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玉有關的詩句
古代玉類詩詞選 春雨 蘇軾 飛仙亦偶然,脫命瞬息中。
惟詩不可擬,如寫天日容。 夢中哦七言,玉丹已入懷。
一語遭綽虐,失身隨蓬萊。 蓬萊至今空,護短不養才。
上界足官府,謫仙應退休。 夜登江樓 陸游 平生胸中無滯留,曠然獨與造物游。
無風駕我周宇縣,夜半忽過江邊樓。 樓前茫茫天地闊,萬頃月浸空江秋。
云階無塵鸞鶴舞,玉笛裂石魚龍愁。 肺肝澄澈納灝氣,毛發慘栗臨寒流。
世間回首真一夢,誰能更念酬恩讎! 月下聞笛 楊萬里 天色容成水,蟾光鏈出銀。 碧香三酌半,玉笛醫生段。
小婉還清壯,多歡忽辛苦。 何人傳此曲,此曲怨何人。
擬歸院柳邊迷詩 楊萬里 玉殿朝初退,金門馬不嘶。 院深歸有處,柳暗跡都迷。
紫陌春無際,青絲舞正齊。 風煙忘近遠,樓閣問高低。
殘雪鶯聲外,斜陽鳳掖西。 少陵化底路,物物獻詩題。
奉和劉舍人初雪 歐陽修 夜雪填空曉更飄,龍墀風冷佩聲高。 瓊花落處縈仙杖,玉殿光中認赭袍。
下直笑談多樂事,平時*酒屬吾曹。 羨君年少才無敵,顧我雖衰飲觴豪。
曲江 李商隱 望斷平時翠輦過,空聞子夜鬼悲歌。 金輿不返傾城色,玉殿猶分下苑波。
死憶華亭聞唳鶴,老憂王室泣銅駝。 天荒地變心雖折,若比傷春意未多。
賦得吳都 虞世南 畫野通淮泗,星躔應斗牛。 玉牒宏圖表,黃旗美氣浮。
三分開霸業,萬里宅神州。 高臺臨茂苑,飛閣跨澄流。
江濤如素蓋,海氣似朱樓。 吳趨自有樂,還似鏡中游。
秋夜宿龍門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國瑩上人叢弟幼成令問 李白 朝發汝海東,暮棲龍門中。 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
望極九霄迥,賞幽萬壑通。 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風。
玉斗橫網戶,銀河耿花宮。 興在趣方逸,歡余情未終。
鳳駕憶王子,虎溪懷遠公。 桂枝坐蕭瑟,棣華不復同。
流恨寄尹水,盈盈焉可窮。 至后十日雪中觀梅 楊萬里 小樹梅花徹夜開,侵晨雪片趁花回。
即非雪片催梅花,卻是梅花喚雪來。 琪樹橫枝吹腦子,玉妃乘月上瑤臺。
世間出雀梅梢雪,便是冰雪也帶埃。 和簡文帝臥疾詩 劉孝威 玉躬耗寒暑。
群望崇珪璧。 仁祀盛黃縑,禮壇優紺席。
備鈞楚疾愈,俄同宋年益。 豈勞誦賦臣,寧用觀濤客。
題畫扇 王安石 玉斧修成寶月團,月邊仍有女乘鸞, 青冥風露非人世,鬢亂釵斜特地寒。 新月 趙嘏 玉鉤斜傍畫檐聲,云匣初開一寸明。
何時最能悲少婦,夜來依約落邊城。 三月三日 白居易 畫堂三月初三日,絮撲窗紗燕拂檐, 蓮子數杯嘗冷酒,柘枝一曲試春衫。
階臨池面勝看境,戶映花叢當下簾。 指點樓南玩新月,玉鉤素手兩纖纖。
樂府金樂歌 蕭綱 槐香欲覆井,楊柳下藏鴉, 山爐好無比,與篝火窗賒。 床頭辟繩結,鏡上領巾斜。
鐵鑊鐘梁子,銅樞生棗花。 開門拋水柱,城按特言空。
樂府上云樂之玉龜曲 蕭衍 玉龜山,真長仙。 九光濯,五云生。
交帶要分影,大華冠晨纓。 耈如玄羅,出游入太清。
早春行 王維 紫梅發初遍,黃鳥歌猶澀。 誰家折楊女,弄春如不及。
愛水看妝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風吹散,衣愁露沾濕。
玉閨青門里,日落香車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憶君長入夢,歸晚更生疑。 不及紅檐燕,雙喜綠草時。
贈傅休奕詩 程曉 煢煢獨夫,寂寂靜處。 酒不盈觴,肴不掩俎。
厥客伊何,許由巢父, 厥味伊何,玄酒瓠腑。 三光飛竟,玉衡代邁。
龍集甲子,四時成歲。 權輿授代,徐趁當穢, 元服初嘉,萬福咸會。
赫赫應門,嚴嫣朱闕。 群后揚揚,庭燎皙皙。
采藥大布山詩 吳均 我本北山北,緣澗采山麻。 九莖日反照,三葉長生花。
可用蠲憂疾,聊持駐景斜。 景斜不可駐,年來果如驅。
安得昆侖在,偃寨三珠樹。 三珠始結蠲,絳葉凌珠臺。
玉壺白鳳肺,金鼎青龍胎。 韓眾疾王子,何世無仙才。
安期儻欲顧,相見在蓬萊。 首春渭西郊行呈藍田張二主簿 岑深 回風度雨渭城西,細草新花踏做泥。
秦女峰頭雪未盡,胡公陂上日初低。 愁窺白發羞微祿,悔別青山憶舊溪。
聞道輞川多勝事,玉壺春酒正堪攜。 二十四詩品[典雅] 司空圖 玉壺買春,賞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鳥相隨,眠琴綠蔭,上有飛瀑。 落花無言,人瞻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
無題司首 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椽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玉階怨 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詠玉階詩 王樞 玉階已夸麗,復得臨紫薇, 北戶接翠幄,南路抵金扉。
重疊通日影,參差藏月輝, 青苔梁珠履,微淀拂羅衣。 獨笑昆山曲,空見青鳧飛。
華清宮 杜牧 零葉翻紅萬樹霜,玉蓮開蕊暖泉香。 行云不下朝云閣,一曲《淋鈴》淚數行。
中華玉文化之魄——歷代名人、名家詠玉詩、詞賦名句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玉瓶瀉尊中,玉液黃金脂 <效陶潛體>白居易 顧慚青云氣,謬奉玉樽傾 <獻從叔當宰陽冰>白居易 天容玉色誰敢畫,老師古四晝閉房 <贈寫御容妙善師>蘇軾 釵頭玉茗妙天下,瓊花一樹真虛名 <眉州郡燕大醉中間道馳出城>陸游 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 <滿江。
二、關于翡翠玉石的詩句誰有
常見的與玉有關的詩句、對聯等 1。
國運興則玉業旺,國運興則玉運興。―民間諺語 2。
每臨淪海覓珠玉,遍借金針繡鳳凰―對聯 3。隋珠和璧,明月清風―對聯 4。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唐·李商隱詩句 5。
洛陽親友若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詩句 6。
玉在山而木潤,玉祖石而山輝。―前人句 7。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唬角光。 ―唐·李白詩句 8。
贊日之異月之恒,喜國之瑞玉之祥―對聯 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詩 10。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唐·李白詩 11。鳳至金風舞,柳拂玉堂春―對聯 12。
知其是玉疑非玉,謂此非真孰為真。―清·乾隆詩句 13。
磊落光明其人如玉,慈祥豈弟與楊皆春―清·曾國藩聯 14。 璧十五城方得價,樹三千年一開花―近代·梁啟超聯 15。
家家抱荊山之玉,人人所握靈蛇之珠。―現代·徐遲句 16。
清思握珠玉,虛懷學古今。―仿于右任聯 17。
凈瓶甘露年年盛,紫竹玉果歲歲青。 玉面潔凈清世塵,禪心慈悲渡眾生。
―袁嘉聯·詠觀世音菩薩 18。明珠還合浦,寶輝耀東南。
―喜慶香港回歸 19。歷史上的兩首《玉賦》在歷史上,有不少人為玉作過賦,在這些歌賦中,以唐代仲之元、晉人傅咸所作的《玉賦》有一定的影響,在此恭錄于下,以供賞析: 《玉賦》一 五色相宣,千名競出。
振鶴羽以益鮮,聳雞冠而增煥。匪蒸果之足件,何純漆之能亂!乃堅以守正,妙以通微;烘爐不能易其色,厚地不能蜷疼其輝。
乍騰虹以白氣,或見女以青衣。山林孕之而含郁,川讀育之而漣漪。
―唐·仲之元 仲之元認為人們對玉顏色的各種比喻,都不足以表達美玉顏色的美麗,玉的美麗是山林川澤孕育的結果,玉是神奇的大自然孕育的精華。 《玉賦》二 萬物資生,玉秉其精,體乾之剛,配天之清。
故珍嘉在昔,寶用閣極。夫豈君子之是比,蓋乃王度之所式,其為美也如此!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之于卞子,曠千載以遐棄,欻(忽然,音xu)一朝而見齒,為有國之偉寶,薦神抵于明祀,豈連城之足云,喜遭遇于知己!知己之不可遇,譬河清之難侯(音si)。
既已若此,誰亦泣血而別趾!―晉·傅咸 傅咸的《玉賦》,以卞和所抱之玉璞比喻人才,千百年來在許多人心中引起強烈地共鳴,玉璞不為世人所知曉,獨有卞和慧眼識寶,歷盡苦難,一片赤誠,終于使荊山之玉成為國寶。詞賦感人肺腑,使人一詠三嘆。
三、關于玉的詩句
1.玉在山而木潤,玉韞石而山輝。
2、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3、玉聲貴清越,玉色愛純粹。作詩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4、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5、玉器七千陳湛露,翠蛾三百舞靈風。
6、玉瓶瀉尊中,玉液黃金脂。
7、玄關評兔角,玉器琢雞冠。傲野高難狎,融怡美不殫。冀迎新渥澤,遽逐逝波瀾。
8、小序見賣玉器者。或人欲買。疑其是珉。不肯成市。聊作此詩。
9、細觀玉軒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復雕琢,片玉萬黃金。
10、天公嬌子性通靈,風沙磨礪俏玉容。冰晶玉肌飄清韻,暴雨洗禮駐彩虹。
11、緬思冰雪容,重想金玉玉器。可但發其蒙,端能病斯愈。
12、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13、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4、綠水結綠玉,白波生白圭
四、關于玉的詩句有哪些
關于玉的詩句有:
1.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玉階怨》
2.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客中行》
3.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錦瑟》
1. 《玉階怨》——李白
原文: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譯文:
玉石砌的臺階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獨立很久,露水浸濕了羅襪。
回房放下水晶簾,仍然隔著簾子望著玲瓏的秋月。
2. 《客中行》——李白
原文: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譯文:
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珀光晶瑩迷人。
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鄉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處才是家鄉?
3. 《錦瑟》——李商隱
原文: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
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淚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時彼地的藍田才能生成猶如生煙似的良玉。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并不知珍惜。
五、請問關于石頭或玉石,的詩詞或典故
從《詩經》、《楚辭》,到漢賦、唐詩、宋詞,再到元曲、明清小說,玉的影響無所不在。
許多以玉喻人的詩歌都及其優美,譬如: 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晉書?衛玠 傳》 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
——曹植《美女篇》 瘦覺玉肌羅帶綬,紅杏梢頭,二月猶淺。 ——歐陽修《蝶戀花》 歌徹陽春酒半醺,玉尖搦管蘸香云。
——楊維楨《學書》(玉尖是指美人的手指) 體妖嬈,環婀娜,玉甲銀箏照座。——黃庭堅《更漏子》 玉芽開手爪,蘇顆點肌膚。
——白居易《阿雀》(玉芽是指嬰兒的小手) 日日獻玉衣,旦旦薦玉食。 ——《列子?周穆王》 玉階怨 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詠玉階詩 王樞 玉階已夸麗,復得臨紫薇,北戶接翠幄,南路抵金扉。
重疊通日影,參差藏月輝,青苔梁珠履,微淀拂羅衣。獨笑昆山曲,空見青鳧飛 翡翠齊火,絡以美玉。
流懸黎之夜光,綴隋珠以為燭。金 玉階,彤庭????。
珊瑚琳碧,瓀珉璘彬。 《西京賦》 管子論玉:"夫玉之所貴者,九德出焉。
夫玉溫潤以澤,仁也;鄰以理者,知也;堅而不蹙 ,義也;廉而不劌 ,行也;鮮而不垢,潔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皆見,精也;茂華光澤,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摶徹遠,純而不淆,辭也。 是以人主貴之,藏以為室,剖以為符瑞,九德出焉。
" 孔子論玉:"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 ,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拙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許慎在中概括道:"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傳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怯,潔之方也。
" 從管子的九德,到孔子的十一德,再到許慎的五德,儒者賦予了玉堪稱完美的精神實質。 實際上,儒者借玉喻己,寄托自己的追求,并要求人們都做玉一樣的人,玉,就是君子,是君子仁人的完美化身,是立身社會的標準。
千百年來,儒者為自己的思想找到了一個再好不過的 形象圣君。基于儒教的無所不在的巨大影響力,玉,成為中華民族的人文靈魂的物化形態。
玉,同孔子一樣,為天下人所推崇。因而,安身立命,不可不“比德如玉”,時刻牢記“玉不去身”、“守身如玉”,牢記“書中自有顏如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