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有修辭的詩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條。
不只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 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綠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塞下曲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長恨歌》 作者: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北風行 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二、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
具體有比喻: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有白描,比擬(又名比體),避復,變用,層遞,襯墊(又名襯跌) ,襯托(又名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聯珠),對比,對仗(又名對偶、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又名并提、合敘、合說); 有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回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又分為:摹形,摹聲,摹色),列錦,連及,夸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又名聯珠),諧音,歇后,象征,鑲嵌,析字,委婉(又分為:迂回語、謙敬語、避諱語),婉曲,通感(又名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復踏。
[編輯本段]常用修辭作用特點 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構成: 1、本體 2、喻體 3、比喻詞 (比喻和擬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體,擬人沒有。) 作用: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的事物解說,即打比方,幫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類別 特點 本體 比喻詞 喻體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現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 出現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樣。 暗喻 甲是乙 出現 是、成為 出現 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現 無 出現 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例句: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老舍《濟南的冬天》 2.比擬: 借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 作用: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1)擬人: 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例句: 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春》 朱自清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杜甫 3.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春》 朱自清 (2)擬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 1.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 1.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荷塘月色》 朱自清) 3.夸張: 對事物的性質,特征等故意地夸張或縮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類別 特點 例句 擴大夸張 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縮小夸張 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塊天地 超前夸張 把后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后出現 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4.排比: 把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5.對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于記憶,有音樂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
例句:.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6.反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句子。
1. 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 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7.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有助于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句: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8.反問(激問、反詰、詰問): 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例句: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9.引用: 引用現成的話(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和兩種。
作用: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三、含有擬人的詩句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四、含有比喻修辭的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出自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出自蘇軾的《中秋月》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出自李賀的《馬詩》
卷地朔風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出自薩都刺的《上進即事五首》之三
東門沽酒飲我曹,心情萬事如鴻毛。出自李頎的《送陳章甫》
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出自岑參的《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出自李煜的《望江南》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出自蘇軾的《永遇樂》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高卷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 出自李白的《清平樂》(這個之所以給全文,是因為本喻體不在同一句里,而是一頭一尾,呵呵)
五、含有比喻修辭手法的詩句
56、巧比妙喻 ⑴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⑵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⑶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⑷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⑸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⑹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57、大膽夸張 ⑴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⑵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⑶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58、生動擬人 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⑵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⑶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⑸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⑹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⑺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59、諷刺筆調 ⑴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⑵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⑶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⑷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⑸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60、疑問語氣 ⑴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⑵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⑶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61、反問語氣 ⑴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⑵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⑶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⑷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62、感嘆語氣 ⑴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⑵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⑶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⑷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⑸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⑺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⑻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⑼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⑽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63、對偶句式 ⑴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⑵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⑶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⑷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⑸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64、詩中藏詞 ⑴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⑵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⑶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⑷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⑸春風得意馬啼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⑹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⑻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⑼等閑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65、詩詞互對 ⑴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一日千里) ⑵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再接再厲) ⑶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落千丈) ⑷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勢不可擋) ⑸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奮不顧身、粉身碎骨) ⑹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觸景生情) ⑻危樓高百尺。
(直插云霄) ⑼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⑿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寧死不屈,無顏見江東父老)66、詩謎成趣 ⑴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及時雨 宋江) ⑵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無用——吳用) ⑶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花榮) ⑷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黑旋風李逵浪里白跳張順) ⑸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時遷) ⑹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神行太保戴宗) ⑺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孫策) ⑻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留蟬——劉禪) ⑼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關羽) 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晴雯) ⑾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假寶玉——賈寶玉) ⑿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屈原) ⒀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高適) 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高適) ⒂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陸游 鄭板橋)。
六、含有反問的詩句和含有擬人的詩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唐,李嶠《中秋月》) 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唐,孟浩然《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 不知明鏡里,何處是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贈董大》)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唐,杜甫《絕句》)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唐。
朱慶余《近試上張水部》)。
七、帶有修辭手法的古詩
李商隱《無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煜《虞美人》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清照《醉花陰》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白《長相思》 美人如花隔云端。
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詩經·衛風·碩人》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八、含有擬人的古詩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唐,李嶠《中秋月》)
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唐,孟浩然《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
不知明鏡里,何處是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贈董大》)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唐,杜甫《絕句》)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唐。朱慶余《近試上張水部》)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