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慕蓉的《菖蒲花》
菖蒲花
我曾經多么希望能夠遇見你
但是不可以
在那樣荒涼寂靜的沙洲上
當天色轉暗 風轉冷 當我們
所有的思維與動作都逐漸遲鈍
那將是怎樣的一種黃昏
而此刻菖蒲花還正隨意綻放
這里那里到處叢生不已
悍然向周遭的世界
展示她的激情 她那小小的心
從純白到藍紫
仿佛在說著我一生向往的故事
請讓花的靈魂死在高枝之前
讓我 暫時逗留在
時光從愛憐轉換到暴虐之間
這樣的轉換差別極微極細
也因此而極其鋒利
尤其是 我曾經
我曾經多么希望能夠遇見你
二、描寫鳶尾花的詩句
未必菖蒲花,只向石城生。
自是使君眼,見物皆有情。
我曾經多么希望能夠遇見你
但是不可以
在那樣荒涼寂靜的沙洲上
當天色轉晴
風轉冷 當我們
所有的思維與動作都逐漸遲鈍
那將是怎樣的一種黃昏
而此刻菖蒲花還正隨意綻放
這里那里到處叢生不已
悍然向周遭的世界
展示她的激情 她那小小的心
從純白到藍紫
仿佛在說著我一生向往的故事
請讓花的靈魂死在離枝之前
讓我 暫時逗留在
時光從愛憐轉換到暴虐之間
這樣的轉換差別極微極細
也因此而極其鋒利
尤其是 我曾經
我曾經多么希望能夠遇見你
三、50分
菖蒲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并稱為“花草四雅”。菖蒲先百草于寒冬剛盡時覺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資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則生機盎然,富有而滋潤,著廳堂則亭亭玉立,飄逸而俊秀,自古以來就深得人們的喜愛。江南人家每到端午時節,懸菖蒲、艾葉于門、窗,飲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葉,驅蚊滅蟲的習俗保持至今。而且在我國古代菖蒲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于戶上,可禳毒氣。”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種艾草,求吉祥的習俗。臺灣民間也有在端午時貼“午時聯”,它的作用和靈符一樣,有些午時聯上有下列的句子“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榕枝在民間的意義可使身體矯健“插榕較勇龍,插艾較勇健”。
陸游有詩云:雁山菖蒲昆山石,陳叟持來慰幽寂。
還有解縉的《菖蒲》: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風斫碎一川波。長橋有影蛟龍懼,流水無聲日夜磨。兩岸帶煙生殺氣,五更彈雨和漁歌。秋來只恐西風惡,銷盡鋒棱恨轉多。
四、≥﹏≤跪求和唐菖蒲有關的詩句QAQ,畫畫用啊QAQ
1
我曾經多么希望能夠遇見你
但是不可以
在那樣荒涼寂靜的沙洲上
當天色轉暗 風轉冷 當我們
所有的思維與動作都逐漸遲鈍
那將是怎樣的一種黃昏
而此刻菖蒲花還正隨意綻放
這里那里到處叢生不已
悍然向周遭的世界
展示她的激情 她那小小的心
從純白到藍紫
仿佛在說著我一生向往的故事
請讓花的靈魂死在高枝之前
讓我 暫時逗留在
時光從愛憐轉換到暴虐之間
這樣的轉換差別極微極細
也因此而極其鋒利
尤其是 我曾經
我曾經多么希望能夠遇見你
——————————————————————————————————————————
2
名為煙霧的小貓死了
葬于城堡中的庭院
在七年前的一個冬天
到了春天,準備種上唐菖蒲的種子
在掀開泥土時掘出一塊小貓眼石
貓眼石是煙霧的紀念
到了晚上
在母親的寶石箱中眨著大眼睛
可愛的小貓——煙霧的眼珠
嫁出去的時候,可要跟著我啊
——————————————————————————————————————————
五、《菖蒲花》請幫我賞析一下這首詩
很美的一首詩,描寫了作者在追尋的路上的感悟。作者非常希望能夠遇見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人,尤其是在如同菖蒲花一樣美麗盛開著的時刻。
綻放,是花的靈魂和使命,如花一樣活出自己的精彩而美麗的人生展現給心愛的那個人,是作者的向往。
第一段
我曾經多么希望能夠遇見你
但是不可以
在那樣荒涼寂靜的沙洲上
當天色轉暗 風轉冷 當我們
所有的思維與動作都逐漸遲鈍
那將是怎樣的一種黃昏
沙洲并不是真的沙洲,我想作者是在寓意這個世界總有時候讓我們感到寒冷和孤獨,周圍人的冷漠,使
我們感受不到他們的存在,溫暖似乎總是很遙遠,很希望遇到那個“他”,卻明知時候還未到,因此不
可以的無奈,唯有等待。
而此刻菖蒲花還正隨意綻放
這里那里到處叢生不已
悍然向周遭的世界
展示她的激情 她那小小的心
從純白到藍紫
仿佛在說著我一生向往的故事
作者在獨自追尋的路中,看到菖蒲花,同樣在等待它生命中那個可以欣賞它的人,然而它卻生活的如此
堅強,倔強而美麗。周圍那么寒冷,它卻敢于隨意綻放,毫不吝嗇它的激情,不畏懼傷害。這震動了作者,也引起了她的共鳴。
請讓花的靈魂死在高枝之前
讓我 暫時逗留在
時光從愛憐轉換到暴虐之間
這樣的轉換差別極微極細
也因此而極其鋒利
時光從愛憐轉換到暴虐之間,是在作者老去以前。容顏的改變,總是微小而鋒利的。皺紋就是歲月刻下
的痕跡。作者希望,祈求,能夠在美好還存在的時候,完成她的心愿——尤其是 我曾經
我曾經多么希望能夠遇見你
六、形容菖蒲的詩詞
《菖蒲》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雁山菖蒲昆山石,陳叟持來慰幽寂。
寸根蹙密九節瘦,一拳突兀千金直。
清泉碧缶相發揮,高僧野人動顏色。
盆山蒼然日在眼,此物一來俱掃跡。
根蟠葉茂看愈好,向來恨不相從早。
所嗟我亦飽風霜,養氣無功日衰槁。
以水石菖蒲贈谷堂孫漕 徐珩
菖蒲體柔弱,孤生幽澗傍。潤深水不滋,短葉疏而黃。物亦有不幸,仁者為悲傷。愿因水石間,移值近窗光。探丸起九死,焦卷復翠長。草木固無知,此心未能忘。
詠拳石菖蒲 徐僑
巖泉潠灑著根纖,拳石相依自糾纏。土葉漸除青帶冗,細莖初發綠毛鮮。一塵不許渭幽雅,百草誰能并潔娟。日課蒼頭注新汲,要移林壑在庭前。
添盆中石菖蒲水仙花水 楊萬里
舊詩一讀一番新,讀罷昏然一欠伸。無數盆花爭訴渴,老夫卻要作閑人。
彥通以詩送石菖蒲,和謝之 楊萬里
笑拂孤芳旋汲泉。忽如身墮曉霜天。一生寒瘦知何用,只得清名垂萬年。
石菖蒲 曾幾
窗明幾凈室空虛,盡道幽人一事無。莫道幽人無一事,汲泉承露養菖蒲。
貧居 張景脩
茅檐月有千金稅,稻飯年無一粒租。生事蕭條人問我,水芭蕉與石菖蒲。
盆中石菖蒲 張九成
清姿水石間,相得不可無。如人飽道義,其色長敷腴。不受塵土覆,自與人世殊。我何愛軒冕,冒昧名利涂。圣人惡潔身,名士多自污。理亦顧其可,未應如此拘。往往不知者,假此為穿窬。吾方存胸中,未敢執一隅。姑從吾所好,誰能復改圖。不若歸去來,無愧石上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