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有關體育的詩句
1、《寒食城東即事》唐代-王維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蹴踘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譯文:一條清澈溪流穿過桃李花林,水波蕩漾著綠蒲滋潤著白芷。
溪流旁邊總共只有幾戶人家,落花多半都漂流在東流水里。踢出的皮球屢屢高出飛鳥上,蕩起的秋千爭相廢除綠楊林。
年輕人分開日子每天來游玩,全不需要等候到清明和上巳。2、《古風·一百四十年》唐代-李白 帝京信佳麗。
國容何赫然。劍戟擁九關。
歌鐘沸三川。蓬萊象天構。
珠翠夸云仙。斗雞金宮里。
蹴鞠瑤臺邊。舉動搖白日。
指揮回青天。當涂何翕忽。
失路長棄捐。獨有揚執戟。
閉關草太玄。譯文:唐朝自開國一百四十多年來,國容赫赫,是何等強盛!東都的五鳳樓,遠望隱隱,高入云天,巍峨地聳立在洛陽的三川大地。
王侯權貴星月一樣拱繞著太陽,洛陽城來往的賓客多如云煙。金光閃耀的宮殿內也盛行著斗雞之戲,蹴鞠運動在京城里廣泛舉行。
他們的舉動震動著白日,其氣焰可使天氣由晴變陰。當權者氣勢顯赫,得意洋洋;失勢者永久被棄置一邊,不再被重用。
唯有像漢朝的揚雄那樣的守道之士一心關門著書,草《太玄》以為娛,淡泊自守。3、《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宋代-辛棄疾 望飛來半空鷗鷺,須臾動地鼙鼓。
截江組練驅山去,鏖戰未收貔虎。朝又暮。
誚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
看紅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憑誰問,萬里長鯨吞吐,人間兒戲千弩⑽。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堪恨處,人道是、屬鏤怨憤終千古。
功名自誤。謾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煙雨。
譯文:望向天邊,潮水好似覆蓋半個天空的白色鷗鷺一樣鋪天蓋地而來。片刻之間便聽到如擂動戰鼓般地動山搖的波濤聲,之間橫截江面的波峰如千軍萬馬驅趕著白色的山峰而來。
江潮洶涌翻滾,如勇士激戰不休。吳地青年朝朝暮暮與水為戲,對此簡直就像是平常一樣,吳兒又怎么會害怕著蛟龍一樣翻滾的波濤。
弄潮兒在波濤中如履平地,看那紅旗翻飛,他們如同錦鱗出水,魚躍水面,踏著浪花起舞。任憑何人,面對怒潮洶涌如巨鯨吐水一般的潮水,吳越王用箭矢射向潮水不過是人間的一場兒戲。
連天的怒潮最終也力倦難治,緩緩東歸。常言道,伍子胥用屬鏤自刎化為潮神遺恨千古自是因為功名誤了千古英雄。
這警示白白便宜了范蠡與西施漫游五湖,一葉小舟悠然自得地欣賞云蒸霞蔚的湖上景色。4、《汴泗交流贈張仆射》唐代-韓愈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場千步平如削。
短垣三面繚逶迤,擊鼓騰騰樹赤旗。新雨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分曹決勝約前定,百馬攢蹄近相映。
球驚杖奮合且離,紅牛纓紱黃金羈。側身轉臂著馬腹,霹靂應手神珠馳。
超遙散漫兩閑暇,揮霍紛紜爭變化。發難得巧意氣粗,歡聲四合壯士呼。
此誠習戰非為劇,豈若安坐行良圖?當今忠臣不可得,公馬莫走須殺賊。譯文:汴水和泗水交相流過彭城郡的一角,在那里筑起了千步方圓的平整球場。
場的三面有短墻逶迤地圍繞著,騰騰的鼓聲被敲打起來,紅色的旗幟也都樹了起來。剛剛下過一場雨,早晨的天氣還很涼,太陽也沒有升起,仆射張公你裝束整齊地來到場上干什么呢?原來是按照預先定下的比賽規則要分隊比賽以決勝負,百馬奔騰而馬蹄雜沓,在球場上閃現。
.球在急馳,棍棒在揮舞,打球的隊伍分分合合,只看見用染紅的牛毛做流蘇、用黃金做籠頭而裝束著的名馬在飛奔。只看見擊球手側轉身子,轉手臂而附身于馬腹之下,只聽見應手響起霹靂般的打擊之聲而神珠般的球飛馳而去。
球超遙遠去,兩隊人馬也散開,中間出現了一個供人喘息的閑暇,一會兒球來迅急,而兩隊又紛紜爭球,隊形變化多端。發球之高妙與得球之巧捷真是意氣風發,四周的歡聲雷動,到處是一片壯士的呼喊。
這種打球確實是為了習武備戰而不僅僅是游戲的話,那還不如安坐在軍營之中而謀劃良策。如今象仆射張公你這樣的忠臣實在是難得,所以你不要輕易地跑馬傷神,而要養精蓄銳去殺那朝廷的叛賊。
5、《哀江頭》唐代-杜甫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
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墜雙飛翼。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
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譯文:祖居少陵的野老(杜甫自稱)無聲地痛哭,春天偷偷地來到了曲江邊。江岸的宮殿千門閉鎖,細細的柳絲和新生的水蒲為誰而綠?回憶當初皇帝的彩旗儀仗下了南苑,苑里的萬物都生出光輝。
昭陽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車出游,隨侍在皇帝身旁。車前的宮中女官帶著弓箭,白馬套著帶嚼子的黃金馬勒。
翻身朝天上的云層射去,一笑之間雙飛的一對鳥兒便墜落在地。楊貴妃明亮的眼睛和潔白的牙齒在哪里呢?鮮血玷污了她的游魂,再也不能歸來!清清的渭水向東流去,而玄宗所在的劍閣是那么深遠。
走的和留下的彼此沒有消息。人生有情,淚水沾濕了胸臆,江水的流淌和江花的。
二、古代有關體育的詩句
王維(唐)《寒食城東即事》
清溪一道穿桃李。
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
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鞠屢過飛鳥上。
秋千競出垂楊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
不用清明兼上巳。
魚玄機(唐)《打球作》:
堅固凈滑一星流,月杖爭敲未擬休。
無滯礙時從撥弄,有遮攔處任鉤留。
不辭宛轉長隨手,卻恐相將不到頭。
畢竟入門應始了,愿君爭取最前籌。
以上兩首為踢足球的
在浩如煙海的古代詩歌中,體育詩就像是一朵奇葩,任何人看后都會過目不忘。現把一束古代的體育詩抄錄如下,供讀者欣賞。
宋代大詩人陸游曾在他的《晚春感事》(之四)一詩中,寫了他少年時在咸陽觀看足球(蹴鞠)比賽的情景。詩曰:“少年騎馬入咸陽,鶻似身輕蝶似狂。蹴鞠場邊萬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風光流轉渾如昨,志氣低摧只自傷。日永東齋淡無事,閉門掃雪只焚香。”
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一次在觀看了朝廷為提高士兵的武藝而舉行的“角抵”(即現在的摔跤運動)比賽后,曾寫了一首題為《角抵詩》的七言詩。詩曰:“廣場妙戲斗程材,才得天顏一笑開。角抵罷時還擺宴,卷班出殿戴花回。”
唐代著名詩人王建曾寫了一首七言詩,形象地描述了當時宮女進行“足球比賽”的情況。詩曰:“宿妝殘粉末明天,總在朝陽花樹邊。寒食內人長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當時把不設球門的單人或幾個人踢的“蹴鞠運動”稱為“白打”。
水球運動在宋代稱“拋水”,宋徽宗趙佶曾親手為這種水中運動寫過一首七言詩。詩曰:“苑西廊畔碧溝長,修竹森森綠影涼。擲球戲水爭遠近,流星一點耀波光。”
明代翰林院修撰(史官)錢福曾寫了一首題為《蹴鞠》的詩,寫的是女子足球比賽的場面。詩曰:“蹴鞠當場二月天,仙風吹下兩嬋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撲蛾眉柳帶煙。翠袖低垂籠玉筍,紅裙斜曳露金蓮。幾回蹴罷嬌無力,恨殺長安美少年。”
宋代的理學家程顥曾寫過一首以象棋為內容的詩。詩曰:“大都博弈皆戲劇,象戲翻能學用兵。車馬尚存周戰法,偏裨兼備漢官名。中軍八面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卻憑紋揪聊自笑,雄如劉項亦閑爭。”詩中的“偏”、“裨”即為后來的“士”、“象”。
三、古代有關體育的詩句
1、《寒食城東即事》 唐代-王維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踘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譯文:一條清澈溪流穿過桃李花林,水波蕩漾著綠蒲滋潤著白芷。
溪流旁邊總共只有幾戶人家,落花多半都漂流在東流水里。 踢出的皮球屢屢高出飛鳥上,蕩起的秋千爭相廢除綠楊林。
年輕人分開日子每天來游玩,全不需要等候到清明和上巳。 2、《古風·一百四十年》 唐代-李白 帝京信佳麗。
國容何赫然。劍戟擁九關。
歌鐘沸三川。 蓬萊象天構。
珠翠夸云仙。斗雞金宮里。
蹴鞠瑤臺邊。 舉動搖白日。
指揮回青天。當涂何翕忽。
失路長棄捐。 獨有揚執戟。
閉關草太玄。 譯文:唐朝自開國一百四十多年來,國容赫赫,是何等強盛!東都的五鳳樓,遠望隱隱,高入云天,巍峨地聳立在洛陽的三川大地。
王侯權貴星月一樣拱繞著太陽,洛陽城來往的賓客多如云煙。金光閃耀的宮殿內也盛行著斗雞之戲,蹴鞠運動在京城里廣泛舉行。
他們的舉動震動著白日,其氣焰可使天氣由晴變陰。當權者氣勢顯赫,得意洋洋;失勢者永久被棄置一邊,不再被重用。
唯有像漢朝的揚雄那樣的守道之士一心關門著書,草《太玄》以為娛,淡泊自守。 3、《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宋代-辛棄疾 望飛來半空鷗鷺,須臾動地鼙鼓。
截江組練驅山去,鏖戰未收貔虎。朝又暮。
誚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
看紅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 憑誰問,萬里長鯨吞吐,人間兒戲千弩⑽。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堪恨處,人道是、屬鏤怨憤終千古。
功名自誤。謾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煙雨。
譯文:望向天邊,潮水好似覆蓋半個天空的白色鷗鷺一樣鋪天蓋地而來。片刻之間便聽到如擂動戰鼓般地動山搖的波濤聲,之間橫截江面的波峰如千軍萬馬驅趕著白色的山峰而來。
江潮洶涌翻滾,如勇士激戰不休。 吳地青年朝朝暮暮與水為戲,對此簡直就像是平常一樣,吳兒又怎么會害怕著蛟龍一樣翻滾的波濤。
弄潮兒在波濤中如履平地,看那紅旗翻飛,他們如同錦鱗出水,魚躍水面,踏著浪花起舞。任憑何人,面對怒潮洶涌如巨鯨吐水一般的潮水,吳越王用箭矢射向潮水不過是人間的一場兒戲。
連天的怒潮最終也力倦難治,緩緩東歸。常言道,伍子胥用屬鏤自刎化為潮神遺恨千古自是因為功名誤了千古英雄。
這警示白白便宜了范蠡與西施漫游五湖,一葉小舟悠然自得地欣賞云蒸霞蔚的湖上景色。 4、《汴泗交流贈張仆射》 唐代-韓愈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場千步平如削。
短垣三面繚逶迤,擊鼓騰騰樹赤旗。 新雨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分曹決勝約前定,百馬攢蹄近相映。
球驚杖奮合且離,紅牛纓紱黃金羈。側身轉臂著馬腹,霹靂應手神珠馳。
超遙散漫兩閑暇,揮霍紛紜爭變化。發難得巧意氣粗,歡聲四合壯士呼。
此誠習戰非為劇,豈若安坐行良圖?當今忠臣不可得,公馬莫走須殺賊。 譯文:汴水和泗水交相流過彭城郡的一角,在那里筑起了千步方圓的平整球場。
場的三面有短墻逶迤地圍繞著,騰騰的鼓聲被敲打起來,紅色的旗幟也都樹了起來。 剛剛下過一場雨,早晨的天氣還很涼,太陽也沒有升起,仆射張公你裝束整齊地來到場上干什么呢? 原來是按照預先定下的比賽規則要分隊比賽以決勝負,百馬奔騰而馬蹄雜沓,在球場上閃現。
. 球在急馳,棍棒在揮舞,打球的隊伍分分合合,只看見用染紅的牛毛做流蘇、用黃金做籠頭而裝束著的名馬在飛奔。 只看見擊球手側轉身子,轉手臂而附身于馬腹之下,只聽見應手響起霹靂般的打擊之聲而神珠般的球飛馳而去。
球超遙遠去,兩隊人馬也散開,中間出現了一個供人喘息的閑暇,一會兒球來迅急,而兩隊又紛紜爭球,隊形變化多端。 發球之高妙與得球之巧捷真是意氣風發,四周的歡聲雷動,到處是一片壯士的呼喊。
這種打球確實是為了習武備戰而不僅僅是游戲的話,那還不如安坐在軍營之中而謀劃良策。 如今象仆射張公你這樣的忠臣實在是難得,所以你不要輕易地跑馬傷神,而要養精蓄銳去殺那朝廷的叛賊。
5、《哀江頭》 唐代-杜甫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
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 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
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譯文:祖居少陵的野老(杜甫自稱)無聲地痛哭,春天偷偷地來到了曲江邊。江岸的宮殿千門閉鎖,細細的柳絲和新生的水蒲為誰而綠?回憶當初皇帝的彩旗儀仗下了南苑,苑里的萬物都生出光輝。
昭陽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車出游,隨侍在皇帝身旁。 車前的宮中女官帶著弓箭,白馬套著帶嚼子的黃金馬勒。
翻身朝天上的云層射去,一笑之間雙飛的一對鳥兒便墜落在地。楊貴妃明亮的眼睛和潔白的牙齒在哪里呢?鮮血玷污了她的游魂,再也不能歸來!清清的渭水向東流去,而玄宗所在的劍閣是那么深遠。
走的和留下的彼此沒有消息。 人生有情,淚。
四、關于運動的古詩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宋代詩人陸游《晚春感事》(之四)一詩中,寫了他少年時在咸陽觀看足球(蹴鞠)比賽的情景。詩曰:少年騎馬入咸陽, 鶻似身輕蝶似狂。
蹴鞠場邊萬人看, 秋千旗下一春忙。 風光流轉渾如昨, 志氣低摧只自傷。
日永東齋淡無事, 閉門掃雪只焚香。” 宋代詩人楊萬里一次在觀看了朝廷為提高士兵的武藝而舉行的“角抵”(即現在的摔跤運動)比賽后,曾寫了一首題為《角抵詩》的七言詩。
詩曰: 廣場妙戲斗程材,才得天顏一笑開。角抵罷時還擺宴,卷班出殿戴花回。
唐代詩人王建曾寫了一首七言詩,形象地描述了當時宮女進行“足球比賽”的情況。詩曰: 宿妝殘粉末明天, 總在朝陽花樹邊。
寒食內人長白打, 庫中先散與金錢。當時把不設球門的單人或幾個人踢的“蹴鞠運動”稱為“白打”。
水球運動在宋代稱“拋水”,宋徽宗趙佶曾親手為這種水中運動寫過一首七言詩。詩曰: 苑西廊畔碧溝長,修竹森森綠影涼。
擲球戲水爭遠近,流星一點耀波光。 明代翰林院修撰(史官)錢福曾寫了一首題為《蹴鞠》的詩,寫的是女子足球比賽的場面。
詩曰: 蹴鞠當場二月天,仙風吹下兩嬋娟。 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撲蛾眉柳帶煙。
翠袖低垂籠玉筍,紅裙斜曳露金蓮。 幾回蹴罷嬌無力,恨殺長安美少年。”
宋代的理學家程顥曾寫過一首以象棋為內容的詩。詩曰: 大都博弈皆戲劇,象戲翻能學用兵。
車馬尚存周戰法,偏裨兼備漢官名。 中軍八面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
卻憑紋揪聊自笑,雄如劉項亦閑爭。” 拔河 觀拔河俗戲李隆基壯徒恒賈勇,拔拒抵長河。
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
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 奉和圣制觀拔河俗戲應制張說今歲好拖鉤,橫街敞御樓。
長繩系日住,貫索挽河流。斗力頻催鼓,爭都更上籌。
武術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杜甫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梨國子弟散如煙,女樂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玳弦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詠先天羅漢拳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經上尋佛法,筆尖蘸干洞庭湖。
五、關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古詩詞
絕句 傅翕 空手把鋤頭, 步行騎水牛. 牛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傅翕是梁武帝時代的高僧,號稱傅大士.這首絕句是他的偶作.詩中借農人騎牛過橋之景,用俗世生活與自然現象的散淡悠閑與流暢和諧,表達了僧人對世俗的超脫與內心的空靈恬淡,詩中的“牛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兩句,從物理學的角度講,“牛從橋上過”時若以橋下的水流作為參考系,自會“橋流水不流”.詩人以自然現象的相對性,揭示了世事的相對性. 之二: 望天門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群峰夾岸,舟行江中,看似山動船不動,兩岸青山由遠及近而來,這并非錯覺.以江中的行舟作為為參考系,自然是兩岸青山“相對出”,詩人以滔滔江水與隨水漂流的“孤帆”為背景,把靜止的青山變成了動態的生命,它們從遠處走來,又從船旁徐徐向后退去,似乎忙于列隊迎候客人. 之三: 浣溪沙 五兩竿頭風欲平, 張帆舉棹覺船輕. 柔櫓不施停卻棹, 是船行. 滿眼風光多閃爍, 看山恰似走來迎. 仔細看山山不動, 是船行. (摘自唐人寫本《敦煌曲子詞》) 和李白的《望天門》一樣,詞中描寫的也是青山夾江,舟行江上的景象.上闋中的“是船行”是以青山為參考系的結果,下闋中的“看山恰似走來迎”則是以流逝的江水或行舟為參考系的結果.“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則是參考系變化所帶來的運動的變化. 之四: 襄邑道中 陳與義 飛花兩岸照船紅, 百里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云不動, 不知云與我俱東. 在亂花芳菲的季節,詩人愜意的臥在舟中,透過斑斑榆陰,看天上云卷云舒,想人生寵辱不驚.由于我向東,云亦向東,兩者相對大地的速度相同,詩人的目光瞥過船舷,自是以船為參考系,才有“臥看滿天云不動”的感覺.當詩人望云略生倦意,行賞百里榆堤時,醒悟“我看滿天云不動,原是”不知云與我俱東”.就像“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