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惜春的詩句有
一片飛花減卻春,
風飄萬點正愁人。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春盡花未發,川回路難窮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夢里。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殘陽寂寞東城去,惆悵春風落盡花。
春日在天涯,
天涯日又斜。
鶯啼如有淚,
為濕最高花
晚心應戀水,春恨定因花。
步遠憐芳草,歸遲見綺霞。
由來感情思,獨自惜年華。
辛勤同失意,迢遞獨還家。
落日江邊笛,殘春島上花。
親安誠可喜,道在亦何嗟。
誰伴高吟處,晴天望九華
已是人間寂寞花,解憐寂寞傍貧家。
老來不得登高看,更甚殘春惜歲華。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寂寞深閨,
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
幾點催花雨。
風定落花深,
簾外擁紅堆雪。
長記海棠開后,
正是傷春時節。
二、關于“悠”的詩句
1、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2、崔顥 《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3、溫庭筠 《憶江南》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4、張登 《仲秋夜郡內西亭對月》
天高月滿影悠悠,一夜炎荒并覺秋。
5、溫庭筠 《相和歌辭·懊惱曲》
悠悠楚水流如馬,恨紫愁紅滿平野。
6、李商隱 《夕陽樓》
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
7、戴叔倫 《邊城曲》
塵沙晴天迷道路,河水悠悠向東去。
8、羅隱 《錢塘江潮》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9、羅隱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10、張籍 《相和歌辭·江南曲》
江南風土歡樂多,悠悠處處盡經過。
三、求關于高源的詩句
蜀道難
李白
噫吁,危呼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①,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始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②有鳥道③,可以橫絕峨嵋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④
上有六龍回日⑤之高標⑥,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⑦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⑧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石冰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呼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⑨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⑩。
【注釋】
①蠶叢、魚鳧:都是傳說中古蜀國國王。古代的蜀國本與中原不通,至秦惠王滅蜀(公元前三一六),始與中原相通。
②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嶺主峰,在今陜西周至、太白縣一帶。舊說因其冬夏積雪,故名。太白山在當進京城長安之西,故云“西當太白”。
③鳥道:極言山路險窄,僅能容鳥飛過。
④地崩句:相傳秦惠王嫁五美女與蜀,蜀遣五個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結果山崩,五人皆被壓死,五女上山化為石。
⑤六龍回日:相傳太陽神乘車,羲和駕六龍而駛之。此指高標阻住了六龍,只得回車。
⑥高標:立木為表記,其最高處叫標,也即這一帶高山的標志。
⑦捫參句:意謂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見星辰。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區域,都劃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內,并以天象所示來占卜地上屬邑之吉兇。秦屬井宿分野,蜀屬參宿分里。脅息:屏氣不敢呼吸。
⑧子規:杜鵑鳥,蜀地最多。相傳蜀帝杜宇,號望帝,死后其魂化為子規,啼聲悲 凄。
⑨錦城:即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
⑩咨嗟:嘆息。
四、關于離愁別緒的詩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