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中元的詩句
中元作(唐)
李商隱
降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會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中元夜寄道侶(選 一)
(唐)陸龜蒙
橘齋風露已清余,東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為蛩破夢,短檐難得燕傳書。
廣云披日君應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羨羽人襟似水,平持旄節步空虛。
中元夜百花洲作
(北宋)范仲淹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里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寶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壺。
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節有感
(清)王凱泰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2.中元淚古詩
示兒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原文: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此是陸游愛國詩中的又一首名篇。陸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爭,一直希望能收復中原。雖然頻遇挫折,卻仍然未改變初衷。從詩中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也凝聚著詩人畢生的心事,詩人始終如一地抱著當時漢民族必然要光復舊物的信念,對抗戰事業具有必勝的信心。題目是《示兒》,相當于遺囑。在短短的篇幅中,詩人披肝瀝膽地囑咐著兒子,無比光明磊落,激動人心!濃濃的愛國之情躍然紙上。
詩人在寫此詩的十一年以前,嘆息過“死前恨不見中原”,在熱烈地期待著舊業的光復。直到臨終之際,詩人仍然抱有這樣堅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敵部隊要揮戈北上,趕走敵人,收復失地,平定中原。這對于詩人自己,當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兒孫們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當皇朝的軍隊收復中原的時候,不要忘記把“北定中原”這個大好的消息告訴詩人,以求了結一樁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表明詩人即將離開人世,就什么都沒有了,萬事皆空,用不著牽掛了,從中體會詩人那種悲哀凄涼之心情。但從詩人的情感流向來看,有著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萬事空”這話看來平常,但就全詩來說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現了詩人生死所戀,死無所畏的生死觀,更重要的是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襯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強勁有力,反襯出詩人那種“不見九州同”則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見九州同”描寫詩人的悲愴心境。此句詩意是詩人向兒子們交代他至死也無法排除的極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而深深感到遺憾。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詩人臨終前悲愴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沒有看見祖國的統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為“不見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悲哀、遺感之情。
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詩人以熱切期望的語氣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的信念。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并未絕望。詩人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已經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于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你的父親。表達的詩人堅定的信念和悲壯的心愿,充分體現了年邁衰老的陸游愛國、報國之情,從中受到感染,加深熱愛祖國的情感。
此詩“悲壯沉痛”、“可泣鬼神”,歌頌陸游愛國精神光照千秋。用筆曲折,行文多變,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和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3.詩經中的唐詩宋詞元曲各三首一定要詩經中唐詩宋詞元曲都要三首
詩經: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 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唐詩: 早春 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春雨 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鐺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宋詞: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元曲: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雙調夜行船(秋思) 馬致遠 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來,明朝花謝,急罰盞夜闌燈滅.。
4.形容“中元祭祖”的詩詞有哪些
1、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中元節有感》(清)王凱泰
2、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長安雜興效竹枝體》(清)龐塏
3、偶來人世值中元,不獻元都未日閑。寂寂焚香在仙觀,知師遙禮玉京山。——《日贈張尊師》(唐)令孤楚
4、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家。——《中元日觀法事》(唐)盧拱
5、兀都開秘錄,白石禮先生。上界秋光凈,中元夜氣清。星辰朝帝處,驚鶴步虛聲。玉洞花長發,珠宮月最明。掃壇天地肅,投簡鬼神驚。儻賜刀圭藥,還留不死名。——《中元觀法事步虛虛》(唐)殷堯藩
6、降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會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中元作》(唐)李商隱
7、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中元夜》(唐)李郢
8、陶枕單衾障素屏,空齋獨臥雨冥冥。 輞川舊擬施為寺,內史新邀寫得經。 窗竹弄秋偏寂歷,盂蘭乞食信飄零。 年來會得逃襌理,長日沈冥不愿醒。——《中元日齋中作》 (明)朱曰藩
9、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茲辰喜佳節,涼雨忽驚秋。 晼晚蘭徑滋,蕭萷庭樹幽。 炎氣一以去,恢臺逝不留。 刀筆隨事屏,塵囂與心休。 端居諷道言,焚香味真諏。 子亦翫文史,及此同優游。——《中元雨中呈子晉》(宋)朱熹
10、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里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寶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壸。 從來酷署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范仲淹
5.中元祭祖的詩詞有哪些
獻果高壇祭祖先,設齋庭訓憶靈前。
一年又是中元日,祝愿亡靈脫苦淵。
中元祭祖是佳期,燒帛化錢月影移。
織女牛郎初七會,來年還有好初七。
故人幽夢長,生死兩茫茫。
每到中元節,墳前一炷香。
淚灑秋葉值中元,近隔咫尺不相見。
萌蔭恩澤傳萬代,養育之情重于山。
紙錢烈焰入云端,先人恩情述不完。
墳前教得小兒拜,潸然淚流似涌泉。
歲至中元祭祖先,皓輪寄淚化冥錢。
獸煙數處香繚繞,齋果三時痛連綿。
冥界凡塵兩無奈,仙山夢里幾茫然。
凄風冷夜相思路,依舊人間孝占前。
浮生薄命總蒼茫,別是中元觸緒傷。
恍惚簫聲迷耳目,依稀故影濕幽窗。
重尋蝶夢來生續,減盡黃花昨日香。
那更亂蛩悲未歇,又添清淚數千行。
6.中元見月賞析詩詞
《中元節有感》(清)王凱泰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長安雜興效竹枝體》(清)龐塏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日贈張尊師》
(唐)令孤楚
偶來人世值中元,不獻元都未日閑。
寂寂焚香在仙觀,知師遙禮玉京山。
《中元日觀法事》
(唐)盧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家。
《中元觀法事步虛虛》
(唐)殷堯藩
兀都開秘錄,白石禮先生。上界秋光凈,中元夜氣清。
星辰朝帝處,驚鶴步虛聲。玉洞花長發,珠宮月最明。
掃壇天地肅,投簡鬼神驚。儻賜刀圭藥,還留不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