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詩,宋詞和元曲之間的區別
(一)唐詩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非格律詩或古體詩,如《詩經》、《楚詞》等;另一類是格律詩,在一首詩中,每句用字的平仄和韻腳,三、四兩句和五、六兩句應該分別對仗.唐詩的特點:唐詩從形式上講究調聲、隸事和內容上沿襲宮體,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纏綿婉轉、或英雄氣概或兒女情長.(二)宋詞:詞和詩的最大區別就是,詩為整齊的五、七言(齊言),而詞則長短句(雜言),依 照樂曲的節拍而填制長短句的“詞”宋詞的特點:它是一種既能合樂而唱又能講求格律的新體詩.它包括有燕樂、民歌、近體詩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樂性、韻律美和濃郁的生活撥氣息的文學新形式.詞與詩有著密切的聯系,詞分豪放、婉約兩大流派.(三)元曲:曲與詞的主要區別是,詞的字數有一定限制,曲的字數不定,詞韻大致依照詩韻.元散曲分為豪放、清麗兩大派別.元曲的特點:元曲韻密,有時每保句韻,甚至句中的韻,同時元曲是平仄.元曲可加襯字,尤 其是 套曲,襯字較多 ,如不分正字襯字,作品的句式、平仄等就分不清.。
2. 唐詩宋詞元曲的區別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主要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宋詞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第一個抒寫艷思戀情的專門文體,“詩言志詞言情”、“詞為艷科”都是宋詞這種創作主流傾向的歸納。宋詞的題材集中在傷春悲秋、離愁別緒、風花雪月、男歡女愛等方面,與“艷情”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于元代的戲曲藝術,為散曲或雜劇的通稱。相對于明傳奇(南曲),后世又將元曲稱為北曲。元曲與宋詞及唐詩有著相同的文學地位。廣義的曲泛指秦漢以來各種可入樂的樂曲,如漢大曲、唐宋大曲、民間小曲等。通常則多指宋朝以來的南曲和北曲,同詞的體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數定格外可加襯字,較為自由,并多使用口語。分為戲曲(或稱劇曲,包括雜劇、傳奇等)與散曲兩類,元明以來甚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稱。相對于艷麗的詞較俚俗而有“惡少”之名,鄭騫‘詞與曲是孿生兄弟,詞是翩翩佳公子,曲則帶有惡少的氣息。’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元曲三要素:唱(唱詞),科(動作),白(對白)
3. 唐詩宋詞元曲的不同與相同之處唐詩宋詞元曲的異同
宋詞和元曲的相同之處: 1、都能夠入樂演唱 2、都能夠寫比較通俗的題材 3、都能夠運用口語 4、都有詞牌或曲牌 5、都是有一定格律要求而長短不一的文體 6、都是由民間創作發展到文人創作的 7、都曾被視為詩以外的“小道” 8、都代表了一代文學的最高成就 宋詞與元曲的最大區別表現在以下幾點: ①元曲在正字之外可在句首或句中加襯字,更自由,更靈活也更適合使用口語. ②兩者用韻不同.元曲用的是當時北方話音韻.協韻方法是通押一韻不換韻. ③元曲對仗形式比較豐富,除偶句外,三句四句皆可對.還有隔句對聯珠對等. 另外,元曲還有"務頭"、"俳體"等形式特點.。
4. 唐詩、宋詞、元曲的區別
首先,他們形成的時代不同。唐宋元三個朝代不同,自不消說;
其次,他們的格式不同,唐詩講究格律;主要包括平仄和韻。宋詞,體式靈活,又稱“長短句”。元曲繼承了唐詩和元曲的主要特點,只是更加靈活一些。
再次,產生的背景不同(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唐詩是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江山大一統和文化大繁榮的背景下誕生的。唐人總結了詩經和樂府等前人詩歌的成就基礎上,將詩歌的格律進行系統化和格式化。使得唐詩的創作有一個相對固定的體式。為了區別于以前朝代的詩歌,史稱“新體詩”。宋詞是在唐詩以后形成于青樓樂坊,用來和著音樂進行演唱的,由于有固定的曲式(又稱“詞牌”),所以將創作宋詞稱為“填詞”。元朝以后,蒙古人統治中國,對漢族的知識分子實施打壓政策,很多文人郁郁不得志,于是,轉入到民間戲曲的創作中來。所以,促進了元曲的大繁榮。
5. 唐詩,宋詞,元曲的不同之處
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于元代的戲曲藝術,為散曲或雜劇的通稱。相對于明傳奇(南曲),后世又將元曲稱為北曲. 元曲與宋詞及唐詩有著相同的文學地位。
廣義的曲泛指秦漢以來各種可入樂的樂曲,如漢大曲、唐宋大曲、民間小曲等。通常則多指宋朝以來的南曲和北曲,同詞的體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數定格外可加襯字,較為自由,并多使用口語。分為戲曲(或稱劇曲,包括雜劇、傳奇等)與散曲兩類,元明以來甚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稱。
詞是一種詩歌藝術形式,是中國古代詩體的一種,亦稱宋詞、曲子詞、詩馀、長短句。始于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達到其頂峰。一開始伴曲而唱,所以寫詞又稱作填詞、倚聲。后來逐漸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專門的詩歌藝術。
產生及流派各有差異:
詩是怎么樣產生的呢?原來在文學還沒形成之前,我們的祖先為把生產斗爭中的經驗傳授給別人或下一代,以便記憶、傳播,就將其編成了順口溜式的韻文。據聞一多先生考證.[詩]與[志]原是同一個字,[志]上從[士],下從[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實際就是記憶。文字產生以后,有了文學的幫助,不必再死記了,這時把一切文字的記載叫[志]。志就是詩。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歌的稱謂又是怎樣來的呢?詩和歌原不是一個東西,歌是人類的勞動同時產生的,它的產生遠在文學形成之前,比詩早得多。考察歌的產生,最初只在用感嘆來表示情緒,如啊、兮、哦、唉等,這些字當時都讀同一個音:"啊"。歌是形聲字,由"可"得聲。在古代[歌]與[啊]是一個字,人們就在勞動中發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這樣沿用下來。
既然詩與歌不是一回事,后來為什么又把二者連在一起以[詩歌]并稱呢?這只要弄清楚它們的關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簡單的感嘆字來表示情緒,在語言產生之扣,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逐步深化,情緒更加豐富,用幾個感嘆字表達遠遠不夠用了。于是在歌里加進實詞,以滿足需要。在文字產生之后,詩與歌的結合又進了一步,用文字書寫的歌詞出現。這時,一支歌包括兩個部分:一是音樂,二是歌詞,音樂是抒情的,歌詞即詩,是記事的。這就是說,詩配上音樂就是歌,不配音樂就是詩。最初的詩都能配上音樂唱,歌就是詩,詩就是歌。關于詩與歌的結合,我國古籍中很早就有論述。
《毛詩序》:"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書》:"詩言志,歌永言"這便形象地指出了詩與歌的內在聯系。由于這種情況,后來人們就把詩與歌并列,稱為[詩歌],目前,詩歌已經成為詩的代名詞了。
總結一下3點:
1、元曲是詞曲兼備,唐詩及絕大部分宋詞,都是只有詞、沒有曲。
2、由于元曲的曲調失傳,我們能看到的只有詞。所以,也可以把元曲的詞,看成一類特別格律的宋詞。
3、從詩詞的風格上看,唐詩最規矩、宋詞更瀟灑,而元曲最貼近生活。
6. 唐詩宋詞元曲的區別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唐代的古體詩,主要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
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
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宋詞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第一個抒寫艷思戀情的專門文體,“詩言志詞言情”、“詞為艷科”都是宋詞這種創作主流傾向的歸納。宋詞的題材集中在傷春悲秋、離愁別緒、風花雪月、男歡女愛等方面,與“艷情”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于元代的戲曲藝術,為散曲或雜劇的通稱。相對于明傳奇(南曲),后世又將元曲稱為北曲。
元曲與宋詞及唐詩有著相同的文學地位。廣義的曲泛指秦漢以來各種可入樂的樂曲,如漢大曲、唐宋大曲、民間小曲等。
通常則多指宋朝以來的南曲和北曲,同詞的體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數定格外可加襯字,較為自由,并多使用口語。分為戲曲(或稱劇曲,包括雜劇、傳奇等)與散曲兩類,元明以來甚為流行。
故后世有元曲之稱。相對于艷麗的詞較俚俗而有“惡少”之名,鄭騫‘詞與曲是孿生兄弟,詞是翩翩佳公子,曲則帶有惡少的氣息。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元曲三要素:唱(唱詞),科(動作),白(對白)。
7. 唐詩、宋詞、元曲的區別是什么
1、唐詩就是:才子青樓睡,千金圖一醉。仰天大笑出門看,物價都很貴。大叔多浪蕩,御姐亦不讓。皇上帶頭養偽娘,女人都是狼!
2、宋詞總結:小資喝花酒,老兵坐床頭。知青詠古自助游,皇上宮中愁。剩女宅家里,蘿莉嫁王侯。名媛丈夫死得早,MM在青樓。
3、清小說就是:漢子會打虎,觀園里迷路。一路向西是王道,才子很大戶。皇帝總自助,女子遍大陸。遙指牧童欲問路,滿庭霧色關不住。
4、詩經:天氣這么好,趁機來一發?大伙來彪歌,一起來一發?既然同船渡,何不來一發?月亮出來了,抓緊來一發?
5、元曲是這樣:北客晨懷古,秋思繪香骨,基伴來吐槽,驢友天涯路。野合真素材,種田流行體,夢里魂穿有市場,性轉編成戲。宅男退稿急,大手養蘿莉,原作竟還搞同人,今人哪勘比。
6、古詩四觀:田園有宅男,邊塞多憤青。詠古傷不起,送別滿基情。
7、明清小說:出門把路謎,書生睡狐貍,婆媳PK戰妯娌,小姑丫鬟NPC 。地府洗點重生地,鬼怪多情演才藝,欲報恩仇身相許,觸發劇情靠親戚。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唐詩宋詞元曲三者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