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去母親的痛苦句子
人一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總有失意與挫折的時候,尤其當親人逝世,會令人悲痛欲絕。
但如果這種情緒維持過長時間,不注意調劑疏泄,會導致內心矛盾的沖突,使自己陷入抑郁、焦慮、悲痛等心理困境之中,對身心健康危害極大。在遭遇不幸時要及時調整情緒,盡快從悲痛中解脫出來。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減輕失去親人的痛苦。 第一,客觀認識,接受現實。
要知道客觀現實的變化并不服從于我們的主觀意愿。對此,我們主觀上應該有一個清醒科學的認識,要認清生命存在的客觀規律,用唯物主義觀點來看待這一切,而不要相信封建迷信所臆造的世界,進行一些主觀的臆想。
對人生有一個準確認識,就容易客觀地接受現實,從而保持自我鎮定和心里的平衡。 第二,緬懷親人,宣泄痛苦。
面對親人去世,活著的人會產生痛苦的心情這是正常現象,這種痛苦不可能一下子忘記,但是壓抑在心中也往往會對身心健康產生危害。我們主張將積蓄心中的憂傷通過某種方式宣泄出來,而不要強忍悲痛在心中。
可以通過與親友傾訴、放聲大哭、奮筆疾書等辦法,將悲痛情緒發泄出來,使心理得到平衡,精神恢復正常。請記住,一旦有了精神痛苦,切莫悶在心里,“隱藏的憂傷如熄火之爐,能使心燒成灰燼”。
第三,面對挫折,轉移情緒。在重大挫折面前,如果實在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可采取轉移目標的方式,暫時把注意力轉移開,緩和緊張的心情,減輕精神負荷。
可以通過到風景優美的山林、海濱、公園等處走走,以轉移情緒,減輕心里的思念。現代醫學證明,在重大 挫折面前,如果人的精神防線一下子被摧垮,則很可能造成突發性疾病,甚至引起死亡。
因此,轉移痛苦,達到緩沖心理刺激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樹立信心,投入生活。
化悲痛為力量,積極地投入生活當中,用新的工作、新的行動,去轉移憂傷情緒的干擾。把負性心理激起的能量引導到對社會、對自己都有利的方面,這不但是我們減輕痛苦的好方法,也是我們活著的人應該努力的方向。
如居里夫人在發生丈夫慘遭車禍的不幸后,用努力工作克制自己悲痛,完成了鐳的提取。 這固然跟一個人的修養、覺悟密切相關,但更需要一顆奮發向上的“心”。
二、表達喪父之痛的古詩有哪些
《七律 感父》
六十八年嘗苦辛,龍蛇空舞不成文。
閑書應有平生夢,短笛難吹半世塵。
誰在西園培李樹?換來暮野看流云。
案頭筆墨今依舊,白酒門前掛二斤。
《乙酉年夏至夜思父》
夏至親人離,凄雨傳悲音。
玉盤猶在手,甘露何處尋?
夜涼人不寐,輾轉起彷徨。
撫琴慈顏現,聞鐘思緒遠。
觀星如見父,相伴游子行。
《觀幼年與父合影有感》
昔日花團錦簇間,
相戲鶴發與童言。
膝下承恩未及返,
恨煞天公不假年。
《江城子 詠父》
飄零孤雁獨南翔,
云激蕩,又何妨?
幾番風雨,幾度見斜陽。
老來閑坐說滄桑,
常北望,念淮揚。
誰料晚景漸頹唐,
國不養,病來傷。
逆子離家,何處訴衷腸?
一年白晝最長時,
人已殤,雨正狂。
出自先秦的《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谷,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表達離別的古詩:
1.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2. 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箜篌謠》
3. 黿鳴而鱉應,兔死則狐悲.明田藝蘅《玉笑零音》
4. 坐上客恒滿,樽中飲不空.孔融《詩》
5. 采葵莫傷根,傷根葵不生.結交莫羞貧,羞貧友不成.漢無名氏《古詩》
6. 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杜甫《貧交行》
7. 十旬休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8.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和必先同調.—杜甫《徒步歸行》
9.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杜甫《羌村三首》
10. 以文常會友,唯德自稱鄰.—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
11. 天上多鴻雁,池中足鯉魚;相看過半百,不寄一行書.—杜甫《寄高三十五詹事》
12. 交心不交面,從此重相憶.—白居易《傷唐衢二首》
13. 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做兩家春.—白居易《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
14. 君子忌茍合,擇交如求師.賈島《送沈秀才下第東歸》
15. 人生結交在始終,莫為升沉中路分.—賀蘭進明《行路難五首》
16.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張謂《題長安壁主人》
17.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18.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19.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三、喪母的悲憤詩句
都說人生當中最大的悲痛莫過于“年幼喪母,中年喪妻,老年喪子”。曾經年少無知的我只覺得年幼喪母是最大的悲痛,隨著年歲逐增,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我也更加深切的體會到了這一句話的人生哲理,今天再次聽到這句話,讓我更加的感慨萬千!
人雖有生老病死,但是突發性的死亡,突然的即將與你至親至愛的人訣別,各自走向不同的世界!那種悲痛豈能用世間的言語來形容,那份心情難以言表,內心的苦楚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明白。
21歲了,少了孩提時的年幼無知,少了兒時的年少輕狂,少了曾經的任性與魯莽,更多的是知道理解與包容,明白從容與淡定,懂得豁達與寬廣!不再去責怪任何人,不再去感嘆自己的不幸。。我的生活依然充滿陽光,依然由我自己主宰!
我依然會堅強的走下去,相信在天堂的你永遠陪伴著我!正如你給我取的名字一樣,我深信自己--卓爾不群!
四、3年悼念失子之痛句子
悼亡詩
(魏晉)潘岳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幃屏無仿佛,翰墨有馀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悵恍如或存,周惶忡警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隟來,晨溜承檐滴。
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五、描寫思父之痛的詩句有哪些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 詩經《小雅·蓼莪》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杜甫《 贈衛八處士》
原詩: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賞析:《燕詩示劉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寓言詩是借雙燕的遭遇諷勸那些不顧父母痛苦而獨自遠走高飛的人們。它還強調:想要子女對自己盡孝,自己就應先帶頭對父母盡孝;同樣,教育人者首先要教育自己。詩人寫雙燕的筑巢、孵卵、哺雛、教飛等過程,既生動又簡潔,筆端富有感情。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
六、寫給朋友喪妻之痛的詩句
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
多愁無語百花香,暗至沉浮心自傷。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春夜喜雨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可惜東風,將恨與、閑花俱謝。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多少紅顏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亂冢。
風繞空被沉沉醉,幽幽召喚多少魂?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黃花無數,碧云日暮,美人兮,美人兮,未知何處。
寄君一曲,不問曲終人聚散。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塵緣從來都如水,罕須淚,何盡一生情?莫多情,情傷己。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三杯和萬事,一醉解千愁。
麻煩咯~~O(∩_∩)O
七、寫給朋友關于喪妻之痛的詩句有哪些
1、《滿庭芳 贈友人問題》
年代: 元 作者: 王哲
院落荒蕪,庭樹瀟灑,就中墻壁頹疏。自云妻喪,父子奈何如。王哲聞言大哂,天分付、獨樂清虛。公還司,火坑里面,休更覓紅爐。縈紆。須剪斷,攀緣愛念,截割如無。作風鄰月伴,正是吾徒。前*蓬萊穩路,超生滅、不入三途。真端的,白云深處,別有洞天居。
2、《書哀》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天既喪我妻,又復喪我子。
兩眼雖未枯,片心將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沈入海底。
赴海可見珠,掘地可見水。
唯人歸泉下,萬古知已矣。
拊膺當問誰,憔悴監中鬼。
3、《開封古城阻淺聞永叔喪女》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去年我喪子與妻,君聞我悲嘗俛眉。
今年我聞君喪女,野岸孤坐還增思。
思君平昔憐此女,戲弄膝下無不宜。
昨來稍長應慧黠,想能學母粉黛施。
幾多恩愛付涕淚,灑作秋雨隨風吹。
風吹北來沾我袂,哀樂相恤唯己知。
自古壽夭不可詰,天高杳杳誰主之。
以道為任自可遣,目前況有寧馨兒。
4、《史尉還烏程》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與君去年別,君來竟悲喜。
乘馬夜訪君,備陳昔行李。
五月辭吳中,六月渡揚子。
七月行喪妻,是月子又死。
買棺無橐金,助貸賴知己。
嬌兒晝夜啼,**飲食止。
行路況炎蒸,悲哀滿心耳。
青銅不忍照,憔悴鄰於鬼。
八月至都下,少長疾未已。
一婢復嗑然,老媼幾不起。
君門日預朝,仆乘貧可恥。
十月補王畿,受代隔歲紀。
閉門陋巷中,悶默閱書史。
初聞君至之,如見湖山美。
今聞君復還,為我謝云水。
故交儻相問,懷抱今如此。
豈乏南飛雁,豈無東下鯉。
自同嵇康懶,作書愁把紙。
5、《睡意》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少時好睡常不足,上事親尊日拘束。
夜吟朝誦無暫休,目胔生瘡臂消肉。
今逾四十無所聞,又況喪妻仍獨宿。
虛堂凈掃焚清香,安寢都忘世間欲。
花時啼鳥不妨喧,清暑北窗聊避燠。
葉落夜雨聲滿階,雪下曉寒低壓屋。
四時自得興味佳,豈必鏘金與鳴玉。
萬事易厭此不厭,真可養恬無夭促。
且夢莊周化蝴蝶,焉顧仲尼譏朽木。
人事幾不如夢中,休用區區走榮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