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漁民的詩句
江上漁者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入風波里.
蘭溪棹歌
唐?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
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鯉魚來上灘.
夜到漁家
張籍
漁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猶未歸.
竹深村路遠,月出釣船稀.
遙見尋沙岸,春風動草衣
和漁民的生活有關的詩句:
數聲漁笛,蘆花風起作作.
再來迷處所,花下問漁舟.
階庭空水石,林壑罷樵漁.
榜人投岸火,漁子宿潭煙.
就枕滅明燭,扣舷聞夜漁.
舊宅樵漁地,蓬蒿已應沒.
臘響驚云夢,漁歌激楚辭.
虎伏被胡塵,漁歌游海濱.
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滅影從漁釣.澤渥資投分.
漁家小兒女,見郎嬌不避.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小弟鄰莊尚漁獵,一封書寄數行啼.
漁得魚心滿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何處滄浪垂釣翁,鼓棹漁歌趣非一.
二、關于“漁民”的詩句有哪些
1.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范仲淹,
請您看那一葉小小漁船,時隱時現在滔滔風浪里。
2.竹深村路遠, 月出釣船稀。唐-張籍《夜到漁家》
竹林暗綠而幽深,鄉間小路蜿蜒伸展,前村還在遠處,月光下,江上的漁船越來越少了
3.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獨自垂釣。
4.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唐-柳宗元《漁翁》
傍晚,漁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曉,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5.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唐代-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6.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唐-戴叔倫《蘭溪棹歌》
淅淅瀝瀝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漲,魚群爭搶新水,夜半人靜之時紛紛涌上溪頭淺灘。
7.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唐-柳宗元《漁翁》
漁翁晚上靠著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為柴做飯。
8.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唐代-杜甫《秋興八首》
多想像飛鳥一般自由滑翔于秦中的天空,現實卻困我在冷江上無言垂釣。
9.問從來誰是英雄?一個農夫,一個漁翁。元代-查德卿《蟾宮曲·懷古》
請問古往今來誰是真正的英雄,一個是三國的農夫諸葛亮,一個是周朝的漁翁姜太公。
10.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宋代-黃庭堅《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
一半的煙霧一半的雨滴呈現在那溪水橋旁,捕魚老人喝醉酒睡著了也沒有人前去叫喚一聲更沒有人去把他晃一晃。
11.漁翁歸后汀沙晚,飛下灘頭更自由。唐代-鄭谷《鷺鷥》
漁翁回去后沙汀上霧色蒼茫,鷺鷥又在無人來往的灘頭上自由自在飛上又飛下。
三、打魚的詩句有哪些
1、捕魚的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原文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注釋
絕:無,沒有。
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人蹤:人的腳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編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獨:獨自。
3、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4、簡析
在這首詩里,籠罩一切、包羅一切的東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萬徑”都是雪,才使得“鳥飛絕”、“人蹤滅”。就連船篷上,漁翁的蓑笠上,當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沒有把這些景物同“雪”明顯地聯系在一起。相反,在這個畫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當然不會存雪,不會被雪蓋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會變成水。然而作者卻偏偏用了“寒江雪”三個字,把“江”和“雪”這兩個關系最遠的形象聯系到一起,這就給人以一種比較空蒙、比較遙遠、比較縮小了的感覺,這就形成了遠距離的鏡頭。這就使得詩中主要描寫的對象更集中、更靈巧、更突出。因為連江里都仿佛下滿了雪,連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滿了雪,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濃又厚的情形完全寫出來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蒼茫一片的氣氛也完全烘托出來了。至于上面再用一個“寒”字,固然是為了點明氣候;但詩人的主觀意圖卻是在想不動聲色地寫出漁翁的精神世界。試想,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境里,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由此可見,這“寒江雪”三字正是“畫龍點睛”之筆,它把全詩前后兩部分有機地聯系起來,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煉概括的圖景,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四、關于漁民捕魚歸來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在余暉的不斷照耀下,漁民們終于收回漁網向著自己遠方的家駛去天還沒亮的時候,漁民們開始了一天辛苦的生活,因為他們要用自己的勤奮來換來家人的平安與幸福老人身著一身粗布麻衣,甚至還有幾處殘缺,深藍色的及膝褲子明顯有幾處是縫補的.滄桑的臉上爬滿了皺紋,竹編的斗笠扣在銀發上.老漁者的手到處都是魚線刮過留下的傷痕,新的、舊的.藍色漁船上年輕的漁者目光中充滿了堅定與自信,手中的漁網在太陽的折射下散發著淡淡的銀光.港口靠岸的石階上,一個中年男子手握著釣竿,身旁的桶里有幾條三指寬的小魚,男子緊鎖著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標.那些上了年紀的漁民都回來身來看著他,知道他好多天沒打到魚了,心里替他難受。
不過他們并沒有流露出來,只是慢慢地圍到老人身邊,斯文地談起海流,談他們把釣繩放下去多深,談這連續不變的好天氣,談他們出海的所見所聞。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條魚也沒逮住。
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顯得老邁,除了那一雙眼睛。那雙眼啊,跟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