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個有點小黃搞笑改編詩歌
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來到烤鴨店。
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沒帶錢。
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
夜來大狗熊,誰也跑不了。
李白乘舟不給錢,
船夫一腳踢下船。
桃花灘水深千尺,
不知李白死沒死。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孤家寡人欲斷魂
借問美女何處有
牧童遙指三里屯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毛詩-大序》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云:“詩者,吟詠性情也”。只有一種用言語表達的藝術就是詩歌。
二、搞笑的笑話,古詩詞,不要黃的
防蚊妙法 有人被夏日蚊蟲所苦,朋友告訴他說:“用麻布兩層做成夾被蓋,就可防蚊。”
那人問為什么,朋友說: “等它來叮時,把上邊一層麻布向邊上一扯,扯歪蚊子的嘴。傷筋動骨,要一百二十天休養,等它嘴好起來時,天氣也涼了。”
——明?醉月子《精選雅笑》 不敢空擾 蘇東坡和黃庭堅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們打面餅吃。
二人商量好,這次打餅,不告訴寺中的佛印和尚。過了一會兒,餅熟了,兩人算過數目,先把餅獻到觀音菩薩座前,殷勤下拜,禱告一番。
不料佛印預先已藏在神帳中,趁二人下跪禱告時,伸手偷了兩塊餅。蘇軾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兩塊餅,便又跪下禱告說:“觀音菩薩如此神通,吃了兩塊餅,為何不出來見面?” 佛印在帳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與你們合伙做幾塊吃吃,豈敢空來打擾?” ——明?無名氏《華筵趣樂談笑酒令》 貪酒 從前觀音菩薩告誡呂洞賓說:“當初,你三次醉倒在岳陽樓,這是好酒;私自度何仙姑,這是好色;在鼎州賣墨,這是貪財;飛劍斬黃龍,這是尚氣。
現在既然成了仙,為何不戒除酒色財氣?” 呂洞賓便攻擊觀音說:“你既然不好酒,為何旁邊有凈瓶?你既然不好色,養這童男童女干什么?你既然不貪財,為何要全身金妝?你既然不尚氣,為何降伏大鵬?” 觀音被搶白得無奈,便將茶盞、凈瓶朝呂洞賓打來。洞賓笑道: “就你這一瓶兩盞,也打不倒我!” ——明?無名氏《華筵趣樂談笑酒令》 瓶飲也行 從前,有個人嘴饞貪杯。
他在京城經商時,遇到一個過去的熟人。這熟人并無心請他回家吃飯,只在路上說話。
貪酒的人見狀便說:“我該到貴寓去拜望一下,口渴心煩,或茶或酒,可借一杯止渴。” 熟人說:“我家離得很遠,不敢煩勞您光臨。”
貪酒人說: “諒也不過只有二三十里,不遠。” 熟人說:“我家地方狹窄,怕是不方便。”
貪酒人說:“只要能張得開口就行。” 熟人又說:“我家器皿不全,沒有杯子。”
貪酒人馬上說道: “憑咱們二人的交情,用瓶子飲就行。” ——明?無名氏《華筵趣樂談笑酒令》 嘲不識羞 從前一個讀書人作詩說:“風吹柳線千條綠,日照桃花萬點紅。”
旁邊一個人說:“這詩的意境不好,我給你修改一下才好。”作詩人說:“你若能修,就請自己作一首。”
修改的人說: “作者不修(羞),修(羞)者不作。” ——明?無名氏《華筵趣樂談笑酒令》 三句半 有位讀書人名叫西坡,善作十七字詩。
有一年大旱,太守正在帶領一些僚屬百姓舉行儀式求雨,西坡作詩道: 太守祈雨澤,萬民多感德。 昨夜推窗看,見月! 太守聽了大怒,讓他作詩自嘲。
他便把自己和蘇東坡相聯系,脫口答道: 古人號東坡,今人號西坡。 若將兩人比,差多。
后來,太守將他發配到云陽。臨行之前,他舅舅來送行。
他舅舅瞎了一只眼睛。于是西坡又作詩說: 發配到云陽,見舅如見娘。
兩人齊下淚,三行。 到了云陽之后,當地的長官挺喜歡他的詩,就讓他試作一首,他又脫口而出: 環佩響丁當,夫人出后堂。
金蓮三寸小,橫量。 ——清?獨逸窩退士《笑笑錄》 罵狗 一個小叫花子腿已生瘡腐爛,臥在街上休息。
一只狗跑來舔他的腿。叫花子罵道: “畜牲這樣急,早晚是你的食,忙什么?” ——清?陳皋謨《笑倒》 抽頭錢 有人好賭,家產輸光了,只好上吊。
忽然見一個吊死鬼在梁上叫:“快拿頭來!”這人說道: “虧你開得了口!我輸到這個地步了,還要問我抽頭!” ——清?陳皋謨《笑倒》 打得好 有個女人與和尚私通,被丈夫察覺了。有一天,丈夫因別的事打了妻子,和尚正好從他門口過,便進來勸解,丈夫便連和尚一起揍了一頓。
和尚挨了打,便向官府告狀。官不受理,只在狀子上寫道: “并州剪子揚州絳,蘇州鞋子云南刀。”
和尚不解其意,去問一個秀才。秀才看了告訴他:“這是說‘打得好,打得好’。”
——清?陳皋謨《笑倒》 烏龜老爹 有個老頭,很討厭有人在他家屋外墻角處撒尿,便在墻上畫了一個烏龜,并寫道:“撒尿者此物也。”有個人沒看見,又在那里撒尿,恰好被老頭撞見。
老頭指著墻上罵道:“你眼睛不瞎,也不看看!”撒尿的人慌忙答道: “我沒看見老爹在這里!” ——清?陳皋謨《笑倒》 偷來的碗 一家請客,桌上擺的多是骨頭,肉卻少見。客人問道: “府上的碗莫非是偷來的?”主人驚問緣故,客人說: “我曾聽見鄰居家罵:誰偷我的碗拿去盛骨頭!” ——清?陳皋謨《笑倒》 在里面吃 客人在外面坐,到了吃飯的時間還不走。
主人便潛入里屋吃飯。客人在外面大聲說: “好一座客廳,可惜許多梁柱都被蟲蛀壞了!” 主人聽了忙出來問:“在哪里?”客人說: “他在里面吃,外面怎能知道?” ——清?陳皋謨《笑倒》 殺得向上些 一個死刑犯臨斬首時,對劊子手說:“殺只管隨你殺,只是求你殺在脖子略向上些。”
劊子手問什么緣故,死囚答道:“我脖子上正長了一個癤子,若殺在癤子上,豈不更疼?” ——清?石成金《笑得好》 說官歇后語 一個官很惱悶,旁邊的衙役看見了,向同伴作歇后語說:“這個遢頭判兒狗頭狗呢!” 他在“判”后隱一“官”字,第二個“狗”后隱一“腦”字,與“惱”諧音,。
三、詼諧幽默點的詩有嗎
哈哈 幽默的詩,那就是打油詩了,先來個張打油的代表作,《詠雪》:“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后世常見有人仿效他作這類詩。宋代有位姓陸的蘇州人也作《詠雪》詩云:“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漲價。
板凳當柴燒,嚇得床兒怕。”這首詩與張打油的《詠雪》詩可謂同工異曲。
清代某醫士也曾作《詠雪》詩云:“昨夜北風寒,天公大吐痰。東方紅日出,便是化痰丸。”
詩人想象固然奇特,但用痰比喻雪片,不能給人以美感。因此這首詩要遠遜于張打油的《詠雪》詩。
還有北宋元符年間皇族宗室有位被稱為滔大使的作詩云:“誰把鵝毛滿處扌尋?玉皇大帝販私鹽。 ”明代山東趙秉忠詩云:“剪碎鵝毛空中舞,山南山北不見土。”
等,都比喻形象,寫得風趣幽默。 明代進士吳蘭擅長詩詞,且性情幽默詼諧。
愛作打油體詩,極其風趣。一天,一位富翁拿著一幅觀世音像來請他題詩。
吳蘭見畫上畫著觀世音菩薩,旁邊有仙鶴和凈瓶,瓶中插著柳枝,就揮筆題云:“一個好奶奶,世間真罕有。 左邊一只雞,右邊一瓶酒。
只怕蒼蠅來,插上一枝柳。”他用如此淺近的游戲口吻來寫觀音,對虔誠的信佛者來說是極不嚴肅的。
那位富翁非常生氣,又不好當面發作,無趣地離去。還有一次,某人拿了一幅壽星圖請吳蘭題詩。
圖上畫著高額頭的壽星老人,還有蒼松、明月、白鹿、仙鶴、靈龜等吉祥的動物。 吳蘭看罷,題七言絕句一首:“一枝松遮半邊月,一只黃狗帶著雪。
若無老翁持杖趕,老鷹飛來抓去鱉。”這樣,一幅莊嚴的壽星圖就變得十分滑稽可笑了。
北宋的佛印和尚博學多才,且性情幽默風趣。一天,佛印和尚和蘇東坡、黃庭堅在一起飲酒。
蘇東坡興個酒令,說每人當場作一首“忙”詩,作得不好者飲酒。 于是他先開始:“家有三箔蠶,沒有一葉桑,眼見春將半,看你忙不忙。”
黃庭堅接著說:“家有三畝田,沒有一棵秧,眼見夏將半,看你忙不忙。”蘇東坡心想,我們把農桑都說過了,看你佛印還有什么忙的。
這時,佛印不慌不忙地說:“和尚偷婆娘,脫衣剛上床,丈夫外邊叫,看你忙不忙。 ”蘇、黃二人聽后大笑不止,一致認為佛印說的事最忙,兩人各認罰一杯酒。
常見的幽默詩還有很多,唐代某無名士寫打油詩云:“山上栽個拔地橛,攮進青天大半截。不是女媧將天補,窟窿掉下老天爺。”
又有一首《詠日》詩云:“一輪紅日涌崔巍,就像圓圓大鍋盔。 東方一天出一個,西方落了一大堆。”
還有一首《詠雷電》詩云:“雷聲陣陣響連天,想是天公要吸煙。怎知老天把煙吸,一閃一閃打火鐮。”
詩中提到的“鍋盔”是一種大餅,又圓又厚,陜西人叫它“鍋盔”。“火鐮”是古代用來取火的一種工具,靠金屬與火石的快速摩擦打出火星,引著棉紙,再用嘴吹棉紙生出火苗用于點煙做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