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水清澈的詩句
1、《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唐代杜甫
秋水清無底,蕭然靜客心。
譯文:秋天的河水清凈徹底,人坐在水邊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洗滌和凈化,忘卻心中的一切憂愁與煩惱,以達到與天地合一的境界。
2、《山居秋暝》——唐代王維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譯文: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3、《江夏別宋之悌》——唐代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譯文:眼前清澄的江水,遙遙地與碧海相通。
4、《山園小梅二首》——宋代林逋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譯文: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
5、《觀書有感》——宋代朱熹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二、有哪些是形容水清澈的詩句
李白:《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澄水如鑒 崔顥
圣賢將立喻,上善貯情深.潔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澆浮知不撓,濫濁固難侵.方寸懸高鑒,生涯詎陸沉.
對泉能自誡,如鏡靜相臨.廉慎傳家政,流芳合古今.
湖亭望水 白居易
久雨南湖漲,新晴北客過.
日沉紅有影,風定綠無波.
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
可憐心賞處,其奈獨游何?
江夏別宋之悌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
三、描寫水清澈的句子
http://**question/* 這里挺多的。
追問: 幫我找一些句子 回答: 水, 緩緩地流淌著, 默默地付出著, 淡淡地微笑著…… 一滴水, 滋潤一方土地; 一滴水, 哺育一個生命; 一滴水, 折射一束陽光; 一滴水, 塑造一個多姿世界; 一滴水, 織出茫茫云海; (某某地方)的水 清澈見底 ,溫柔地流過(某某地方), 綠油 油的 水草 就在這柔 波里 清清 飄搖 。隔著半米深的水拍下去,一縷縷的水草依舊清晰,綠的可愛. 水清澈 湛藍 水清澈見底,平靜幽藍 水清澈見底,靜如明鏡 這里的水清澈透明,陽光射到水下,又反光回來,可以看到一束束的光在閃爍,真的好美。
(某某地)的水清澈透明,綠水悠悠,如情似夢,唐代著名文學家 韓愈 形容為“江作青羅帶,山如 碧玉簪 ”。 透過霧氣,月亮井里的水清澈見底,仿佛不染一絲塵埃,一 顆顆 水珠玲瓏 剔透 ,晶瑩欲滴,如此美麗 明凈 的水清澈得讓人著迷,在色彩繽紛的樹叢里蜿蜒而下,美得讓人找不出合適的詞語來形容。
四、直接表達月光如水,澄澈透明的詩句
月光如水水如天
出自晚唐詩人趙嘏的《江樓感舊》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賞析
這就啟迪讀者:人在夜闌人靜的此刻究竟“思”什么呢?對這個問題,詩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將筆移開去從容寫景,進一層點染“思渺然”的環境氣氛。登上江樓,放眼望去,但見清澈如水的月光,傾瀉在波光蕩漾的江面上,因為江水是流動的,月光就更顯得在熠熠閃動。“月光如水”,波柔色淺,宛若有聲,靜中見動,動愈襯靜。詩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見月影倒映,恍惚覺得幽深的蒼穹在腳下浮涌,意境顯得格外幽美恬靜。整個世界連同詩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無邊的迷茫恬靜的月色水光之中。這一句,詩人巧妙地運用了疊字回環的技巧,一筆包蘊了天地間景物,將江樓夜景寫得那么清麗絕俗。這樣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盡情陶醉了吧。然而,詩人卻道出了一聲聲低沉的感喟:“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同來”與第一句“獨上”相應,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懷。原來詩人是舊地重游。去年也是這樣的良夜,詩人結侶來游,憑欄倚肩,共賞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歡快的。曾幾何時,人事蹉跎,昔日伴侶不知已經飄泊何方,而詩人卻又輾轉只身來到江樓。面對依稀可辨的風物,縷縷懷念和悵惘之情,正無聲地啃嚙著詩人孤獨的心。讀到這里,讀者才豁然開朗,體味到篇首“思渺然”的深遠意蘊,詩人江樓感舊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絕句律詩,一般不宜寫得太實,而應“實則虛之”,這才會有余情余味。這首詩,詩人運筆自如,賦予全篇一種空靈神遠的藝術美,使讀者產生無窮的聯想。詩中沒有確指登樓的時間是春天還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還是女,是家人、情人還是友朋,“同來”是指點江山還是互訴情衷,離散是因為世亂飄蕩還是情有所阻,這一切都隱藏在詩的背后。讀者完全可以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詩人提供的廣闊天空里自由飛翔,充分領略這首小詩的幽韻和醇美。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水的詩句清澈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