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整理宋朝李清照的詩詞
李清照的文集在當時就曾刻印行世。《直齋書錄解題》載《漱玉集》1卷,“別本”分5卷。黃升《花庵詞選》稱有《漱玉詞》3卷。《宋史·藝文志》載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詞》6卷。都久已不傳。現存的詩文及詞集是后人所輯。四印齋本有《漱玉詞》1卷,李文編的《漱玉集》5卷,輯錄的作品最多。但其中所收詞多有贗品。近人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中的《漱玉詞》收有60首。今人孔凡禮《全宋詞補遺》中有新發現的李清照詞。王仲聞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排印本。
1. ?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2. ? 憶秦娥·臨高閣
3. ? 多麗·小樓寒
4. ? 好事近·風定落花深
5. ?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6. ?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7. ? 聲聲慢·尋尋覓覓
8. ? 念奴嬌·蕭條庭院
9. ? 清平樂·年年雪里
10. ? 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11. ? 點絳唇·寂寞深閨
12. ? 點絳唇·蹴罷秋千
13. ? 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
14. ?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15. ? 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16. ? 菩薩蠻·歸鴻聲斷殘云碧
17. ? 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
18. ?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19. ?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20. ?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21. ? 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22. ?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23. ? 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
24. ? 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
25. ?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26. ? 臨江仙·梅
27. ? 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28. ? 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
29. ?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30. ?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31. ? 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32. ? 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33. ? 瑞鷓鴣·雙銀杏
34. ? 長壽樂·南昌生日
35. ? 行香子·天與秋光
36. ? 行香子·草際鳴蛩
37. ? 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
38. ? 滿庭芳·小閣藏春
39. ? 小重山·春到長門草青青
40. ? 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41. ? 減字木蘭花·浪淘沙簾外五更風
42. ? 浣溪沙·小院閑窗春己深
43. ? 浣溪沙·繡幕芙蓉一笑開
44. ? 添字丑奴兒·芭蕉
45. ? 殢人嬌·后亭梅花開有感
46. ? 慶清朝·禁幄低張
47. ?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詩
48. ? 皇帝閣春帖子
49. ? 夏日絕句
50. ? 上樞密韓胄詩
51. ? 釣臺
2. 我國宋代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的經典詩詞都有哪些
李清照——《如夢令》
李清照——《一剪梅》
李清照——[蝶戀花]《上已召親族》
李清照——《點絳唇》
李清照——《漁家傲》
李清照——《如夢令》
李清照——《聲聲慢》
李清照——《醉花陰》
李清照——《烏江》
李清照——《長壽樂》
李清照——《多麗》
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
李清照——《念奴嬌》
李清照——《武陵春》
李清照——《永遇樂》
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
李清照——《長壽樂》
李清照——《好事近》
李清照——《行香子》
李清照——《如夢令》
李清照——《慶清朝慢》
李清照——《訴衷情》
李清照——《小重山》
李清照——《孤雁兒/御街行》
李清照——《怨王孫/憶王孫》
李清照——《怨王孫
李清照——《臨江仙》
李清照——《臨江仙》
李清照——《點絳唇》
李清照——《南歌子》
李清照——《浣溪沙》
李清照——《浣溪沙》
李清照——《浣溪沙》
李清照——《浣溪沙》
李清照——《清平樂》
李清照——《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漁家傲》
李清照——《漁家傲》
李清照——《菩薩蠻》
李清照——《菩薩蠻》
李清照——《減字木蘭花》
李清照——《滿庭芳》
李清照——《新荷葉》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
李清照——《殢人嬌》
李清照——《蝶戀花》
李清照——《蝶戀花》
李清照——《多麗》
李清照——《鷓鴣天》
李清照——《鷓鴣天》
李清照——《失調名》
李清照——《失調名》
李清照——《行香子》
李清照——《點絳唇》
李清照——《烏江》
李清照——《詠史》
李清照——《分得知字》
李清照——《皇帝閣端午貼子》
李清照——《皇后閣端午貼子》
李清照——《夫人閣端午貼子》
李清照——《皇帝閣春貼子》
李清照——《貴妃閣春貼子》
李清照——《偶成》
李清照——《題八詠樓》
李清照——《釣臺》
李清照——《春殘》
李清照——《感懷》
李清照——《曉夢》
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
李清照——《上樞密韓胄詩》二首
3. 《如夢令》李清照南宋
《如夢令》李清照2
昨夜雨疏風驟②, 濃睡不消殘酒③。 試問卷簾人④,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⑤。
【注釋】 ①選自《漱玉集》。李清照(1084~約1151),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濟南市)人。宋代著名女詞人。 ②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 ③濃睡不消殘酒:雖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濃睡,酣睡。 ④卷簾人:有學者認為此指正在卷簾的侍女。 ⑤綠肥紅瘦:指綠葉繁茂,花朵凋零。綠肥:指枝葉茂盛。紅瘦:謂花朵稀少。 此調原名《憶仙姿》,相傳為后唐莊宗自度曲,因詞中疊言“如夢,如夢”,故改為今名。又名《宴桃源》。單調,三十三字,仄韻。
【譯文】 昨夜雨點稀疏,晚風急猛。雖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試著問那卷簾的侍女,她卻回答說,海棠花依舊那樣美麗。 知道嗎?知道嗎?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品評】 此詞表現了作者對花事和春光的愛惜以及女性特有的關切和敏感。濃睡醒來,宿醉未消,就擔心地詢問經過一宵風雨,窗前的海棠花怎樣了。卷簾人不免粗心,告慰說,幸好,無恙。得憑著敏感的心靈,她已感到經雨之后必然綠,葉豐潤而紅花憔悴了。全詞僅三十三字,卻巧妙地設置了同卷簾人的問答;問者情多,答者意淡,因而逼出“知否,知否”二句,寫得靈活而多情致。詞中造語工巧,“雨疏”、“風驟”、“濃睡”、“殘酒”,都是當句對;“綠肥紅瘦”句中, 以綠代葉、以紅代花,雖為過去詩詞中所常見(如唐僧齊己詩“紅殘綠滿海棠枝”),但把“紅”同“瘦”聯在一起,以“瘦”字狀海棠的由繁麗而憔悴零落,顯得凄婉,煉字亦精,在修辭上有所創新。唐韓偓《懶起》詩:“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卷簾看。”李清照此詞或許胎息于韓詩,但結句以對話出之,委曲精工,更勝韓作。因此,《夢園詩選》說此詞“短幅中藏無數曲折, 自是圣于詞者”。又,宋人愛海棠, 陸游曾有“為愛名花抵死狂”、“海棠已過不成春”(《花時遍游諸家園》)等句。李清照以海棠入詞,并對它至為關切,當非偶然。 黃蓼園《寥園詞選》:“一問極有情,答以‘依舊’,答得極淡。跌出‘知否’二句來,而‘綠肥紅瘦’,無限凄婉,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圣于詞者。” 胡云翼《宋詞選》:李清照在北宋顛覆之前的詞頗多飲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種極其悠閑、風雅的生活情調。這首詞在寫作上以寥寥數語的對話,曲折地表達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寫得那么傳神。“綠肥紅瘦”,用語簡煉,又很形象化。 《唐宋詞百首詳解》:這首詞用寥寥數語,委婉地表達了女主人惜花的心情,委婉、活潑、平易、精煉,極盡傳神之妙。
4. 南宋李清照是哪里人
李清照
朝代:宋代描述:
簡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 作詩 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 感時 詠史 ,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是婉約派代表人物,時人稱其詞為“易安體”。 代表作有《聲聲慢》、《一剪梅》、《如夢令》等。
創作風格:
李清照工詩善文,更擅長詞。李清照詞,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錄。其詞流傳至今的,據今人所輯約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詞》既男性亦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從總的情況看,她的創作內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時期生活的變化而呈現出前后期不同的特點。
前期: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于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孤獨,惆悵。
代表作:
李清照的古詩文
金石錄后序行
香子·天與秋光
漁家傲_天接云濤
連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長壽樂·南昌生日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訴衷情·夜來沈醉卸妝遲武陵春
(春晚)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怨王孫(春暮)
絕句
5. 宋代詩人李清照詩有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點絳唇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點絳唇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鐘己應晚來風。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浣溪沙小院閑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
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云來往月疏疏,玉鴨薰爐閑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浣溪沙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訴衷情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
酒醒熏破春睡,夢斷不成歸。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
更挪殘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時。菩薩蠻歸鴻聲斷殘云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好事近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長記海棠開后,正是傷春時節。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
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鴂。清平樂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憶秦娥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
煙光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
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添字采桑子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馀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南歌子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
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鷓鴣天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玉樓春 紅梅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看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紅梅些子破,未開勻。碧云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雕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臨江仙 梅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蝶戀花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翦燈花弄。
蝶戀花 昌樂館寄姊妹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瀟瀟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蝶戀花 上巳召親族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
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人似春將老。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