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尾字為春的詩句
春 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觀永樂公主入番
唐 - 孫逖
邊地鶯花少,
年來未覺新。
美人天上落,
龍塞始應春。
贈范曄
陸凱
折花逢驛使,
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
聊寄一枝春。
雪梅: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
二、以詩句結尾的作文結尾
引用與主題密切相關的詩句作結能起到畫龍點睛、深化主題的作用。如2005年以“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為話題的湖北高考優秀作文《一雙童鞋》的結尾:?
是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不就昭示著豪邁的超然般的幸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就闡述著閑適超然般的幸福?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不就演繹著狂傲超然般的幸福? 啊,一雙童鞋,超然一點,幸福多多。
在敘述完一雙童鞋的故事后,引用名句揭示該故事暗含的生活哲理——要有超然的生活態度,三聯名句組成的排比段強化了“超然一點,幸福多多”的文章主旨。?
在文章開頭和結尾引用詩句能起到首尾呼應、結構縝密、突出主題的作用。如2005年湖北高考滿分作文《菊花人生》的開頭和結尾:
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間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閑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
……
在陶淵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對人生、對自然的真愛,這真愛是他對超越平常的人生的與眾不同的詮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讓我們分明地看到了超凡脫俗的陶淵明,端一盅菊花茶,悠然地品味著他的菊花“出入”的人生!?開篇勾勒出一幅陶淵明沉醉幽菊的素描,引用《飲酒》詩中名句刻意描摹其坦然歸隱山林的“出”世形象。結尾又引用《飲酒》詩中名句描繪其與幽幽香菊為伴,表現其與眾不同的清閑與曠達。首尾圓合,讓人拍案叫絕。?
“以詩為文”既創造了詩情畫意般的美,提高了作文的文化品位和藝術魅力,又給閱卷教師“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良好印象,讓讀者一見鐘情,進而獲得高分。
三、尾字是城的詩詞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賦得古原草送別》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李白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李白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與君況是經年別,暫到城來又出城。——《送元八歸鳳翔》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茅舍荒涼舊固陵,漢王城對楚王城。——《固陵道中三首》 年代:宋 作者: 文天祥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望薊門》 年代:唐 作者: 祖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觀獵》 年代:唐 作者: 王維
邊日沉殘角,河關截夜城。----《送徐員外赴河中》 年代:唐 作者: 賈島
雨霧蒸秋岸,浪濤震夜城。----《送李使君赴瓊州兼五州招討使》 年代:唐 作者: 無可
避災朝穿晉帝屋,逃亂夜入楚王城。----《寶劍篇》 年代:唐 作者: 李嶠
海魚朝滿市,江鳥夜喧城。----《送王汶宰江陰》 年代:唐 作者: 張循之
海魚朝滿市,江鳥夜喧城。----《送王汶宰江陰》 年代:唐 作者: 包何
收拾眉尖眼尾情。夜來真個夢傾城。----《鷓鴣天》 年代:宋 作者: 石孝友
江連惡溪路,山繞夜郎城。----《送蠻客》 年代:唐 作者: 張籍
印馬秋遮虜,蒸沙夜筑城。----《塞下曲》 年代:唐 作者: 姚合
引笛秋臨塞,吹沙夜繞城。----《詠風》 年代:唐 作者: 張祜
殊憶好僧招不及,夜來倉卒鎖嚴城。 ----《相國隴西公南征,能以留務獨宿府城作》 年代:唐 作者: 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