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
柳永一人就創作了慢詞87首、調125首,為宋詞的發展和后繼者在內容上的開拓提供了前提條件
唐五代時期,詞的體式以小令為主,慢詞總共不過十多首;到了宋初,詞人擅長和習用的仍是小令。與柳永同時而略晚的張先、晏殊和歐陽修,僅分別嘗試寫了17首、3首和13首慢詞,慢詞占其詞作總數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創作了慢詞87首、調125首,是第一個大量創制慢詞的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從根本上改變了唐五代以來詞壇上小令一統天下的格局,使慢詞與小令兩種體式平分秋色,齊頭并進。
柳永還是兩宋詞壇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據統計,在宋詞880多個詞調中 ,屬于柳永首創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個。詞至柳永,體制始備,令、引、近、慢、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長調短令,日益豐富。形式體制的完備,為宋詞的發展和后繼者在內容上的開拓提供了前提條件。
2. 雄視潘張平揖沈謝指的是誰
指的是唐代詩人皇甫冉。
唐代著名詩人高適評他:“可以雄視潘(岳)、張(協),平揖沈(約)、謝(靈運)。”《全唐詩》言他“天機獨得,遠出情外。”
清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鈔》評他為大歷十才子之一。他的詩作《巫山峽》更是名揚詩壇,其詩曰:“巫峽見巴東,迢迢出半空。
云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
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該詩文詞清麗,意境明朗,渾然天成,音韻流暢。
劉禹錫過巫山時,見古人題詩千余首,獨挑皇甫冉等四人的詩各一首為代表,而明代胡應麟則認為四首中皇甫冉的最佳。故《巫山峽》又有唐人三峽詩魁首之稱。
3. 兩宋詞壇填詞數量最多的人
柳永(推測)
填詞數量已不可考,按照歷史貢獻和“奉旨填詞”、“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情況來看,極有可能是柳永,他是北宋專力寫詞的第一人。他在擴大詞境、發展慢詞、豐富詞作表現手法上都有杰出貢獻。而且他至少活了60多歲,在古代也算是長壽了,有充足的創作時間。據《柳永全集》收錄,柳永詞現存211首。
辛棄疾(現存最多)
按照現存宋詞數量最多來看,此人第一。辛棄疾是中國南宋的著名詞人,現存詞626首,是兩宋現存詞最多的作家。詞中表現了他積極主張抗金和由南宋統一國家的愛國熱忱。作品題材廣闊,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開拓了詞的疆域,提高了詞的表現力,成為南宋詞壇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人稱他的詞作“色笑如花,肝腸如火”。元大德年間編有《稼軒長短句》十二卷存世,是辛詞中較完備版本。 詞與北宋的蘇軾有“蘇辛”之稱,被認為是豪放詞派的代表人物。被譽為詞中之龍。
4. 哪兩位詞人被稱為宋廷南渡初期“詞壇雙璧”
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詞人張元干與張孝祥。
張元干(1091-約1161),字仲宗,號蘆川居士、真隱山人,晚年自稱蘆川 老隱。蘆川永福(今福建永泰嵩口鎮月洲村)人。
金兵圍汴,秦檜當國時,入 民族英雄李綱麾下,堅決抗金。宋高宗與主和派打擊、排擠李綱,李綱罷相。
紹興八年(1138年)冬,奸臣秦檜、孫近等籌劃與金議和,向金營納貢。李綱 在福州上疏反對朝廷議和賣國。
張元干得知李綱上書事,作《賀新郎?寄李伯 紀丞相》以示支持。紹興十二年(1142年),樞密院編修官胡銓因過去曾上疏 反對議和,并請斬奸臣秦檜、孫近等以謝天下,被奸臣誣陷,貶謫昭州;又遭 秦檜等誣陷,再貶新州監廣州鹽倉。
張元干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作著名 的《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謫新州》,為胡銓送行: 夢繞神州路。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底事昆侖傾紙柱,九地黃流亂注? 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
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 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張元干的詞作,繼承了蘇軾開創的豪放派的詞風,將詞的內容更緊密地與 現實斗爭結合起來。《四庫全書總目》評價說:“其詞慷慨悲涼,數百年后,尚 想其抑塞磊落之氣。
” 與張元干齊名的愛國主義詞人張孝祥(1132-1169 ),字安國,號于湖居士, 簡州(今屬四川)人。他曾因觸犯秦檜,下獄。
其詞早期多清麗婉約之作,南 渡后轉為慷慨悲涼,多抒發愛國思想,激昂奔放,風格近蘇軾。其詞作與張元 干的愛國詞章一起,對后來辛派詞人的創作影響很大。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雄視兩宋詞壇的典范詞人是誰