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好貨不怕看”的成語有哪些
名實相符 [ míng shí xiāng fú ]
【釋義】:名聲與實際一致。
【出處】:三國·曹操《與王修書》:“君澡身澡德;流聲本州;忠能成績;為世美談;名實相符;過人甚遠。”
當之無愧 [ dāng zhī wú kuì ]
【釋義】:無愧:毫無愧色。當得起某種稱號或榮譽,無須感到慚愧。
【出處】:宋·歐陽修《回丁判官書》:“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當之而不愧也。”
名不虛傳 [ míng bù xū chuán ]
【釋義】:名不虛傳 [ míng bù xū chuán ]
【出處】:《三國志·徐邈傳》:“帝大笑;顧左右曰:‘名不虛傳。’”
貨真價實 [ huò zhēn jià shí ]
【釋義】:貨物不是冒牌的,價錢也是實在的。 形容實實在在,一點不假。
【出處】: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我說道:‘但不知可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字樣沒有?
名實相副 [ míng shí xiāng fù ]
【釋義】:名聲和實際一致。
【出處】:漢·路粹《為曹公與孔融書》:“昔國家東遷,文舉盛嘆鴻豫名實相副,綜達經學,出于鄭玄,又明《司馬法》。”
名實相符、
當之無愧、
表里如一、
名符其實、
名不虛傳、
貨真價實、
名實相副
二、形容好貨不怕看的成語
名副其實míng fù qí shí
【成語解釋】: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
【成語出自】: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六卷:“身后贈謚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實矣。”
【成語簡拼】:mfqs
【成語字數】:4個字
【感情色彩】:名副其實是褒義詞
【成語結構】:主謂式
【成語年代】:近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語示例】:而況教育能不能名副其實,還是個不能便下斷語的問題。(葉圣陶《橋上》)
【近義詞】:名符其實
【反義詞】:名不副實
【成語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三、形容一個人無知,不懂裝懂的詩句
1、《戲為六絕句·其二》 唐 杜甫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2、《春秋戰國門再吟》 唐 周曇
好龍天為降真龍,及見真龍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葉公何異魯哀公。
3、《詩經·王風·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4、《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 宋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5、《天香》 宋 賀鑄
煙絡橫林,山沉遠照,迤邐黃昏鐘鼓。
燭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
天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
驚動天涯倦宦,骎骎歲華行暮。
當年酒狂風自負,謂東君、以春相信。
流浪征驂北道,客檣南浦,幽恨無人晤語。
賴明月曾知舊游處,好伴云來,還將夢去。
四、形容不懂裝懂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不懂裝懂的成語有:濫竽充數、信口開河、南郭先生等等。
1、濫竽充數:làn yú chōng shù。
釋義: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造句:言調整人事,濫竽充數,依然如故。
2、信口開河:(xìn kǒu kāi hé)
釋義:比喻不懂裝懂,隨口亂說一氣。
造句:他常常信口開河,同事們都很討厭他。
3、南郭先生(nán guō xiān shēng)
釋義:無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數的人。
造句:這是個南郭先生,我們別聽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