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達淡然的詩句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青山不厭三杯酒,長日惟消一局棋。——李遠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趙師秀
縱使山僧真厭客,淡然相對有維摩。——趙蕃
因過竹院聞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李涉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唐·劉長卿
醉翁之際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北宋·歐陽修
真趣淡然居物外,忘機多是隱天臺。——劉滄
去留無意,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觀天上云卷云舒。——范文瀾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
二、描寫心境淡然的成語 描寫心境淡然的詩句
關于心境淡然的成語有: 平心靜氣 解釋: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心境如水 解釋:一個人的性情淡然坦誠,心境已是不會被塵世的恩怨所左右。 關于心境淡然的古詩有: 1、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朝蘇軾 意思: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2、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宋朝蘇軾 意思: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3、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唐代李煜 意思:人生從來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東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無盡頭。
4、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宋朝蘇軾 意思: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經歷了幾度新涼的秋天? 5、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贈衛八處士》唐代杜甫 意思:人生旅途常有別離不易相見,就像參星商星實在難得相遇。
三、表達淡然的詩句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青山不厭三杯酒,長日惟消一局棋。——李遠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趙師秀 縱使山僧真厭客,淡然相對有維摩。——趙蕃 因過竹院聞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李涉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唐·劉長卿 醉翁之際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北宋·歐陽修 真趣淡然居物外,忘機多是隱天臺。——劉滄 去留無意,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觀天上云卷云舒。
——范文瀾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
四、王維關于人生大起大落后十分淡然的詩句
名句”行到水窮處” 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終南別業》,全詩為: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這首詩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
詩中把退隱后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詩人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云變幻,這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如見其人。
同山間老人談談笑笑,把回家的時間也忘了,十分自由愜意,這是詩人捕捉到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現了退隱者豁達的性格。詩語平白如話,卻極具功力,詩味、理趣二者兼備。
五、王維關于人生大起大落后十分淡然的詩句
名句”行到水窮處” 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終南別業》,全詩為: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這首詩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
詩中把退隱后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詩人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云變幻,這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如見其人。
同山間老人談談笑笑,把回家的時間也忘了,十分自由愜意,這是詩人捕捉到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現了退隱者豁達的性格。詩語平白如話,卻極具功力,詩味、理趣二者兼備。
六、形容淡然的詩句
1、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幽窗小記》2、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3、青山不厭三杯酒,長日惟消一局棋4、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的《定風波》5、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6、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7、名應不朽輕仙骨,理到忘機近佛心。——《山中》司空圖8、幽人空山,過雨采蘋。
薄言情悟,悠悠天韻。——(《自然》)。
七、形容淡定的古詩詞
1、宋·趙師秀《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賞析:這首詩另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對比手法的運用。前兩句寫戶外的“家家雨”、“處處蛙”,直如兩部鼓吹,喧聒盈耳。后兩句寫戶內的一燈如豆,枯坐敲棋,寂靜無聊,恰與前文構成鮮明對照,通過這種對照,更深地表現了詩人落寞失望的情懷。由此可知,趙師秀等“四靈”詩人雖以淡泊清新的面目出現,其實頗有精心結撰的功夫。
2、宋·蘇軾《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賞析: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
3、唐·王維《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賞析: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閑自得的心境。詩的前六句自然閑靜,詩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不問世事,視山間為樂土。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結尾兩句,引入人的活動,帶來生活氣息,詩人的形象也更為可親。
4、唐·司空圖《山中》
全家與我戀孤岑,蹋得蒼苔一徑深。逃難人多分隙地, 放生麋大出寒林。名應不朽輕仙骨,理到忘機近佛心。 昨夜前溪驟雷雨,晚晴閑步數峰吟。
賞析:表達了詩人一種心向佛道而淡定的思想感情。
5、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賞析:表達了作者厭倦官場腐敗,決心歸隱田園,超脫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八、表達"自身淡然心境"的詩句有哪些
1.《木蘭花慢·幽棲身懶動》
年代: 宋 作者: 張炎
幽棲身懶動,邃庭悄、日偏長。甚不隱山林,不喧車馬,不斷生香。澄心淡然止水,笑東風、引得落花忙。慵對魚翻暗藻,閑留鶯管垂楊。徜徉。凈幾明窗。穿窈窕、染芬芳。看白鶴無聲,蒼云息影,物外行藏。桃源去塵更遠,問當年、何事識漁郎。爭似重門晝掩,自看生意池塘。
2.《念奴嬌·霜威凄緊》
年代: 宋 作者: 向滈
霜威凄緊,政悲風搖落,千山群木。十里清香方盛賞,巖桂嬌黃姹綠。九畹衰業,東籬落蕊,到此成粗俗。孤標高遠,淡然還媚幽獨。憔悴詩老多情,問佳人底事,幽居空谷。日暮天寒垂翠袖,愁倚蕭蕭脩竹。林下神情,月邊風露,不向雕欄曲。殷勤惟有,篆煙留得馀馥。
3.《祝英臺近·帶飄飄》
年代: 宋 作者: 張炎
帶飄飄,衣楚楚。空谷飲甘露。一轉花風,蕭艾遽如許。細看息影云根,淡然詩思,曾□被、生香輕誤。
此中趣。能消幾筆幽奇,羞掩眾芳譜。薜老苔荒,山鬼竟無語。夢游忘了江南,故人何處,聽一片、瀟湘夜雨。
4.《予出蜀日嘗遣僧則華乞簽于射洪陸使君祠使君》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我幼入家塾,結發知苦心。
稍長謬聞道,篤守至于今。
淡然朱絲弦,三嘆有遺音。
詎敢負所學,枉尺求直尋。
彼哉孔光輩,千載污儒林!
5.《喜遷鶯·利名拋卻》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利名拋卻。入廣莫鄉閭,委蛇盤礴。水曲山隈,煙村云屋,隨分葛衣藜藿。任他玉堂軒冕,爭似茅廬丘壑。志廖廓。向東籬消遣,西園吟酌。綿邈。無為作。不遇個人,何處談玄略。書笈琴囊,石壇瓦鼎,此外并無真樂。幽雅淡然風范,端的憑誰光爍。自消索。有一溪松月,千年猿鶴。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形容成功后淡然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