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雙龍洞的詩詞
洞山十詠·雙龍洞-全宋詩-金履祥
天鑱鬼鑿匪人間,涌雪轟雷震地寒。
石上雙龍蓋形似,更深須有老龍蟠。
章愷
章愷,字虞仲,號北亭,嘉善人。乾隆乙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有《北亭集》。
雙龍洞
赤松行雨歸,手控蒼虬雙。叱令守洞門,騰攫氣未降。蟠拏歲月久,老腹余空腔。但聞風雷聲,日夕相舂撞。我來訪靈跡,短策緣危矼。巖扉劃窙豁,巨窟呀雙谾。朗若百間屋,氣象開鴻厖。靜覺眼界曠,虛傳足音跫。晴陽炯穿漏,照耀東南窗。環以萬松杉,翠影交旗幢。涓涓雪色乳,出竇成飛淙。散亂走澗谷,清音玉琤瑽。我欲呼仙人,據石傾一缸。泠然發長嘯,聚吠驚村厖。天風蕩歸軒。欲去猶跭?雙。殷勤洞中水,送我下桐江。
查景
查景,字士瞻,號望齋,海寧人。有《棄余詩草》。
婺州太守劉漢循別駕董豫周偕余課農游雙龍洞歸憩西塢吳氏園即事
宿雨初晴水滿川,課農好趁綠陰天。官除教養原無事,民力耕耘定有年。北郭煙云歸石屋,西園風景勝花田。他時若訂林泉約,如此溪山擬卜遷。
朱應庚
朱應庚,字恢元,號菊坡,湘鄉人。諸生。有《菊坡詩稿》。
望金華山
雙龍洞前青斒斕,夜半空林招白鷴。赤松一去不復還,澗中怪石橫榛菅。山云墮地秋如水,落日蒼茫幾千里。浩浩山中高臥人,悠悠道上遠游子。破衣赤足一頑仙,門前老檜三千年。白羊倏忽不知處,菖蒲花發月嬋娟。荒巖日落秋風早,游情歷歷東陽道。紫芝如掌尚可餐,何用滄波訪三島。
二、關于雙龍洞的詩詞
洞山十詠·雙龍洞-全宋詩-金履祥 天鑱鬼鑿匪人間,涌雪轟雷震地寒。
石上雙龍蓋形似,更深須有老龍蟠。 章愷 章愷,字虞仲,號北亭,嘉善人。
乾隆乙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有《北亭集》。
雙龍洞 赤松行雨歸,手控蒼虬雙。叱令守洞門,騰攫氣未降。
蟠拏歲月久,老腹余空腔。但聞風雷聲,日夕相舂撞。
我來訪靈跡,短策緣危矼。巖扉劃窙豁,巨窟呀雙谾。
朗若百間屋,氣象開鴻厖。靜覺眼界曠,虛傳足音跫。
晴陽炯穿漏,照耀東南窗。環以萬松杉,翠影交旗幢。
涓涓雪色乳,出竇成飛淙。散亂走澗谷,清音玉琤瑽。
我欲呼仙人,據石傾一缸。泠然發長嘯,聚吠驚村厖。
天風蕩歸軒。欲去猶跭?雙。
殷勤洞中水,送我下桐江。 查景 查景,字士瞻,號望齋,海寧人。
有《棄余詩草》。 婺州太守劉漢循別駕董豫周偕余課農游雙龍洞歸憩西塢吳氏園即事 宿雨初晴水滿川,課農好趁綠陰天。
官除教養原無事,民力耕耘定有年。北郭煙云歸石屋,西園風景勝花田。
他時若訂林泉約,如此溪山擬卜遷。 朱應庚 朱應庚,字恢元,號菊坡,湘鄉人。
諸生。有《菊坡詩稿》。
望金華山 雙龍洞前青斒斕,夜半空林招白鷴。赤松一去不復還,澗中怪石橫榛菅。
山云墮地秋如水,落日蒼茫幾千里。浩浩山中高臥人,悠悠道上遠游子。
破衣赤足一頑仙,門前老檜三千年。白羊倏忽不知處,菖蒲花發月嬋娟。
荒巖日落秋風早,游情歷歷東陽道。紫芝如掌尚可餐,何用滄波訪三島。
三、描寫“雙龍洞”的古詩有哪些
描寫“雙龍洞”的古詩有一首:
《劉仲卿隱金華洞》
賈宣伯愛金華山,即今雙溪別界,其北有仙洞,俗呼為劉先生隱身處,其內有三十六室,廣三十六里,石刻上以松炬照之,云:「劉嚴,字仲卿,漢室射聲校尉,當恭顯之際,極諫,被貶於東陬,隱跡於此,莫知所終。」即道士蕭至玄所記也。山口人時得玉篆牌,俗傳劉仲卿每至中元日來降洞中,州人祈福,尋溪口邊得此者當巨富,此亦未必為然,然仲卿亦梅子真之徒歟。
作者: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在山西芮城、運城一帶)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賞析:雙龍洞屬于巖溶景觀,位于金華城,以洞中有洞、臥船入洞為特色,雙龍風景名勝區核心景觀和標志景觀,據史料記載,西漢元帝年間(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劉仲卿大將遭受誣貶后,隱居于此,柳宗元為他撰寫了《劉仲卿隱金華洞》(雙龍洞古代亦稱金華洞),從那時算起,雙龍洞的歷史已長達2000多年了。
四、急求描寫金華雙龍洞的詩句
1、宋代葉芳的詩句“一水穿開巖底石,片槎引入洞中天。”
釋義:“當乘坐木筏進入時,水波蕩漾開去便能清晰地見到底層的巖石。只用一個小小的木筏就引領我們到了洞內全新的世界。”
2、明代屠隆的詩句“千尺橫梁壓水低,輕舠仰臥入回溪底石。“
釋義:“長長的船槳壓低了水面,(我們)仰臥在小木舟上進入了回溪。”
擴展資料
金華雙龍洞距金華市區約15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層的雙龍洞之外,還有中層的冰壺洞和最高的朝真洞。雙龍洞分內、外兩洞,內洞與外洞僅相隔5米,有一塊巨大石屏相隔,僅留長10米,寬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
水道水面離地下河頂灰巖僅有0.30米左右的間隙,進內洞須仰臥小舟而入。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長、深各33余米,面積1200多平方米。洞內陳放著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內洞比外洞大,有效使用面積約2000-2200平方米。
從這里可以知道,雙龍洞的景色是無比的美。雙龍洞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于浙江省金華市北郊的金華山西南山麓。林海莽莽,水流潺潺,年平均氣溫比城區低 6 ℃。是一處以山岳森林為背景。地下懸河、巖溶奇觀、赤松祖庭為特色。觀光旅游、康體休閑、避暑納涼、海外朝圣為主要功能。是國家首批AAAA 級旅游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首頁:雙龍洞
五、急求描寫金華雙龍洞的詩句
1、宋代葉芳的詩句“一水穿開巖底石,片槎引入洞中天。”
釋義:“當乘坐木筏進入時,水波蕩漾開去便能清晰地見到底層的巖石。只用一個小小的木筏就引領我們到了洞內全新的世界。”
2、明代屠隆的詩句“千尺橫梁壓水低,輕舠仰臥入回溪底石。“ 釋義:“長長的船槳壓低了水面,(我們)仰臥在小木舟上進入了回溪。”
擴展資料 金華雙龍洞距金華市區約15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層的雙龍洞之外,還有中層的冰壺洞和最高的朝真洞。雙龍洞分內、外兩洞,內洞與外洞僅相隔5米,有一塊巨大石屏相隔,僅留長10米,寬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
水道水面離地下河頂灰巖僅有0.30米左右的間隙,進內洞須仰臥小舟而入。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長、深各33余米,面積1200多平方米。
洞內陳放著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內洞比外洞大,有效使用面積約2000-2200平方米。
從這里可以知道,雙龍洞的景色是無比的美。雙龍洞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于浙江省金華市北郊的金華山西南山麓。
林海莽莽,水流潺潺,年平均氣溫比城區低 6 ℃。是一處以山岳森林為背景。
地下懸河、巖溶奇觀、赤松祖庭為特色。觀光旅游、康體休閑、避暑納涼、海外朝圣為主要功能。
是國家首批AAAA 級旅游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首頁:雙龍洞 。
六、游雙龍洞作文
在期末期間,老師發了一張紙頭,說要去金華夏令營的人可以報名。
于是我經過媽媽的同意報了名。7月30號我們在學校門口集合了,去金華的人很多,足足有兩車的人。
等人都到齊了,我們就出發了。在車上,我一邊欣賞著沿途的美景,一邊想金華有名的雙龍洞是不是就像葉圣陶爺爺描寫的那樣輝煌。
從寧波到金華雙龍洞一共要兩個多小時,但是我們一點也不覺得累,因為我們為馬上就能見到所有人都夢寐以求想去的雙龍洞而興奮不已。差不多十點鐘,我們就到了金華雙龍洞外,我們剛走進去,一股冷氣就朝我們撲來,再走進去一點,就像進了空調間一樣,非常涼爽,但是還是覺得太冷了一點。
到洞內要乘小船進去,因為石頭離水面只有一點點距離,所以一定要躺在船上才能過去,小船的兩頭都系著繩子,可以將小船拉到另一頭去。在過去的時候仿佛額頭都馬上要碰到石頭了。
到了雙龍洞的洞內,我看見有兩條龍,一條青龍一條黃龍,雙龍洞的名字也跟這兩條龍有關呢!雙龍洞是由很多巖洞組成的,洞里的鐘乳石特別多,大的、小的、白的、花的······你看,那邊還有石筍,一個個都筆直地挺立著,好像一個個忠實的衛兵,在守衛著。導游介紹:“石鐘乳、石筍都是由石灰質聚集而成的。
巖洞中的石灰質溶解在水里,水中的石灰質一點一點地聚集起來,在洞頂逐漸形成冰錐狀物體,這就叫石鐘乳,也叫鐘乳石。洞頂的水滴落在地上,石灰質也逐漸聚集起來,越積越高,形成直立的筍狀柱體,叫石筍。
石筍常與石鐘乳上下相對,日久天長,有些石鐘乳與石筍連接起來,就成為石柱。石鐘乳和石筍都有各種各樣的形狀。
那些頂天立地的“靈芝柱”,就是石筍和石鐘乳對接起來之后形成的。據說,石筍和石鐘乳,每百年才長高一厘米呢!。”
雙龍洞!神圣的地方!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