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美山川之美的詩句有哪些
1. 宋·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 宋·蘇軾《初入廬山三首其一》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懷清賞,神游杳藹間。
如今不是夢,真個在廬山。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識故侯。
3. 明·湯賓尹《同友人游黃山》
冒雨穿山羨未曾,息肩無寺寺無僧。
寬圍白浪身千葉,峭入青天手一藤。
龍吼藥爐舂急杵,猿調茶鼎煮孤燈。
與君伸腳量峰磧,踏著云光不記層。
4. 唐·王昌齡《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飲對瀟湘,從此歸舟客夢長。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5. 清·袁枚《獨秀峰》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二、描寫山川之美的詩句
詩中河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關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云間》)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8.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詩中江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6.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三、古時候贊美山川景色美麗的詩句
以下是20句古人贊美天地山水的詩句
1. 雄雞一聲天下白--唐. 李賀《致酒行》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 --(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4.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6.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7.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1.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令》
12.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宋.蘇軾《題西林壁》
1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15.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17.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8.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1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20.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四、贊美“山川景色美麗”的詩句有哪些
1、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張道洽《嶺梅》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5、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8、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
代人賦》 12、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細雨中——宋.釋仲殊《絕句》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
五、有關祖國山川美的詩句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注釋]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常籠罩著云煙而得名.3.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4.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簡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夸張,寫山的高峻.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后人有深遠的影響.。
六、古人贊美山川的詩句有哪些
依、山川杳茫茫 明 劉基 《懷》 貳、山川亦自聲氣 明 張明弼 《六賢祠》 三、西北山川入雍 明 陳鶴 《送張伯純關》 四、待幸山川望久 明 陳束 《泗鼎行贈戴水部》 5、山川隔淮楚 明 程玄輔 《懷楊儀部君謙》 陸、山川阻絕道路 明 崔慶昌 《李少婦詞》 漆、山川修且廣 明 戴良 《送劉仲脩》 吧、山川變易 明 戴良 《營丘》 9、山川奇勝納胸臆 明 杜瓊 《題畫贈莫文輝》 依0、骨肉限山川 明 豐坊 《除夕》 依依、山川聞問隔 明 馮夢禎 《馀溪舟寄訊章元禮吏部雪》 依貳、山川路遠非惡 明 高啟 《太白三章》 依三、山川效靜谷 明 高啟 《駕親祀丘選射齋宮奉御制韻》 依四、山川寂寞衣冠淚 明 高啟 《早春寄王行》 依5、屏山川記 明 高叔嗣 《文水縣驛壁讀王司仆德徵詩其韻》 依陸、莫教云雨暗山川 明 顧璘 《初岳陽期登岳賦》 依漆、山川幾經歷 明 何孟春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依吧、南山川鏡新 明 皇甫濂 《春》 依9、山川灞容 明 皇甫汸 《承候駕四首》 貳0、山川代英靈盡 明 李東陽 《哭青溪倪太宰先》 貳依、采藥窮山川 唐 李白 《留別廣陵諸公 (作留別邯鄲故)》 貳貳、我行山川異 唐 杜甫 《都府》 貳三、(第三拍)山川路誰記 唐 劉商 《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 貳四、山川萬復邊戍 唐 劉商 《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 貳5、縮走山川 唐 韋渠牟 《雜歌謠辭·步虛詞》 貳陸、山川勤遠略 唐 張九齡 《奉圣制送尚書燕公赴朔》 貳漆、山川亙百重 唐 楊炯 《途》 貳吧、山川滿目淚沾衣 唐 李嶠 《汾陰行》 貳9、秦山川似鏡 唐 沈佺期 《興慶池侍宴應制》 三0、俯臨秦山川 唐 李泌 《奉圣制重陽賜聊示所懷》 三依、山川秀氣 唐 王維 《晦游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用各六韻》 三貳、洞曉山川與儔 唐 王昌齡 《箜篌引》 三三、別間山川 唐 韋應物 《七夕》 三四、山川蕭條極邊土 唐 高適 《燕歌行》 三5、山川空形 唐 劉禹錫 《金陵懷古》 三陸、山川氣概卑 唐 貫休 《讀《杜工部集》二首》 三漆、張玉粒種山川 唐 呂巖 《七言》 三吧、葫蘆隱山川 唐 呂巖 《七言》 三9、山川醉壺放 唐 呂巖 《七言》 四0、二升鐺內煮山川 唐 呂巖 《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