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人描寫岳陽樓記的詩句有哪些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登岳陽樓》 唐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唐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唐 李白 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岳陽樓晚望》 唐 崔玨 乾坤千里水云間,釣艇如萍去復還。
樓上北風斜卷席,湖中西日倒銜山。 懷沙有恨騷人往,鼓瑟無聲帝子閑。
何事黃昏尚凝睇,數行煙樹接荊蠻。
二、寫岳陽樓的詩句有哪些,表達先憂后樂觀點的名句有哪些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岳陽樓晚望》 唐 崔玨 乾坤千里水云間,釣艇如萍去復還。
樓上北風斜卷席,湖中西日倒銜山。 懷沙有恨騷人往,鼓瑟無聲帝子閑。
何事黃昏尚凝睇,數行煙樹接荊蠻。 《道經巴陵登岳陽樓用孟襄陽韻》楊維楨,元末 送客洞庭西,龍堆兩青青。
陳殿出空明,吳城連蒼莽。 春隨湖色深,風將潮聲長。
楊柳讀書堂,芙蓉采菱槳。 懷人故未休,望望欲成往。
《登岳陽樓》 李東陽,明 突兀高樓正倚城,洞庭春水坐來生。 三江到海風濤壯,萬水浮空島嶼輕。
吳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廟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龍窟,臥聽君山笛里聲。
《岳陽樓》錢大昕 清 杰閣出城墉,驚濤日夜舂。 地吞八百里,云浸兩三峰。
已極登臨目,真開浩蕩胸。 不因承簡命,那便壯游逢。
《臨江仙》滕子京 湖水連天天連水,秋來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帝子有靈能鼓瑟,凄然依舊傷情。
微聞蘭芷動芳聲。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賣花聲.題岳陽樓》張舜民 宋 木葉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斂芳顏。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 醉袖撫危闌,天淡云閑。
何人此路得生還?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岳陽壯觀天下傳,樓陰背日堤綿綿。
草木相連南服內,江湖異態欄桿前。 乾坤萬事集雙鬢,臣子一謫今五年。
欲題文字吊古昔,風壯浪涌心茫然。 ——陳與義《再登岳陽樓感慨賦詩》。
三、岳陽樓記中的詩句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本文表現了作者雖然身居江湖,但仍心憂國事;雖然遭遇迫害,但仍不放棄理想的頑強意志,同時,也是對被貶戰友的鼓勵和安慰。
《岳陽樓記》的著名,是因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時期的另一位文學家歐陽修在為他寫的碑文中說,他從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
可見《岳陽樓記》末尾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一生行為的準則。 孟子說:“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這已成為封建時代許多士大夫的信條。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本來可以采取獨善其身的態度,落得清閑快樂,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應立身行一的準則,認為個人的榮辱升遷應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己和朋友,這是難能可貴的。
這兩句話所體現的精神,那種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品質,無疑仍具有教育意義。 。
四、有關岳陽樓的古代詩句古代有關岳陽樓的詩句給一些啊,急用 愛問知識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徒倚湖山欲曉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 (宋)陳與義《登岳陽樓》 岳陽壯觀天下傳,樓陰背日堤綿綿。
草木相連南服內,江湖異態欄桿前。 乾坤萬事集雙鬢,臣子一謫今五年。
欲題文字吊古昔,風壯浪涌心茫然。 (宋)陳與義《再登岳陽樓感慨賦詩》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唐)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唐)杜甫《登岳陽樓》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衢塘滟預關。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宋)黃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杜甫《登岳陽樓》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岳陽壯觀天下傳,樓陰背日堤綿綿。
草木相連南服內,江湖異態欄桿前。 乾坤萬事集雙鬢,臣子一謫今五年。
欲題文字吊古昔,風壯浪涌心茫然。 —陳與義《再登岳陽樓感慨賦詩》。
五、寫岳陽樓的詩句有哪些
岳陽樓記 (宋)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囑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剛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壁;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游岳陽樓記 (明)袁中道 洞庭為沅、湘等九水之委,當其涸時,如匹練耳;及春夏間,九水發而后有湖。
然九水發,巴江之水亦發。九水方奔騰浩森,以趨潯陽;而巴江之水卷雪轟雷,自天上來。
竭九水方張之勢,不足以當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斂衽而不敢與之爭。九水愈退,巴江愈進,向之坎竇,隘不能受,始漫衍為青草,為亦沙,為云夢。
澄鮮宇宙,搖乾坤者,八九百里。 而岳陽樓峙于江、湖交會之間,朝朝暮墓,以窮其吞吐之變態,此其所以奇也。
樓之前為君山,如一雀尾爐,排水當面,林木可數。蓋從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為奇。
此樓得水稍詘,前見北岸,政須君山妖*以文其陋;況江湖于此會,而無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復何致?故樓之觀,得水而壯,得山而妍。 詩人李白之“*”、張碧之“礙”,如憐小兒者,呼美為丑,非貶詞也。
游之日,風日清和,湖平于熨。時有小舫往來,如繩頭細字著鵝溪練上。
取酒共酌,意致閑談,亭午風漸勁,湖水汩汩有聲,千帆結陣而來,亦甚雄快。日墓,炮車云生,猛風大起,湖浪奔騰,雪山洶涌,震撼城郭。
予時四望慘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也。 昔滕子京以慶帥左遷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樓為岳陽樓。
既成,賓僚請大合樂落之,子京曰:“直須憑欄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憂后樂”之語,蓋亦有為而發。
夫定州之役,子京增諜籍兵,慰死犒生,邊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國議,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誠不能無慨于心。 第以束發登朝,入為名諫議,出為名將帥,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為知已,不久報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為毛錐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備國家一屏一障之用,玄鬢已皤,壯心日灰,近來又遭知已骨肉之變,寒雁一影,飄零天末,是則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重修岳陽樓記 (民國)于右任 岳陽樓其先名為南樓,傳為魯肅閱兵之所。嗣唐張說守是邦,極一時文宴之盛,而樓之名乃漸著于世。
自有斯樓,以迄于今,閱千數百年。歷世興亡之跡,有與隊谷共遷,飄風偕逝,而邈無識者,以視斯樓何其幸也。
樓攬洞庭之盛,極游覽之娛。范仲淹氏之記,已與之為不朽。
夫勝景之人無私也,賢者因而彰之,以蘄與人同其樂,推之饑溺猶已,固不僅于樓之興廢,致其汲汲也。 湘主席何蕓樵暨岳陽警備司令段楚尚,以疆理之暇,一舉措而樓之廢者起,腐者新,是可以覘治化而垂無窮矣。
予樂之為記,其概于石,以知與者于世,固無所不至其力,而湘人士勇于赴功,為尤不可及也。 民國二三年十二月,于右任撰并書 杜甫: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岳州觀競渡》: 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
低裝山色變,急棹水華浮。 土尚三閭俗,江傳二女游。
齊歌迎孟姥,獨舞送陽侯。 鼓發南湖汊,標爭西驛樓。
并驅常詫速,非畏日光遒。 “危樓瀉洞湖,積水照城隅”(張說詩);“樓形寫北潭,堞勢凌青島”(張均詩);“孤島輕霧里,行舟白波上”(趙冬曦詩) 唐 賈至 岳陽樓宴王員外貶長沙 極浦三春草,高樓萬里心。
楚山晴靄碧,湘水暮流深。 忽與朝中舊,同為澤畔吟。
停杯試北望,還欲淚沾襟。 中秋夜南樓寄友人 李群玉 海月出銀浪,湖光射高樓。
朗吟無淥酒,賤價買清秋。 氣冷魚龍寂,輪高星漢幽。
他鄉此夜客,對景餞多愁。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岳陽早霽南樓 張說 山水佳新霽,南樓玩初旭。
夜來枝半紅,雨后洲全綠。 四運相終始,萬形紛代續。
適臨青草湖,再變黃鶯曲。 地穴穿東武,江流下西蜀。
歌聞枉渚邅,舞見長沙促。 心阻意徒馳,神和生自足。
白發悲上春,知常謝先欲。 和尹懋登南樓 張均 客來已兩春,更瞻韶光早。
花鳥既環合,江山復駢抱。 樓形寫北潭,堞勢凌。
六、求關于洞庭湖和岳陽樓的詩句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張丞相即張九齡,也是著名的詩人,官至中書令,為人正直。
孟浩然想進入政界,實現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給予引薦。 他在入京應試之前寫這首詩給張九齡,就含有這層意思。
這首詩洞庭湖寫得氣勢浩瀚,炎約旱母星楸澩锏夢裼兄攏揮心侵直骯グ徒崞蚯蟮乃灼? 詩的前四句寫洞庭湖壯麗的景象和磅礴的氣勢,后四句是借此抒發自己的政治熱情和希望。 開頭兩句交代了時間,寫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渾然一體,景象是闊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
“虛”,指高空。高空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
“太清”指天空。“渾太清”即水天相接。
這兩句是寫站在湖邊,遠眺湖面的景色。三四兩句繼續寫湖的廣闊,但目光又由遠而近,從湖面寫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籠罩在湖上的水氣蒸騰,吞沒了云、夢二澤,“云、夢”是古代兩個湖澤的名稱,據說云澤在江北,夢澤在江南,后來大部分都淤成陸地。
“撼”,搖動。“岳陽城”,在洞庭湖東北岸,即今湖南岳陽市。
西南風起時,波濤奔騰,涌向東北岸,好象要搖動岳陽城似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有的版本作“氣吞云夢澤”),讀到這里很自然地會聯想起王維的詩句:“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整個城市都飄浮在水面上,微風吹起層層波瀾,遙遠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動。 它們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面對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橫渡,可是沒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時世,應當貢獻出自已的力量,但沒有人推薦,也只好在家閑居,這實在有愧于這樣的好時代。言外之意希望對方予以引薦。
“濟”,渡的意思。“輯”,船上的槳,這里也是借指船。
“端居”,閑居;“圣明”,圣明之時,這里指太平時代。最后兩句,說自己坐在湖邊觀看那些垂竿釣魚的人,卻白白地產生羨慕之情。
古代俗語說,“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詩人借了這句諺語來暗喻自己有出來作一番事業的愿望,只怕沒有人引薦,所以這里說“徒有”。
希望對方幫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出來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岳陽樓的單句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