深深地融入整個詩作的血肉之中,顯得自然天成。

          這種不炫奇獵異,不賣弄技巧,也不光靠一兩個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撐門面,是藝術水平高超的表現。譬如一位美人,她的美是通體上下,整個兒的,不是由于某一部位特別動人。

          她并不靠搔首弄姿,而是由于一種天然的顏色和氣韻使人驚嘆。正是因為有真彩內映,所以出語灑落,渾然省凈,使全詩從 “ 淡抹 ” 中顯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 “ 濃飾盛妝 ” 了。

          別董大二首(其一)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品評】 在唐人贈別詩篇中,那些凄清纏綿、低徊留連的作品,固然感。

          六、詩歌鑒賞中的常見意象

          月亮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表現了李白什么樣的感情?思鄉之情.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露總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更明,因為憶弟思家.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詩句以委婉的疑問點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對故鄉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還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唐人張九齡《望月懷遠》)、“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唐人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等詩句,大體上也是這樣的感情. 菊花 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并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梅花 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松 松樹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蓮 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梧桐 梧桐則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寫的是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臥聽宮漏的情景.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托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 杜鵑鳥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子規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鄉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唐人秦觀《踏莎行》)、“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 鷓鴣鳥 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

          七、鑒賞詩歌意境

          淺談古詩詞鑒賞中的意象和意境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李支舜 特級教師 意象和意境是詩家寫詩、評論家評詩經常用到的兩個術語,也是我們欣賞古詩詞時必須要掌握的兩個的重點,更是要分辨的兩個難點。

          比如全國語文高考卷曾考過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一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這首詩里就是一個意象,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漢樂府古曲《折楊柳》,此曲抒寫的是離別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借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

          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在古詩詞學習和鑒賞中,類似“折柳”的意象還很多。

          下面談談有關意象和意境問題。 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與(情)意的組合。

          即詩中的形象,它不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詩中所寫的景和物,還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詩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單一的,有的是多個的。

          如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詞人的悵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鴻”、“寒枝”等意象來表達的。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由“竹林”、“孤琴”、“長嘯”、“明月”等構成了清幽絕俗的意境。

          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江花”、“江水”兩個意象就足以說明白居易的快樂生活。

          再如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中,通過“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傳達出來的是傷別情懷。 意境 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

          詩歌創作離不開意象,意象的選擇只是第一步,是詩的基礎;組合意象創造出“意與境諧”的詩的藝術境界才是目的。意境與意象在本質上有一定的聯系,它們都是主觀與客觀統一的產物,都是情與物的結合體。

          但它們又有區別:從形式上看,意象與詞句相關,意境則與全篇對應。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有如下意象:黃鶴樓、煙花、孤帆、長江等。

          這些意象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畫面:詩中沒有直抒對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過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邊若有所失的詩人形象,表達送別友人的深情摯意。 字面上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再如賀鑄《青玉案》中“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三個意象組成一個整體,藝術地回答了“試問閑愁都幾許?”它不是三個意象的簡單相加,而是形成了一個感人的藝術境界:閑愁像無邊無際的如煙青草,似狂飛亂舞的滿城飛絮,若凄清迷茫的黃梅時雨。

          一般來說,詩像不像詩,有無詩味,主要看意象;詩美不美,有無意蘊,主要則看意境。由詩味到詩美,實際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過程。

          離開了意象,就無以談意境。因此,在詩詞中,起點是意象,終點卻是意境。

          常見意象的寓意 古詩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對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獨”、“寂寞”、“孤芳自賞”、“高潔偉岸”的代名詞;“蟬”是“惜時光”、“痛別離”、“苦遠游”、“感身世”的同義語。 【花草樹木類】 花開:希望、青春、人生的燦爛。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業的挫折。 菊:隱逸、高潔、脫俗。

          梅:傲雪、堅強、不屈不撓。 蘭:高潔。

          牡丹:富貴美好。 草:生命力強、生生不息。

          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 綠葉:生命力、希望、活力。

          黃葉:凋零、成熟、美人遲暮。 松柏:傲岸堅強、生命力。

          竹:氣節、積極向上。 梧桐:凄苦。

          柳:送別、傷感、春天的美好。 【飛禽走獸類】 子規:悲慘、凄惻。

          猿猴:哀傷、凄厲。 鴻鴿:理想、追求。

          魚:自由、愜意。 (孤)雁:孤獨、思鄉、消息。

          鷹:剛勁、自由、事業的成功。 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

          (瘦)馬:奔騰、追求、漂泊。 烏鴉:小人、俗客、庸夫。

          沙鷗:飄零、傷感。 【風霜雨雪類】 海:遼闊、力量、氣勢。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洶涌:人生的兇險、江湖的詭譎。

          江水:時光的流逝。 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

          小雨:春景、希望、生機。 暴雨:殘酷、熱情。

          春風:曠達、歡愉、希望。 東風:春天、美好。

          西風:落寞,惆悵、衰敗。 狂風:作亂。

          霜:人生易老、社會環境惡劣。 雪:純潔美好、環境的惡劣。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云:游子飄泊。

          天陰:壓抑、愁苦、寂寞。 天晴:歡愉、光明。

          【顏色器物類】 白:純潔、無瑕、喪事。 紅:熱情、奔放、青春、喜事。

          綠:希望、活力、和平。 藍:高雅、憂郁。

          黃:溫暖、平和。 紫:高貴、神秘。

          黑:黑暗、絕望、莊重、神秘。 玉:高潔、脫俗。

          珍珠:美麗、無瑕。 簪纓(冠):官位、名望。

          【其它類】 酒:歡悅、得意。

          八、中國古詩詞中的花草意象

          花草類:

          花開:希望 青春 人生的燦爛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業的挫折 惜春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桃花:象征美人

          蘭:高潔

          牡丹:富貴 美好

          草: 生命力強 生生不息 希望 荒涼 偏僻 離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

          歲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潔的品格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比喻男女愛情或朋友情誼。源自王維的《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詩人借生于南國的紅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隱逸 高潔 脫俗 菊花: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并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梅:傲雪 堅強 不屈不撓 逆境 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蓮: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結,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唐人牛嶠《感恩多》)

          樹木類:

          樹的曲直: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

          黃葉:凋零 成熟 美人遲暮 新陳代謝

          綠葉: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氣節 積極向上

          柳:送別 留戀 傷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漢代惜別的風俗。后寓有惜別懷遠之意。 "楊柳":傷別情懷

          堤柳堆煙:能觸發往事如煙,常被用來抒發興亡之感。

          紅葉:代稱傳情之物,后來借指以詩傳情。

          松柏:堅挺 傲岸 堅強 生命力 松:松樹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梧桐:梧桐是凄涼、凄苦、悲傷的象征。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寫的是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臥聽宮漏的情景。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托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

          九、詩詞鑒賞有哪些常見意象如題

          ● 花草類: (1)菊:隱逸 高潔 脫俗 (2)梅:傲雪 堅強 不屈不撓 逆境 (3)折梅:表示離別、贈送寄思 (4)牡丹:富貴 美好 (5)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 (6)花開:希望 青春 人生的燦爛 (7)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業的挫折 惜春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8)草:生命力強 生生不息 希望 荒涼 偏僻 離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9)蘭:高潔,友誼 (10)荷花:表示夏季,清雅高潔 (11)蓮草:表示孤單一人,漂泊無依 ●樹木類: (1)樹的曲直: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 (2)黃葉:凋零 美人遲暮 新陳代謝 (3)綠葉:生命力 希望 活力 (4)落葉: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 (5)竹:氣節 積極向上 (6)梧桐:凄苦 (7)柳:送別 留戀 傷感 春天的美好 (8)折柳:表示送別、離愁別緒 (9)松柏:堅挺 傲岸 堅強 生命力 ●風霜雨雪水云類: (1)海浪:人生的起伏 (2)東風:春天 美好 (3)西風:落寞 惆悵 衰敗 游子思歸 (4)西風:表示凄清之情,憂愁之緒 (5)春風:曠達 歡愉 希望 (6)秋風:表示蕭條,冷落 (7)狂風:作亂 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8)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9)雪:純潔 美好 環境的惡劣 惡勢力的猖狂 (10)小雨:春景 希望 生機 活力 潛移默化式的教化 (11)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滅 (12)暴雨:殘酷 熱情 政治斗爭 掃蕩惡勢力的力量 蕩滌污穢的力量 (13)霜:人生易老 社會環境的惡劣 惡勢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14)江水:時光的流逝 歲月的短暫 綿長的愁苦 歷史的發展趨勢 (15)云:游子飄泊石灰天陰:壓抑愁苦寂寞 (16)天晴:歡愉光明 (17)天陰:壓抑 愁苦 寂寞 (18)海浪的洶涌:人生兇險 江湖詭譎 ●動物類 (1)子規:悲慘 凄惻 (2)魚:自由 愜意 (3)鴻鵠:理想 追求 (4)猿猴:哀傷 凄厲 (5)烏鴉:小人 俗客庸夫 (6)沙鷗:飄零 傷感 (7)狗、雞:生活氣息 田園生活 (8)(瘦)馬:奔騰 追求 漂泊 (9)(孤)雁:孤獨 思鄉 思親 音信、消息(多為喜訊) (10)鷹:剛勁 自由 人生的搏擊 事業的成功 (11)寒蟬:表示冷凄,含有凄慘蕭索之情 (12)鶴:象征長壽 (13)杜鵑:思鄉盼歸 ●器物類 (1)玉:高潔 脫俗 (2)簪纓 (冠):官位 名望 (3)珍珠:美麗無瑕 (4)短笛:表示送別,思鄉,寄寓思念之情 ●顏色類 (1)白:純潔、無暇 喪事 (2)紅:熱情奔放 青春 喜事 (3)綠:希望 活力 和平 (4)藍:高雅 憂郁 (5)黃:溫暖 平和 (6)紫:高貴 神秘 (7)黑:黑暗 絕望 莊重 神秘 對死者的懷念 命途的多舛 ●其它類: (1)英雄:追慕 自愧自嘆 (2)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撻 (3)古跡:懷舊明志 昔盛今衰(國家) 衰敗 蕭條(古跡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聯) (4)草原:遼闊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5)仙境:飄逸 美妙潔凈 忘塵厭俗 (6)天地:人類的渺小 人生的短暫 心胸的廣闊 情感的孤獨 (7)鄉村:思歸 厭俗 田園風光 生活氣息 純撲美好 安逸寧靜 (8)城市 (市井):繁榮熱鬧 富貴奢華 (9)破曉:初現希望 (10)朝陽:希望 朝氣 活力 (11)夕陽: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暫的人生 (12)斜陽:表示日暮,含有某些凄慘之感 (13)酒:歡悅得意 失意愁苦 (14)月亮:人生的圓滿、缺憾思鄉思親 (15)殘月:表示不圓滿,孤獨憂愁的心緒 (16)深夜:愁思懷舊 (17)正午:熱烈 熱情奔放 惡勢力對社會、對人的摧殘 1、冰雪 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冰心:高潔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壺冰”比喻一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嶺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樣晶瑩、高潔. 2、月亮 對月思親——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如“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國,表明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如“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磧,沙漠,茫茫大漠中幾十萬戰士一時間都抬頭望著東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鄉之情. 3、柳樹 以折柳表惜別. 漢代以來,常以折柳相贈來寄托依依惜別之情,由此引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鄉之情.如 1987 年曾考過的《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由于“柳”、“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這一習俗始于漢而盛于唐,漢代就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的詩.后世就把“灞橋折柳”作為送別典故的出處.故溫庭筠有“綠楊陌上多別離”的詩句.柳永在《雨霖鈴》中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古詩賞析植物意象詩句

          詩句

          守孝詩句

          閱讀(1601)

          關于母親去世的詩句 守孝不知紅日落, 思親常望白云飛。想見音容空有淚, 欲聆教訓杳無聲。 【清】蔣士銓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玉臺詠】南望故鄉,云海中:景色如畫

          詩句

          情理之間抉擇的詩句

          閱讀(373)

          一、關于“抉擇”的詩句有哪些 1.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釋義】: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2.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

          詩句

          堅守的詩句

          閱讀(363)

          關于“堅守”的詩句有哪些1.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釋義: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風北風,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讓它屈服。2.先圣法度,所宜堅守。——《后漢書·李固傳》釋義:以

          詩句

          對一個人失去信任的詩句

          閱讀(1265)

          一、關于愛情失去了信任的古詩 第一首、《漢樂府》座中何人誰不懷憂?令我白頭。胡地多飚風,樹木何修修!離家日趨遠,衣帶日趨緩。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第二首、『殤情賦·逝』

          詩句

          描寫神仙詩句

          閱讀(390)

          一、形容神仙的詩詞 《仙人》年代: 唐 作者: 李賀彈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手持白鸞尾,夜掃南山云。鹿飲寒澗下,魚歸清海濱。當時漢武帝,書報桃花春。神仙作者:張彪 (唐代)神仙可學無,

          詩句

          感情傷處詩句與短信

          閱讀(298)

          表示愛情思念的句子和短信 No man or woman is worth your tears, and the one who is, won't make you cry.?沒有人值得你流淚,值得讓你這么做的人不會讓你哭泣。Don't cry beca

          詩句

          看透而不說的詩句

          閱讀(522)

          看穿一個人而不說穿的詩句 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____宋 朱熹《春日》譯文: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2、莫笑賤貧夸富貴,共成枯骨兩何如?____唐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譯文:不

          詩句

          剛喝酒回來詩句

          閱讀(382)

          內容是 等你回來一起喝酒的詩句 酗酒常被形容為“一種孤獨的疾病”。我們起初喝酒主要是為了交際應酬的原因,酒精灌入體內有助于我們瞬間表現得熱情開朗、左右逢源。然而一旦酒精的作用消退之后,遺留下來的是更多的疏離感,不合群的感覺,也

          詩句

          春節八字門聯詩句

          閱讀(332)

          春節八字對聯 經典的春節八字對聯 經典的春節八字對聯:冬去春來 一元復始;鶯歌燕舞 萬象更新。迎新春 共慶山河壯;過佳節 齊歌天地新。歡辭舊歲 太平有象;喜慶新春 福壽無疆。爆竹千聲 同辭舊歲;梅花數點 獨報新春。萬紫千紅 百花爭艷;五湖四

          詩句

          贊美酒香的詩句

          閱讀(460)

          古時候哪些詩句是用來頌揚酒香的呢酒,僅它這一醇香產生的魅力,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多少風流才子、多少三官武將和社會名流,都拜倒在它的名下。君不見,古今有多少詩人詞客來頌揚酒香的,如若不信,請再讀如下詩句: 蘭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

          詩句

          描寫冬天喜慶的詩句

          閱讀(355)

          一、描寫冬天雪景喜慶的古詩詞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

          詩句

          喝酒時候激將詩句

          閱讀(351)

          表達李白喝酒時十分快樂的詩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 飲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⑴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

          詩句

          高興喝酒詩句

          閱讀(466)

          喝酒高興的句子 我喜歡這首詩,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如果非要說原創的,我就剛想到一個詞。叫醉自由,寓意大概就是,喝醉了,比較自由,很膚淺。酒是好東西,可以陶冶情操,放大感情,可酒不能酗酒。 因為影響第

          詩句

          江南水鄉的優美詩句

          閱讀(368)

          描寫江南水鄉的優美句子1、別浦高樓曾漫倚,對江南千里。 2、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3、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謝女聯詩衾翠幕,子猷乘興泛平瀾。空惜舞英殘。 4、朝與暮,長在楚峰前。寒夜愁金帶枕,暮江深閉木蘭船。

          詩句

          守孝詩句

          閱讀(1601)

          關于母親去世的詩句 守孝不知紅日落, 思親常望白云飛。想見音容空有淚, 欲聆教訓杳無聲。 【清】蔣士銓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玉臺詠】南望故鄉,云海中:景色如畫

          詩句

          情理之間抉擇的詩句

          閱讀(373)

          一、關于“抉擇”的詩句有哪些 1.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釋義】: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2.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

          詩句

          對一個人失去信任的詩句

          閱讀(1265)

          一、關于愛情失去了信任的古詩 第一首、《漢樂府》座中何人誰不懷憂?令我白頭。胡地多飚風,樹木何修修!離家日趨遠,衣帶日趨緩。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第二首、『殤情賦·逝』

          詩句

          堅守的詩句

          閱讀(363)

          關于“堅守”的詩句有哪些1.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釋義: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它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管是東風西風,還是南風北風,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讓它屈服。2.先圣法度,所宜堅守。——《后漢書·李固傳》釋義:以

          詩句

          描寫神仙詩句

          閱讀(390)

          一、形容神仙的詩詞 《仙人》年代: 唐 作者: 李賀彈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手持白鸞尾,夜掃南山云。鹿飲寒澗下,魚歸清海濱。當時漢武帝,書報桃花春。神仙作者:張彪 (唐代)神仙可學無,

          詩句

          看透而不說的詩句

          閱讀(522)

          看穿一個人而不說穿的詩句 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____宋 朱熹《春日》譯文: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2、莫笑賤貧夸富貴,共成枯骨兩何如?____唐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譯文:不

          詩句

          感情傷處詩句與短信

          閱讀(298)

          表示愛情思念的句子和短信 No man or woman is worth your tears, and the one who is, won't make you cry.?沒有人值得你流淚,值得讓你這么做的人不會讓你哭泣。Don't cry beca

          詩句

          有關理與情的詩句

          閱讀(347)

          一、有關同學情的詩句 《歷史》歷史離我們很遠書本是心靈的伊甸園我們神魂飄蕩在五千年歷史的空間不知是否有古人將今天猜想我們卻在為古人憂傷我們銘記古人的生活包括戰爭

          <optgroup id="r9hwm"></optgroup><nav id="r9hwm"><label id="r9hwm"></label></nav>

            <tt id="r9hwm"><tr id="r9hwm"></tr></tt>
          1. 
            
          2.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3.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dl id="r9hwm"></dl></samp></optgroup>

                1. <listing id="r9hwm"></listing>
                  <delect id="r9hwm"></delect>
                  <optgroup id="r9hwm"><samp id="r9hwm"><ol id="r9hwm"></ol></samp></optgroup>
                  亚洲丰满少妇xxxxx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