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歌朗誦 有畫面感的那種
下面這個的畫面感很好。
天凈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 年代:元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賞析: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圖景中。最后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漫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與此曲感情比較相似的還有杜甫一首詩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二、有哪些唯美有畫面感的詩句
1、《楓橋夜泊》唐代詩人 張繼 原文: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詩人 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3、《山園小梅·其一》宋代詩人 林逋 原文: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譯文: 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
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和梅花親近,不用敲著檀板唱歌,執著金杯飲酒來欣賞它了。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詩人 劉長卿 原文: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譯文:暮色降臨山色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
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5、《滕王閣序》唐代詩人 王勃 原文: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譯文:落霞與孤雁一起飛翔,秋天的江水和遼闊的天空連成一片,渾然一色。
三、有哪些讀起來很有畫面感的詩詞
1.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 絕句 僧 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黎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3.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4. 玉京秋 周密
長安獨客,又見西風,素月丹楓,凄然其為秋也.因調夾鐘羽一解.
煙水闊.高林弄殘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韻,銀床飄葉.
衣濕桐陰露冷,采涼花時賦秋雪.嘆輕別.一襟幽事,砌蛩能說.
客思吟商還怯.怨歌長,瓊壺暗缺.翠扇恩疏,紅衣香褪,翻成消歇.
玉骨西風,恨最恨,閑卻新涼時節.楚簫咽,誰倚西樓淡月.
5.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四、最有畫面感的現代詩 不要太長了 三首
《在跳躍的時間》
房頂的樟樹林 被定格投影在 地板
那斷續間向前 有著和貓咪一樣 的敏感
放下書本 陽光開始討厭 一切和你有關
怎么扯也扯不斷 的纏綿
于是 這樣干燥的下午 貓開始打鼾
籬笆墻頭 編織著奇異 的時間
怎么可以如此保持 跳躍的美感
木輪質面 那無數精靈樣 的斑點 《寫不出詩的時候》
空氣干燥 皸裂唇印 水分溜走
心情莫名的穿透 醫學上
一個名詞叫做間歇性躁動 我沒研究
情緒化的天空 學我唱著歌
然后 想象哭成了一地的淚流
流浪詩人 躲不去滿身 被濕透
安靜的坐著 對視鄰家狼狗 眼神中
很少有和我一樣跳動的憂愁
轉身的街口 詩人開始彈奏
繼續 某種生活 皮箱依然破舊
傷感音符被雨水浸泡后 變得很皺
寫不出詩 的我 一直咬著鉛筆頭
《格式化情書 》
開頭 稱呼刻意在隱藏
那寄居鉛筆上 曖昧的一些思想
于是 首段空出的兩行
突兀著想象 又讓情緒變得憂傷
字跡 臨摹在用盡了的紙張
卻無比清晰 解釋著自己走出的模樣
所以 我尋找某個地方
使紛亂的氣氛 以一個合理藉口被雙手埋葬
再次 改用第三人稱 將愛你的事淺淺宣揚 ——來自 互聯網。
五、求幾首滄桑、蒼涼,有畫面感的詩詞,現代或古風都可以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 贈衛八處士 [唐]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夢李白一 [唐]杜甫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夢李白二 [唐]杜甫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宋 李清照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宋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宋 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