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求佛的詩詞
一棵開花的樹----摘自《席慕蓉詩集》
作者: 席幕蓉
如何讓我遇見你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于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二、求佛經中經典句子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佛曰: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
佛曰: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佛曰:菩提并無樹,明鏡亦無臺,世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問曰:“為何人有善惡之分?”
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問曰:“如何能靜?如何能常?”
佛曰:“尋找自我。”
問曰:“世間為何多苦惱?”
佛曰:“只因不識自我。”
問曰:“人為何而活?”
佛曰:“尋根。”
問曰:“何謂之根?”
佛曰:“不可說。”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佛曰:剎那便是永恒。
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佛曰: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
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三、關于求佛的詩詞
詩詞: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你終于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出處:出自當代詩人席慕蓉的《一棵開花的樹》。 作者簡介: 席慕蓉,女,祖籍內蒙古,出生在四川,童年在香港度過,成長在臺灣。
臺灣師范大學藝術系畢業后,赴比利時深造。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于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
專攻油畫,曾獲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1968年歐洲美協兩項銅牌獎及1987年臺灣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等。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2007年12月22日,在福建參加“海峽詩會”的席慕容披露了這首詩的創作經過。
她回憶說,當時自己在臺灣國立新竹師范學院教書。 有一次在5月坐火車經過苗栗的山間,當火車從一個很長的山洞出來以后,她無意間回頭朝山洞后面的山地上張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開滿了白色的花。
“那時候我差點叫起來,我想怎么有這樣一棵樹,這么慎重地把自己全部開滿了花,看不到綠色的葉子,像華蓋一樣地站在山坡上。 可是,我剛要仔細看的時候,火車一轉彎,樹就看不見了。”
就是這棵真實地存在于席幕容生命現場里的油桐,讓她念念不忘。她心想,如果沒有自己那一回頭的機緣,樹上的花兒是不是就會紛紛凋零?這促使她寫下了《一棵開花的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一棵開花的樹。
四、關于“拜佛”的詩句有哪些
1、《竹枝詞·避人低語卜金錢》--王叔承
原文選段:
避人低語卜金錢,侵曉焚香拜佛前。
見說嘉陵江水惡,莫教風浪打郎船。
釋義:
世上的人為了避開他人的冷言冷語出錢卜卦算命,天色漸明之時到神佛面前燒香磕頭。常常聽人說嘉陵江的水患那么惡,也從不教唆風浪去拍打年輕人的渡船。
2、《和馬大夫辟佛五首》其一-- 胡宏
原文選段:
真諦休談欲度人,度人先自正其身。
釋義:
不要總想著拿真理去教導別人,想要教導別人之前還需要完善自己的修身。
3、《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歐陽修
原文選段:
春巖瀑泉響,夜久山已寂。
明月凈松林,千峰同一色。
釋義:
春天的巖石上,瀑布嘩嘩再響,夜已經深了,動物都已休息。山峰歸于寂寥,明月照在夜晚的松林上,在月光的照耀下,靜謐松林顯得那么干凈。夜色籠罩在巍峨的群山上,遠遠的看去,就好像一個顏色。
擴展資料:
拜佛含有四層意義:
1、感應禮拜:為了求佛、菩薩保佑,賜給幸運,免除災難,求佛接引超度,感謝恩德。
2、恭敬禮拜:對三寶恭敬,或為了感恩、崇敬,這種禮拜是從內心至誠懇切的自發產生的。
3、懺悔禮拜:也就是為懺悔而禮拜。能做懺悔禮拜的人,必定已是謙虛,或正在學習謙虛的人,因此,懺悔禮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變人的氣質,使人變得溫和、謙沖
4、無相禮拜:無相拜佛是一無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個層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體驗自己在拜的每一個動作,指揮著自己的身體在拜;進入第二個層次則是知道自己在拜,體驗自己在拜,但是指揮的心已經沒有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拜佛
五、求佛經經典句子.
經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典二:不可說。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典五: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六、求佛主保佑的句子
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諸世尊,當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從無始生死以來,所做眾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見取隨喜。五無間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應墮地獄,惡鬼畜生,諸余惡趣,邊地下賤,及蔑(miè)戾(lì)車,如是等處。所作罪障,今皆懺悔。今諸佛世尊,當證知我,當憶念我。我復于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凈戒,乃至施與畜生一摶(tuán)之食。或修凈行所有善根。成就眾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無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計籌量,皆悉回向阿耨(nòu)多羅三藐三菩提。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眾罪皆懺悔,諸福盡隨喜,及請佛功德,愿成無上智。去來現在佛,於眾生最勝,無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禮。
想免費皮膚變白嗎?
抄寫法華經吧
抄寫僧伽吒經
有法門名僧伽吒。若此法門在閻浮提。有人聞者。悉能除滅五逆罪業。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一切勇。于汝意云何。若人聞此法門福德之聚。過于一佛福德之聚。一切勇白佛言。云何世尊。佛告一切勇。如恒河沙等諸佛如來所有福德。若人聞此法門。所得福德亦復如是。一切勇。若人得聞如是法門。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不退轉。見一切佛。一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惡魔不惱。一切善法皆得成就。
若有人以凈信心讀誦此法門福多于前。九十五劫自識宿命。六萬劫中為轉輪王。于現在世人所敬重。刀不能害。毒不能傷。妖蠱不中。臨命終時。得見九十五億諸佛。安慰之言。汝莫怖畏。汝在世時聞僧伽吒法門。九十五億佛。各將其人至其世界。一切勇。況復有人得具足聞如是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