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光溢彩的詩句
夢游天姥吟留別》里中間隨便哪句都行~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外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二、形容流光溢彩的詞
百花齊放 形容百花盛開,豐富多彩。
比喻各種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藝術自由發展。也形容藝術界的繁榮景象。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顧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齊放。” 百花爭艷 各種花草樹木競相開放出艷麗的花朵。
百卉千葩 常比喻事物豐富多彩,景象繁榮興盛。 出處:明·無名氏《紫微宮》第二折:“仲冬佳節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艷妖。”
百紫千紅 形容繁花似錦,色彩繁多。 出處:宋·王安石《越人以幕養花因游其下》詩之一:“幕天無日地無塵,百紫千紅占得春。”
宋·辛棄疾《定風波·賦杜鵑花》詞:“百紫千紅過了春,杜鵑聲苦不堪聞。” 姹紫嫣紅 姹、嫣:嬌艷。
形容各種花朵嬌艷美麗。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簇錦團花 簇:聚成團。錦:有花紋的絲織品。
形容五色繽紛,繁華艷麗的景象。 出處:明·郭勛《英烈傳》第一回:“正出朝門,恰遇知心好友,現做太尉,叫做哈麻,領著一班女樂,都穿著絕樣簇錦團花白壽衣,都戴著七星搖拽墮馬妝角髻,都履著絨扣錦幫三寸鳳頭鞋……約有五十余人進宮而來。”
繁花似錦 繁:多而且茂盛。錦:織有彩色花紋的錦緞。
許多色彩紛繁的鮮花,好象富麗多彩的錦緞。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出處:曹靖華《點蒼山下金花嬌》:“中飯后,我們坐在……繁花似錦的花叢中,聽她談起沙村公社來。” 豐富多彩 內容豐富,花色繁多。
出處:峻青《秋色賦》:“一個不久前才由機關、工廠的業余戲劇愛好者所組織進來的呂劇團,演出了豐富多彩的節目,非常令人興奮。” 花簇錦攢 形容五色繽紛、繁盛艷麗的景象。
同“花攢錦簇”。 出處:《金瓶梅詞話》第七六回:“端的花簇錦攢,吹彈歌舞。”
花堆錦簇 形容五色繽紛,艷麗多彩。 出處:《古今小說·葛令公生遣弄珠兒》:“庫吏奉了多貼,將六十萬錢資妝,都搬來舊衙門內,擺設得齊齊整整,花堆錦簇。”
花花綠綠 原指花草樹木鮮艷多彩;形容顏色鮮明多彩。 出處:金·元好問《又解嘲二首》:“雁后花前日日閑,頗思尊酒慰愁顏。
憑君細數東州客,誰在花花綠綠間?” 花團錦簇 錦:有文彩的絲織品;簇:叢聚。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艷多彩的景象。
也形容文章辭藻華麗。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七:“自余是什么親擬,將有限身心向無限中用,……。
若無恁么事,饒你攢花簇錦,亦無用處。” 花攢錦聚 形容五色繽紛、繁盛艷麗的景象。
同“花攢錦簇”。 出處:清·陳維崧《賀新郎·春夜聽鼓師撾鼓》詞:“隱隱春雷慢吐,十三段花攢錦聚。”
花枝招顫 形容打扮得十分艷麗。同“花枝招展”。
出處:《水滸后傳》第四回:“馮舍人見了,慌忙起身,偷眼一覷,花枝招顫,態度輕盈,魂不附體,倒身便拜。” 花枝招展 招展:迎風擺動的樣子。
形容打扮得十分艷麗。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二回:“襲人等捧過茶來,才吃了一口,平兒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來了。”
花枝招颭 形容打扮得十分艷麗。同“花枝招展”。
出處:《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那女子的尖尖趫趫,鳳頭一對,露在汀裙之下,蓮步輕移,如花枝招颭一般。” 錦簇花團 錦:有文彩的絲織品;簇:叢聚。
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艷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辭藻華麗。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七:“自余是什么親擬,將有限身心向無限中用,……。若無恁么事,饒你攢花簇錦,亦無用處。”
錦團花簇 形容五色繽紛,十分華麗。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八回:“那巧姐兒身上穿得錦團花簇,手里拿著好些頑意兒,笑嘻嘻走到鳳姐身邊學舌。”
柳綠桃紅 桃花嫣紅,柳枝碧綠。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鮮艷的春景。
出處:唐·王維《田園》詩:“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落英繽紛 形容落花紛紛飄落的美麗情景。
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千紅萬紫 ①形容百花競艷。
②借指百花。 如花似錦 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
如同花朵、錦緞一般。形容風景絢麗或前程美好。
出處: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三回:“那香屏牌價嫁了周庸祐,早卸了孝服,換得渾身如花似錦。” 十光五色 形容景象紛繁,色彩絢麗。
桃紅柳綠 桃花嫣紅,柳枝碧綠。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鮮艷的春景。
出處:唐·王維《田園》詩:“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桃李爭妍 桃花李花競相開放。
形容春光艷麗。 團花簇錦 形容五彩繽紛,十分華麗。
同“花團錦簇”。 出處:清·俞萬春《蕩寇志》第一百三十回:“當時圍場三騎馬,團花簇錦的斗了四十余合,不分勝負。”
萬紫千紅 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出處:宋·朱熹《春日》詩:“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五彩繽紛 五彩:各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錯的樣子。
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 出處:峻青《地下水晶宮》:“墻壁上有著許多霜花似的花紋,在燈光的照耀下,滿墻都放射著五彩繽紛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織成似的。”
五光十色 形容色彩鮮艷。
三、流光溢彩,吶喊助威,如醉如癡,浮想聯翩,淚落如珠,囫圇吞棗,
1、流光溢彩:流動的光影,滿溢的色彩。形容光芒耀眼,色彩明亮。意指:光像在流動,色彩像要溢出來,一般用在形容車燈、霓虹等,有時也用來形容時裝表演和珠寶的色彩艷麗。
2、吶喊助威:通過呼喊口號給在比賽的人增加對外的氣勢,給比賽的人增加信心。
3、如醉如癡:如醉如癡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rú zuì rú chī,意思是形容入迷于某種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態。
4、浮想聯翩:讀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是一個漢語成語,釋義是浮想:飄浮不定的想象;聯翩:鳥飛的樣子,比喻連續不斷。指許許多多的想象不斷涌現出來。
5、淚落如珠:眼淚像珠子一樣落下來。形容十分傷心。
6、囫圇吞棗:囫圇吞棗(hú lún tūn zǎo)是成語,出自《答許順之書》。把棗兒整個兒吞下去,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
7、悲歡離合:悲歡離合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 bēi huān lí hé,意思是傷心,悲哀;泛指生活中經歷的各種境遇和由此產生的各種心情。
8、牽腸掛肚:牽腸掛肚,讀音qiān cháng guà dù,漢語成語,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9、如饑似渴:如饑似渴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rú jī sì kě,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餓了急著要吃飯,渴了急著要喝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