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舞的詩句
一、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宋 ·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譯文: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二、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宋 ·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譯文: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三、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宋 ·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譯文:當年的舞榭歌臺還在,英雄人物卻隨著歲月的流逝早已不復存在。
四、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譯文: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在花間不斷歡唱。
五、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 唐 · 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譯文: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總要再次相逢。
二、描寫跳舞的古詩詞
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
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 【年代】:南宋 【作者】:吳文英 【作品】:踏莎行 【內容】: 潤玉籠綃,檀櫻倚扇,繡圈猶帶脂香淺。
榴心空疊舞裙紅,艾枝應愁鬟亂。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午夢千山,窗陰一箭,香凝瘢新褪紅絲腕。
隔江人在雨聲中,晚風菰葉生秋怨。
三、帶有"戰"字的詩句有哪些
帶“戰”字的詩句:
《奉和御制平胡》韓休
南牧正紛紛,長河起塞氛。
玉符征選士,金鉞拜將軍。
疊鼓搖邊吹,連旌暗朔云。
祅星乘夜落,害氣入朝分。
始見幽烽警,俄看烈火焚。
功成奏凱樂,戰罷策歸勛。
盛德陳清廟,神謨屬大君。
叨榮逢偃羽,率舞詠時文。
《賦尚書》李世民
崇文時駐步,東觀還停輦。
輟膳玩三墳,暉燈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飛魄看沉湎。
縱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
滅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
既承百王末,戰兢隨歲轉。
讀音:【zhàn】
部首:戈
字意:
1. 打仗:~爭;~機;~績;~略;~術;~國(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
2. 泛指爭斗,比高下:論~;爭~。
3. 發抖:~抖;寒~;膽~心驚。
4. 姓。
四、帶有舞字的詩句
許敬宗
舞商初赴節,湘燕遠迎秋。 【奉和詠雨應詔】
虞世南
歌堂面淥水,舞館接金塘。 【侍宴歸雁堂】
唐
故臺城妓
歌罷玉樓月,舞殘金縷衣。 【詩】
元稹
舞旋紅裙急,歌垂碧袖長。 【晚宴湘亭】
盧士玫
舞轉朱絲逐,歌馀素扇回。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陸郎中】
盧綸
舞態兼些醉,歌聲似帶羞。 【倫開府席上賦得詠美人名解愁】
白居易
舞看新翻曲,歌聽自作詞。 【殘酌晚餐】
五、古詩詞中寫舞的句子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李白《月下獨酌》 唐 張祜 《正月十五夜燈》:“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描繪了元宵節民間歌舞的盛況。 《上巳樂》:“猩猩血彩系頭標,天上齊聲舉畫橈。
卻是內人爭意切,六宮紅袖一時招。” 《千秋樂》:“八月平時花萼樓,萬方同樂奏千秋。
傾城人看長竿出,一伎初成趙解愁。” 《春鶯囀》:“興慶池南柳未開,太真先把一枝梅。
內人已唱春鶯囀,花下??槿砦櫪礎!? 宋 晏幾道>中有兩句: 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 宋代詩人 劉子翠 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解斷愁。
憶得承平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 操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皎皎兮似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
白居易:“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抖擻龍蛇動。”。
六、帶有戰字的詩句
帶“戰”字的詩句: 《奉和御制平胡》韓休 南牧正紛紛,長河起塞氛。
玉符征選士,金鉞拜將軍。疊鼓搖邊吹,連旌暗朔云。
祅星乘夜落,害氣入朝分。始見幽烽警,俄看烈火焚。
功成奏凱樂,戰罷策歸勛。盛德陳清廟,神謨屬大君。
叨榮逢偃羽,率舞詠時文。 《賦尚書》李世民 崇文時駐步,東觀還停輦。
輟膳玩三墳,暉燈披五典。寒心睹肉林,飛魄看沉湎。
縱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滅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
既承百王末,戰兢隨歲轉。 讀音:【zhàn】部首:戈字意:打仗:~爭;~機;~績;~略;~術;~國(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
泛指爭斗,比高下:論~;爭~。發抖:~抖;寒~;膽~心驚。
姓。
七、與舞有關的詩句
《舞》——唐·李嶠
妙伎游金谷,佳人滿石城。霞衣席上轉,花岫雪前朝。儀鳳諧清曲,回鸞應雅聲。非君一愿重,誰賞素腰輕。
《舞》——唐·張祜
荊臺呈妙舞,云雨半羅衣。裊裊腰疑折,褰褰袖欲飛。霧輕紅躑躅,風艷紫薔薇。強許傳新態,人間弟子稀。
《詠舞》——唐·蕭德言
低身鏘玉佩,舉袖拂羅衣。對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飛。
《詠舞》——唐·楊希道(一作楊師道)
二八如同雪,三春類早花。分行向燭轉,一種逐風斜。
《詠舞》——唐·虞世南
繁弦奏淥水,長袖轉回鸞。一雙俱應節,還似鏡中看。
《詠舞詩》——南北朝·蕭衍
腕弱復低舉。身輕由回縱。可謂寫自歡。方與心期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