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贊美江西的詩詞歌賦有哪些
1.題西林石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2.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4. 賣布將軍慨而慷,輕騎拔劍平豫章。六門城廓知收老表,江南西道郡南昌。
楚有風兮荊有水,匯聚才情興鄱陽。滕公府邸初宴罷,落霞孤鶩飛大唐。醉翁倜儻臨川相,文采風騷并朝堂。官身不妨成雅士,修水文章有一黃。誰敢從容赴西市?廬陵正氣文天祥。只道山人真狂士,哪知八大為國殤。其人畫墓今猶在,后世何人挽凄涼?最憐猶數陳公子,滿門國士盡哀傷。巡撫湖南傷心事,教授嶺上歷殘霜。千秋往事俱邈矣,盛世從來第一槍。安知時下多鼠輩,小貓豈能鎖贛江?東晉桃源應知否?彭澤田間草已荒。古來高士今道何在?龍虎山空霧茫茫。眼底橋寬似新架,堤中水淺非舊湯。似此斜陽照凍腳,一人獨立嘆興亡。——葉觀瀾丁亥年元月29日于南昌贛新酒店
2.在江西出了哪些有名的詩詞人
宴 殊,撫州臨川人。
王安石,撫州臨川人。
宴幾道,撫州臨川人。
歐陽修,吉州吉水人。
袁去華,江西奉新人。
劉 過,吉州太和人。
俞國寶,撫州臨川人。
劉辰翁,江西葉安人。
朱熹,江西婺源人。 楊萬里,江西吉安人。 曾幾,江西贛州人。 黃庭堅,江西修水人。 孔平仲,江西新余人。 李覯,撫州南城人。 曾鞏,撫州南豐人。 文天祥,江西吉安人。 謝枋得,江西弋陽人。 徐元杰,江西上饒人。 姜夔,江西鄱陽人
3.江西古人所做的詩詞
《月下獨酌》
作者: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春思》
作者: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關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子夜秋歌》
作者: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蜀道難》
作者:李白
噫吁,危呼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始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石冰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呼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4.江西古代詞人有哪些
全國兩宋詞人867人,江西為153人 歐陽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進士。
累官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
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有《歐陽文忠集》,詞集有《六一詞》、《近體樂府》及《醉翁琴趣外編》。
王安石 1021~1086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
宋神宗時宰相。創新法,改革舊政,世稱王荊公。
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但其詞能夠“一洗五代舊習”,境界醒豁。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晏幾道 約1040~1112年,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臨川(今江西撫州)人。
晏殊第七子。歷任穎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
有《小山詞》。 劉辰翁 (1231--1297),別號須溪,南宋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進士出身。做過濂溪書遼(當時講學的地方)院長。
他對專權誤國的賈似道不滿。后來堅決不肯擔任官職。
宋亡后,埋頭著書。在南宋遺民里面,他的詞反映的愛國思想是比較強烈的。
胡銓(1102-1180)字邦衡,號澹庵,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高宗建炎二年(1128)進士,授撫州事軍判官。
紹興七年(1137)任樞密院編修官。因堅持抗金,上書請斬秦檜等三人,遭秦檜迫害,謫吉陽軍。
檜死,始得內遷。孝宗時,起為工部員外郎、端明殿學士。
能文工詞。詞作不多,但風格較為多樣,其中反對和議的憤世之作都筆墨酣暢,意氣雄邁。
代表作有《好事近》、《菩薩蠻》、《醉落魄》、《玉樓春》等。其中在《好事近》里詞人對“豺狼當轍”的現實進行了怒斥,表明自己“處涸轍以猶歡”的志向情操,寫得一氣呵成,慷慨激昂。
而詞《菩薩蠻》則是另一種風格,寫情人恨別,竟至于發癡愿,希望老天垂憐,使“今宵長似年”,真是良宵苦短,離恨綿長,令人不禁同情感傷。原著《澹庵集》多散佚;今有《澹庵文集》、《澹庵詞》。
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南宋詩人、哲學家。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
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后”,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
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
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余,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薩蠻》(一)、《水調歌頭》(一)、《南鄉子》、《憶秦娥》(二)等。
其中以《菩薩蠻》(一)最有特色,該詞運用回文,每兩句互為顛倒,八句共四對,十分自然和諧,毫不牽強,而且頗有意境,構思之精巧極矣,足見晦庵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除詞外,還善作詩,《春日》和《觀書有感》是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
其詞結有《晦庵詞》。文天祥(1236——1282) 字宋瑞,二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理宗寶佑四年(1256)舉進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長驅東下,文于家鄉起兵抗元。
次年,臨安被圍,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往敵營議和,因堅決抗爭被拘,后得以脫逃,轉戰于贛、閩、嶺等地,兵敗被俘,堅貞不屈,就義于大都(今北京)。能詩,前期受江湖派影響,詩風相對平庸,后期多表現愛國精神之作,風格變得十分慷慨激昂(著名的如《過零丁洋》)。
其存詞不多,但大多筆觸有力,感情強烈,風骨凜然,表現了詩人威武不屈的英勇氣概,有震撼人心之力量。三首《酹江月》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其中又尤以前兩首流傳最廣。
“蛟龍(元)不是池中物”之句常為后人所引用。有《文山先生全集》。
晏殊 991~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
慶歷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其詞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性致,語言婉麗,頗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
原有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類書《類要》,今存殘本。
后人稱之為“詞人宰相”。 姜夔 1155~1121?年,字堯章,鄱陽人。
號白石道人,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一生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
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
曾任太常博士、廣東提點刑獄、尚書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讀、秘書監等。主張抗金,正直敢言。
寧宗時因奸相專權辭官居家,終憂憤而死。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南宋四家。
構思新巧,語言通俗明暢,自成一家,時稱“誠齋體”。其詞風格清新、活潑自然,與詩相近。
其中兩首《昭君怨》是其最著名的詞作,尤其是第二首短短四十個字卻描摹了“舟、花、香、水、雨、聲、夢。
5.江西古人所做的詩詞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夜》 金爐香盡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蘇秦》 已分將身死勢權,惡名磨滅幾何年。想君魂魄千秋后,卻悔初無二頃田。
《梅花》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晏幾道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銷魂無說處,覺來惆悵銷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6.音樂家姜夔是江西何地人
姜夔,是我國南宋著名的詩詞作家、音樂家。
他在文學藝術 上的才華是多方面的。不僅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成為當時一大 詞家和詩人,而且嫻通音律,善吹簫彈琴,有樂論著述,作詞譜 曲,受到時人稱道。
姜夔(1155—1221年),字堯章,一字石帚,別號白石道人。 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人。
是南宋惟一有詞調曲譜傳世的杰出詞 人,同時也是南宋“清空派”詞人的杰出代表之一。姜夔少年喪父,曾隨姊生活。
得親友介紹,就學于詩詞名流 千巖老人蕭德藻,并得其賞識,后娶其侄女為妻。隨后姜夔依蕭 德藻寓居湖州(今浙江吳興市),卜居弁山白石洞下,人稱白石道 人。
經蕭德藻介紹,姜夔帶著詩稿謁見了當時的著名詩人楊萬 里,楊萬里稱譽他“文無所不工”,又寫詩介紹他赴蘇州謁見曾任 參知政事的詩人范成大,自此,姜夔與這些名重一時的詩人結下 了翰墨交誼,并不斷往來于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杭州、蘇州、金 陵(今江蘇南京市)、合肥等地,增長了見聞,拓寬了視野。 姜夔40歲左右時,納交于世家貴冑張鑒。
張鑒是南宋大將 張俊的后代,在杭州、無錫等地都擁有大量的田宅,他一度無私 地資助姜夔,甚至曾想出資為姜夔買官爵,被姜夔婉言謝絕了。姜夔稱他和張鑒“十年相處,情甚骨肉”,他所以能夠長期寓居西湖,浪游浙東、無錫諸處,主要是由于得到了張鑒資助。
姜夔多才多藝,除擅作詩詞之外,還擅長書法,精通音律。他經常能在通用詞調外,每自創詞牌,自制新調曲譜,并能吹彈伴和;舊的詞調經他的手筆,頓生新意,如平韻《滿江紅》,這在當時確屬難能可貴。
只有北宋的周邦彥在自作詞曲方面,能與他相提并論,世人因稱“前有美成,后有堯章”。 姜夔早年曾和大多數舊時文人一樣,懷有求為世用、施展抱負的熱情,于慶元三年(1197年)向朝廷上《大樂議》《琴瑟考古圖》,建議整理國樂,但沒有引起重視。
兩年之后,他又上《圣宋饒歌》,獲詔允許免解(不必經由地方考選的手續)參加禮部進士考試,但未考中,向上之心頓時冷卻了下來,于是布衣終身。 姜夔的著述,可考的有10余種,今存者主要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詩說》《絳帖平》《續書譜》等。
集中存詩180余首,詞80多篇。姜夔的詩,風格自是不一樣,清秀中能見獨特的風韻,姜夔早年所寫的《揚州慢》就顯露出卓越的藝術才華。
有人稱他繼承和發展了江西詩派的風韻,有《白石詩集》傳世。 清代詩人朱葬尊在《重鋟裘司直詩集序》中論江西詩派時說:“繼蕭東夫(即蕭德藻)起者,姜堯章其尤也。”
7.江西有哪些著名古詩人,以及他們的比較出名的作品
王禹偁,信從儒家的政治理想,關心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擁有兼濟天下的志向不滿于晚唐五代的浮靡文風柳開,在文學理論上鮮明地提出復古主張,可是其過于強調道的重要性而忽視文采。
(穆修,姚鉉)晏殊,其詞絕大部分作品的內容是抒寫男女之間的相思愛戀和離愁別恨。其詞著重表現抒情主人公的戀情。
其詞的情感基調是雍容和緩,淡淡的憂愁中時而透露出自我解脫的氣度。范仲淹,開啟了宋詞貼近社會生活和現實人生的創作方向。
而沉郁蒼涼的風格,則成為后來豪放詞的濫觴。張先,是北宋年壽最高的著名詞人。
傳神地表現出那些歌姬的才藝和表演的情態,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善于通過物影來表現景物的動態美和朦朧美,并因善寫“影”而得“張三影”的美名。
其內容主要是寫“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從兩個方面改變了詞的發展方向1、用大量用詞來贈別酬唱,擴大了詞的實用功能2、用題序,將日常生活引入詞中。詞的表現功能已由歌娛人轉向言志自娛,標志詞風正向詩風靠攏。
柳永,除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為永,子耆卿,世稱“柳屯田”其不僅從音樂體制上改變和發展了詞的聲腔體式,而且從創作方向上改變了詞的審美內涵和審美趣味,即變“雅”為“俗”,著意運用通俗化的語言表現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調。1、表現了世俗女性大膽而潑辣的愛情意識。
2、表現了被遺棄的或失戀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聲。3、表現下層妓女的不幸和她們從良的愿望。
4、柳永詞還多方面展現了北宋繁華富裕的都市生活和豐富多彩的市井風情。其創造性的運用了鋪敘和白描的手法,創造和發展了詞法、調法,而且,在詞的審美趣味方面朝著通俗化的方向變化,還在題材取向上朝著自我化的方向拓展。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六一居士對詞的革新。1、是擴大了詞的抒情功能,沿著李煜詞所開辟的方向,進一步用詞來抒發自我的人生感受;2、是改變了詞的審美趣味,朝著通俗化的放向開拓,而與柳永詞相互呼應。
歐陽修是主動向民歌學習的第一人。文與道的的關系的觀點1、歐陽修認為儒家之道是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2、文道并重,文具有獨立的性質文道并重思想的意義:1、把文學看得與道同樣重要2、把文學的藝術形式看得與思想內容同樣重要,大大提高了文學的地位歐陽修的散文內容充實,形式多樣。
其記敘文言之有物。政論文慷慨陳詞,感情激越。
散文文體的發展做出的貢獻:1、對前代駢賦,律賦進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韻的兩重規定,改以單筆散體作賦,創造了文賦。2、對四六體也進行了革新梅堯臣,字圣俞,宛陵先生,專力作詩的文人。
梅詩更值得注意的題材走向是寫日常生活瑣事,因為這體現了宋代詩人的開拓精神。梅詩的題材走向和風格傾向都具有得宋詩風氣之先的意義。
蘇舜欽,其詩歌痛快淋漓地反映時政,抒發強烈的政治感慨,其詩直率自然,意境開闊,以雄豪奔放的風格見長。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
是以政治家自詡,文學觀點以重道崇經偉指導思想。其散文大多是直接為其政治服務的,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
其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但其把詩歌看是抒情述志的工具,偏重于抒寫個人的情懷,反映的生活內容也更為豐富,以其詩歌的藝術成就超過了他的散文。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1、其認為文章的藝術具有獨立的價值2、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規律。主張文章應像客觀世界一樣,文理自然,姿態橫生,提倡藝術風格的多樣化和生動性,發對千篇一律的統一文風。
其詩:1、對社會的干預和對人生的思考2、對藝術技巧的嫻熟運用和超越3、剛柔并濟的藝術風格其詞:1、對詞境的開拓,開創詞中的豪放一派2、以詩為詞,將詩的表現手法移植到詞中意義:1、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進退自如,寵辱不驚2、審美態度為后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范式黃庭堅黃庭堅在詩歌方面與蘇軾并稱蘇黃。他是江西詩派的創始人,寫詩以杜甫為宗,但缺乏杜詩中那種深厚的憂國憂民感情和深刻的現實主義精神,偏重形式技巧。
在理論上,他提出了“無一字無來處”、“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的說法,力求從前人詩句、古書典故的運用上翻新出奇,以學問為詩。創作上有意造拗句、押險韻,做硬語,風格瘦硬峭拔。
強調“以俗為雅”詞發展的方向1、抒情的自我化2、詞的題材進一步貼近自我的日常生活陳師道江西詩派的北宋作家中,除黃庭堅外,以陳師道的成就最高。他號后山居士是蘇門六君子之一。
寫詩以苦吟著名,刻意求深,喜歡閉門覓句。呂本中,是江西詩派最重要的是論家。
提出“活法”之說,主張擺脫既有的法則而自有所得,其中并沒有特定的風格論內容。秦觀字少游,號淮海居士,其《淮海詞》被認為是地道的文人詞。
內容寫情和愁,即愛情與身世之感。詞語言柔婉清麗,能以有特征性的景物表達內心感受,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情韻勝而氣格弱是其詞的長處和短處賀鑄字方回,因面鐵色,眉目聳拔,時人稱他為賀鬼頭。其《東山詞》近300首,以美艷著稱,喜化用前人詩句。
其詞長于造句,多從唐人詩句中吸取精華。1、沿著蘇軾抒。
8.描寫江西的古詩有哪些
1、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唐代:李白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唐代: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4、送客之江西
唐代:鄭錫
乘軺奉紫泥,澤國渺天涯。
九派春潮滿,孤帆暮雨低。
草深鶯斷續,花落水東西。
更有高堂處,知君路不迷。
5、滕王閣詩
唐代: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