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水的詩句 古詩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傷心橋下春波碧,曾是驚鴻照影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春風自恨無情水,吹得東流竟日西.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竹枝詞
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
水流無限似儂愁。
菩薩蠻
作者: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
還鄉須斷腸。
客至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餐市遠無兼味,
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余杯。
虞美人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作者:晏幾道
閑敲玉鐙隋堤路,—笑開朱戶。
素云凝澹月嬋娟,門外鴨頭春水、木蘭船。
吹花拾蕊嬉游慣,天與相逢晚。
一聲長笛倚樓時,應恨不題紅葉、寄相思。
望江南 超然臺作
作者: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二、關于春水.的古詩
竹枝詞
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
水流無限似儂愁。
菩薩蠻
作者: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
還鄉須斷腸。
客至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餐市遠無兼味,
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余杯。
虞美人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作者:晏幾道
閑敲玉鐙隋堤路,—笑開朱戶。
素云凝澹月嬋娟,門外鴨頭春水、木蘭船。
吹花拾蕊嬉游慣,天與相逢晚。
一聲長笛倚樓時,應恨不題紅葉、寄相思。
望江南 超然臺作
作者: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三、描寫春山春水的古詩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四、關于春水的古詩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 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 馮延巳《謁金門·風乍起》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 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 杜甫《客至》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 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西湖春色歸,春水綠於染。 —— 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五、描寫山的古詩句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4、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5、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2.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胡陰先生壁》
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4.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東漢·曹操《觀滄海》
5.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6.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8.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宋·范仲淹《漁家傲》
9.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李白《行路難》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眺》
11.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1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東漢·曹操《短歌行》
13.蟬鳴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4.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5.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宋·王觀《卜算子》
1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7.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宋·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18.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元·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19.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20.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唐·李商隱《無題》
21.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22.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3.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4.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晉·陶淵明《飲酒》
25.旦辭爺娘去,暮至黑山頭。北朝民歌《木蘭詩》
26.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北朝民歌《木蘭詩》
27.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8.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29.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4、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5、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7、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六、描寫春水的古詩名句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歸夢如春水,悠悠繞故鄉
池塘水綠風微暖
檐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春風自恨無情水,吹得東流竟日西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七、描寫山和水的古詩
平都山 陸游 名山近江步,蠟屐得修行。
奔鹿沖人過,藏丹徹夜明。 唐碑多斷蝕,梁殿半欹傾。
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榮。 行逢負籠客,臥聽送船聲。
平都觀 范成大 神仙得者王方平, 誰其繼之陰長生。 飄然空飛五云屏, 上賓寥陽留玉京。
石爐丹氣常夜鳴, 龍光萬柏森年齡。 峽山逼側泯江旋, 洞口福地古所銘。
云有北陰神帝庭, 太陰黑簿囚鬼靈。 自從仙都起巖扃, 高霞流電飛伏精。
暉景下墮爍九冰, 塞絕苦道升無形, 至今臺殿棲岑屏, 隋污唐堊留丹青。 上仙怪寄溪如清, 瑤池仙杖紛娉婷。
瑯敖赴節鏘欲鳴, 我來秋暑如炊蒸。 汗流吁氣衣枯藤, 摩挲眾跡不暇評。
聊記梗概知吾曾。 (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吳郡(今江蘇蘇州市)人,南宋著名詩人。
他受禪學影響頗深, 故部分詩流露出虛無寂滅的思想。范成大二十九歲中進士,任過秘書省正字,吏部員外郎等職。
南宋年間 (公元1175年),范成大任成都路安撫使時,來豐都視察,登游平都觀,留題下詩。 (注釋)(1)平都觀:即今“天子殿”。
(2)吏部員外郎:吏部,隋唐以后,中樞(中央)設六部,吏 部是其中之一。其職能是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升降、調動、考核等事務。
員外郎,部內分司,司的長官 為郎中,郎中以下有員外郎,是郎中的付職。吏部員外郎,即吏部郎中的付手。
(3)屏,古代貴族婦女 所乘有帷幕的車。(4)旋,水流回旋。
(5)扃,音卷,門。上閂,關門。
(6)瑯敖,古樂器名。(7) 玉京:道教稱天帝所居之處,也指帝都。
(8)寥陽,指寥陽殿,今稱奈河橋。(9)成都路安撫使,南宋 時,將全國設十六路,四川當時叫成都路。
安撫使,宋代一官名。 題平都山 蘇軾 足躡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覺到云間。
抬眸四顧乾坤闊, 日月星辰任我攀。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歲月閑。
午夢任隨鳩喚覺, 早朝又聽鹿催班。 (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學家。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 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
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但也有些作品表現 出保守的政治觀點和消極情緒。
宋仁宗嘉佑年間,蘇軾考取進士,做過翰林學士。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 ,蘇軾自成都去汴京(今開封),途經豐都,寫下“平都山”等詩。
(注釋) (1)平都山:據《豐都縣志》載:“治東北一里。石徑縈紆,林木幽秀,梵宇層出。
舊志謂平 都福地,紫府真仙之居。漢仙人陰長生、王方平煉形于此。
傳麻姑過之有留題絕句。”后人依據蘇軾“平 都天下古名山”這句詩,漸改平都山為“名山”,一直沿用至今。
(2)躡:踩、踏的意思。(3)眸:音 木,泛指眼睛。
(4)乾坤:《周易》中的兩個卦名,指陰陽兩種對立勢力。此引申為天地的代稱。
平都山 蘇軾 山前江水流浩浩, 山上蒼蒼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紛紛, 古今換易如秋草。
空山樓觀何崢嶸, 真人王遠陰長生。 飛符御氣朝百靈, 悟道不復誦黃庭。
龍車虎駕來下迎, 去如旋風搏紫清。 真人厭世不回顧, 世間生死如朝暮。
學仙度世豈無人, 餐霞絕粒常辛苦。 安得獨從逍遙君, 冷然乘風駕浮云。
超世無有我獨存。 (注釋) (1)崢嶸:高峻貌。
(2)黃庭:指《黃庭經》,道教經名。內容是七言歌決,講說道 家養生修煉的道理。
(3)度世:舊謂脫離現世。(4)逍遙:優游自得貌。
仙都山鹿 蘇軾 日月何促促, 塵世苦拘束。 仙子去無蹤, 故山遺白鹿。
仙人已去鹿無家, 孤棲悵望層城霞。 至今聞有游洞客, 夜來江市叫平沙。
長松千樹風蕭瑟, 仙宮去人無咫尺。 夜鳴白鹿安在哉, 滿山秋草無形跡。
(注釋)(1)悵望:悵然懷想。(2)蕭瑟:樹木被風吹指所發的聲音。
(3)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平都山留題 呂洞賓 盂蘭清曉過平都, 天下名山所不如。
兩口單行人不識, 王陰空使馬蹄虛。 一鳴白鳥出青城, 再謁王陰二友人。
口口惟思三島好, 抬眸已過洞庭春。 (作者簡介) 呂洞賓,又名呂純陽(793-?),相傳為唐京兆人。
唐朝會昌中,兩舉進士不弟, 浪游江湖,遇鐘離權授以丹訣,時年六十四歲。曾隱居終南山等地修道,后游歷各地,自稱回道人, 俗傳為八仙之一。
還說他曾在江淮斬蛟、岳陽弄鶴、客店醉酒等。 (注釋) (1)盂蘭:指盂蘭盆會,佛教儀式。
每逢夏歷七月十五日,佛教徒為追薦祖先所舉行。 盂蘭盆是梵文的譯音,意譯為“救倒懸”。
(2)三島:《漢書.郊禮志上》:“自威、宣、燕、燕昭使人入海,求逢萊、方丈、瀛洲,此三種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后用三島來泛指想象中的 仙境。
題仙都觀 杜光庭 往歲真人朝玉皇, 四真三代住繁陽。 初開九鼎丹華熟, 繼躡五云天路長。
煙鎖翠嵐迷舊隱, 池凝寒鏡貯秋光, 時來白鹿巖前后, 應許潛通不死鄉。 (作者簡介)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詩人,處州縉云(今浙江人)人,咸通中舉進士不 弟,入天臺山修道,仕唐為內供奉。
避亂入蜀,事王建父子,官至議大夫,賜呈“傳真天師”。晚 年隱居青城山,號東瀛子,能詩善文。
(注釋) (1)仙都觀:即現在的“天子殿”。觀宇建宇唐代,唐代名“仙都觀”,宋代名“景德 觀”,也稱“白鶴觀”、“耀靈殿”。
(2)四真:佛教基本教義之一,指釋迦牟尼最初說教的。
八、求描寫山的、水的古詩
------------山------------
1.《望天門山》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巫山高》唐.盧照鄰
巫山望不極,望望下朝氛。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云。
驚濤亂水脈,驟丙暗蜂文。沾裳即此地,厭復遠思君。
3.《山》唐.李嶠
地鎮標神秀,峨眉上翠氛。泉飛一道帶,峰出半天云。
古壁丹青色,新花綺繡紋。已開封禪所,希謁圣明君。
------------水------------
1.《湖亭望水》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漲,新晴北客過。日沉紅有影,風定綠無波。
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可憐心賞處,其奈獨游何?
2.《春水生二絕》唐.杜甫
二月六夜春水生,門前小灘渾欲平。
鸕鶿鸂鶒莫漫喜,吾與汝曹俱眼明。
一夜水高二尺強,數日不可更禁當。
南市津頭有船賣,無錢即買系籬旁。
3.《春水》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九、春水的古詩,急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唐·白居易《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劉禹錫 竹枝詞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江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江上春來新雨晴,襄西春水觳紋生。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幾蕭條帶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
老年花似霧中看。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青萬馀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南唐·馮延巳《謁金門》詞:
風乍起,
吹皺一池春水。
閑引鴛鴦香徑里,
手捋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
碧玉搔頭斜墜。
終日望君君不至,
舉頭聞鵲喜。
《菩薩蠻》 韋莊
人人皆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殘,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過杜浦橋》二首:其一:“橋外波如鴨頭綠,杯中酒作鵝兒黃。山茶花下醉初醒,卻過西村看夕陽。”其二:“橋北雨余春水生,橋南日落暮山橫。問君對酒胡不樂?聽取菱歌煙外聲。”: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上詞: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池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盡,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對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
樽酒家貧只舊杯
肯與鄰翁相對飲
格籬呼取盡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