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冬天抒情詩句
1)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____蘇軾《西江月·梅花》
2)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____王維《觀獵》
3)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____道源《早梅》
4)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 夜寒不近流蘇,只憐他、后庭梅瘦。____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
6) 向來冰雪凝嚴地,力斡春回竟是誰?____陸游《落梅》
7) 千點寒梅曉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____楊慎《鷓鴣天·元宵后獨酌》
8) 去年相送,馀杭門外,飛雪似楊花。____蘇軾《少年游·潤州作》
9)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____韋元甫《木蘭歌》
10)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____陸游《梅花絕句》
冬天的詩句大全:
1)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____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2)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 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____李邴《漢宮春·梅》
4) 飛雪過江來,船在赤欄橋側。____呂渭老《好事近·飛雪過江來》
5)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____張孜《雪詩》
6) 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____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7) 將軍狐裘臥不暖,都護寶刀凍欲斷。____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8) 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人骨。____杜甫《悲青坂》
9) 松雪飄寒,嶺云吹凍,紅破數椒春淺。____周密《獻仙音·吊雪香亭梅》
10)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____盧綸《李端公 / 送李端》
11) 記玉關踏雪事清游,寒氣脆貂裘。____張炎《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游》
12) 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____杜甫《歲暮》
13) 風送梅花過小橋,飄飄。____趙顯宏《晝夜樂·冬》
14)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____向子諲《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15)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____白居易《村居苦寒》
16)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____柳宗元《早梅》
17) 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____李頎《少室雪晴送王寧》
18) 冰雪襟懷,琉璃世界,夜氣清如許。____黃升《酹江月·夜涼》
19)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____蘇軾《浣溪沙·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20) 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____李白《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21) 晴浦晚風寒,青山玉骨瘦。____董以寧《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讀《巫山一段云》)》
22)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____李白《北風行》
23) 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____白居易《雪夜小飲贈夢得》
24)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____白居易《早冬》
25) 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沙游女。____柳永《夜半樂·凍云黯淡天氣》
26)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____李頎《古從軍行》
27)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____謝靈運《歲暮》
28)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____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29) 西風滿天雪,何處報人恩。____齊己《劍客》
30) 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枝雪。____范成大《霜天曉角·梅》
31)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____李益《從軍北征》
二、有關冬日抒懷的古詩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關于冬天的古詩: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3、《雪梅》【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4、《送盧員外》【唐】薛濤 玉壘山前風雪夜,錦官城外別離魂. 信陵公子如相問,長向夷門感舊恩. 5、《觀獵》【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6、《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7、《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8、《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9、《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10、《北風行》【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11、《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2、《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13、《學劉公干體》【南北朝】鮑照 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集君瑤臺上,飛舞兩楹前. 茲晨自為美,當避艷陽天.艷陽桃李節,皎潔不成妍. 14、《村雪夜坐》【唐】白居易 南窗背燈坐,風霰暗紛紛.寂寞深村夜,殘雁雪中聞. 15、《子夜四時歌》【南北朝】南朝民歌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 16、《和樂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書》【唐】劉禹錫 洛城無事足杯盤,風雪相和歲欲闌. 樹上因依見寒鳥,坐中收拾盡閑官. 笙歌要請頻何爽,笑語忘機拙更歡. 遙想兔園今日會,瓊林滿眼映旗竿. 17、《寒梅詞》【唐】李九齡 霜梅先拆嶺頭枝,萬卉千花凍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風雪苦相欺. 18、《長安冬日》【唐】杜荀鶴 近臘饒風雪,閑房凍坐時.書生教到此,天意轉難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還應公道在,未忍與山期. 19、《獨酌》【唐】杜牧 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 20、《風雪中作》【唐】白居易 歲暮風動地,夜寒雪連天.老夫何處宿,暖帳溫爐前. 兩重褐綺衾,一領花茸氈.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穩眠. 是時心與身,了無閑事牽.以此度風雪,閑居來六年. 忽思遠游客,復想早朝士.踏凍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為身君父,身為心臣子.不得身自由,皆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方寸語形骸,吾應不負爾. 21、《商州客舍》【唐】孟郊 商山風雪壯,游子衣裳單.四望失道路,百憂攢肺肝. 日短覺易老,夜長知至寒.淚流瀟湘弦,調苦屈宋彈. 識聲今所易,識意古所難.聲意今詎辨,高明鑒其端. 22、《鐘陵夜闌作》【唐】韋莊 鐘陵風雪夜將深,坐對寒江獨苦吟. 流落天涯誰見問,少卿應識子卿心. 23、《大雪歌》【唐】李咸用 同云慘慘如天怒,寒龍振鬣飛乾雨. 玉圃花飄朵不勻,銀河風急驚砂度. 謝客憑軒吟未住,望中頓失縱橫路. 應是羲和倦曉昏,暫反元元歸太素. 歸太素,不知歸得人心否? 24、《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樓》【唐】張義方 恰當歲日紛紛落,天寶瑤花助物華. 自古最先標瑞牒,有誰輕擬比楊花. 密飄粉署光同冷,靜壓青松勢欲斜. 豈但小臣添興詠,狂歌醉舞一家家.。
三、關于冬天抒情詩句
1)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____蘇軾《西江月·梅花》 2)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____王維《觀獵》 3)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____道源《早梅》 4)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 夜寒不近流蘇,只憐他、后庭梅瘦。
____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 6) 向來冰雪凝嚴地,力斡春回竟是誰?____陸游《落梅》 7) 千點寒梅曉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____楊慎《鷓鴣天·元宵后獨酌》 8) 去年相送,馀杭門外,飛雪似楊花。
____蘇軾《少年游·潤州作》 9)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____韋元甫《木蘭歌》 10)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____陸游《梅花絕句》 冬天的詩句大全: 1)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____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2)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 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____李邴《漢宮春·梅》 4) 飛雪過江來,船在赤欄橋側。
____呂渭老《好事近·飛雪過江來》 5)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____張孜《雪詩》 6) 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
____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7) 將軍狐裘臥不暖,都護寶刀凍欲斷。____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8) 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人骨。
____杜甫《悲青坂》 9) 松雪飄寒,嶺云吹凍,紅破數椒春淺。____周密《獻仙音·吊雪香亭梅》 10) 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____盧綸《李端公 / 送李端》 11) 記玉關踏雪事清游,寒氣脆貂裘。____張炎《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游》 12) 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
____杜甫《歲暮》 13) 風送梅花過小橋,飄飄。____趙顯宏《晝夜樂·冬》 14) 江南江北雪漫漫。
遙知易水寒。____向子諲《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15)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
____白居易《村居苦寒》 16)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____柳宗元《早梅》 17) 行人與我玩幽境,北風切切吹衣冷。
____李頎《少室雪晴送王寧》 18) 冰雪襟懷,琉璃世界,夜氣清如許。____黃升《酹江月·夜涼》 19) 細雨斜風作曉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____蘇軾《浣溪沙·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20) 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
____李白《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21) 晴浦晚風寒,青山玉骨瘦。____董以寧《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讀《巫山一段云》)》 22)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____李白《北風行》 23) 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____白居易《雪夜小飲贈夢得》 24)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____白居易《早冬》 25) 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沙游女。____柳永《夜半樂·凍云黯淡天氣》 26) 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____李頎《古從軍行》 27)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____謝靈運《歲暮》 28)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____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29) 西風滿天雪,何處報人恩。____齊己《劍客》 30) 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枝雪。
____范成大《霜天曉角·梅》 31)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____李益《從軍北征》。
四、誰能幫我寫一些關于冬天的詩句
冬天的午后
(幾米)
只有在樹葉掉光的冬日,
才可以躺在柔柔軟軟的落葉上,
才可以看到一整片的藍天和白云,
才可以有一個沒有知了、小蟲吵鬧的下午。
曬曬太陽,做一個白日夢。
冬天的詩
(羅伯特.伯萊)
冬天的螞蟻顫抖的翅膀
等待瘦瘦的冬天結束。
我用緩慢的,呆笨的方式愛你,
幾乎不說話,僅有只言片語。
是什么導致我們各自隱藏生活?
一個傷口,風,一個言詞,一個起源。
我們有時用一種無助的方式等待,
笨拙地,并非全部也未愈合。
當我們藏起傷口,我們從一個人
退縮到一個帶殼的生命。
現在我們觸摸到螞蟻堅硬的胸膛,
那背甲。那沉默的舌頭。
這一定是螞蟻的方式
冬天的螞蟻的方式,那些
被傷害的并且想生活的人的方式:
呼吸,感知他人,以及等待。
五、冬日抒懷的詩詞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望月懷遠》 作者: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宋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玉階怨》 【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關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把酒問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明月夜留別》【唐】李冶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別后相思人似月,云間水上到層城。
關于 中秋的詩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唐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全唐詩》)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詩》)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全唐詩》)。
六、關于雪的抒情詩歌
- 雪,來自天籟,無聲無息。
冬季因它而美麗無限,自然因它而繽紛多彩,世界因它而純潔唯美!我,是一朵雪花,我來了,你在哪里? 雪 一片 一片 繽紛天地 雪 一朵 一朵 寂靜成花 雪 落寞整個世界 落寞整個冬天 落寞整個心事 雪 為愛而生 為心而生 為美而生 雪 是人生中的一首溫暖玲瓏唯美的小詩 永遠讓人感動 雪 是自然中的一朵瑰麗靈異純潔的小花 永遠讓人傷懷 雪 是生命中的一滴清澈晶瑩透亮的眼淚 永遠刻骨銘心 雪無聲大地有聲 雪無語大地有語 雪無心大地有心 誰能感知你的情懷 誰能領略你的純凈 誰能留住你的身影 心中有愛心中就有雪 心中有雪心中就有淚 這冬這雪這寂靜美麗的世界 打好背包,一個人在這個冬季,在這個雪天出發,在這寂寞的時刻,和心一起遠行,和夢一起遠行。 每個人,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樹林。
清晨,心是透明的,踏露漫步,腳下柔柔軟軟,那是季節的溫暖;日暮,心是質白的,踏月靜立,身邊悉悉索索,那是落葉的絮語;夢里,心是飄蕩的,踏雨而行,隧道幽深而漫長,那是天邊的吶喊。風中搖曳的是誰的歌謠,樹上鐫刻的是誰的名字,生命的路橋上,又是誰在凝望,誰在等待! 冬天,是一個冷漠而美麗的季節。
水瘦山寒,沉寂了多少綠意多少喧囂,是一片空白也是一段寫意;風狂雪舞,肆虐了多少繁華多少萌動,是一種凄楚也是一路磨礪;天寒地凍,肅殺了多少期待多少夢想,是一聲長嘆更是一個新的起點。視線在風沙中漸晰,熱血在寒冷中澎湃,腳步在冬季里追逐。
冬天,是永恒的季節!(抒情散文 故事情 * ) 冬季,總是不約而至。誰在風中,凌寒而立,把一縷縷愁緒鐫刻在沉默里;誰在河岸,孑然而憩,把一捧捧清水輕掬在歲月里;誰在月下,撫琴而吟,把一抹抹心菲揉碎在歌謠里。
雪,是冬的色彩,是冬的心事,是冬的爛漫;風,是冬的使者,是冬的心聲,是冬的篇章;那誰,是冬的溫暖,是冬的牽掛,又是冬的情懷! 笑看落雪,雪無語,卻歲月有痕蒼顏幾許;傾聽冬語,冬無聲,卻枯葉紛飛風雨幾番;輕捻心事,心無憾,卻苦楚難言,憂傷幾多。伸開雙手,指尖流動的是一抹流風,也是一場空;敞開心扉,胸中澎湃的是一腔熱血,也是一個夢;駐足凝望,遠方承載的是無言的執著,是至真的生命,是至淡的心境! 這世界,其實是寂靜美麗的。
給我一個權限,讓我走進你的世界。采一冬雪花,跨過海洋,融化在你的手上;寄一季寒風,穿越歲月,叮嚀在你的夢鄉;攜一程山水,純澈心境,徘徊在你的身旁。
漂泊的腳步,永遠朝著心的方向;沉默的影子,依舊映在河的岸上;難言的情懷,可曾永久這樣的彷徨,這樣的憂傷,這樣的跌宕。 月無影,冬雨不止,心在何方? 給我一杯清澈的泉水,我可以容納整個世界;給我一片潔白的雪花,我可以澎湃整個心海;給我一季冬天的溫暖,我可以給自己一個人生。
多想融入大自然,盡情呼吸;多想成為白云,隨風飄泊;多想化作一縷塵埃,浴火重生。 這個冬季,是一條不歸路,無怨無悔;這個歲月,是一條大河,奔騰不息;這份守候,是一首歌謠,風景無限,美麗在心!給我一杯清澈的泉水,我可以容納整個世界;給我一片潔白的雪花,我可以澎湃整個心海;給我一季冬天的溫暖,我可以給自己一個人生。
多想融入大自然,盡情呼吸;多想成為白云,隨風飄泊;多想化作一縷塵埃,浴火重生。人生,是一條不歸路,無怨無悔;人生,是一條大河,奔騰不息;人生,是一首歌謠,風景無限,美麗在心! 凝望冬季,靜靜放逐思緒。
采一枚雪花,放飛在空中,讓它隨風;捻一片枯葉,呵護在手心,讓它隨夢;吟一首小詩,揉碎在歲月,讓它隨心。自然,賦予大自然每個生命,自有它生存的法則,無需強求;時間,賦予人生不斷歷練,自有它沉淀后的平靜,無需強留;美麗,賦予美好的心靈,自有它感悟的情懷,無需強尋。
讓心如雪般質潔純凈,如明鏡般透亮清晰! 冬天的花開了,那是漫天飛舞的雪花。習慣了文字,可文字的表述總是蒼白空洞的,可不可以讓它如水,淺淺地流淌;習慣了沉默,可沉默的情懷總是無奈無助的,可不可以讓它如雪,默默地綻放;習慣了一種習慣,可這種習慣總是獨自傷感的,可不可以讓它如心,靜靜地飛翔。
像雪花般微笑。微笑,是人生中一抹淡淡的風景。
開心時微笑,是沉靜是簡單的幸福;痛苦時微笑,是通透是難得的心境;沉默時微笑,是率性是真實的釋然。微笑的姿態最美麗,如泉水般清雅;微笑的顏色最斑斕,如流風般爛漫;微笑的情懷最貼近,如陽光般溫暖。
微笑,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令人心儀的氣質,更是一種生命的懂得! 雪花,綻放在天際,綻放在枝丫,綻放在心里。它翩躚空中靜默無聲,無需表白,因為來自遙遠天幕;它散落枝頭淡然無語,無需炫耀,因為經歷無數磨礪;它融化心里,無須驕傲,因為它與愛同行,與心共舞。
雪花,是掌上一首小詩,輕盈雋永;雪花,是冬季一幅國畫,寫意無窮;雪花,是另一個世界,另一抹心情,另一種心境。 用心細數歲月。
歲月,是一首動聽的歌。有沒有一個地方,總想到達卻難以接近,在最深的歲月里已經成殤;有沒有一種情懷,。
七、按要求寫詩句寫有名人的詩句描寫冬天的
冬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冬梅——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赴鼻香。 冬景——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冬夜——歲華皆采獲,冬晚共嚴枯。 冬風——飄飄送下遙天雪,颯颯吹干旅命煙。
冬天——琥珀珠海黏行處雪,棕櫚帚掃臥來云。 冬思——歲寒,然后知柏之后凋。
冬狩——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末狼。 冬愁——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冬行——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冬恨——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雨雪?d?d,見??曰消 ?d?d:雪盛的樣子;一說猶“飄飄”。 ??;太陽的熱氣。
曰:語助詞,無實義。 《詩經·小雅·角弓》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凄凄:寒涼。翳翳:陰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見。
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
哀:凄厲。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
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軒轅臺:相傳為黃帝擒蚩尤之處。 唐·李白《北風行》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回風:回旋的風。
唐·杜甫《對雪》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無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一作張繼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肅殺:嚴酷蕭瑟的樣子。 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風聲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稱雪花。瓊枝: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駢《對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 兩句寫雪花紛飛的景象。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凍而流動不暢,因以嗚咽來形容。
吟:歌吟。 唐·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玉龍:形容飛雪。
敗鱗殘甲:形容雪片亂舞如鱗甲之片紛紛墜落。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玉:喻白雪。
元·黃庚《雪》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
八、關于冬天的抒情散文,急要
魯迅《雪》
原文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蝴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為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于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艷,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涂在嘴唇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紅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于獨自坐著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皮膚,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為屋里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背景資料
魯迅先生的散文名篇《雪》,寫于1925年1月18日。魯迅當時正與北京高校任教。最初發表于1925年1月16日的《雨絲》周刊第11期作者通過江南滿含春意的雪景、繁忙采蜜的蜜蜂和快樂玩雪的孩子,抒發了自己對春日的熱切渴望,對美好生活、光明前景的熱情向往,展示了作者熾熱的革命激情和積極追求、頑強抗爭的戰斗英姿!文章以其不朽的藝術魅力,在反動軍閥黑暗統治的年代,產生著強烈的鼓舞人們前進的作用。
文章賞析
魯迅的《雪》則抓住江南雪花“滋潤美艷”、隱約著“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的皮膚”,江南尋野充滿青春們活力和 的尋“如粉、如沙”、“決不粘連”的特征,真實生動地再現了江南雪野與北方雪野的獨特景色雪》則將記憶中清新明朗,瑰麗多冷,富有春意,給人以無限情趣的江南雪野與空曠蕭琵,一片荒涼、使人傷感冷酷落寞,令人窒息的北方雪野的不同景象,而且生動地突出了美好事物和冷酷現實之間強烈的矛盾,從而含蓄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強烈不滿,對美好事物的無限懷念和對新生活的強烈期限之情。魯迅的《雪》則從“江南的雪”寫到“朔方的雪”,時空跨越大。氣勢恢弘地表現了一幅廣闊無限的雪學圖,表現了江南雪野的嫵媚然姿和朔方飛雪的磅礴氣勢。作者運用景寫到人,情景交融,賦予南方雪野以無限生機和活力。兩篇文章在表現手法上都安靜 ,曲幼,動靜 ,同時由上到下,由下到上,上下結合,寫有聲有色,形神畢崗。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
九、關于冬天的古詩配有賞析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注釋] 1.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寫的詩,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自己孤獨郁悶的心情。
2.絕:絕跡。 3.鳥飛絕:天空中一只鳥也沒有。
4.徑:小路。 5.蹤:蹤跡。
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 6.蓑笠(suō lì):蓑衣,斗笠。
[翻譯] 這兩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條小船上,坐著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獨自垂釣。 [簡析] 柳宗元的山水詩,大多描寫比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發自己遭受迫害被貶的抑郁悲憤之情。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漁翁寒江獨釣圖,表達了詩人永貞革新失敗后,雖處境孤獨,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開頭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描寫雪景,“千山”“萬徑”都是夸張語。
山中本應有鳥,路上本應有人;但卻“鳥飛絕”“人蹤滅”。詩人用飛鳥遠遁、行人絕跡的景象渲染出一個荒寒寂寞的境界,雖未直接用“雪”字,但讀者似乎已經見到了鋪天蓋地的大雪,已感覺到了凜冽逼人的寒氣。
這正是當時嚴酷的政治環境的折射。 三、四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刻畫了一個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幾乎沒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條孤單的小船,船上有位漁翁,身披蓑衣,獨自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垂釣。
這個漁翁的形象顯然是詩人自身的寫照,曲折地表達出詩人在政治改革失敗后雖處境孤獨,但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賞析】 首先,它創造了峻潔清冷的藝術境界。
單就詩的字面來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繪的重心,占據了畫面的主體地位。這位漁翁身披蓑笠獨自坐在小舟上垂綸長釣。
“孤”與“獨”二字已經顯示出他的遠離塵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脫俗、兀傲不群的個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現的主題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還嫌意興不足,又為漁翁精心創造了一個廣袤無垠、萬籟俱寂的藝術背景:遠處峰巒聳立,萬徑縱橫,然而山無鳥飛,徑無人蹤。
往日沸騰喧鬧,處處生機盎然的自然界因何這般死寂呢?一場大雪紛紛揚揚,覆蓋了千山,遮蔽了萬徑。鳥不飛,人不行。
冰雪送來的寒冷制造了一個白皚皚,冷清清的世界。這幅背景強有力地襯托著漁翁孤獨單薄的身影。
此時此刻,他的心境該是多么幽冷孤寒呀!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極力描繪漁翁垂釣時候的氣候和景物,淡筆輕涂,只數語便點染出峻潔清冷的抒情氣氛。其筆觸所到,連亙天地,高及峰巔,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蓋萬里。
沈德潛評論說“清峭已絕”。顧璘則說“絕唱,雪景如在目前”。
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這首詩的境界創造來說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貶謫永州以后不甘屆從而又倍感孤獨的心理狀態。
晚于柳宗元的鄭谷曾作《雪中偶題》:“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是詩亦寫江雪中的漁翁,但造語平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沒有把自己的主觀意識與鮮明的個性熔鑄進去,所以蘇軾批評他是“村學中語”,而稱贊柳宗元末尾兩句,說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賦,不可及也已”!蘇軾所謂“人性”,即指詩人的情感熔鑄。“人性有隔”的對立面便是“人性無隔”,做到“人性無隔”,亦即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
我們知道,柳宗元在“永貞革新”失敗后.連遭貶斥,始終保持著一種頑強不屆的精神狀態。他的“永州八記”,專寫窮山僻壤之景,借題立意,寄托遙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極為孤苦寂寞的心情。
他的兀傲脫俗的個性也得以充分展現。這首詩中的漁翁形象,身處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無人煙之境而處之泰然。
其風標,其氣骨,其守貞不渝的心態,不是很令人欽慕嗎?和柳宗元約略同時的詩人張志和作《漁歌子》說:“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氏造境選擇春暖花開之際,畫面美而幽,流露了“煙波釣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閑適自在之情。柳宗元與張志和不同,他本是個堅持正義的政治家,立腳于充滿矛盾斗爭的土壤之上,所以。
.他遣境專取深冬寒涼之際,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縱情山水的一面,他還寫出了嚴正清苦,凜然不可犯的一面,個性尤為突出。 最后,這首詩的結構安排至為精巧。
詩題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筆并不點題,他先寫千山萬徑之靜謐凄寂。
棲鳥不飛,行人絕跡。然后筆鋒一轉,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綸而釣的蓑翁形象。
一直到結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題。讀至結處,倒頭再讀全篇。
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油然生出。蒼茫天宇,皚皚大地,其悠遠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東永濟縣)人。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
詩歌的成就也很高。 《江雪》是柳宗元被貶永州后的作品,歷來為人們所稱誦。
這首小詩,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極其洗煉的文筆,勾勒出一位漁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獨釣的情景,藝術地概括了當時他所處的政治環境的險惡,表現了他毫無畏懼、不向黑暗勢力屈服的堅強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
此詩大約作于謫居永州時期。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
粗看起來,這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