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成語寫詩句,“山高水長”、“熟能生巧”、“天壤之別”
山高水長:
1、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出自: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
翻譯:云山蒼蒼茫茫,江水又深又廣,嚴光先生的高風亮節,像山一樣高,水一樣長!
2、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出自: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翻譯:水流從三千尺的高處直瀉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銀河水落自九天。
熟能生巧:
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翻譯: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畢竟比較膚淺,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出自: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翻譯:讀書讀得多了,腦子里積累的東西也就多了,寫起文章來,自然得心應手,如神來之筆。
天壤之別:
1、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翻譯:朱門通常指有錢人家,酒跟肉吃不完,都臭了。而窮人卻露宿街頭,衣食匱乏,而被凍死。
2、趨舍所尚,耳目之欲,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冰炭之乖矣。
出自:晉·葛洪《抱樸子·論仙》
二、“天壤之別”指的是哪句詩
語出《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不走翰林這途,同一科甲,就有天壤之別了。”
天壤之別,意為高天和平地的區別。極言差別之大。在《抱樸子·內篇·論仙》中亦有:“趨舍所尚,耳目之欲,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較),冰炭之乖矣。”按照一般人的生理機能來說,聰明與不聰明雖有差別,但并不存在~。
《兒女英雄傳》是由清代滿族文學家文康所著,又名《金玉緣》、《日下新書》,是我國小說史上最早出現的一部熔俠義與言情于一爐的社會小說,小說長達40回,講述的是安學海父子仕途生活,描繪了整個社會特別是官場的腐敗和黑暗。
馬從善《兒女英雄傳序》說作者少時家門鼎盛,晚年諸子不肖,家道敗落,他塊處一室,“著此書以自遣”。
魯迅說:“榮華已落,愴然有懷,命筆留辭,其情況蓋與曹雪芹頗類。惟彼為寫實,為自敘;此為理想,為敘他。”(《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十七篇)小說作者雖與曹雪芹的境況相似,但沒有曹氏那種深刻的人文關懷和超拔凡俗的審美情思,只是一個皈依封建道德倫理規范的世俗之人。寫作此書,實是要在精神幻想中圓一個補天的夢。所以曹雪芹寫的是罪惡世家的衰敗史;而他寫的則是積善世家的發皇史,因此,濃重的封建道德說教、陳腐的綱常名教觀念以及玉堂金馬、夫榮妻貴的庸俗人生理想成為小說的主要思想缺陷。
然而,《兒女英雄傳》是一部深于人生閱歷之作,加之藝術手法圓熟高妙,熔俠義、公案、言情小說于一爐,仍不失為一部雅俗共賞之作。書中較成功地塑造了英風俠概的十三妹形象。孫楷第考證十三妹的形象淵源于明代凌濛初的《程元玉店肆代償錢 十一娘云岡縱譚俠》(《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和清人王士禎的《女俠》(《池北偶談》卷二六),然而該二則中的人物形象仍然比較蒼白,不脫詭秘之氣。可以說,直到文康筆下,才完成了一個血肉豐滿的人間俠女形象。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名教的束縛,賦予十三妹以民間俠義色彩。這個出身宦門的女子,身懷絕技,遁跡深山,蔑視權臣,目無王法,由一腔不平之氣激成一副游戲三昧的性情。小說著重刻畫了她拯人于窮途末路的義骨俠腸。從悅來客店尋根究底,到能仁寺殲滅兇僧,贈金聯姻,借弓退寇,生動地表現出她襟懷磊落、肝膽照人的豪俠氣概。文康筆下的十三妹,心高氣傲,豪爽天真,口角鋒利逼人,又帶幾分詼諧風趣,個性鮮明,氣韻生動。在她鏟除人間不平的俠義行為上寄寓著人民的審美理想。她最終成為安家的賢德媳婦,恪守三從四德,熱衷榮華富貴,前后面目迥異。作家立意要收服“十三妹這條孽龍”,“整頓金籠關玉鳳”(第十六回),把她送入溫馨的家庭生活中去作為最終的歸宿,與其他俠義公案小說之將俠士送至清官手下,表現了同樣的思想趨向。“兒女英雄”模式的確立,又為俠義、言情小說的合流推波助瀾。[2]
《兒女英雄傳》具有切近世態人情的長處,所謂“描摹世態,曲盡人情”。作家以精細的筆觸勾勒出一幅19世紀中國社會風俗畫面。諸如官場的鬼蜮橫行,下層社會的光怪陸離,悅來老店、天齊廟會的喧闐擾攘,以及當時的各種典章禮俗,無不寫得細膩真切。首回寫蹭蹬場屋的五旬老翁安學海赴考、候榜前光景,笑中有淚,不遜于《儒林外史》筆墨。第二十八回敘安、何結親,文字花團錦簇,滿洲貴族婚禮的一應儀注,皎然揭諸眉睫之下。人物描寫也有相當的功力,安學海忠厚善良而不免迂腐,張金鳳內剛外柔而深心周密,鄧九公豪爽拙直,張老夫妻又怯又土,各具風神。
《兒女英雄傳》采用市井細民喜聞樂見的評話形式,如同對讀者當面娓娓而談,還不時地忙中偷閑從旁插話,點明筋節,或則插科打諢,妙趣橫生,深得評話藝術之閫奧。小說結構的翻新出奇,亦為一時所僅見。蘇曼殊稱譽此書前半部,結構“佳絕”。作家善用伏筆,巧設懸念,悅來店、能仁寺數回,小說主人公十三妹的行動云遮霧罩,藏頭露尾,作了如許一番驚天動地的事,卻似“神龍破壁騰空去,夭矯云中沒處尋”(第十回),直到第十九回方才道破她的真名實姓,全然打破了開門見山、平鋪直敘的套數。此書尤為擅長的則是它純熟、流利的北京口語。
胡適揄揚說:“他的特別長處在于言語的生動,漂亮,俏皮,詼諧有風趣。”(《兒女英雄傳序》)《兒女英雄傳》開創了地道的京味,不論敘事語言還是人物語言,都寫得鮮活,于俗白中見風趣,俏皮中傳神韻。《兒女英雄傳》語言的成功,深刻地影響了其后小說的創作,成為京味小說的濫觴。《兒女英雄傳》的擬評話形式與醇正的京腔京韻形成了獨特的美學風貌。
三、天壤之別水居其多的詩名叫什么請告訴我
【何公橋銘(英州)】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從之往來,如鵜在河。順水而行,云駛鳥疾。
維水之利,千里咫尺。亂流而涉,遇膝則止。
維水之害,咫尺千里。沔彼濫觴,蛙跳儵游。
溢而懷山,神禹所憂。豈無一木,支此大壞。
舞于盤渦,冰坼雷解。坐使此邦,畫為兩州。
雞犬相聞,秦越莫救。允毅何公,甚勇于仁。
始作石梁,其艱其勤。將作復止,更此百難。
公心如石,匪鐵則堅。公以身先,民以悅使。
老壯負石。如負其子。
疏為玉虹,隱為金堤。直欄橫檻,百賈所棲。
我來與公,同載而出。歡呼闐道,抱其馬足。
我嘆而言。視此滔滔。
未見剛者,孰為此橋。愿公千歲,與橋壽考。
持節復來,以慰父老。如朱仲卿,食于桐鄉。
我作銘詩,子孫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