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類似的詩句有哪些
1、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出處:《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譯文:我居住在長江上游,你居住在長江尾底。
2、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出處:《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作者:張籍
譯文:歸還你的雙明珠我兩眼淚漣漣,遺憾沒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3、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出處:《錦瑟》
作者:李商隱
譯文: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并不知珍惜。
4、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出處:《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隱
譯文: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
5、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出處:《新添聲楊柳枝詞》
作者:溫庭筠
譯文:種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顆顆紅點,有如最為相思的紅豆,而且深入骨中,表達著我對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嗎?
二、唐代類似于“君生我未生”的詩詞還有哪些
張籍《節婦吟》 君知妾有夫, 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 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 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 恨不相逢未嫁時。 此詩一本題下注云:“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李師道是當時藩鎮之一的平盧淄青節度使,又冠以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其勢炙手可熱。中唐以還,藩鎮割據,用各種手段,勾結、拉攏文人和中央官吏。
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們,韓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轉地加以勸阻。張籍是韓門大弟子,他的主張統一、反對藩鎮分裂的立場一如其師。
這首詩便是一首為拒絕李師道的勾引而寫的名作。通篇運用比興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態度。
單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發男女情事之詩,骨子里卻是一首政治詩,題為《節婦吟》,即用以明志。 此詩似從漢樂府《陌上桑》、《羽林郎》脫胎而來,但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說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婦,還要對我用情,此君非守禮法之士甚明,語氣中帶微辭,含有譴責之意。這里的“君”,喻指藩鎮李師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來,直接指出師道的別有用心。
接下去詩句一轉,說道:我雖知君不守禮法,然而又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親自把君所贈之明珠系在紅羅襦上。表面看,是感師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層看,話中有文章。
繼而又一轉,說自己家的富貴氣象,良人是執戟明光殿的衛士,身屬中央。古典詩詞,傳統的以夫婦比喻君臣,這兩句意謂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緊接兩句作波瀾開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爭激烈:前一句感謝對方,安慰對方;后一句斬釘截鐵地申明己志,“我與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語作結,一邊流淚,一邊還珠,言詞委婉,而意志堅決。 此詩富有民歌風味,它的一些描寫,在心理刻畫中顯示,寫得如此細膩,熨貼,入情入理,短幅中有無限曲折,真所謂“一波三折”。
“你雖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絕。”這就是張籍所要表達的,可是它表達得這樣委婉,李師道讀了,也就無可奈何了。
三、那個‘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是哪首詩詞
全詩
夜夜掛長鉤,朝朝望楚樓。可憐孤月夜,滄照客心愁。
圣水出溫泉,新陽萬里傳。常居安樂國,多報未來緣。
日日思前路,朝朝別主人。行行山水上,處處鳥啼新。
祇愁啼鳥別,恨送古人多。去后看明月,風光處處過。
一別行萬里,來時未有期。月中三十日,無夜不相思。
千里人歸去,心畫 【 疑為盡字】 一杯中。莫慮前途遠,開坑 【 疑為帆字】 逐便風。
小水通大河,山深鳥宿多。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過。
道別即須分,何勞說苦辛。牽牛石上過,不見有蹄痕。
一月三場戰,曾無賞罰為。將軍馬上坐,將士雪中眠。 【注:眠字不韻,疑有誤。原校改作「歸」字,尚難確定。】
自入新豐市,唯聞舊酒香。抱琴酤一醉,盡日臥彎湯。
我有方寸心,無人堪共說。遣風吹卻云,言向天邊月。
男兒大丈夫,何用本鄉居。明月家家有,黃金何處無。
客人莫直入暢激扳刻殖灸幫熏爆抹,直入主人嗔。扣門三五下,自有出來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開。家中無學子,官從何處來。
龍門多貴客,出戶是賢賓。今日歸家去,將與貴人看。
天吞日月明(上夭下明),五月已三龍。言身一寸謝,千里重會撞。 【注:末字疑應為「鐘」字。】
上有東流水,下有好山林。主人居此宅,可以斗量金。
買人心惆悵,賣人心不安。題詩安瓶上,將與賣人看。
自從君別后,常守舊時心。洛陽來路遠,還用幾黃金。
念念催年促,由如少水如。勸諸行過眾,修學香無馀。
網絡流傳版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