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字開頭表達思念的詩句
1、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唐·李白《太原早秋》
釋義:思鄉之情就像這綿綿不斷的汾河水,無時無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鄉。
2、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唐·辛弘智《雜曲歌辭·自君之出矣》
釋義:想念你猶如天邊圓月,一夜一夜減弱了光輝。
3、思美人兮天一方,烏啼月落西風急。——宋·鄒登龍《秋夜長曲》
釋義:想念的美人遠隔千里,烏鴉啼叫,月亮已落下,西風急促的吹著。
4、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唐·白居易《長相思·九月西風興》
釋義:思念你的這個秋夜格外漫長,一晚上魂魄好似都升天了九次。
5、思君如隴水,長聞嗚咽聲。——唐·雍裕之《自君之出矣》
釋義:對你的思念像隴水一樣綿長,常常聽到水流嗚咽的聲音。
二、帶有“思”字的詩句有哪些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處:《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2、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出處:《絕句》—— 李清照
3、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出處:《送人游吳》—— 杜荀鶴
4、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出處:《紅豆》—— 王維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出處:《靜夜思》—— 李白
三、帶有聯想的詩句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思考:這首詩的題目中有“思家”二字,第三、四句卻寫家人談論自己,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賞析:這種巧妙的構思,使表達委婉含蓄,耐人尋味;詩人不寫自己思念家人,卻想象家人談論自己、掛念自己的情景,從而將自己的思鄉懷親之情表現得更深切感人.
【示例2】
除夜作
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思考:作者是怎樣表現自己的感情的?
賞析:這首詩通過寫除夕夜獨處異鄉旅館中的作者想象故鄉親友對遠在千里之外的自己之思念,襯托了自己對家鄉親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二、借助想象,跨越時間,由現在想到將來,以將來寫現在.
【示例3】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思考:請分析這首詩中的想象.
賞析:本詩通過寫作者想象在將來重聚的歡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反襯今夜的相思之苦,表達詩人對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四、關于思鄉情懷的詩句
秋 思 張 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譯詩: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催我寫一封家書,將萬重心意與親人溝通。
捎信人即將出發,我又拆開了緘上的信封,趕快再添上幾句,說不盡的心事,無奈太匆匆。鑒賞:盛唐絕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較少敘事成分;到了中唐,敘事成分逐漸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為絕句的習見題材,風格也由盛唐的雄渾高華、富于浪漫氣息轉向寫實。
張籍這首《 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異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羈旅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第一句說客居洛陽,又見秋風。
平平敘事,不事渲染 ,卻有含蘊。秋風是無形的,可聞、可觸、可感,而仿佛不可見。
但正如春風可以染綠大地,帶來無邊春色一樣,秋風所包含的肅殺之氣,也可使木葉黃落 ,百卉凋零,給自然界和人間帶來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態。它無形可見,卻處處可見。
羈留異鄉的游子,見到這一派凄涼搖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羈泊異鄉的孤孑凄寂情懷,引起對家鄉、親人的悠長思念。這平淡而富于含蘊的"見"字,所給予讀者的暗示和聯想,是異常豐富的。
第二句緊承"見秋風",正面寫"思"字。晉代張翰" 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 :‘ 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晉書·張翰傳》)。
張籍祖籍吳郡,此時客居洛陽,情況與當年的張翰相仿佛,當他"見秋風"而起鄉思的時候,也許曾經聯想到張翰的這段故事。但由于種種沒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張翰的"命駕而歸",只好修一封家書來寄托思家懷鄉的感情。
這就使本來已經很深切強烈的鄉思中又平添了欲歸不得的惆悵,思緒變得愈加復雜多端了。"欲作家書意萬重",這"欲"字頗可玩味。
它所表達的正是詩人鋪紙伸筆之際的意念和情態:心中涌起千愁萬緒,覺得有說不完、寫不盡的話需要傾吐,而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處說起,也不知如何表達。本來顯得比較抽象的"意萬重",由于有了這"欲作家書"而遲遲無法下筆的神情意態描寫,反而變得鮮明可觸、易于想象了。
三、四兩句,撇開寫信的具體過程和具體內容,只剪取家書即將發出時的一個細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詩人既因"意萬重"而感到無從下筆,又因托" 行人"之便捎信而無暇細加考慮 ,深厚豐富的情意和難以表達的矛盾,加以時間"匆匆",竟使這封包含著千言萬語的信近乎"書被催成墨未濃"(李商隱《無題四首》)了。
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將要上路的時候,卻又突然想起剛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么重要的內容 ,于是又匆匆拆開信封 。"復恐"二字 ,刻畫心理入微 。
這" 臨發又開封 "的細節,與其說是為了添寫幾句匆匆未說盡的內容,不如說是為了驗證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擔心。而這種毫無定準的"恐",竟然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正顯出他對這封"意萬重"的家書的重視和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千言萬語,惟恐遺漏了一句。
當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臨發又開封"的現象都具有典型性 ,都值得寫講詩里。只有當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狀態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方才顯出它的典型意義。
這首詩,在"見秋風"、"意萬重",而又" 復恐匆匆說不盡 "的情況下來寫"臨發又開封"的細節,本身就包含著對生活素材的提煉和典型化 ,而不是對生活的簡單摹寫。王安石評張籍的詩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題張司業詩》),此評深得張籍優秀作品創作要旨和甘苦"三昧"。
這首極本色、極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樣自然的詩,其實印證了王安石精到的評論。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這首詞,不光是寫他個人的愁苦,還有極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有具亡國之痛的人的痛苦感情:如怕看到春花秋月,怕想到過去的美好生活。
再如故國的美好景物已經不堪回顧。故國的景物象雕欄玉砌等還在,但人的容顏因愁苦改變,這里還含有人事的改變,人的主奴關系的改變。
再象以一江春水來比愁。整首詞正是反映了有亡國之痛的人的感情,擔負了所有這些人的感情痛苦。
這正說明這首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性,這正是這首詞的杰出成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①每逢佳節倍思親。
② 遙知兄弟登高處,③遍插茱萸少一人。④ 【注釋】 ①異鄉:他鄉。
為:做。 異客:陌生的客人。
②倍思親:加倍思念親人。③遙知:這里是在遙遠的地方想象著的意思。
登高:古代風俗,重陽節要登高,飲菊花酒。④茱萸(zhūyú):一種有香味的植物。
古人認為九月九日登高時佩帶茱萸,可以避邪。【詩意】 我獨自一個人在他鄉做陌生的客人,常常想念家鄉,而每逢歡慶佳節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
我在遙遠的異鄉想象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五、關于思鄉詩的詩句
床頭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詩》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灝《黃河樓》
讀古人思鄉的詩句,還會聯想到哪些?你有什么感想?
臺灣作家余光中的新詩《鄉愁》,表達臺灣同胞盼望回歸之情。還可聯想到現居美國的詩人彭邦楨的新詩《月之故鄉》表達在國外的華人、華僑對家鄉、對祖國的思念。
月之故鄉 天上一個月亮/水里一個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頭看水里/抬頭看天上//看月亮,思故鄉/一個月亮在水里/一個月亮在天上//
讀了后我們更加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小結:這堂課我們通過朗讀小令,將文字轉化為畫面,體會它的意象,從總體感受了小令的意境;再通過聯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繪秋的思鄉之情,進入它的藝術境界,我們的文學素養有一些提升。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九種景物 渲染出悲涼的氣氛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六、看到感動的場面可以讓人聯想到哪些詩句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云低,
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虞美人 聽雨》
子衿 <<;詩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秋風詞 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親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最高樓 程垓
舊時心事,說著兩眉羞。長記得、憑肩游。緗裙羅襪桃花岸,薄衫輕扇杏花樓。幾番行,幾番醉,幾番留。
也誰料、春風吹已斷。又誰料、朝云飛亦散。天易老,恨難酬。蜂兒不解知人苦,燕兒不解說人愁。舊情懷,消不盡,幾時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