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僧人的詩句
1、苦縣光和尚骨立 唐 杜甫 《李潮八分小篆歌》2、和尚性好耍 宋 無名氏 《失調名》3、趁卻閑和尚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4、趁卻閑和尚 唐 寒山 《詩三百三首》5、真天子生來不是和尚料 清 賈鳧西 《木皮散人鼓詞》6、天下老和尚 宋 釋崇岳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7、呼為兩個閑和尚 宋 釋從瑾 《頌古三十八首》8、老和尚為誰沒齒更穿齦 宋 釋大觀 《偈頌五十一首》9、水潦和尚不合吃馬師一踏 宋 釋道璨 《偈頌二十五首》10、堪笑水潦和尚 宋 釋道璨 《偈頌二十五首》11、觸忤和尚重解 宋 釋道昌 《頌古五十七首》12、南岳讓和尚 宋 釋道顏 《頌古》13、和尚子 宋 釋法薰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14、老和尚你和我知 宋 釋法薰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15、天下老和尚罪過彌天 宋 釋法薰 《偈頌六十八首》16、個是南岳讓和尚 宋 釋慧空 《頌古》17、者老和尚 宋 釋妙倫 《偈頌八十五首》18、放過布袋和尚 宋 釋如珙 《偈頌三十六首》19、燒著廬山羅漢院裹王和尚腳指頭 宋 釋師范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20、志公不是閑和尚 宋 釋師范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21、廬山歸宗和尚無端拭壞一雙眼睛 宋 釋師范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22、南岳讓和尚 宋 釋師范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23、廣度和尚 宋 釋師觀 《偈頌七十六首》24、昔日翁和尚 宋 釋惟一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25、和尚尊位如何 宋 釋惟一 《頌古三十六首》26、汝逆和尚順 宋 釋印肅 《偈頌三十首》27、石頭和尚草庵歌 宋 釋印肅 《頌石頭和尚草庵歌》28、非惟和尚同塵 宋 釋原妙 《偈頌六十七首》29、百草頭上閑和尚 宋 釋正覺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30、百草頭俱胝和尚 宋 釋正覺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31、萬迥和尚 宋 釋正覺 《偈頌二百零五首》32、志公不是閑和尚 宋 釋正覺 《偈頌二百零五首》33、卻請和尚道 宋 釋正覺 《偈頌二百零五首》34、盡大地老和尚 宋 釋智朋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35、卻請和尚道 宋 釋重顯 《頌一百則》36、和尚也并卻 宋 釋重顯 《頌一百則》37、和尚有也未 宋 釋重顯 《頌一百則》38、還見芭蕉和尚麼 宋 釋子益 《偈頌七十六首》39、志公不是閑和尚 宋 釋宗杲 《偈頌一百六十首》40、宗禪和尚何分別 宋 宋太宗 《緣識》。
二、描寫和尚的詩詞有哪些
1,《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 唐代 岑參
暫詣高僧話,來尋野寺孤。岸花藏水碓,溪竹映風爐。
譯文:忙里偷閑來和尊敬的鄭大師談禪,急忙的去尋找這座寺廟。乘船才能發現岸花覆蓋著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水碓,順著水碓聲尋去,岸邊是一片竹林。
2,《哭柏巖和尚》 唐代 賈島
苔覆石床新,師曾占幾春。
譯文:新鮮的青苔覆蓋在石床上,師傅曾享受了幾度春秋。
3,《送冽寺主之京迎禪和尚》 唐代 靈一
禪門居此地,瞻望在虛空。水國月未上,蒼生如夢中。
譯文:禪門坐落在這個地方,遙望著虛無縹緲的天空。水面上月亮還未升起,人生就像夢一場。
4,《贈景和尚院》 唐代 貫休
貌古眉如雪,看經二十霜。尋常對詩客,只勸療心瘡。
譯文:容貌上眉毛像雪一樣白了,看著像似經歷了二十載。尋找經常能對詩之人,只想勸慰自己修復心傷。
5,《見杭州烏窠和尚后作》 唐代 白行簡
白頭居士對禪師,正是楞嚴三昧時。
譯文:白發居士面對著禪師,正是堅固攝持諸法之三昧經書。
三、形容老僧的成語
1. 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一工作。
2. 當頭棒喝】佛教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常常用棒一擊或大喝一聲,促他醒悟。比喻嚴厲警告,促使人猛醒過來。
3. 開山祖師】原指開創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業的創始人。
4. 口頭禪】原指和尚常說的禪語或佛號。現指經常掛在口頭上而無實際意義的詞句。
5. 老僧入定】和尚靜坐,使心定于一處,不起雜念,叫入定。形容人靜靜地端坐著。
6. 面壁功深】面壁:佛家語,指面對墻壁默坐靜修。和尚面壁靜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詣很深。
7. 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夠分配。
8. 天花亂墜】傳說梁武帝時有個和尚講經,感動了上天,天上紛紛落下花來。形容說話有聲有色,極其動聽(多指夸張而不符合。
9. 沿門托缽】缽:和尚吃東西用的器具。原指僧徒化緣。比喻挨家乞討。
10. 在家出家】指不出家當和尚,清心寡欲,在家修行。
11. 半路修行】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一工作。
12. 開山老祖】開山:指在名山創立寺院;老祖:第一代創業的人。原指開創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業的創始人。
13. 開山始祖】原指開創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業的創始人。同“開山祖師”。
14. 念念有詞】念念:連續不斷地念叨。舊指和尚念經,現指低聲自語或含糊不清地說個不停。
四、形容歲月催人老的詩詞
1、《虞美人·聽雨》
宋代: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譯文: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發蒼蒼,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臺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2、《立春日感懷》
明代:于謙
年去年來白發新,匆匆馬上又逢春。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
譯文:一年年過去,白頭發不斷添新,戎馬匆匆里,又一個春天來臨。為了什么事長久留我在邊塞?歲月太無情,年紀從來不饒人。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報祖國,想起尊親來便不禁雙淚直淋。孤獨的情懷激動得難以排遣,就湊個五辛盤,聊應新春節景。
3、《蒹葭》
唐代:杜甫
摧折不自守,秋風吹若何。暫時花戴雪,幾處葉沉波。
體弱春風早,叢長夜露多。江湖后搖落,亦恐歲蹉跎。
譯文:蒹葭面對摧殘不能夠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風吹著該怎么辦。只是在極短的時間里盛開花朵,很快葉子就會沉入水中。在形體柔弱的時候春風拂過都嫌來得早,在生長成密叢時夜里的寒露又多了。即使衰敗后花葉搖落,還擔心歲月虛度。
4、《題竹林寺》
唐代:朱放
歲月人間促,煙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更得幾回過!
譯文:歲月蹉跎于人間,但煙霞美景卻多多地停留在竹林寺附近,沒有因為時過境遷而消散。因為愛這番煙霞和竹林寺有了感情,但是就算心中有深情厚意也不知道今后能否再來欣賞這美景了。
5、《雜詩》
魏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譯文: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世人都應當視同兄弟,何必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
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共飲。青春一旦過去便不可能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逝,并不等待人。
五、關于慢生活的詩句或名言
1.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2.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3. 酒醉只在花前坐,酒醒還來花下眠。
4.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5.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6.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7.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8.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9. 別走太快,等一等靈魂。
10. 慢慢來卻比較快 ,來得快去得也快
11. 當風景看透,你是否愿陪我看細水長流
12. 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六、描寫老當益壯的詩句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挽回清微風,筆有萬鈞力。
——出自
和張詠老
三公與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馳竟朝夕。
誰能話名理,尊酒時促席。
賢愚在相遠,業玕映業荻。
多謝張南巢,詩筒肯予覓。
瑯瑯若明珠,其來自靈壁。
僧房聊解鞍,當暑得偃息。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出自白居易《詠老贈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