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秦宮的詩詞
描述秦朝皇宮的詩句不少,比較著名的有有“詩鬼”之稱的李賀的《秦宮詩》,全文如下:秦宮詩 唐 李賀 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
樓頭曲宴仙人語,帳底吹笙香霧濃。人間酒暖春茫茫,花枝入簾白日長。
飛窗復道傳籌飲,十夜銅盤膩燭黃。禿衿小袖調鸚鵡,紫繡麻鞋踏哮虎。
斫桂燒金待曉筵,白鹿青蘇夜半煮。桐英永巷騎新馬,內屋深屏生色畫。
開門爛用水衡錢,卷起黃河向身瀉。皇天厄運猶曾裂,秦宮一生花底活。
鸞篦奪得不還人,醉睡氍毹滿堂月。還有明朝高啟的《秦宮》秦宮 【作者】高啟 【朝代】明 宮閉驪山靜管弦,翠華巡狩去經年。
掖庭無用恩難報,愿上蓬萊采藥船。實際上很多人比較喜歡唐朝 小李杜之稱 中杜牧的《阿房宮賦》也是我最喜歡的 全文如下:《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倚疊如山。
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全文大意如下:六國的君主滅亡了,全國(為秦所)統一;蜀地的山(樹木被砍盡,)光禿禿的,阿房宮建造出來了。
它(面積廣大,)覆壓著三百多里地面,(宮殿高聳,)把天日都隔離了。它從驪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轉彎,一直走向咸陽。
渭水、樊川浩浩蕩蕩的,流進宮墻里邊。五步一座樓,十步一個閣,走廊如綢帶般縈回,牙齒般排列的飛檐像鳥嘴向高處啄著。
樓閣各依地勢的高低傾斜而建筑,(低處的屋角)鉤住(高處的)屋心,(并排相向的)屋角彼此相斗。盤結交錯,曲折回旋,(遠觀鳥瞰,)建筑群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轉的水渦,高高地聳立著,不知道它有幾千萬座。
沒有起云,為什么有龍?原來是一座長橋躺在水波上。不是雨過天晴,為什么出虹?原來是天橋在空中行走。
(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離,使人不能分辨東西。歌臺上由于歌聲響亮而充滿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飄拂而充滿寒意,有如風雨凄涼。
一天里邊,一座宮殿中間,氣候卻不一樣。六國的宮妃和王子王孫。
辭別六國的宮樓,走下六國的宮殿,坐著輦車來到秦國。他們早上歌唱,晚上奏樂,成為秦國的宮人。
明亮的星星晶瑩閃爍,這是宮妃們打開了梳妝的鏡子;翠綠的云朵紛紛擾擾,這是宮妃們在梳理晨妝的發髻;渭水漲起一層油膩,這是宮妃們拋棄了的胭脂水;煙靄斜斜上升,云霧橫繞空際,這是宮中在焚燒椒、蘭制的香料;雷霆突然震響,這是宮車駛過去了;轆轆的車聲越聽越遠,無影無蹤,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每一片肌膚,每一種容顏,都美麗嬌媚得無以復加。
宮妃們久久地站著,遠遠地探視,盼望著皇帝來臨。有的宮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沒能見到皇帝。
燕趙收藏的金玉,韓魏營謀的珍寶,齊楚的精華物資,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從他們的人民那里掠奪來,堆疊得像山一樣。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運送到阿房宮里邊來。
寶鼎被當作鐵鍋,美玉被當作頑石,黃金被當作土塊,珍珠被當作沙礫,丟棄得到處接連不斷,秦人看起來,也并不覺得可惜。唉,一個人的意愿,也就是千萬人的意愿啊。
秦皇喜歡繁華奢侈,人民也顧念他們自己的家。為什么掠取珍寶時連一錙一銖都搜刮干凈,耗費起珍寶來竟像對待泥沙一樣。
(秦皇如此奢侈浪費,)致使承擔棟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農夫還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織機上的女工還多;梁柱上的釘頭光彩耀目,比糧倉里的粟粒還多;瓦楞長短不一,比全身的絲縷還多;或直或橫的欄桿,比九州的城郭還多;管弦的聲音嘈雜,比市民的言語還多。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說,心里卻敢憤怒。
(可是)失盡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驕傲頑固。(結果)戍邊的陳涉、吳廣一聲呼喊,函谷關被攻下,楚項羽放一把火,可。
二、杜牧阿房宮賦中描寫秦宮女子嬌媚至極的句子
賦篇名。
唐代杜牧作。阿房宮是秦始皇時所建,未竣工而秦亡,被項羽焚毀。
賦中運用豐富的想象,極力形容阿房宮的壯麗和宮廷生活的奢侈荒淫,進而指出秦不惜民力,只知窮搜民財,終于亡國。意在諷諭唐代統治者借鑒歷史教訓。
辭藻華美,語言流暢,結尾含蓄有味。 唐 杜牧 【原文】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譯文】 六國覆滅,天下統一。四川山林中的樹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宮殿得以建成。
(它)覆蓋了三百多里地,幾乎遮蔽了天日。從驪山的北面建起,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陽。
渭水和樊川,浩浩蕩蕩地流進了宮墻。五步一座高樓,十步一座亭閣;長廊如帶,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鳥喙一樣在半空飛啄。
這些亭臺樓閣啊,各自憑借不同的地勢,參差環抱,回廊環繞象鉤心,飛檐高聳象斗角。彎彎轉轉,曲折回環,象蜂房那樣密集,如水渦那樣套連,巍巍峨峨,不知道它們有幾千萬座。
那長橋臥在水面上(象蛟龍),(可是)沒有一點云彩,怎么會有蛟龍飛騰?那樓閣之間的通道架在半空(象彩虹),(可是)并非雨過天晴,怎么會有虹霓產生?高高低低的樓閣,幽冥迷離,使人辨不清南北西東。高臺上傳來歌聲,使人感到暖意,如同春天一般溫暖;大殿里舞袖飄拂,使人感到寒氣,仿佛風雨交加那樣凄冷。
就在同一天內,同一座宮里,而氣候冷暖卻截然不同。 (六國的)宮女妃嬪、諸侯王族的女兒孫女,辭別了故國的宮殿閣樓,乘坐輦車來到秦國。
(她們)早上唱歌,晚上彈琴,成為秦皇的宮人。(清晨)只見星光閃爍,(原來是她們)打開了梳妝的明鏡;又見烏云紛紛擾擾,(原來是她們)一早在梳理發鬢;渭水泛起一層油膩,(是她們)潑下的脂粉水呀;輕煙繚繞,香霧彌漫,是她們焚燒的椒蘭異香。
忽然雷霆般的響聲震天,(原來是)宮車從這里馳過;轆轆的車輪聲漸聽漸遠,不知它駛向何方。(宮女們)極力顯示自己的嫵媚嬌妍,每一處肌膚,每一種姿態,都極為動人。
(她們)久久地佇立著,眺望著,希望皇帝能寵幸光臨;(可憐)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終未曾見過皇帝的身影。 燕國趙國收藏的奇珍,韓國魏國聚斂的金銀,齊國楚國保存的瑰寶,都是多少年、多少代,從人民手中掠奪來的,堆積如山。
一旦國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運送到阿房宮中。(從此)寶鼎(看作)鐵鍋,寶玉(看作)石頭,黃金(當成)土塊,珍珠(當作)砂礫,亂丟亂扔,秦人看著,也不覺得可惜。
唉!一個人所想的,也是千萬人所想的。秦始皇喜歡繁華奢侈,老百姓也眷念著自己的家。
為什么搜刮財寶時連一分一厘也不放過,揮霍起來卻把它當作泥沙一樣呢?甚至使得(阿房宮)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農夫還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織機上的織女還要多;參差不齊的瓦縫,比人們身上穿的絲縷還要多;直的欄桿,橫的門檻,比九州的城廊還要多;單調而少變化的音樂,比市集中人們的言語還要多。(這)使天下人們口里雖不敢說,但心里卻充滿了憤怒。
秦始皇這暴君的心卻日益驕橫頑固。于是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劉邦攻破函谷關;項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華的宮殿就變成了一片焦土! 唉!滅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
滅秦國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國的國君能各自愛撫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國了;(秦統一后)如果也能愛惜六國的百姓,那就可以傳位到三世以至傳到萬世做皇帝,誰能夠滅亡他呢?秦國的統治者來不及為自己的滅亡而哀嘆,卻使后代人為它哀嘆;如果后代人哀嘆它而不引以為鑒,那么又要讓更后的人來哀嘆他。
三、描寫宮殿的詩句
小杜的《阿房宮賦》,對阿房宮的描寫是經典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四、描寫漢服的詩句
《秦宮詩》
【唐】李賀
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
樓頭曲宴仙人語,帳底吹笙香霧濃。
人間酒暖春茫茫,花枝入簾白日長。
飛窗復道傳籌飲,十夜銅盤膩燭黃。
禿衿小袖調鸚鵡,紫繡麻霞踏哮虎。
斫桂燒金待曉筵,白鹿青蘇夜半煮。
桐英永巷騎新馬,內屋深屏生色畫。
開門爛用水衡錢,巻起黃河向身瀉。
皇天厄運猶曽裂,秦宮一生花底活。
鸞箆奪得不還人,醉睡氍毹滿堂月。
《和賈至散人早朝大明宮作》
【唐】王維
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陌上桑》
漢樂府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
少年見羅敷, 脫帽著鞒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
五、形容宮殿的詩句
唐朝杜牧寫的《阿房宮賦》覆壓三百馀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李夫人歌
唐五代?李賀
紫皇宮殿重重開,夫人飛入瓊瑤臺.
綠香繡帳何時歇?青云無光宮水咽.
翩聯桂花墜秋月,孤鸞驚啼商絲發.
紅壁闌珊懸佩珰,歌臺小妓遙相望.
玉蟾滴水雞人唱,露華蘭葉參差光.
華清宮三首(其一、其二)
崔櫓
草遮回磴絕鳴鸞,云樹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來還自去,更無人倚玉闌干.
門橫金鎖悄無人,落日秋聲渭水濱.
紅葉下山寒寂寂,濕云如夢雨如塵.
《越中覽古》
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六、描寫慕容沖的詩句
古代的只有這么一段,應該不算詩吧:
“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
現代:
以下這首來自一部叫《流水迢迢》的小說,主角衛三郎的原型是慕容沖,可以說這是有關慕容沖的詩吧.
西宮有梧桐,引來鳳凰棲;
鳳凰一點頭,曉月舞清風;
鳳凰二點頭,流云卷霞紅;
鳳凰三點頭,傾國又傾城;
鳳兮鳳兮,奈何不樂君之容"
——《流水迢迢》蕭樓
下面這首不知題目是什么,也不知出自哪里.
征兵北上分天下,忽聞禍患起蕭墻.
不見幽人獨往來,卻聽凄韻滿回廊.
短衣轅轍別愁緒,佇立寒風驀回望!
是非鏖戰幾時盡?江天秋水空蒼茫!
馬蹄踏碎清秋夜,劍映蕭索冷孤光.
戰火燒盡白骨亂,兵臨城下傲滄桑.
昔有鸞鳳止阿房,秦宮三載鎖離殤.
烽火燎天悲歌泣,致使荒魂返故鄉.
隔秋水,望八荒,浮生一寐多惆悵,
梧桐翠,竹影深,重樓之中待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