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日記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講了一個小猴子的故事:一只猴子看見一片桃林,結果它就飛快的爬上樹,偷了很多的桃子,它走著走著,忽然又看到一片玉米田,它又把桃子放下去摘玉米,一會他摘了很多玉米,過了一會他又看見一片西瓜田,它又去摘了很多的西瓜,結果他把玉米又放下了,正當他回家的時候,它看到了一只兔子,追了半天也沒有追上,結果它一天下來,什么東西也沒有獲得。
其實那個時候聽這個故事也就是把它黨組一個故事來聽,并沒有什么深刻的思考和認識,但現在再仔細的回味一下,還有幾分道理。
由這個故事,我又想到了現在的教育。中國的教育只是一味的認真學習、刻苦、從小孩子的父母為了孩子有更多的技能,就去報班,讓孩子更早的去學習,接受知識。開家長會時老師告訴父母孩子有什么科目不好,家長就會給他報班補課,讓家長來教育孩子不好的科目,卻幾門課,補幾門課,哪門不好補哪門,直到把孩子不好的補上去,但是,通常情況下是再補也沒有明顯的提高,甚至會導致這個孩子的去他科目下降。
而在美國就不同了,孩子剛學時,老師就會與家長交談,看看孩子比較擅長哪幾門,或什么方面,然后家長就會請老師專門給孩子補他擅長的方面,或者鼓勵孩子去發展自己學得較好的方面。這種教育與我們現在的中國教育完全不同,結果是,這個孩子再這方面越來越好,甚至最終會在這個方面有所成就有所貢獻。
教育完善人生,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同時也要有一心一意的習慣,一心一意的學習,一心一意的看書,一心一意的考試,一心一意的做每一件事,這樣你才會覺得充實,覺得事半功倍,覺得有所作為。才能接近成功,所以我們做事要一心一意。
二、什么名言告訴了我們做事要一心一意
成功的秘笈,對于我們來說,其實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心無旁鷲,專心做事做人……
水無點滴量的積累,難成大江河.人無點滴量的積累,難成大氣候.沒有兢兢業業的辛苦付出,哪里來甘甜歡暢的成功的喜悅?
蘇軾 “不一于汝,而二于物”:人做事心要專一,才不至于被突然事變所左右.
心無旁騖 旁;另外的;騖:追求.心思沒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專心致志
心無二用 指做事要專心,注意力必須集中.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
兩耳不聞窗外事 一心只做自在人 .
虛壹而靜 .
發憤忘食,樂已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三心二意,得不償失.
契而舍之,朽木不折;契而不攝,金石可鏤.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一個人對于人生愈有經驗,對工作就愈專心.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在能力或技術方面,并不一定有很顯著的差異,如果能力相等的話,當然專心的人必定獲勝.只要做事專心一意,他必定勝過能力雖強,但用心不專的人.——姚樂絲·卡內基
鐵杵成針,水滴石穿,惟認真堅持所得.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一個人做事如果沒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牛頓)
三、形容“不做事情不知事情不容易做”的詩句有哪些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這句話出自《警世賢文》之勤奮篇。是一幅勸勉聯。
白話譯文:
所學知識只有到用上的時候才恨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是親身去經歷就不知道有多難。
《警世圣文》原名應叫《增廣賢文》,增廣賢文為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 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 書名最早見之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于萬歷年間。
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所以它很可能是民間創作的結晶。
擴展資料:
《增廣賢文》的內容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談人及人際關系,二是談命運,三是之私變化無常,嫌貧愛富,趨炎附勢,從而使世界布滿了陷阱和危機。文中有很多強調命運和報應的內容,認為人的一切都是命運安排的,人應行善,才會有好的際遇。
增廣賢文》有大量篇幅敘述如何待人接物,這部分內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對忍讓多有描述,認為忍讓是消除煩惱禍患的方法。在主張自我保護、謹慎忍讓的同時,也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這是做事的原則。文中也不乏勸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增廣賢文
四、描寫“做什么事都要親自嘗試才知道”的詩句有哪些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津》。
白話文釋義: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
寓意:揭示了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原理。學習書本知識固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用理論指導實踐。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老子的《道德經》。
白話文釋義:一個人走一千里的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
寓意: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
3、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長。
出自陸游的《與子聿讀經因書小詩示之》。
白話文釋義:努力是早晨晚上就能做到的事情,親身實踐才知道道路的長久和艱難。
寓意:勸告后人要多實踐,只有親身參與,才能感受到真理。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出自荀子的《勸學》。
白話文釋義:不去登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去靠近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深。
寓意:告訴人們要去親身感受景色而不是光靠書本來想象。
5、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止矣。
出自《荀子·儒效》。
白話文釋義:沒有聽到的不如聽到的,聽到的不如見到的,見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實行,學問到了實行就達到了極點。
寓意:告訴人們,我們應努力去踐行正道,因為道就在我們身邊,不去努力實踐,仍然達不到目的,再小的事情,不去做永遠也不會成功。
五、哪句名言告訴我們做事宜多謹慎,否則后悔來不及
1、重視結避的人,開始就會謹慎。
——日本 2、真誠是玻璃,謹慎是鉆石。——英國 3、在你下剪刀之前要量三次。
——意大利 4、在薄冰上滑行,速度就是安全。——愛默生 5、用時不愛惜,就要損壞;做時不慎重,就要失敗。
——蒙古族 6、永遠謹慎乃是至高無上的價值。——馬克·吐溫《夏娃日記》 7、一事不謹,即貽四海之憂;一念不慎,即貽百年之患。
——清·玄燁 8、謹慎比大膽要有力量得多,來證明看起來什么也不怕的人,是多么害怕對什么都小心翼翼的人。——雨果《論司各特》 9、謹慎純粹是一種心的質性,它是憑感覺而不是憑理智進行的,它所能達到的限度是相應地更廣闊、更崇高的,使它能夠覺察和避免根本不存在的任何危險。
——馬克·吐溫《冉·達克》 10、謹慎此其余任何智能使用得更頻繁。日常生活中的草率事件使它發揮作用,對微小的事情產生影響。
——塞·約翰遜 11、謹慎的人才能穩操勝券。——斯梯爾 12、謹慎的人腦后有眼。
——威·羅伯遜 13、謹慎是安全之本。——英國 14、謹慎是勇敢的一部分。
——西班牙 15、謹慎是智慧的長子。——法國 16、謹小慎微的科學家既犯不了錯誤,也不會有所發現。
——英國 17、謹于言而慎于行。——《禮記·經辦衣》 18、舉大事必慎其終始。
——禮記 19、靠謹慎比靠魯莽更能制勝。——塔西佗 20、沒有謹慎的態度,智慧再多也無濟于事。
——德國 21、每個人都應該知足,不該妄想越軌。——羅曼·羅蘭《哥拉·布勒尼翁》 22、鳥三顧而后飛,人三思而后行。
——中國 23、怒多橫言,喜多狂言。——明·呂坤《續小兒語》 24、前慮不定,后有大患。
——史記 25、淺河要當深渡。——日本 26、淺河要當深河渡。
——日本 27、然而沒有一種利劍是單刃的,每把劍都有雙刃,一邊傷了人,另一邊便傷了自己。——雨果《悲慘世界》 28、人們唯一的防御力量就是謹慎。
——玉外納 29、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唐·白居易 30、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
——尉繚子 31、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 32、慎重對待問題就是智慧的一半。
——英國 33、慎重則必成,輕發則多敗。——宋·蘇軾 34、事前的謹慎,勝于事后的追究。
——日本 35、事前的謹慎包含著事后的寬恕。——德國 36、事前謹慎總比事后補救強。
——愛·科克 37、事前要思免后悔。——元·關漢卿 38、四周的東西是你的,腳底下的也的你的;地上的東西是你的,地底下的也是你的,這樣的人才算是站穩了!——高爾基《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 39、太害怕被欺騙的人,失去豪爽的本領。
——法國 40、頭要冷,卻要熱。——日本 41、我寧愿在光天化日之下憑著我短絀的天資到處碰壁,也不肯在黑暗中憑著謹小慎微使自己得救或者發財。
——拉美特里 42、小船應當靠近海岸行駛。——美國 43、小謹慎多制勝,感情沖動事多難。
——緒儒斯 44、行謹則能堅其志,言謹則能崇其德。——宋·胡宏《胡子知言·文王》 45、嚴謹慎重,智慧之母。
——德國 46、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漢·賈誼《新書·大政上》 47、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篇》 48、言寡尤,行寡悔。——《論語·為政》 49、言為世范,行為士則。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50、言行如走棋,一動思三步。——中國 51、言有物,行有格。
——《禮記·緇衣》 52、一盎司的小心值一磅的學問。——英國 53、一百個滿懷信心和決心的人,要比一萬個謹小慎微的和可敬的(可尊重的)人強得多。
——辛克萊 54、艱難之日要堅定,順利之日要謹慎。——蒙古 55、加倍小心總是好的。
——法國 56、機運永遠戰斗在謹慎者一邊。——歐里庇得斯 57、話說得太多,就難免說些廢話……——高爾基《母親》 58、多言不可與謀,多動不可與久處。
——明·薛宣《讀書錄》 59、地雷手在一生中只能犯一次錯誤。——蘇聯 60、得意之事不可再做,便宜之處不可再住。
——中國 61、當競爭與敵視同你比鄰而居時,謹慎就會茁壯成長。——格拉西安 62、大多數的科學家,對于最高級的形容詞和夸張手法都是深惡痛絕的,偉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謙虛謹慎的。
—— 貝弗里奇 63、出門要三穩:身穩,手穩,口穩。——中國 64、成事每在窮困日,敗事多在得志時。
——中國 65、不要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凡事必須三思而行。——莎士比亞《哈姆萊特》 66、不要對任何人都敞開你的心胸。
——《圣經后典·便西拉智訓》 67、必須全心全意地致力于你所從事的工作。得到一個強烈的印象時,不可立刻有所行動;可是在經過考慮之后,縱然考慮錯誤,也該斷然地去做。
——《托爾斯泰傳》。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什么詩句告訴我們做事情不能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