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門見山是不是成語故事
是 詞 目 開門見山 發 音 kāi mén jiàn shān 釋 義 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談本題,不拐彎抹角. 出 處 唐·劉得仁《青龍寺僧院》:“常多簪組客,非獨看高松.此地堪終日,開門見數峰.” 示 例 太白發句,謂之開門見山.(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 同義詞 直言不諱、單刀直入 直截了當、開宗明義 反義詞 旁敲側擊、閃爍其辭 語 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說話或寫文章 造 句 唐朝大詩人李白一向寫詩都是開門見山,一下筆就觸及題旨,從不拐彎抹角,如《遠別離》的第一句就是“遠別離,古有皇英之二女”,《蜀道難》的第一句是:“噫吁上,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長相思》第一句寫:“長相思,在長安.”[1] 表現手法的一種,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
二、開門見山的文章開頭
一、開門見山 落筆扣題 所謂“開門見山”,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指的是直截了當地切入要旨。
如《白楊禮贊》一開頭就觸及題旨:“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這種寫法干脆利落,入題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學所青睞。 二、引用經典 彰顯底蘊 開頭引用警句、名言、詩句或俗語、諺語等,能增強開端的氣勢,使人感到崢嶸、高遠,達到吸引讀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下例幾種常用的: 1.詩詞開頭 以詩句開頭,氣勢磅礴,震撼人心。如:“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頭,可是依然很平凡…… 2.俗語開頭 俗語是孩子們所熟悉的,以此開頭,倍感親切,激發興趣。如:中國有句俗語說:“三棒槌打不出一個屁來。”
我的爸爸就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 3.名人名言開頭 這種開頭法不僅使你所要表達的意思簡明扼要,言簡意豐,而且能集中地表達文章的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如一學生寫《自信》:著名科學家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是的,擁有自信,不斷努力,就能獲得成功。 4.故事導入 引用一則典故或現實生活中的小故事來開頭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讀者的興趣。
如一學生寫《寬容》時,這樣開頭:“一位理發師正在給**總理刮臉,由于**咳嗽了一聲,理發師不小心將他的臉刮破了,這時理發師緊張不已,以為**會大發雷霆。想不到,**卻很抱歉地說:‘這不關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給你打個招呼,你就不會刮破我的臉了。
’這樣一句暖人的安慰,我們可以從**身上看到可貴的品質——寬容。” 5、聲音開頭 對話、琴聲、風聲、雷聲等等,都可以用來開頭,信手拈來,渲染氛圍。
如:“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每當耳邊響起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見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樣,感覺格外親切。 三、精辟修辭 韻味悠長 用修辭手法開頭,易抒寫作者心靈的感悟,引發讀者賞讀的情趣。
1.比喻 開頭設喻,以引起讀者對要說明的事物或道理的興趣。如《中國石拱橋》開頭:“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2.對比 用對比來開頭的方法,可以加強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題。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業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沒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反之,那些懶惰昏庸的人,則無法成就事業,由此可見,勤則成事,惰則敗業。
3.排比 用排比句開頭,句式整齊,語勢鏗鏘,促人賞讀。如:假如我是小鳥,我會記住那出生時的巢穴;假如我是樹苗,我無法忘記那滋養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為我記憶中的烙印…… 4.設問 設問開頭,鋪排文氣,先聲奪人。
如:為什么服裝設計師總要千方百計地設計一套又一套的時裝?為什么我們的祖國在前進的號角中總夾雜著這樣一句話——提倡科技創新?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不沿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風格?一切的一切,只因為時代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變化。時裝要迎合時代潮流,發展要與時俱進,生活賦予了我們創新的動力。
四、借物聯想 引發情趣 文章的開頭或從遠到近,或由此及彼,從別的事物寫起,再聯想到要寫的事物上來,借以烘托要寫的事物。 如一學生這樣寫《路》:日常行走的路有大路、小路之別,人生之路有正路、歧路之分。
人,應該擇路而行。 五、巧設懸念 曲徑通幽 開頭設置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引起讀者的關注,激發讀者的興趣,同時增加文章的曲折,顯現布局之美。
如一學生寫《感受生活之美》:“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靜,偌大的房間里,只能聽得見我微弱的呼吸聲。” 六、名人作答 啟人深思 采用名人作答的方式展開文章,有利增強開端氣勢,給人高遠之感。
如一學生如此寫《幸福》的開篇:有人問:幸福是什么?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尼采認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蟲、石頭一齊吞下肚,卻毫不惡心,這種人是最幸福的。”
而思多葛派卻認為:“擁有無窮的財富和威力,而且能夠處事不驚,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七、場景描寫 渲染氣氛 描寫法即借助某種修辭或某種描寫技法,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渲染氣氛,烘托氛圍,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開端做好襯托鋪墊。
請看《考試》一文的開端:教室外,呼嘯著的北風挾著密集的雨點撲打在墻上,“嚓、嚓”地響,教室內,一場全能競賽考試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八、交代要素 引人入勝 交代要素式也是寫作文較為常見的一種開頭形式,即交代記敘文的幾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如《捉魚》一文的開頭:“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著小盆,拎著小桶來到一條小溪邊圍壩捉魚。”這樣開頭可以讓讀者清楚地了解到記敘文的幾要素,為下文展開故事情節作準備。
九、介紹背景 蓄勢待發 以介紹情況、交代背景的方式開篇,可以讓讀者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有利于對整篇文章的正確、順利解讀。這種方法主要用于寫一些事件或重要人物的文章。
如《火燒赤壁》一文的開頭:“東漢末年,曹操率領大軍南下,想奪取江南東吳的地方。東吳的周瑜調兵遣將,駐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對。
曹操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