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有瀾字的唐詩宋詞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李賀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
楚魂尋夢風飔然,曉風飛雨生苔錢。
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
《巫山高》李賀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
楚魂尋夢風飔然,曉風飛雨生苔錢。
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
《長平箭頭歌》李賀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銅花。
白翎金簳雨中盡,直馀三脊殘狼牙。
我尋平原乘兩馬,驛東石田蒿塢下。
風長日短星蕭蕭,黑旗云濕懸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盡將羊炙。
蟲棲雁病蘆筍紅,回風送客吹陰火。
訪古汍瀾收斷鏃,折鋒赤璺曾刲肉。
南陌東城馬上兒,勸我將金換簝竹。
《經沙苑》李賀
野水泛長瀾,宮牙開小蒨。
無人柳自春,草渚鴛鴦暖。
晴嘶臥沙馬,老去悲啼展。
今春還不歸,塞嚶折翅雁。
《雜曲歌辭?長相思三首》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欄,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綠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日色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
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
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
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繡被卷不寢,至今三載猶聞香。
香亦竟不滅,人亦竟不來。
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
《長相思》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贈華州王司士》李白
淮水不絕濤瀾高,盛德未泯生英髦。
知君先負廟堂器,今日還須贈寶刀。
《下陵陽沿高溪三門六剌灘》李白
三門橫峻灘,六剌走波瀾。
石驚虎伏起,水狀龍縈盤。
何慚七里瀨,使我欲垂竿。
《琴曲歌辭?列女操》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婦貴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二、求帶滄涼兩字的詩句
咕~~(╯﹏╰)b,怎么感覺你的內心充滿了憂桑啊。
我試試看,希望你可以開心氣啦哦
滄瀾遠波情飄渺
涼夜望月影獨嘆
---------------個人原創,僅供參考
~(@^_^@)~~希望你能夠喜歡哦~~相信我不解釋,你應該也是可以明白其中的大意吧?
滿意,望采納為【滿意回答】【贊同】個就更好啦\(^o^)/~
親~ 我們答題也很辛苦的~ 我相信你一定能體諒我們的哦~ 所以一定及時采納哦~
------------【你的微笑最重要】團隊
~~~~~★ HAPPY夕陽
三、含瀾、泱二字的古詩詞
實在沒有,只有分開的。
漢江臨眺 唐-王維 楚塞三湘接, 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 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 留醉與山翁。
王維(701-761),字摩詰,唐代大詩人,和李白同齡。他是大畫家,最善于描寫山水景物和田園風光,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杰出代表。
宋朝大文學家蘇軾說: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1.漢江臨眺——站在漢江岸邊遠望。
漢江又稱漢水,發源于陜西西南部,在湖北武漢注入長江,全長1500多公里。 2.楚塞——古代楚國地界,包括現在湖北湖南一帶地方。
3.三湘——指湖南境內的湘江和它的支流。 4.荊門——山名,在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
5.九派——九條去流,指長江在江西省內的所有支流。 6.襄陽——地名,在湖北北部,靠近漢江。
7.山翁——山簡,晉朝襄陽守將,經常出去飲酒,大醉而歸。這里代表當時襄陽的地方官。
詩人來到襄陽城外,站在漢江岸邊,目送江水滔滔滾滾向南流去,心胸十分暢快,止不住贊嘆道:這漢江南接三湘,西通荊門,東與九江相連,真是源遠流長、水域無邊啊! 江水向南流去,流去,流到天地盡頭,流到天地以外去了。“江流天地外”,不過是詩人奇妙的紀覺,卻讓人感到十分真切,仿佛我們自己也身在江邊,和詩人一起欣賞那波濤千里的壯觀了。
而在對岸遠處,“山色有無中”,那淡淡的群山,籠罩在柔和的陽光和空蒙的煙霧里,影影綽綽,似有若無,朦朧恍惚之中,別有一番詩意。 回頭再看沿江兩岸的大大小小的城郭,一個個都像在水邊漂游浮動;那遠方的天空,顯得過分低垂,被洶涌的波浪沖擊得忽悠悠的顫動。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這是很有名的詩句,一個“浮”字,一個“動”字,把漢江水勢寫得多么浩瀚壯闊啊! 這樣美好的風光,這樣晴和的天日,又有一位殷勤好客的主人陪同瀏覽,難怪詩人流連忘歸,想要長居此地與說人開懷暢飲呢。 蘇軾贊美王維“詩中有畫”,這首五言律詩(五律)便是很好的例證。
泱 yāng <形> (形聲。從水,央聲。
本義:水面廣闊的) 同本義 [(of waters) vast] 泱,滃也。——《說文》 瞻波洛矣,維水泱泱。
——《詩·小雅·瞻波洛矣》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宋·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 又如:泱漭(廣大無涯際的樣子) 氣魄宏大的 [magnificent] 宅大齊之墟,振泱之風。
——《晉書·齊王冏傳》 又如:泱泱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