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三孔的詩句
《題臨江郭君季韓文卷》
年代: 宋 作者: 劉克莊
二劉【三孔】蕭條久,直至君家擅俊聲。
揮麈舊曾參宿老,吹篪蚤合和諸兄。
怪來度度觀詩好,聞說人人有集行。
欲薦子虛無氣力,津亭折柳若為情。
《清江勸駕送舉人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王炎
黃堂暫虛位,勸駕屬守丞。
金石方遏密,不敢歌鹿鳴。
吉蠲置觴豆,少洽賓主情。
西風吹桂枝,馬首將東行。
春官奏高第,天子開延英。
親策降清問,健論攄丹誠。
解褐躋朊仕,何止為身榮。
二劉與【三孔】,至今流芳馨。
《遺直堂》
年代: 宋 作者: 曾幾
【三孔】吾渭陽,猶及見仲叔。
堂堂舍人公,再拜但喬木。
二、與曲阜孔廟相關的名句
1、德侔天地 道貫古今 ——曲阜:孔廟2、圣何可及也 文不在茲乎 ——曲阜:孔廟3、泗水文章昭日月 杏壇禮樂冠華夷 ——曲阜:孔廟杏壇 4、文教風行繹自振 英才林立禮為羅 —— 江陰:張袞題孔廟明倫堂 5、至圣無域澤天下 威德有范垂人間 ——日本長崎孔廟中國名畫家李苦禪親筆題聯6、蓮潭水明直同泗水 半屏山秀儼如尼山 ——臺灣:高雄孔廟7、德參天地道貫古今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曲阜:孔廟奎文閣8、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 河南鄭州孔廟聯 9、紹緒仰斯文識大識小 趨庭傳玉教學禮學詩 ——曲阜:乾隆題孔廟詩禮堂10、游三孔孔府孔林孔廟 仰至圣圣人圣跡圣觀 ——曲阜:孔廟11、成春秋一書褒貶嚴斧鉞 留洙泗片席俎豆以馨香 ——曲阜:孔廟12、拔地擎天傲臥岱宗一覽眾山小 雕梁畫棟雄居孔廟萬傳群第賢 ——曲阜:孔廟13、參兩大以成能時行物生無私化育 綜六經而垂教禮門義路不過范圍 ——臺南市:孔廟。
三、有誰有關于泰山和曲阜三孔的詩呀,急用啊
泰山--張岱 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 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盤。 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唐玄宗天寶四年,杜甫來到了泰山腳下,在這里,杜甫留下了他那首詠贊泰山的那首詩篇《望岳》,而這首詩,在歷代詠贊泰山的詩歌中,力壓群才,堪稱千古絕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分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陵絕頂,一覽眾山小。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臺 天門一長嘯 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云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云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云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云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云中跡 長松入云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于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游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云飛 還有: 泰山歷代文選 以上幾乎全部包括。 http://**Article/wenhua/wenxue/ldwx/ 題靈巖方丈 曾鞏(北宋) 泰山 石介(北宋) 泰山石 李德裕(唐) 送東岳張煉師 劉禹錫(唐) 泰山老人 張籍(唐) 又上后園山腳 杜甫(唐) 望岳 杜甫(唐) 題靈巖寺泉池二首 李白(唐) 游泰山 李白(唐) 登封喜雪 李隆基(唐) 泰山吟 謝靈運(南朝宋) 泰山吟 陸機(西晉) 仙人篇 曹植(三國魏) 驅車篇 曹植(三國魏) 四愁詩(節選) 張衡(東漢) 漢武鼎銘 劉徹(西漢) 泰山吟 謝道韞(東晉)。
四、描寫三孔的詩句
《題臨江郭君季韓文卷》年代: 宋 作者: 劉克莊二劉【三孔】蕭條久,直至君家擅俊聲。
揮麈舊曾參宿老,吹篪蚤合和諸兄。怪來度度觀詩好,聞說人人有集行。
欲薦子虛無氣力,津亭折柳若為情。《清江勸駕送舉人二首》年代: 宋 作者: 王炎黃堂暫虛位,勸駕屬守丞。
金石方遏密,不敢歌鹿鳴。吉蠲置觴豆,少洽賓主情。
西風吹桂枝,馬首將東行。春官奏高第,天子開延英。
親策降清問,健論攄丹誠。解褐躋朊仕,何止為身榮。
二劉與【三孔】,至今流芳馨。《遺直堂》年代: 宋 作者: 曾幾【三孔】吾渭陽,猶及見仲叔。
堂堂舍人公,再拜但喬木。
五、有誰有關于泰山和曲阜三孔的詩呀,急用啊
泰山--張岱
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
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盤。
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唐玄宗天寶四年,杜甫來到了泰山腳下,在這里,杜甫留下了他那首詠贊泰山的那首詩篇《望岳》,而這首詩,在歷代詠贊泰山的詩歌中,力壓群才,堪稱千古絕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分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陵絕頂,一覽眾山小。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臺
天門一長嘯 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云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云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云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云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云中跡
長松入云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于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游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云飛
還有:
泰山歷代文選 以上幾乎全部包括。
http://**Article/wenhua/wenxue/ldwx/
題靈巖方丈 曾鞏(北宋)
泰山 石介(北宋)
泰山石 李德裕(唐)
送東岳張煉師 劉禹錫(唐)
泰山老人 張籍(唐)
又上后園山腳 杜甫(唐)
望岳 杜甫(唐)
題靈巖寺泉池二首 李白(唐)
游泰山 李白(唐)
登封喜雪 李隆基(唐)
泰山吟 謝靈運(南朝宋)
泰山吟 陸機(西晉)
仙人篇 曹植(三國魏)
驅車篇 曹植(三國魏)
四愁詩(節選) 張衡(東漢)
漢武鼎銘 劉徹(西漢)
泰山吟 謝道韞(東晉)
六、形容曲阜三孔的成語
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解釋】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處】《晉書·簡文三子傳》:“元顯因諷禮官下儀,稱已德隆望重,既錄百揆,內外群僚皆應盡敬。”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褒義;多用來稱頌老人。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重;不能讀作“重復”的“chónɡ”。
【辨形】重;不能寫作“童”。
【近義詞】眾望所歸、年高德劭
【反義詞】無名鼠輩
【例句】同學們都喜歡這位~的老校長。
七、關于三孔的古詩句
《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憶館中故事》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二蘇上連璧,【三孔】立分鼎。
少小看飛騰,中年嗟遠屏。風撼鶺鴒枝,波寒鴻雁影。
天不椓斯文,俱來集臺省。日月黃道明,桃李春晝永。
時平少犴獄,地禁絕蛙黽。頗懷修故事,文會陳果茗。
當時群玉府,人物殊秀整。下直馬闐闐,杯盤具俄頃。
共醉凌波襪,誰窺投轄井。天網極恢疏,道山非簿領。
何曾歸閉門,燈火生寒冷。欲觀太平象,復古望公等。
賤子托后車,當煩煮湯餅。《題臨江郭君季韓文卷》年代: 宋 作者: 劉克莊二劉【三孔】蕭條久,直至君家擅俊聲。
揮麈舊曾參宿老,吹篪蚤合和諸兄。怪來度度觀詩好,聞說人人有集行。
欲薦子虛無氣力,津亭折柳若為情。《清江勸駕送舉人二首》年代: 宋 作者: 王炎黃堂暫虛位,勸駕屬守丞。
金石方遏密,不敢歌鹿鳴。吉蠲置觴豆,少洽賓主情。
西風吹桂枝,馬首將東行。春官奏高第,天子開延英。
親策降清問,健論攄丹誠。解褐躋朊仕,何止為身榮。
二劉與【三孔】,至今流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