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波瀲滟風光長的詩句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西湖)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二、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是那的詩句
沈園二首(
陸游)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這是陸游七十五歲時重游沈園(在今浙江紹興)寫下的悼亡詩.
他三十一歲時曾在沈園與被專制家長拆散的原妻唐琬偶爾相遇,作
《釵頭鳳》題壁以記其苦思深恨,豈料這一面竟成永訣.晚年陸游多
次到沈園悼亡,這兩首是他的悼亡詩中最為深婉動人者.詩的開頭以
斜陽和彩繪的管樂器畫角,把人帶進了一種悲哀的世界情調中.他到
沈園去尋找曾經留有芳蹤的舊池臺,但是連池臺都不可辨認,要喚起
對芳蹤的回憶或幻覺,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橋是傷心的橋
,只有
看到橋下綠水,才多少感到這次來的時節也是春天.因為這橋下水,
曾經照見像曹植《洛神賦》中“翩若驚鴻”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
說這番沈園游的潛意識,是尋找青春幻覺,尋找到的是美的瞬間性.
承接著第一首“驚鴻照影”的幻覺,第二首追問著鴻影今何在?
三、關于帶波的詩句有哪些
1.《應天長·平江波暖鴛鴦語》
五代:毛文錫
平江波暖鴛鴦語,兩兩釣船歸極浦。
蘆洲一夜風和雨,飛起淺沙翹雪鷺。
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
羅袂從風輕舉,愁殺采蓮女!
2.《江南春·波渺渺》
宋代:寇準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3.《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宋代:李清照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萍花汀草。
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4.《踏莎行·碧海無波》
宋代:晏殊
碧海無波,瑤臺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
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
綺席凝塵,香閨掩霧。紅箋小字憑誰附。
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5.《虞美人·波聲拍枕長淮曉》
宋代:蘇軾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
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別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淚。
誰教風鑒在塵埃?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
四、有關春水的詩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傷心橋下春波碧,曾是驚鴻照影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春風自恨無情水,吹得東流竟日西。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五、帶有春水的詩句
你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傷心橋下春波碧,曾是驚鴻照影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春風自恨無情水,吹得東流竟日西.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六、有關春水的詩句
竹枝詞 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 水流無限似儂愁。 菩薩蠻 作者: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 還鄉須斷腸。 客至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餐市遠無兼味, 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余杯。 虞美人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作者:晏幾道 閑敲玉鐙隋堤路,—笑開朱戶。
素云凝澹月嬋娟,門外鴨頭春水、木蘭船。 吹花拾蕊嬉游慣,天與相逢晚。
一聲長笛倚樓時,應恨不題紅葉、寄相思。 望江南 超然臺作 作者: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