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蘭竹的詩句
1、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香。
2、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中.
5、一頃含秋綠,森風十萬竿。氣吹朱夏轉,聲掃碧霄寒。《題竹》
6、瀟灑城東樓,繞樓多修竹。森然一萬竿,白粉封青玉。《東樓竹》
7、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8、澗影見藤竹,潭香聞芰荷。
9、茅舍竹籬邊,雀噪晚枝時節。一陣暗香飄處,已難禁愁絕。《好事近》
10、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東。
11、丘壑誰堪話碧鮮,靜尋春譜認嬋娟。會當小殺青瑤簡,圖寫龜魚把上天。《竹十一首·其十》
12、雨后龍孫長,風前鳳尾搖。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干霄。《題畫竹》
13、秋日白沙館對竹【唐】許渾蕭蕭凌雪霜,濃翠異三湘。疏影月移壁,寒聲風滿堂。卷簾秋更早,高枕夜偏長。忽憶秦溪路,萬竿今正涼。
14、上皇朝罷酒初酣,寫出梅花蕊半含。惆悵汴宮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15、夜深知雪驟,時聞折竹聲。
二、描寫雪雀的詩句
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野橋梅幾樹,一點風來特地忙。
夜深知雪重。”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騷人閣筆費評章,一種清孤不等閑。
鷗鷺飛難辨。
落盡瓊花天不惜,
有雪無詩俗了人,復見窗戶明,雪卻輸梅一段香。
半空舞倦居然嬾。
溪深難受雪,沙汀望莫分。
雪望
洪升(清)
寒色孤村暮,偏於薄暮發寒光,復見窗戶明。
《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
雪梅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時聞折竹聲。
山中雪后
鄭燮(清)
晨起開門雪滿山。
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雪晴云淡日光寒,山凍不流云。
觀雪
楊萬里(宋)
坐看深來尺許強。
檐流未滴梅花凍,
與梅并作十分春,悲風四野聞,并是白紛紛,
獨釣寒舟雪。
梅須遜雪三分白,
萬徑人蹤滅。
日暮詩成天又雪。
夜深知雪重。
孤舟蓑笠翁,封它梅蕊玉無香,時聞折竹聲
三、描寫春山,春水的詩句
描寫春水的詩句:
http://**question/*
描寫春山的詩句:
《生查子·春山煙欲收》
五代
牛希濟
春山煙欲收,天淡星稀小。
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感舊》
年代: 清 作者: 黃景仁
從此音塵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煙。
淚添吳苑三更雨,恨惹郵亭一夜眠。
詎有青馬緘別句,聊將錦瑟記流年。
他時脫便微之過,百轉千回只自憐。
《樊江》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手中一卷養魚經,又向樊江上草亭。
朝雨染成新漲綠,春煙澹盡遠山青。
榜舟不厭頻來往,岸幘常須半醉醒。
賦罷新詩自高詠,滿汀鷗鷺欲忘形。
希望你滿意……!
四、描寫樹掛的詩句
寫樹的詩句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3.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4.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5.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6.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7.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8.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10.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1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12.岸頭樹子直如筠,誰遣相招住水濱。
五、高啟描寫秋樹的詩句
有關高啟描寫秋樹的詩如下:
《妾薄命》
寂寞復寂寞,秋風吹羅幕。玉階有微霜,桂樹花已落。
昔為卷衣女,承歡在瑤閣。棄魚感淚多,當熊慚力弱。
寧知色易老,難求黃金藥。宮深去天遠,憂思將何托?
君恩非不深,妾命自輕薄。微軀愿有報,和親死沙漠。
《涼州詞二首》其二
關外垂楊早揣秋,行人落日旆悠悠。隴山高處愁西望,只有黃河入海流。
《寒夜吟》
月下凍痕生綠井,隔林霜片飛無影。樹枝風息轉迎寒,愁人如鳥棲未安。
夜短夜長應獨覺,熒熒殘燭嗚嗚角。
供參考。
六、描寫酡顏的詩句
宋代是回文詩創作的鼎盛時期.一代文豪蘇軾曾在夢中作過兩首詩與茶有關的回文詩,詩前有序,記載了一個大雪初晴的夢境.在夢中詩人以雪水烹煮小團茶,并有美麗的女子唱著動聽的歌,詩人邊飲茶邊作詩:
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巖.(其一)
空花落盡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
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頭晴窗.(其二)
這是兩首通體回文詩,可以倒讀出下面的兩首,極為別致.
巖空落雪松驚夢,院靜凝云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點亂,纖纖捧碗玉顏酡.(其一)
窗晴頭碾小團龍,活火新甌淺焙紅.
江漲雪融山上日,缸傾酒盡落花空.(其二)
在我的家鄉蕭縣天門寺白馬王墓南側絕壁上也有一首回文詩,全文是:
前來翠靄積煙村,興觸詩人醉灑樽.
懸澗水聲琴入韻,列屏山景畫留痕.
泉飛帶雨穿虹架,樹曲盤崖抱石吞.
天接路高登步步,煙云起落碧當門.(其一)
倒讀則是:
門當碧落起云煙,步步高登路接天.
吞石抱崖盤曲樹,架虹空雨帶飛泉.
痕留畫景山屏列,韻入琴聲水澗懸.
樽酒醉人詩觸興,村煙積靄翠來前.(其二)
此詩是民國時期蕭縣兩任知縣賴以平所作,高度贊美了秀麗皇藏山水.然而稱奇之處不僅因為它是通體回文詩,而且正讀、倒讀時各刪去每句前兩字,就成了下面兩首回文詩;堪稱回文詩中的絕品.
翠靄積煙村,詩人醉灑樽.
水聲琴入韻,山景畫留痕.
帶雨空虹架,盤崖抱石吞.
路高登步步,起落碧當門.(其三)
七、描寫枯木逢春的詩句
名人名言
枯木逢春名言 經典語錄 名人名言
枯木逢春的名言
枯木逢春,萌芽便發。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這兩句大意是:枯樹遇到春天,便萌芽生葉,又恢復了勃勃生機。人們常用“枯木逢春”比喻瀕臨絕境的人遇到了救星,又有了生路。
清代文學家 魏秀仁 《花月痕》
古樹春風入,陽和力太遲,莫言生意盡,更引萬年枝。 枯木逢春名言
唐·崔道融《古樹》。陽和:指春氣和煦。太遲:極緩。生意:生機,生命力。引:拉長,伸長。這幾句的大意是:春風吹入古樹間,風力極緩,春氣和煦,不要以為古樹的生命力已盡,而今它又舒展開自己那萬年不衰的老枝。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古樹也呈現出勃勃生機。“更引萬年枝”可用來描寫古樹,也可用“枯木逢春”的意境形容某種重新獲得生機的人或事物。
唐末詩人 崔道融 《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