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碧葉連天”四個字的詩句是什么
有“碧葉連天”四個字的詩句是: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楊萬里- 南宋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作者】:南宋詩人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
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大家。初學江西派,后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擅長“活法”,時稱“誠齋體”。
一生作詩二萬余首。亦能文。
有《誠齋集》。 【賞析】:這是一首描寫杭州西湖六月美麗景色的詩。
全詩通過對西湖美景的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深情的眷戀。 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艷的畫面。
看似平淡的筆墨,給讀者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 從藝術上來說,出了白描以外,此詩還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虛實相生。
前兩句直陳,只是泛說,為虛;后兩句描繪,展示具體形象,為實。虛實結合,相得益彰。
二是剛柔相濟。后兩句所寫的蓮葉荷花,一般歸入陰柔美一類,而詩人卻把它寫得非常壯美,境界闊大,有“天”,有“日”。
二、描寫落日下的荷花的優美詩句
、《詩經. 國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自譯詩意:
山上小樹縱橫,沼澤荷花開盛。
未見美男子都,卻遇輕薄狂人。
2、《詩經. 國風》澤陂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
有美一人,傷如之何。
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自譯詩意:
在那沼澤水邊,蒲草荷花并茂。
那里有一美男穿功扁嘉壯黃憋萎鉑聯,我將如何撒嬌。
長夜耿耿無眠,眼淚鼻涕雙拋。
《詩經》中已有荷花出現。雖是借景,亦為歷代荷花詩詞濫觴。故選入。
3、《離騷》(節選) 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三、描寫落日下的荷花的優美詩句
、《詩經. 國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自譯詩意: 山上小樹縱橫,沼澤荷花開盛。
未見美男子都,卻遇輕薄狂人。 2、《詩經. 國風》澤陂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
有美一人,傷如之何。 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自譯詩意: 在那沼澤水邊,蒲草荷花并茂。 那里有一美男,我將如何撒嬌。
長夜耿耿無眠,眼淚鼻涕雙拋。 《詩經》中已有荷花出現。
雖是借景,亦為歷代荷花詩詞濫觴。故選入。
3、《離騷》(節選) 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四、青青河壙碧葉連天,蜂飛蝶舞蛙聲一遍.是什么歌
荷花頌 (宋祖英演唱)
青青荷塘碧葉連天
蜂飛蝶舞蛙聲一片
迎著陽光你敞開綠色心襟
蕩著和風你舒展清純笑臉
哦 荷花你裝點了多少人浪漫的天空
你陶醉了多少人凝聚的雙眼
我要與你相約在這美麗的荷鄉
啊 看那暗香浮動
倩影清淺 倩影清淺
映日芙蓉別樣紅艷
凌波仙子魂繞夢牽
面對風雨你宛如人間精靈
冰雪過后你傲立滄海桑田
哦 荷花你美麗了多少人青春的色彩
你燦爛了多少人幸福的家園
我要為你放歌在這金色的湖邊
啊 你的芳華色彩
美麗永遠 美麗永遠
你的芳華色彩
美麗永遠 美麗永遠
五、“連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作者以及詩全的全文
七言絕句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書名:千家詩 作者: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注釋] 1.曉:早晨。
凈慈寺:全名“凈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為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
2.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在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3.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4.別樣:特別,不一樣。
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賞析] 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仿佛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
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于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后實的效果,讀過之后,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
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孝宗時官至太子侍讀。
光宗召為秘書監。工詩。
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學“江西詩派”,后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
一生作詩二萬余首。亦能文。
有《誠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