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學作宋詞該怎樣入門
我來教你!
舉個例子吧:
清平樂
【宋】王安國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1.反復讀幾遍,不能強迫自己讀,愿意讀就讀,讀熟了,有那種覺得讀詞是一種享受的時候,就達到目的了。
2.讀完以后,自己猜一猜詞的意思,再上網查一下真正的意思,對照一下。如果比較相近,那你就讀透了。
3.根據詞的內容,在大腦中想一個畫面,試著把它畫下來。
4.背誦,要慢一點,不能太快,要優美一點。
5.自己試試寫一首詞,不用想詩人寫的那樣精煉,差不多就行。
五步全做完之后,你就完成了一首詞的學習。注意!千萬不能強迫自己去讀,去學,學詞必須在自己有興趣的時候學,否則是學不會的!
詞越長難度就越大,可以先從選擇短的詞學習來作為入門,然后再選擇更長的,點點滴滴地累積下來,你的經驗豐富了,一年下來,你就是學詞大師了。
2. 宋詞怎么學習啊
1、上官體:初唐詩人上官儀,其詩多應制、舉和之作,但因婉媚工整,適合宮廷需要,士大夫紛紛仿效,稱為“上官體”。《舊唐書·上官儀傳》:上官儀“工于五言詩,好以綺錯婉媚為本。儀既貴顯,故當時多有學其體者,世人謂為上官體。”
2、風骨:陳子昂提倡“風骨”,是對詩歌創作方面提出的美學要求,即詩歌既要有勁健剛直的內容、健康昂揚的感情,又要有抑揚頓挫的音韻、生動有力的語言。
3、興寄:興,是興發感情;寄,是寄托。陳子昂提倡“興寄”,即要求詩歌創作應當是有感而作,作而有所寄托,也就是要求詩歌有比興、重寄托,關注現實、反應現實。
4、杜甫新題樂府:所謂杜甫“新題樂府”,指的是杜甫繼承《詩經》、《離騷》重比興的愛國憂民傳統和漢樂府民歌“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創作精神,所創立的“即事名篇,無復依傍”(元稹《樂府古題序》)、自立新題、獨創格調的新樂府詩。如《兵車行》、《麗人行》等。
5、沉郁頓挫:所謂“沉郁”主要指詩歌內容深廣,意境雄渾,感情深沉。杜詩“沉郁”風格的形成是安史之亂前后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反映的是一種時代加在無辜者身上的悲劇,具有憂憤深廣的時代特征。所謂“頓挫”,主要指詩歌表情達意的深曲跌宕,音調聲情起伏迭變,即杜詩的潛氣內轉、波瀾老成。
6、新樂府:“新樂府”就是以新題寫時事的樂府詩,是樂府詩的發展。初唐人寫樂府詩,除緣用漢魏六朝樂府舊題外,已有少數詩人另立新題,雖詞為樂府,已不被于聲律,故稱新樂府。此類新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發展,杜甫所作如《悲陳陶》、《兵車行》等,用樂府體制寫時事,做到“即事名篇,無所依傍”。后來白居易、元稹等發揚了這種寫作方法,同時確定了新樂府的名稱。
7、元和體:指的是元稹、白居易的詩風,有些人專事模仿他們的那些互相唱和的長篇排律,以及留戀光景的短篇,當時也目之為元和體。元和,唐憲宗的年號。
8、無題詩:所謂“無題詩”是指詩人作詩別有寄托,不愿標明事題,故意用“無題”名篇;或以篇首兩字名篇,篇名不能概括全詩內容的詩也叫“無題詩”。李商隱的無題詩并非一時一地之作,也沒有統一的思想貫穿起來,有托與友朋交往的,有寄寓身世感慨的,還有一些興寄難明、托意在有無之間,頗難指實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是描寫愛情的詩。
9、晏歐詞派:所謂“晏歐詞派”指的是仁宗朝出現的一批詞人,他們以宰輔大臣晏殊歐陽修為代表,詞作的內容側重于表現士大夫階層雍容典雅的生活,自得閑適、流連光景、感傷時序的情懷;情調溫婉端麗,辭采含蓄清雋、氣度閑雅;言情纏綿而不儇薄,達意明白而不直露;體制短小,多為小令,基本上是晚唐五代詞風的承續,而致意于提高令詞的品位,尤著重于句法的變化。
10、慢詞:“慢”是慢曲子的簡稱,與急曲子相對而言。敦煌發現的唐代琵琶樂譜,往往在一個調名內既有急曲子又有慢曲子。慢曲子大部分是長調,這是因為它聲調延長,字句也就跟著加長。調長拍緩是慢曲的特點。
慢曲的產生并不后于令詞,唐代已有一些慢詞。慢詞一部分從大曲、法曲(皆唐宋的大型歌舞)截取而來,一部分則來自民間。柳永是文人中第一個大量寫慢詞的詞人,蘇軾秦觀等相繼而作,慢詞遂盛。
11、以賦為詞:是柳永作詞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即:融合曲辭和賦的長處,把賦體的層層鋪敘、處處渲染的筆法引進到詞里,將鋪排式的敘事和白描式的寫景抒情結合起來。
12、易安體:李清照的詞被稱為“易安體”,其特點是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以尋常語度入音律”,“倜儻有丈夫氣”。
13、以文為詞:所謂“以文為詞”,是指辛棄疾把一切文學手段調集到詞中,主要表現為熔鑄經史,典故、故實入詞;打破詞傳統的章法、句法,把古文手段寓于詞,亦既把散文的章法、句法化用于詞中;議論性強。
14、清空:所謂“清空”指風格而言,“清者不染塵埃之謂;空者不著色相之謂”(沈祥龍《論詞隨筆》)。即無論那種題材都選擇與清的情思相應的景象事物,取其神理而不著色相,呈現出以清虛為體而空靈淡遠的特征。
15、騷雅:“騷”出于《離騷》,“雅”出于《詩經》,指姜夔用詩人的筆法作詞,繼承了《詩》《騷》的比興寄托傳統,能寓意見志,有空靈意趣,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詞的“緣情”“體物”向詩的“言志”靠攏,使三者有機結合在完整而統一的藝術形式中。
3. 怎樣寫宋詞
詞的種類 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
從配音樂這一點上說,它和樂府詩是同一類的文學體裁,也同樣是來自民間文學。后來詞也跟樂府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余"。
文人的詞深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詞中的律句特別多。 詞是長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數是有一定的。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詞大致可分三類:(1)小令;(2)中調;(3)長調。
有人認為: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1]。這種分法雖然未免太絕對化了,但是,大概的情況還是這樣的。
敦煌曲子詞中,已經有了一些中調和長調。宋初柳永寫了一些長調。
蘇軾、秦觀、黃庭堅等人繼起,長調就盛行起來了。長調的特點,除了字數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韻較疏。
(一)詞牌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2](這些格式稱為詞譜,詳見下節)。
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
有時候,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有時候,同一個格式而有幾種名稱,那只因為各家叫名不同罷了。 關于詞牌的來源,大約有下面的三種情況: (1)本來是樂曲的名稱。
例如《菩薩蠻》,據說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3],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瓔珞是身上佩掛的珠寶),像菩薩。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
據說唐宣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于這一類的。
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 (2)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詞牌。
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4]。又叫《秦樓月》。
《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后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 《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后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
《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由于蘇軾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后三個字是"酹江月"。
(3)本來就是詞是題目。《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G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球樂》詠的是??繡球,《更漏子》詠的是夜。
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詞題。
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生任何關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講到浪,也不講到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代號罷了。
(二)單調、雙調、三疊、四疊 詞有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的分別。 單調的詞往往就是一首小令。
它很像一首詩,只不過的長短句罷了。例如: 漁歌子[5]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如夢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雙調的詞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調或長調。
雙調就是把一首詞分為前后兩闋[6]。兩闋的字數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
這樣,字數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譜配著兩首歌詞。不相等的,一般是開頭的兩三句字數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換頭"[7]。
雙調是詞中最常見的形式。例如[8]: 踏莎行(彬州旅舍) [宋]秦觀 霧失樓臺,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鷓鴣天 [宋]辛棄疾 壯歲旌旗擁萬夫, 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埔祘左為革}, 漢箭朝飛金仆姑。 追往事, 嘆今吾。
春風不染白髭須。 卻將萬字平戎策, 換得東家種樹書。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宋]張元干 夢繞神州路。 悵秋風連營畫角, 故宮離黍。
底事昆侖傾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聚萬落千村狐?貳? 天意從來高難問, 況人情易老悲難訴。 更南浦, 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 斷云微度。
萬里江山知何處? 回首對床夜語。 雁不到, 書成誰與? 目盡青天懷今古, 肯兒曹恩怨相爾汝。
舉大白, 聽金縷。 ("雁不到書成誰與?"依詞律應作一句讀。
) 像《踏莎行》、《漁家傲》,前后兩闋字數完全相等。其它各詞,前后闋字數基本上相同。
三疊就是三闋,四疊就是四闋。三疊、四疊的詞很少見,這里就不舉例了。
第二節 詞譜 每一詞牌的格式,叫做詞譜。依照詞譜所規定的字數、平仄以及其它格式來寫詞,叫做"填詞"。
"填",就是依譜填寫的意思。 古人所謂詞譜,乃是擺出一件樣品,讓大家照樣去填。
下面是萬樹《詞律》所列《菩薩蠻》的詞譜原。
4. 如果我想能透徹的學一下宋詞 有能給點意見的嗎 先從哪些方面入手 擬
這個我有很多心得,來分享一下。
首先要多多的背,否則很多評論里提到的句子你都不知道從哪來的,這里推薦胡適的《詞選》。然后看看王力《古代漢語》第四冊,這本是講詩詞原理的。
此外,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不可不讀。其實背多了,自己就對詞有比較自然的了解了,好比牛肉面吃多了,不需要你會做,就知道怎么是好吃的怎么樣了就不好吃了,至于別人的點評,那是別人的理解,只是輔助作用。
在了解了背景之后,讀詞讀出自己的感悟,就是讀詞的快樂。以前不怎么喜歡詩詞,但在讀了余光中的文章詩作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左右逢源,詩詞用于文章,境界就不一樣。
5. 怎么樣才能算學習好了宋詞,
你好: 1、你“比較喜歡宋詞”,只是一般的喜歡讀,想多知道一點宋詞名句、多了解一些宋詞知識嗎?那就去買一本宋詞名家詞選來讀,要注意的是: (1)即使是名家的詞,也不是每一首都很好、都有名,況且名家的詞作很多,你在選書時要注意不同選擇版本,如果只是一般了解,不必選收詞特別全的,只選有名家、名作的就可以。
(2)要選簡體、白話版的,最好有注釋、有簡單的詞家介紹、詞作背景介紹。 2、如果你“喜歡宋詞”,想進一步欣賞、直至學著填詞:這可需要學習很多東西了:你不僅要熟讀一些詞作,還要懂詞牌知識、學習音韻學。
6. 怎樣學寫宋詞
首先要有國學基礎,這是最基本的,一些基本文言文單詞,詞語,句式,結構,語感等等,了解國學基本著作的常識,有深厚的基礎你才能去寫宋詞,如果基礎薄弱去寫,那么最好也就是有形而無神,俗氣沒有境界。
其次你要多了解別人寫的詩詞,那些流傳千古名家之詞,多讀,多體會,這些詞作中常用的表現手法,特殊詞匯要弄明白,身臨其境明白詞作者的感受,掌握宋詞的一些基本規律。
第三要了解什么是詞,長短句,詞牌,平仄要求等等,這些是你寫詞的框架。
第四,并不是所有符合規則的詞都是好詞,許多當代人的詞,寫的很拗口,或是無病呻吟,缺乏情感的注入,所以寫詞必須不能為寫而寫,需要自己對生活的理解感受。
第五寫詞很忌諱俗氣,作者本身需要一定的境界,平靜虛無的心態,才能靈感涌現,水到渠成,一個修為境界高的人才能成為詩詞大師,我們普通人可以從模仿做起,不能急躁。
最后我想說的是,寫詞,想象力很重要,好的想象力的人才會有不拘一格的創造力
這是我對詩詞的個人基本認知,未必正確,希望可以幫到你。
7. 我想學寫宋詞,請問該怎樣入手.
買一部清人王國維著的《人間詞話》,先學會欣賞宋詞,當然也要背誦一些。因為詞的格律很嚴格,字數、平仄、押韻都需符合要求,有時也要對仗,所以在有一定基礎后,再從網上下載宋詞詞譜。需要說明的是,詩詞雖以內容為上,然格律也是必不可少,你問的可能就是詞的格律。
如:(○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憶秦娥?思秋 李白
簫聲咽,
○⊙▲
秦娥夢斷秦樓月。
○○⊙●○○▲
秦樓月, (疊三字)
○○▲
年年柳色,
⊙○⊙●
灞陵傷別。
●○○▲
樂游原上清秋節,
⊙○⊙●○○▲
咸陽古道音塵絕。
⊙○⊙●○○▲
音塵絕, (疊三字)
○○▲
西風殘照,
⊙○⊙●
漢家陵闕。
●○○▲
還需指出的是,由于古漢語與現在普通話有別,故古人押的韻也未必符合今天的語言,但在古時是可行的,所以在讀古詩詞時不必懷疑古人押錯了韻,但讀的時候照現代漢語讀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