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揚中華美食的詩句有哪些
1、《麗人行》【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2、《贈衛八處士》【唐】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3、《觀打魚歌》【唐】杜甫
綿州江水之東津,魴魚鱍鱍色勝銀。漁人漾舟沈大網, 截江一擁數百鱗。
眾魚常才盡卻棄,赤鯉騰出如有神。 潛龍無聲老蛟怒,回風颯颯吹沙塵。
饔子左右揮雙刀, 膾飛金盤白雪高。徐州禿尾不足憶,漢陰槎頭遠遁逃。
魴魚肥美知第一,既飽歡娛亦蕭瑟。君不見朝來割素鬐, 咫尺波濤永相失。
4、《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5、《寄胡餅與楊萬州》【唐】白居易
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
寄與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
二、形容美食的優美句子
描寫美食的優美句子 1、中國菜肴有八大菜系,每一種菜系都有無數的名菜,各有特色,讓人垂涎欲滴。
讀書人作文網小編整理了描寫食物美味的優美句子,希望對你有幫助。 2、鹽水鴨皮白柔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
3、灌湯小籠包的皮是薄薄的,甚至都透亮了,張嘴咬一口,里面鮮美的汁水流入口中,咬那浸了汁水的肉團,不肥不膩,入口爽滑……那真叫美! 4、小籠湯包不僅看相好,味道也很不錯呢。俗話說得好:“輕輕移,慢慢提,先開窗,后喝湯。”
不過我餓管不了那么多,望著那么美味的小籠湯包,我的口水早就“飛流直下三千尺”了,我顧不得什么淑女形象,抓起湯包就往嘴里塞,好燙,我捂著嘴巴叫了起來,這次我吸取教訓,先輕輕地咬一口皮,頓時,汁兒涌進了我的嘴里,好醇,好潤,好香,我沉浸在美妙的世界里,待我反應過來,我又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湯包了。 5、媽媽熬的雞湯,白色的,很香,咸味,很好喝。
每次媽媽做雞湯,我都拿個小勺子喝,喝一口,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形容美食的優美句子 1、小混沌,個小,皮薄,只要往開水中一撈,就能盛入碗中,吃上一口,好鮮美! 2、燒賣里碧綠的顏色,透出蒸熟后薄如紙的面皮,猶如翡翠一般。
輕輕地咬上一口,皮一點便破,吃到里面由蝦仁、韭菜和雞蛋制成菜茸,爽口清潤。吃下去后嘴里還充滿蝦仁的香味,真可謂齒頰留香。
3、近看,白白嫩嫩的小籠湯包飽滿,潤澤,嗯,看起來就很好吃。瞧,那皮兒是多么的嬌嫩呀,嬌嫩得就好像胖娃娃肥嘟嘟的小臉蛋兒,輕輕一捏就破碎了。
透過外皮兒,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那純美的湯汁兒. 4、烤紅薯焦糊糊的,周身滿是草灰,嗅一嗅,香噴的氣味馬上會進入你的五臟六腑,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5、臭豆腐干是"熱情好客的",她總是把濃郁的烈性的香味彌漫在周圍的空氣中,讓人為謀其面,先文其香。
關于美食的優美句子 1、當奶油戀上芝士,香濃的愛意沉浸在芝士的絲滑里,卻因同根生而被命運阻隔,于是這份愛戀少了些許甜膩,多了一絲酸楚。幸好,有相思豆的鋪撒,讓原本凄涼的愛情多了無限溫暖。
2、粉紅色的蛋糕 來自大自然的鮮明而清新的粉紅色,涂抹在可愛的花朵上,還有燦爛的蝴蝶輕輕駐足。不是童話,卻勝似童話。
討好味覺的藝術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3、香濃細滑的巧克力和奶油,再加上酥脆的姜餅干,口感豐富層次鮮明。搭配上一杯清甜的果香紅茶,清新的口感,迷人的色澤、馥郁的水果香,馬上讓你心曠神怡,唇齒留香。
4、海綿蛋糕卷口感特別柔軟,綿滑,搭配上淡淡的香橙味道,吃在嘴里有一種幸福的味道。 5、全巧克力的蛋糕 它不是最眩、最醒目的,但是總有忠實擁躉對它青睞有加。
香濃誘人的巧克力口味;柔軟的口感、甜蜜的味道,完美的全巧克力蛋糕經得起各種口味的挑剔.表面富有曲線美的巧克力花紋與蛋糕的名稱相得益彰。
三、贊揚中華美食的詩句
1.位于北京市宣武區的“南來順”,那里特色小吃70多種;二是北京市東城區的隆福寺小吃店,這里以清真風味小吃見長;三是北海公園里的仿膳飯莊,專門供應宮廷風味小吃;四是百姓大眾小吃--東華門夜市小吃街。
2.新街口的稻香春門臉,有個小極了的四川小吃店里的熱干面一絕,好像只要兩元五喲。 3.從地百北邊的胡同串向后海,中途會有個小店,里面的鍋貼一絕,也很便宜喲,兩個MM吃,連湯不超過10元,絕值! 4.六埔炕有一家用---------豆腐乳----煮的-----毛豆,,,,哈哈絕對好吃,環境又干凈 5. 首都劇院斜對面(往南斜)有個蘭州牛肉面館,門臉不大,衛生也一般,但味道真是不賴,4元一碗,在王府井那里算極便宜了。
6. 地安門十字路口的清真小吃店,那的豌豆黃(個人認為)北京最好吃。 牛街衛生學校(綠頂)一帶,陳記各式年糕(米的,面的,盆糕)豆面糕(驢打滾)愛窩窩,豌豆黃,糖卷果。
.旁邊的燒羊肉,燒牛肉,出去CAMP帶著吃,買一斤送一個火燒(要看買肉的老爺子的心情了)。 7.臺基廠梅園乳品店:奶酪 4.50元/碗,奶卷2.50/個,奶酪干35.00/斤(團結湖有分店) 8. 宣武門加油站,三巴湯火鍋,28/人,鍋底20.00(MAYBE),人多合適。
9. 稻香村的炒紅果不賴。還有它的糯米酒加上雞蛋做粥,很美容的;西直門地鐵 西北口上來 右手 牛拉 一級棒 超級便宜 10.東四十條口有一家國營飯館,那里的鹵煮火燒很棒! 11.東單有一家叫“日昌”的茶餐廳,在協和醫院對面的胡同里,那里經營的都是廣東風味,和港產電視里的大排檔差不多。
那里的煲仔飯很好吃,飯量小點兒的倆人都吃不了。 12.還有一家臺灣的火鍋店,叫“呷呷”。
在北京的新世界商場,西單明珠,莊勝崇光百貨,甘家口大廈。
都有分店。不收鍋底錢,關鍵是他們那兒調的醬味道很好。
每個店的人都巨多,去晚了就得排隊 美術館后街,有一家貴州飯館,進門先上免費苦丁茶先。那里的米豆腐很香,吃米線5塊錢管飽。
13.北京城經常找云南菜吃,得勝門旁邊冰窖口的云南飯館是北京最早的一家,其次是魏公村民族大學后面的“寶勤”傣族菜館,在北京算不錯了。 14.在寬街兒,離過客不遠的地方有家傣家菜,就吃飯來說比較FB,但就味道和特色來說,很值。
15. 帽兒胡同口有家新疆館子,里面的烤羊腿灰常不錯;新街口買當老對角有個小面館,涼面是我吃過的最好的;萬壽路地鐵口向北走10分鐘,路東有個圓明華飯館,水煮黃蠟丁,香;前門胡同里的炒肝和爆肚馮,好吃好吃;視察海右岸的客家菜,不錯;華堂對面小街里的烤串,小腰絕了;水錐子千葉大廈東邊的湖南菜,解饞的很。 16.朝陽門華普地下,到家嘗有個什么老**小灘(忘記全名了),那的合勒面一絕!8元,價還行。
17.人大西門附近有個229服裝店正對面的餐館里的宮爆雞丁是荔枝味的,愛甜的MM們有福了。 18.東四環,紅領巾橋北,9路車總站對面,“傻兒”火鍋,燕京青島免費隨便喝,扎啤1。
5元。 19.地安門外的盾輝賓館一層的餐館,山楂粥,淡淡地酸甜,好喝!中國戲曲學院正門有家小館的十錦炒飯,我這個極不愛吃炒飯的人都要叫絕。
20.前門鮮魚口內天仙居炒肝,北京頭一份~價格便宜,才1.9一碗,正宗老字號!快去吧,加上4兩包子也不過6、7塊錢。
四、享受當地的美食,好吃不好吃都是享受的贊美句子
1、你若賜我一段浮華,我便許你滿世繁花。
2、他在遠方看我,眼神猶如雨天般遼遠而悲傷。
3、我們的火,要把世界點燃。
4、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5、小時候我們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后,我們笑著笑著就哭了。
6、向來緣淺,奈何情深。
7、靜靜倚在窗兩邊的鴛鴦蝴蝶,它們遠走高飛——faye《紅線》
8、哀草連橫向晚晴,半城柳色半聲笛。
枉將綠蠟作紅玉,滿座衣冠無相憶
9、哥哥我祝你此生生不如死,顛沛流離。
10、回憶落空了殘年。
11、活在這珍貴的人世間,水波溫柔,陽光強烈——海子
12、看清這個世界,然后愛它——羅曼·羅蘭
13、很長的歲月里,我們放肆而乖張
13、過了就過了,一切不過是一個花開的歷程。
14、愛情啊,是一種詛咒,我們都會變成魔鬼的。——《杪冬》
15、生命在這樣的救贖下,以尊嚴的姿態延伸。
16、歲月斷送了年復一年的青春。
17、我懷念我停在單車上的十七歲。
18、想念是一種儀式,真正的記憶與生俱來。
19、要有最樸實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便天寒地凍,路遙馬亡。
20、太陽尚遠,但必有太陽
21、年華里,我們失去的是一種心情。
22、真正的寂寞是很真實的
23、我討厭你這樣肆意充斥著我一個個的夏天
24、一定要很用力的活下去
25、that's all mean to be.【這都是命中注定】
26、漫長抗衡著須臾,悲傷煉化為透明
27、我左手是過目不忘的螢火,右手是十年里一個漫長的打坐。
28、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
五、形容“美食”的優美句子有哪些
人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愛已經辜負的太多了,美食就不能再辜負了。
——青慕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蘇軾 “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美食者重在食物的質,而非量。
——梁實秋 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陸游 享受美食的時間是快樂的,但是等待美食出爐的時間是最快樂的。
——天道總司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蘇軾 世界上最治愈的東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才是文字。
——丁卉 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獨有蟹堪持。 ——陸游 鮮鯽食絲膾,香芹碧澗羹;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
——杜甫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李白 烹飪就像愛一樣,要么全心全意投入,要么完全放棄。
——哈里特·馮·霍恩 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紅魚入饌來。 ——杜甫 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余,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
——陸游 美食和風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傷和迷惘。 ——張嘉佳 生活就是魔法意大利面的結合。
——弗雷德里·費里尼 不要吃任何不會腐壞的東西。 ——邁克爾·波倫 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
——杜甫 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膾絲莼。 ——陸游。
六、形容美食的優美句子
描寫美食的優美句子
1、中國菜肴有八大菜系,每一種菜系都有無數的名菜,各有特色,讓人垂涎欲滴。讀書人作文網小編整理了描寫食物美味的優美句子,希望對你有幫助。
2、鹽水鴨皮白柔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
3、灌湯小籠包的皮是薄薄的,甚至都透亮了,張嘴咬一口,里面鮮美的汁水流入口中,咬那浸了汁水的肉團,不肥不膩,入口爽滑……那真叫美!
4、小籠湯包不僅看相好,味道也很不錯呢。俗話說得好:“輕輕移,慢慢提,先開窗,后喝湯。”不過我餓管不了那么多,望著那么美味的小籠湯包,我的口水早就“飛流直下三千尺”了,我顧不得什么淑女形象,抓起湯包就往嘴里塞,好燙,我捂著嘴巴叫了起來,這次我吸取教訓,先輕輕地咬一口皮,頓時,汁兒涌進了我的嘴里,好醇,好潤,好香,我沉浸在美妙的世界里,待我反應過來,我又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湯包了。
5、媽媽熬的雞湯,白色的,很香,咸味,很好喝。每次媽媽做雞湯,我都拿個小勺子喝,喝一口,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
形容美食的優美句子
1、小混沌,個小,皮薄,只要往開水中一撈,就能盛入碗中,吃上一口,好鮮美!
2、燒賣里碧綠的顏色,透出蒸熟后薄如紙的面皮,猶如翡翠一般。輕輕地咬上一口,皮一點便破,吃到里面由蝦仁、韭菜和雞蛋制成菜茸,爽口清潤。吃下去后嘴里還充滿蝦仁的香味,真可謂齒頰留香。
3、近看,白白嫩嫩的小籠湯包飽滿,潤澤,嗯,看起來就很好吃。瞧,那皮兒是多么的嬌嫩呀,嬌嫩得就好像胖娃娃肥嘟嘟的小臉蛋兒,輕輕一捏就破碎了。透過外皮兒,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那純美的湯汁兒.
4、烤紅薯焦糊糊的,周身滿是草灰,嗅一嗅,香噴的氣味馬上會進入你的五臟六腑,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5、臭豆腐干是"熱情好客的",她總是把濃郁的烈性的香味彌漫在周圍的空氣中,讓人為謀其面,先文其香。
關于美食的優美句子
1、當奶油戀上芝士,香濃的愛意沉浸在芝士的絲滑里,卻因同根生而被命運阻隔,于是這份愛戀少了些許甜膩,多了一絲酸楚。幸好,有相思豆的鋪撒,讓原本凄涼的愛情多了無限溫暖。
2、粉紅色的蛋糕 來自大自然的鮮明而清新的粉紅色,涂抹在可愛的花朵上,還有燦爛的蝴蝶輕輕駐足。不是童話,卻勝似童話。討好味覺的藝術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3、香濃細滑的巧克力和奶油,再加上酥脆的姜餅干,口感豐富層次鮮明。搭配上一杯清甜的果香紅茶,清新的口感,迷人的色澤、馥郁的水果香,馬上讓你心曠神怡,唇齒留香。
4、海綿蛋糕卷口感特別柔軟,綿滑,搭配上淡淡的香橙味道,吃在嘴里有一種幸福的味道。
5、全巧克力的蛋糕 它不是最眩、最醒目的,但是總有忠實擁躉對它青睞有加。香濃誘人的巧克力口味;柔軟的口感、甜蜜的味道,完美的全巧克力蛋糕經得起各種口味的挑剔.表面富有曲線美的巧克力花紋與蛋糕的名稱相得益彰。
七、贊美“美食”的詩句有哪些
1.東坡肉:蘇軾貶官黃州時,寫下《豬肉詩》一首: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2.羊肉泡饃:蘇軾寫詩:“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古代稱羊肉泡饃為羊羹。
3.酸梅湯:清代的郝懿行寫得《都門竹枝詞》寫到“底須曲水引流觴,暑到燕山自然涼;銅碗聲聲街里喚,一甌冰水和梅湯”,老北京們在兒時常聽到手敲冰盞的清脆聲音,“泠泠有聲,清遠而瀏亮”,那是賣冰梅湯的在走街串巷。在炎熱的夏季喝上一碗,“透心沁齒,如甘露灑心一般”。
4.驢打滾:北京傳統小吃,用豆面、糯米粉、和紅糖豆沙餡制成,《燕都小食品雜詠》:“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里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
5.煮干絲和水晶肴肉:說起揚州,除了傳說中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的風光,還有揚州大廚們引以為傲的大秀刀功的煮干絲,將豆干劈成片再切成絲的過程考驗人的耐心和細心。俗語說揚州人早晨皮包水,就是指揚州人早晨去茶樓喝茶再吃上一碗煮干絲。《望江南》詞中寫道:“揚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畢堆細縷,熟銅煙袋臥長苗,燒酒水晶肴。”這首詞說得正是揚州人日常生活的寫照。
6.腌篤鮮:金農有詩:“夜打春雷第一聲,滿山新筍玉棱棱;買來配煮花豬肉,不問廚娘問老僧。”腌篤鮮是江浙一帶著名的本幫菜.
7.種菜烹調:宋人有詞:“自種畦中白菜,腌成甕里黃齏(讀jī音,指酸菜)。肥蔥細點,香油慢煼(同炒),湯餅如絲。早晚一杯無害,神仙九轉休癡。”這是描寫在自家菜園自得其樂的畫面,其樂融融,令人向往。
8.刀削面:民間有順口溜形容“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
八、樸素的美食詩詞
竊以為對生活體察至細至微之人當識得美食之佳趣。
對美食的體驗經歷不僅僅是味覺上的享受,更是對其背后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的獨特考察。倘若這個品嘗美食的人有點考據癖,他定會查查什么地方出產食物的原材料,什么時候發現奇妙的烹制方法,什么人將其發揚光大。
《舌尖上的中國》風靡一時,除去其本身拍攝美食獨特視角,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它對美食背后的故事的探尋。回顧中國的古代文學,不難發現那些寫出絕世佳作的大文豪們大都留心生活,而其中嗜食會食者又占了絕大多數。
可見留心生活的人自是不會放過美食的樂趣的。中國古代詩詞中有不少描寫美食的句子,筆者選取了幾首寫美食的古詩,研究了古詩、美食和地理背后的千絲萬縷。
一、李白和雕胡飯宿五松山下荀媼家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這首詩是李白在五松山借宿一位荀姓老婦家后心懷感激之作。詩的第五第六句寫到“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何為“雕胡”?雕胡指的就是茭白。茭白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中國多生長于長江湖地一帶。
而五松山在什么地方呢?安徽銅陵縣。銅陵在長江邊上,水資源豐富,適合茭白的生長。
茭白作為“江南三大名菜”之一,味美鮮甜,口感脆嫩,是難得的美味佳品。而茭白飯則是廣受歡迎的一種烹調方式。
茭白,米飯配以一點香菇外加一勺豬油就能成就一盤茭白炒飯,很家常的味道,亦是道地的江南美食。可以想象,在一個樸素的農婦之家,主人家端出這樣一盤清香誘人的茭白飯,茭白映“素盤”,月光下瑩瑩卓輝,是何等“秀色可餐”。
無怪乎李白嘆一聲“三謝不能餐”。歷史上除了李白還有很多人也對雕胡飯大加稱頌,譬如杜甫“滑憶雕胡飯,香聞錦帶羹”又如宋玉《風賦》云:“主人之女,為臣炊雕胡之飯,烹露葵之羹”。
小小茭白能在走遍天下,嘗遍四時之味的文人們的記憶之中占有如此地位,不得不說江南水土之肥,美景、美人、美食一個都不落下。二、梅堯臣和河豚魚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梅堯臣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
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其狀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猶吳蛙。庖煎茍所失,入喉為鏌铘。
若此喪軀體,何須資齒牙?持問南方人,黨護復矜夸。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我語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來潮陽,始憚飧籠蛇。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蝦蟆。
二物雖可憎,性命無舛差。斯味曾不比,中藏禍無涯。
甚美惡亦稱,此言誠可嘉。這首詩是梅堯臣在同范仲淹的一場酒宴上作的。
彼時梅堯臣剛卸任浙江建德縣知縣,而他的好友范仲淹時任饒州知州。范氏懷著寬慰友人的心思邀請梅堯臣同游廬山,在其款待梅堯臣的酒宴上,有一位客人講起河豚味極鮮,勾起了范仲淹的饞蟲。
梅堯臣卻認為,僅僅為了享用河豚這道美味,竟要冒生命危險,是非常不值得的。即席賦詩一首,婉勸范仲淹不要冒險品嘗河豚。
這首詩湊巧的讓梅堯臣名滿天下,而河豚竟一時有“梅河豚”之謂也。而梅的這首詩之所以一時名聲大噪還得益于梅堯臣的另一位好友歐陽修的大力推薦。
歐陽修在他的《六一詩話》中專門寫到“梅圣俞嘗于范希文席上賦《河豚魚》詩云: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
’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為羹,云最美。
故知詩者謂只破題兩句,已道盡河豚好處。”歐陽修說“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
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二句道盡了河豚妙處。
且一探其“妙”。河豚在中國多出沒于沿海,江河。
在長江汛期,春夏之際易于捕撈。中國古代最早的有關食用河豚的記錄是《山海經.北山經》中記述“敦水”之中“多肺肺之魚,食之殺人”的文字。
“肺肺之魚”指的就是河豚。早在先秦之前就有人食用河豚并有致死的情況了。
待到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地區盛產河豚,吳王將之推崇為極品美食,河豚甚至享獲“西施”美名。河豚肝被稱之為“西施肝”,河豚精巢被稱之為“西施乳”。
早期吳越民眾以尚武逞勇為風氣,大抵也正是這般豪邁的氣魄才有“冒死吃河豚”的勇氣罷。相比之下,盡管梅堯臣寫出了形容河豚美味的絕妙佳句到底卻少了那份為了美食拼命的精神氣兒。
三、符曾和元宵上元竹枝詞符曾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說到元宵當是人人皆知的美食。符曾這首詩的前兩句“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筆者以為寫的是核桃酪湯圓。核桃酪湯圓的特點就是核桃配桂花,核桃的堅果味和桂花的清香搭配,健腦強身,是為佳品。
詩里的馬家指的是京城的馬思遠,此家的元宵當時極為出名。元宵美名,世人皆知。
然而,元宵節與吃元宵的習俗卻不是同時產生的,其間相隔了大約一千多年。元宵節是在漢武帝時期得到發展和重視,關于元宵節的“發跡”民間還有諸多傳說,其中東方朔和元宵姑娘的故事較富有浪漫情懷。
而人們在元宵節開始食用元宵的文字記載最早出現于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